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

劉琦還不知道彭澤城已經發生了如此劇變。他率領的楚軍主力已經全軍出動了,他們向前推進了十里,到了盤溪河畔。

楚軍士兵已經可以看到盤溪河的河面了。這條河流原本只是小河,但因下雨,水位也上漲了不少,河面比平時寬了一半左右。

劉琦見岳家軍背水列陣,也不禁有些疑惑,暗忖岳雲難道也想玩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拼命打法嗎?那將意味着雙方均會付出重大傷亡。他可不是太想和岳雲拼人頭的。

他心中正盤算着如何能在儘量減少本方傷亡的情況下,一舉擊潰岳家軍。畢竟這十萬楚軍就是他最後的資本了,如果損失慘重,就算擊敗了岳雲,只怕將來也不得不仰吳璘鼻息過日子了。

機會就在劉琦的猶豫之中喪失了,就在他終於下定決心,發起進攻之時,岳雲已經在親衛的護送下,從小道潛回了岳家軍陣營中。

楚軍緩緩前行,又向前靠近了一些。而就在這時,岳家軍陣營中突然傳出一陣急促的鼓聲,站在最前沿的岳家軍步兵左右分開,從中衝出數百精騎,而當頭居中一人,白盔白甲白馬,手持一把碧綠的青龍寶槍,丰神俊朗,威風凜凜。赫然就是大將軍岳雲。

原來岳雲果然在此。劉琦暗忖,幸好沒有冒然搶攻,不然非中計不可。他卻不知,之前李青看見的那位手持青色長槍的白袍小將是張力扮的。真正的岳雲早到了彭澤城下去收降杜永去了,現在不過是剛剛纔回來而已。

岳雲越衆而出,岳家軍頓時舉槍高呼:“岳家軍威武!此戰必勝!”

聲音如山呼海嘯一般,雖然他們人數少了楚軍一半,但給人感覺,似乎他們纔是人多勢衆的一邊。

岳雲這時揮槍一擺,作了一個禁聲的動作。身後岳家軍倏然而靜,立刻鴉雀無聲。動作整齊劃一,數萬兵馬立刻如塑像一般站得筆直,再無半點動作和聲音。可見其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絕非劉琦先前以爲的才穿上盔甲的新兵。

如此訓練有素的士兵,如此高昂的士氣,哪怕人數少了自己一半。要想徹底擊敗他們,也不知要付出多大代價。

岳雲在數百鐵甲精騎護衛下。催馬前行,行到離楚軍約有百餘步之時,方停了下來,他高聲呼道:“劉將軍可在?”

他這長聲一喝,再用上了內力,在場的十多萬雙方將士皆聽得一清二楚。望着這位年輕俊朗的白袍小將。楚軍均露出敬畏之色。對於岳雲,他們可謂是如雷貫耳。他的名氣和他的事蹟,早在天下流傳。

數敗金軍,大敗劉光世和劉琦,智答大食使臣的難題,剿滅海盜,擊敗倭寇水師,赴金國救回太后,遠征安南,爲大宋在海外開疆闢土。可謂功勳卓著。

在劉琦軍中有部分士兵經歷過六年前的葫蘆谷之戰,他們對岳雲有種從骨子裡的恐懼。而那些原本就是從荊襄一帶招募的士兵。他們久在岳家父子統治之下,更對岳雲崇拜不已。

英雄,從來就是讓人敬佩的!

此仗還未打,劉琦從氣勢上就已經輸了三分。

劉琦身在楚軍之中,一時間不知所措,他知道和岳雲在兩軍將士面前談話不是什麼好事。六年前就吃過虧,可現在卻不能不催馬上前。因爲他清楚,如果自己不敢上前。就意味着示弱,意味着他這位“楚王”不敢和“大將軍”面對面從容應對。會讓己軍已經低落的士氣更加下降,那這仗還用打嗎?

可如果自己上前。卻知道岳雲絕對不會有什麼好話,說不定又會將自己貶損一番。於是。他心中暗忖,自己這回一定要小心應對。

岳雲雖然年輕,但在戰場上的指揮行動卻是十分嚴謹老練,幾乎不會給自己留下什麼破綻可趁。就算有破綻,事後也往往發現是陷阱。

這真是個很可怕的對手,絕對不比他老子岳飛差。劉琦只覺自己又要頭痛了。

他也揮起鞭子,猛打座下黑馬,催馬向前。他是一身黑盔黑甲,和岳雲的白盔白甲形成鮮明對比。

劉琦亦走到楚軍隊列前,然後朗聲道:“不知道嶽將軍找本王何事?”

岳雲這時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劉將軍七年前堅守順昌城達半年之久,並擊潰五倍於己的金軍,更是大敗兀朮的精銳部隊‘鐵浮圖’和‘柺子馬’。成爲我漢人正面擊敗金軍精銳騎兵的第一人,讓嶽某十分傾慕……”

他聲音悠揚清吟,雙方將士人皆聽得十分清楚,覺得岳雲果有大將風度,如此劍拔弩張之際,卻是依然鎮定從容,在兩軍陣前談笑風生。不過他眼下提起以往劉琦的戰績,是何用意呢?衆人臉上均有些錯愕不已。

劉琦卻是目光復雜,眼下雖然兵戈相見,大戰在即。但岳雲的一番話卻讓他不由想起以前最得意的往事,不禁唏噓不已。

紹興九年,宋金之間達成第一次紹興和議之後,金國丞相完顏韃瀨將河南、陝西之地交還給宋國。劉琦也被任命爲東京留守,赴汴京上任。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剛剛過了淮河,進入順昌城內,就聽說金國毀約了,兀朮率大軍南下進攻,已經到了順昌城下。

當時,他只有兩萬兵馬,順昌知府陳規手下還有五千廂軍,而兀朮的兵馬卻有十萬。其中更有金軍苦心打造的精銳部隊“鐵浮圖”和“柺子馬”。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守住順昌城是很難的。但劉琦卻是毫不退縮。與陳規一文一武,配合十分默契。兵力不夠,他們便動員全城百姓上城頭防守,滾石擂木用完了,他們便下令將城中房屋拆毀,將磚石門窗擡上城牆猛砸金軍。讓兀朮損失折將,傷亡慘重。

而就在兀朮準備長期圍困之時,劉琦卻又勇敢地率領自己精心培養的巨斧兵,出城迎敵,兀朮見狀大喜,便以自己的精銳鐵騎“鐵浮圖”和“柺子馬”輪番上陣,企圖以騎兵衝跨劉琦的步兵。但沒想到劉琦的巨斧兵個個手持長柄重斧,勢大力沉,能夠輕鬆砍破金軍重甲,而金軍的彎刀卻較短,根本夠不着巨斧兵。是以,劉琦創造了宋軍歷史上第一次以步兵野戰戰勝金軍精銳騎兵的戰例。

與此同時,由於河南的岳家軍連戰連捷,直逼穎昌,讓兀朮不得不放棄圍困順昌,改向西行,與岳家軍作戰。而在那裡,“鐵浮圖”和“柺子馬”吃到了第二次敗仗,大敗於岳雲之手,連兀朮的女婿夏金吾也被岳雲殺了。但當時岳雲卻是率領背嵬軍精騎與金軍鐵騎展開的對攻,是騎兵對騎兵的勝利。所以,劉琦的勝利對缺馬的宋軍來說,具有更重大的振奮意義。

只不過,後來因趙構的一紙命令,便讓佔盡優勢的各路宋軍全部南撤到淮河以南,而順昌因位於淮北,也在撤軍範圍內。劉琦好不容易纔守住的城池,結果就這樣拱手讓給了金軍。這也是他一直引爲平生憾事。

聽到岳雲提及這段往事,劉琦回憶七年前之事,再看看今日的所作所爲,一時之間有些精神恍惚,他也想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但是最後卻因趙構的求和政策,不但沒能收復失地,倒把已經奪回的土地拱手送給了金國。這樣的皇帝,真的值得自己保嗎?

岳雲這一番話頓時便吸引了劉琦的注意力,亦是吸引了楚軍衆將士的注意,他們亦想起這幾年朝廷只知屈膝求和,向金人妥協退讓。可殺起自己人來卻是毫不手軟,岳飛、韓世忠、張俊等抗金名將皆被己方將領暗算。而這暗算之人就是楊沂中和劉琦,可下達命令的人,卻是趙構。

岳雲這時繼續說道:“想當年劉將軍也是滿懷抱負,爲大宋收復失地,驅逐韃虜,恢復我漢家江山。但卻屢屢受挫於太上皇趙構和姦相秦檜的阻擾。眼下新帝趙琢繼位,已經向天下詔告,數年內必將北伐中原,收復河山。洗刷金人加在我漢人身上的恥辱。劉將軍在這時卻將已經退位,之前一直主張對金求和的太上皇擡出來,卻不知是何用意?要知道太上皇可是金軍故意放回來的。這其中是否含有什麼陰謀,嶽某可着實憂慮啊!”

劉琦終於醒悟過來,原來岳雲是想動搖自己的決心和自己部下的軍心。

他於是猛然冷笑道:“岳雲,你到底想說什麼?就別轉彎抹角攻擊官家了!”

岳雲這時肅然道:“嶽某想說的是,之前大家各爲其主,劉將軍及貴屬下都不知道趙琢殿下在臨安已經登基爲大宋新帝。所以見金國皇帝完顏亮派人送回太上皇趙構,自然會下意識地在其積威之下,奉其爲主。但眼下形勢已經明瞭!國無二君,大宋只能有一個皇帝……”

他頓了一下,繼續正色道:“今日之戰,其實可以避免,只要劉將軍及貴屬下效忠臨安朝廷,嶽某可擔保以衣的所有事情既往不咎,這樣,我們雙方軍士便可避免一場傷亡慘重的戰爭。咱們打來打去都是自己人。不管死的是誰,都會削弱漢人的力量。嶽某其實真心想和劉將軍一起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不知道劉將軍可否願意?”(未完待續……)

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49章 秦家公子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575章 遇刺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21章 戰爭來臨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477章 騙吃騙喝的親戚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12章 糧食危機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132章 熱血已冷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32章 一項美差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67章 深入虎穴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145章 伏擊(上)第67章 深入虎穴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191章 收網了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27章 攻城計劃第5章 爲民出頭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29章 突襲泗州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78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42章 回到楚州第694章 秦熺見駕第75章 返回之路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42章 回到楚州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314章 遇刺第82章 定計報復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67章 深入虎穴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406章 到手了!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52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