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

皎潔的月光裝飾了春天的夜空,也裝飾了大地。夜空像無邊無際的透明的大海,安靜、廣闊、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裡漾起的小火花,閃閃爍爍的,跳動着細小的光點。樓房、街道、樹木,在幽靜的睡眠裡,披着銀色的薄紗。遠處的城牆,隱隱約約在夜空中現出了淡淡的輪廓。

岳雲跟着趙眘到了這聽雨軒主樓的樓頂上,這裡可謂是附近最高的建築了。站在樓頂上,岳雲頗有一種俯視衆生的感覺。

在樓頂上還有着兩名侍衛,他們看到岳雲陪着趙眘過來,原本如磐石一般平靜地表情也立刻閃現出一絲警惕,退後了一步之後,居然眼神裡驟然冒出一道精光緊緊盯住了岳雲。

岳雲目光掃視了他們一下,發現這兩人都是武功高手,如若不是練了形意拳,估計要擊敗這兩人還很難。

“你們先下去吧,嶽公子是自己人,不必擔憂!”趙眘平靜地說道。但語氣卻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

那兩名侍衛聽罷,一言不發地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走出了門口,將整個樓頂的空間讓給了趙眘和岳雲。

“嶽兄,你怎麼了?看你的臉色,似乎有些不舒服?”一聲溫和地問候,趙眘緩緩向岳雲移了一步過來。他對岳雲的稱呼已經從“嶽公子”變成了“嶽兄”,足見對岳雲極爲親熱。

岳雲勉強一笑道:“沒什麼,只是忽然有些頭疼而已。”

隨後,他深深地望了這位眘殿下一眼,略有些驚奇道:“我其實很好奇,嶽某應該算是不詳之人吧。數月前臨安城下之事,應讓官家和朝中諸位大臣忌憚不已。眘殿下對我應是避之不及纔對,爲何還會大張旗鼓地來宴請在下,甚至不惜表示送出羅姑娘這樣的絕世美女呢?”

這是岳雲埋藏在心底已久的疑問。在他看來,自己已經擺明了爲官家忌諱,如果這位眘殿下真的聰明,現在就應該和自己劃清界限,才更有助於他成爲皇儲纔對。

“嶽兄,你有此想法不足爲奇。事實上,就今晚這次宴請你們四位衙內,陳伯康也曾勸我,只宴請張力、吳亮、韓彥直這三位你新結義的兄弟,而不要宴請你。”趙眘微微皺眉道:“但是我拒絕了他的提議。你可猜得出是什麼原因嗎?”

岳雲搖了搖頭,苦笑道:“眘殿下深謀遠慮,我猜不出來!”

這倒是說的老實話,就算趙眘想拉攏自己,那也應該是他登基成了皇帝后,現在連皇儲都不是,恐怕爲時尚早吧。

趙眘卻是微微一笑道:“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你們這四兄弟雖然結義時間不長,但交情卻非比一尋常,如若只邀請張力、吳亮、韓彥直三人,而獨漏你的話,恐怕你那三位兄弟會心生疑惑,屆時反倒對我有了戒心……”

他這時用一雙深邃的眼眸向岳雲望來,用一種睚視天下的口氣說道:“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如果連嶽兄我都沒有信心說服,那我何來勇氣面對令尊?又何來勇氣向金國開戰,舉行北伐,爭取收復失地呢?”

岳雲這時方深深感受到這位眘殿下身上散發出來的強大霸氣。他年紀雖比自己還小,但卻絕不是一個莽撞之人,而是一個足智多謀,精於算計之人。

如果他能讓自己對他折服,效忠於他。那不但不會讓趙構對他有所猜忌,反倒覺得他是最適合當下一任皇帝之人。畢竟讓這位官家心中最焦燥不安的,就是湖北宣撫司已經成爲事實上的藩鎮之事。這是他最大的心病。

“我父皇犯的最大的錯,就是對金人過於忍讓,我知道他的志向不高,沒有要北伐中原,收復失地的想法。只想偏安江南,能夠保住東南半壁江山即可。”趙眘當着岳雲的面,毫不顧忌指責趙構。

“其實世人誰不想過得舒舒服服的,誰不想吃喝玩樂,誰不想享受?不要說一國之君想過這種安逸的生活,就是平民百姓也是渴望不已的。”趙眘這時繼續侃侃而談道:“但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武力,不但不能保障百姓的安全,就連國君的安全也不能保障。而軍隊的戰力在安樂的環境下就會逐步衰退。當年我大宋開國之初,禁軍的戰力是全國最強的,就算面對當年天下的契丹鐵騎,也毫不懼色,可到了靖康年間時,汴京城內號稱八十萬的禁軍,在十餘萬金軍的進攻下,就一觸即潰……”

頓了一下後,他又接着說道:“軍隊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檀淵之盟造就了宋遼之間百年的和平,也讓大遼這個原本極富攻擊性的國家喪失了銳意進取的動力。不然他們何至於在宣和年間,以數十萬軍隊對上完顏阿骨打二千五百兵甲而連戰連敗。最後甚至被逼到亡國境地……如果我大宋也如遼國那樣,喪失了進取心,只想投降求和,安於現狀,貪圖享樂。則百年之後必將遭遇大難。靖康之難時,父皇還可以退到江南。可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們的子孫又往哪裡逃?難道逃到海上去嗎?屆時就將是我大宋亡國的時候。”

趙眘說到這裡,語氣十分沉重。而岳雲更是聽得驚駭不已。

因爲他知道,在百年之後,蒙古滅了金國,就大舉南侵宋朝,於1276年攻破臨安,丞相文天祥帶着南宋的末代小皇帝坐海船逃走,於1279年在崖山被元軍大敗,南宋從此滅亡。

而在百年前,這位後世被稱爲宋孝宗的趙眘,就竟然預見到了這種結局,實在讓他敬佩不已,難怪後世史學家均評價他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看來當真不是無的放矢。

“殿下深謀遠慮,英明神武,的確讓在下佩服不已!”岳雲由衷地說道。他是帶着前世的知識才得知大宋的結局的,而趙眘卻是靠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的確是個厲害之人。

趙眘這時轉過身來,注視着岳雲的眼睛,似乎要望穿他心底想的是什麼似的。

他一字一句地說道:“嶽兄,我如果再轉彎抹角,倒是顯得有些虛僞了。就直話直說了!我希望嶽公子能支持我成爲皇儲,作爲回報。我將會舉全國之力進行北伐,光復故土,並重獎立功將士,決不搞鳥盡弓藏那一套。”

岳雲聽後,心中一凜,他沒料到趙眘竟然如此直接地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不過仔細想來,他如此行事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自己便宜老爹岳飛早在紹興七年就專門上奏請立他爲皇儲,趙眘心中恐怕早就認定自己是屬於擁立他一派之人了。

而他對自己的許諾也顯然很有針對性。他知道自己老爹岳飛最大的心願就是北伐中原,光復河山。如果通過自己傳言,讓岳飛知道趙眘是一個如此有進取心,力圖北伐的皇子,則老爹岳飛恐怕也會立刻向其效忠了。

只是,趙眘難道就不擔心,和一力主戰的自己父子兩人走得太近,反招官家忌憚嗎?

不過這個疑問他卻只能悶在心裡,不好直接向趙眘詢問。

這時,趙眘仰望了一下滿是星星的夜空,長嘆道:“嶽兄,你是不是認爲我這個人野心很大?很迷戀皇位?”

岳雲聽後心中一凜,忙道:“殿下高瞻遠矚,英明神武,且一心進取,如殿下能繼承皇位,遠比那趙琢強上太多。實乃大宋軍民之福!”

這句話倒是由衷之言,並不是他想刻意奉承。

趙眘的眼睛卻眯了起來。忽然悠悠嘆了口氣:“生在皇室家庭……未必就是什麼福氣。”

說完,他搖了搖頭。自嘲一般笑了笑:“我雖然是太祖後裔,但我家的生活一直便和普通百姓差別不大,頂多只是外出有侍衛護送,還有一些皇室賜予的田產,比一般百姓要富足一些。但在十年前,我六歲的時候,命運發生了改變。一天,我奶奶突然告訴我,說官家要收我當義子,把我接到宮裡去……”

然後他的眼神裡閃過一絲複雜:“到了那裡,我見到了官家,也就是我現在的父皇,而和我一起被收養的,還有一位大我六歲的孩子,也就是現在我的皇兄趙琢。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情形,他比我高半個頭,胖胖的,一雙小眼睛笑起來就象一條縫……在宮中的最初幾年,我們感情很好,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耍。由於他大我六歲,所以很照顧我,我們在御花園爬樹,我個子小爬不上去,他就讓我踩在他的肩膀上,讓我爬到了樹頂……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其實多美好的……”

“而這一切的改變,就是發生在七年前,那是在一次宮廷宴會上,父皇第一次讓我和皇兄來參加這種宴會。而在宴會上,我明顯感覺到了朝中大臣們對我和皇兄的敬意。因爲在他們眼中,我們不光是父皇的養子,更可能是未來的皇帝。而就在這次宴會上,父皇首次表達了要在我和皇兄之間擇一人繼承帝位的想法。”

“也就是從這天開始,我和皇兄之間開始有了裂隙……”

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15章 對簿公堂(中)第76章 預談判第566章 德昭盟約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688章 騷擾戰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71章 留下金使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384章 與趙瀅兒的談判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768章 德州光復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60章 反擊第331章 大獲全勝第627章 占城的垂死掙扎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310章 趙構召見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517章 襲營之戰(上)第67章 深入虎穴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638章 德蘭之戰(下)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779章 遼國援軍到了第527章 彭澤之戰(四)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259章 聽雨軒的花魁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481章 黃金兩年的發展第147章 掉入溶洞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397章 王雯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