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

在大宋內部激戰的同時,遼國國內的形勢也是風起雲涌。

因耶律大石逝世,西域諸國均蠢蠢欲動,尤其是以前被耶律大石打敗,丟失大片領土的塞爾柱帝國和花刺子模王國,紛紛向遼國邊境集結兵力,準備奪回丟失的領土。

而在西夏境內,以爲良機到來的党項族人趁勢揭竿而起,企圖驅逐遼軍,恢復他們的大夏帝國。由於党項族在西夏根深蒂固,又熟悉地形,一時之間,倒讓遼軍有些暈頭轉向。

此時,耶律大石的遺孀——太后蕭塔不煙展現出了遼國一向的傳統——太后往往強勢且能幹。新帝耶律夷列只有二十歲,雖然作戰勇敢頑強,但在政治手腕上還是不足。而蕭塔不煙則很好地彌補了他這一缺陷。

她採取了西和東戰的策略,決定採用政治手腕先穩定西域,而將主要兵力用於東部鎮壓西夏境內的党項族人叛亂。

首先,蕭塔不煙派她的哥哥,遼國的丞相蕭斡裡刺親自出訪西域的塞爾柱帝國,表示願意將原來佔領的鹹海以東至阿姆河一帶的土地,歸還塞爾柱帝國。但這邊土地有一部分卻是遼國原來佔領的花刺子模王國的領地,而蕭斡裡刺又故意將此消息散播出去,弄得西域諸國人人皆知。如此一來,塞爾柱帝國從上到下,自然是歡呼雀躍,而鄰近的花刺子模王國卻怨恨不已。

與此同時,蕭斡裡刺卻又另派使者密會花刺子模王國的國王。稱自己是在塞爾柱帝國的壓力下,才被迫割讓土地的。如果花刺子模願意站在遼國這一方,則遼國將把這塊土地還給花刺子模。

花刺子模是被耶律大石打怕了的,原本就認爲遼國比塞爾柱帝國強大,而再聽蕭斡裡刺如此表態,自然就也表示願意站在遼國一方。

與此同時,塞爾柱帝國和花刺子模王國邊境又接連發生了幾次惡性襲擊事件。雙方的邊防軍皆稱爲對方所爲。一時之間,兩國劍拔弩張,大有開戰之意。

只不過。塞爾柱帝國的皇帝卻還是頭腦比較冷靜,知道如果現在兩國先打上一仗,當會便宜了遼國。於是。他便向花刺子模王國拋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和花刺子模王國就領土分割問題舉行談判。

花刺子模王國國王也自然看出遼國的表態多少有挑拔之意,於是便同意了要求,決定兩國國王在邊境上舉行會談。

但後來的發展卻讓所有人萬萬沒有想到。在談判宴席上,塞爾柱帝國的兩名侍衛突然爆起發難,用毒弩射殺了花刺子模國王,然後服毒自盡。

雖然事後塞爾柱帝國皇帝稱這兩名侍衛是受別人收買,企圖挑拔兩國關係的。但新繼位的花刺子模太子已經聽不進去了。他狂怒地率領大軍向塞爾柱帝國發起了進攻,而遼國也向他表示了“義憤填膺”,稱會暗中給予他在軍備和糧食上的大力支持。

頓時。西域諸國戰火再起。這兩國皆是除遼國之外的西域大國,都有一幫屬國和附屬部落,雖然塞爾柱帝國稍強,但花刺子模大軍挾憤而來,又有遼國在背後暗中撐腰。聲勢絲毫不弱。雙方竟打了個勢均力敵。

如此一來,遼國的形勢就自然安定了。無論是塞爾柱帝國,還是花刺子模王國都唯恐遼國站在對方的陣營裡,討好還來不及,哪還敢主動攻打遼國呢?遼國的西部邊界頓時安定下來,而且許多怕捲入戰爭的西域小部落還主動遷入了遼國境內。讓遼國在西域的實力不減反增。

而在東部,面對党項族人在西夏的叛亂,蕭塔不煙卻是下令進行殘酷鎮壓,並實施了連坐制,只要党項族人家中有一人叛亂,則全家被捕,男的罰作苦工,女的賣爲官奴。讓那些想跟隨原西夏皇族宗室造反的党項族人不禁猶豫起來,雖然他本人不怕死,卻不得不考慮家人的命運。

雖然也有一些影響力特別大的造反頭目,爲了避免家人落入遼軍手中,便讓反叛者全家都跟隨造反。但這樣一來,反而對他們造成了拖累。畢竟全家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婦孺兒童不但對造反起不了什麼幫助,反而要佔用大量糧食、物資,同時又讓叛軍士兵作起戰來不免瞻前顧後,擔心戰死之後,自己家人沒人照料,自己的妻兒受別人欺辱。

與此同時,蕭塔不煙又採取拉一批人,打擊一批人的策略。只將矛頭對準党項族人,對於漢族及其他民族較爲寬鬆,比之前党項族人對他們還好。這讓西夏境內的其他民族都不願意再跟隨党項族人。

是以,雖然西夏境內的党項族人起義看起來聲勢浩大,轟轟烈烈,卻是沒能動搖遼國統治的基礎,反倒在遼軍的進剿下,漸漸有衰竭的趨勢。

而在遼國忙着應付西域和西夏兩處局勢時,金國卻仍陷於內戰之中。眼下金國基本算是分裂爲兩個國家了,一個是完顏雍爲皇帝的金國,定都上京,基本採取原來完顏稟的那一套體制,甚至有些方面比兀朮執政時還有所退化,保留了女真人的原始性,仍然以猛安謀克的制度對各民族進行管理。他得到了大部分女真族人,尤其是其中守舊派的支持。其他國家的人都稱完顏雍的政權爲北金。

而另一個則是完顏亮爲皇帝的金國,定都中都,他在沒有那些女真守舊貴族的約束後,索性全面實行了漢人的制度,在官制、民衆管理上與宋朝十分接近。同時實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廢除了女真人高人一等的特權。因此,他得到女真族內的漢化派,以及原遼國南京道和北宋統治的北方地區民衆的支持。其他國家的人皆稱其爲南金。

眼下,金國分裂爲北金和南金,打得不亦樂乎,誰都沒能佔得上風。

遼國也忙於應付西域和西夏的麻煩事情,無力抽身。

而大宋更是形成了臨安的“正統政權”、鄂州的“楚宋政權”和成都的“蜀宋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都宣稱自己纔是大宋的正統王朝,而“楚宋政權”和“正統政權”更是已經發生了戰爭。算下來,唯一還沒有發生戰爭的就只有那居於四川盆地內的“蜀宋政權”了。

只不過,現在這位“蜀宋政權”的掌舵人吳璘,卻完全沒有放鬆的心情,他在自己的王府密室內,正和一幫將領幕僚們商量着一件大事……

“諸位和吳某已經相交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吳某的屬下,但吳某從來都是將諸位視爲兄弟對待。所以,這事吳某雖然不讓陛下知曉,卻不能不和諸位兄弟商量一番!”吳璘拋出了讓衆人均爲之震撼的開場白。

這位被宋欽宗趙恆御封的蜀王,已經快五十歲了,頭髮和鬚眉皆有不少變白。但眼神卻依舊銳利,精神仍然矍鑠。

在座的都是跟隨他多年的部將和幕僚,算是他的心腹親信,和吳璘處於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的地步。原本在得知臨安淪陷,趙構被廢爲庶人,趙眘身死之後,他們也和吳璘一樣,處於惶恐不安的心態。

他們皆和金國作戰了多年,與金人結下了深仇,是誓死不願降金的,可宋朝卻已滅亡,難道只能去投降遼國?吳璘可沒有想自立爲皇帝的心思。

自古以來,以四川爲根據地的政權就沒有一個統一全國的。三國時期,以劉備的仁德和諸葛亮的智慧,皆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五虎上將的勇猛,尚且最終亡於曹魏之手。吳璘可不認爲自己比那桃園三兄弟及諸葛亮還厲害。

不過就在他們心中忐忑不安之時,金國皇帝完顏亮卻命禮部尚書唐括辯將趙恆送還給了吳璘,稱願意與他們友好相處,並讓金軍從襄陽前線撤軍。實在讓吳璘一班人有些步二摸不着頭腦。咋金人突然發了善心了?一向以滅宋爲最大目標的完顏亮,怎麼和完顏達瀨一樣,成了個主和派了?

這時,他們得到了從另一條渠道得來的消息:金國東京留守完顏雍發動了叛亂,自立爲帝,並佔領了東北地區,正率大軍向中都進發。而從臨安傳回來的消息也證實,金軍已經從臨安撤軍,將趙構和秦檜都帶走了,正在北返途中。聽說岳雲正派兵趕往臨安。

不得不說,完顏亮選擇送返趙恆的時間掌握得很精確,正好是吳璘只得到臨安金軍撤退的消息,而岳雲此時雖然已經擁立趙琢爲帝,金國也將趙構送到了劉琦那裡。但這些消息吳璘卻還不知道。

被矇在鼓裡的吳璘等人這才恍然大悟,感情是因爲完顏亮要對付完顏雍,所以纔想安頓他們,生怕自己進攻金國。

不過這樣也好,趙構既然被金軍擄走,而完顏亮又將趙恆送返,相當於送了自己一件從龍擁立的大功。自己作爲接回趙恆的第一員宋將,想必會得到重新回到皇帝寶座的趙恆重用的。

於是,他便從襄陽撤軍,將趙恆接到了成都暫住,並準備率大軍護送其回臨安。

而趙恆聽聞吳璘的安排後,也果然龍顏大悅,當即封吳璘作了蜀王,所屬將領也各升了一級。

不過就在吳璘準備護送趙恆啓程時,卻又傳來兩個消息,這無異於給他當頭一棒。

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756章 假途伐虢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182章 局面難打開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796章 百合還是曖昧?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81章 兇手是誰?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184章 月漓來了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64章 海上之盟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819章 愛恨情仇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24章 定計(下)第819章 愛恨情仇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83章 三返楚州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61章 逆轉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783章 沙河之戰(中)第387章 難以善了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711章 西姜口之戰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235章 葫蘆谷之戰(四)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490章 傳國玉璽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132章 熱血已冷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25章 初次交手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56章 楊幺之妹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573章 帝王心術第138章 汴京之戰(五)第36章 動之以情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444章 臺海大戰(中)第12章 糧食危機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371章 遼國東征了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44章 新式柺杖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635章 討援兵第444章 臺海大戰(中)第704章 西姜口第87章 善後事宜第783章 沙河之戰(中)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