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

岳母這時見岳飛臉上已有悔悟的表情,方冷哼了一聲道:“我先回去了,你自己好自爲之吧!”

說罷一甩袖子,在嶽雷的攙扶下往大廳外緩緩走去了。

良久之後,岳飛才站了起來。他這時臉上雖然依舊是一副鐵青的表情,但神色卻已經緩和了不少。

他舉目掃視了一下週圍後,方對依然跪在地上的衆將道:“大家都起來吧!”

不料他說了之後,衆將卻仍然長跪不起,象沒聽到他說話一般。

岳飛略一思索,便立刻想通了緣由,於是那張緊繃的臉也難得露出一絲笑容,笑罵道:“大夥兒都起來了,老子不殺雲兒總可以了吧!”

衆將聽元帥難得爆了句粗口,都是心中大喜,立刻都站了起來,一臉放鬆的笑容道:“我說嘛,元帥咋可能殺自己兒子嘛?”

“就是!若要論咱們岳家軍中誰的軍功最多,應祥稱第二,就沒人敢稱自己第一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元帥怎麼可能比老虎還不如嘛?”

“你小子想死啊?牛皋剛纔說這句話,才被拖出去打了二十軍棍的!”

“啊……”

說話間,那牛皋已經一瘸一拐地走進了大廳,不過嘴上卻依然不肯放棄地叫道:“元帥,你如果敢殺應祥,俺老牛再拼着受二十軍棍,一樣要阻止你!俺老牛自和你結拜以來。就沒有違抗過你的命令,可這回,老牛是跟你抗到底了……”

張憲連忙將他拉住,小聲道:“老夫人來過了,元帥已經放言說不殺應祥了,你就別再多嘴了!”

“真的?太好了!”牛皋聽罷高興地大叫起來:“看來元帥還是好人啊!”

岳飛這時乾咳了幾聲,對岳雲道:“雲兒,雖然你死罪已免,但活罪難容。不聽軍令,擅自行動的罪名你是跑不掉的。現革去你背嵬軍統制之職。任命你爲陽薪縣縣令!你可服氣?”

“啥?讓我當縣令?”這下岳雲可是真的懷疑自己是聽錯了。

大廳內的一衆將領也紛紛交頭接耳道:“元帥不是氣糊塗了吧?讓應祥當縣令?他能幹這事嗎?”

就連李若虛也十分不解,忙進言道:“元帥,大公子武勇過人,且智謀百出,幹縣令這等差事豈不是大材小用?”

岳飛這時卻是笑罵道:“三國時的猛將張飛,恐怕智謀尚不及雲兒吧,但他都能做縣令,雲兒有何不可?而且,我讓他去陽薪縣作縣令。也是事出有因……”

說到這裡,他將臉一板道:“岳雲。你前些時日,讓郭宇搞的什麼‘打土豪、分田地’。將所佔地方的田地全均分給了當地農民。現在郭宇和代毅都回歸軍營了。他們那大周義軍也土崩瓦解,於是各地的地主也隨之返回家園。見到自己的土地被佔了,會怎麼做,你想必也猜得出來……”

岳飛頓了一下後,又接着說道:“其他地方不說,但陽薪縣卻是我湖北宣撫司轄區,且又是你搞的什麼‘打土豪、分田地’的重災區。現在當地已經發生多次爲爭田地的聚衆械鬥事件了。你自個兒弄出來的事,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吧!”

衆人這才如釋重負。感情是這麼一回事啊。

岳雲心中暗暗叫苦,但亦只得接下了這差事。

隨後,岳飛便宣佈了一系列人事任命。李若虛爲觀察使,負責湖北宣撫司的官員任免及考覈監督,黃縱爲轉運使,負責財政、稅賦的工作、虞允文則正式成爲了宣撫司的主管機宜文字,兼行營後護軍的參議官,官職雖然不大。但權力卻是不小,算是正式進入了湖北宣撫司的最高決策層。

岳家軍在小商河一戰中損失慘重,兵員傷亡過半,且數名統制戰死,留下了許多職位空缺。由於這半年來,岳飛一直忙於安置百姓,以及應對之前的危機。無瑕顧及此事。而現在雖然兵員人數未能恢復,但卻必須將軍隊框架先搭建起來。重新任命岳家軍的十二軍統制便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事。

而軍隊方面的任命公佈之後。衆將都大嘆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意料之外。張憲仍然是前軍統制。但卻多了一項權力,那就是岳飛不在時可以暫時節制其他諸軍統制,算是正式奠定了他在岳家軍中第二人的地位。

王貴雖然在赴遼使節團遇襲一事上有過錯,但在後來的表現也算兢兢業業,因此仍然繼續保留了中軍統制的職務。

而他的副手王俊,則被調往選鋒軍任統制。這雖然表面上看來,是由副統制升爲了統制。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降了,因爲中軍有三萬餘人。而選鋒軍只有七千餘人。在十二軍中的地位也是倒數的。王俊自知自己在赴遼使節團遇襲之事上,責任比王貴還大,因此聽到任命時倒是一聲不吭,似乎毫無異議。

孟邦傑升任後軍統制、嶽雷升任背嵬軍統制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無論從資歷還是戰功,他們倆都夠格了。現在職位出現空缺,岳飛任命他們爲統制也很正常。

不過,另外幾個軍的統制任命就讓人有些驚訝了。關鈴升爲左軍統制,牛通升爲右軍統制,郭宇和代毅則分別升爲勝捷軍和破敵軍的副統制,這讓很多人便有些不服了,畢竟他們都太年輕了。

關鈴和牛通兩人還好說,畢竟他們在岳家軍中也有些年頭了,而且原來就是統領。但郭宇和代毅都是北方義軍出身(說白了就是山賊出身,不過是和金軍作對的山賊),而且還在岳雲的鼓動下,再當了一次“後周義軍”。岳飛又明顯對這“後周義軍”十分厭惡,可最後怎麼反倒破格提拔這兩人呢?

這成了一個讓很多人疑惑的事。但岳飛卻也沒作過多解釋。不過還是有明眼人看出,這次人事變動,雖然岳雲被免除了軍職,但他手下的部將全都得到了提拔重用。如果說原來岳雲只能掌控背嵬軍,現在他卻可以影響背嵬軍、左軍、右軍、勝捷軍和破敵軍了。而且他怎麼說也是岳飛的長子,待岳飛氣頭一過,說不定馬上又會提拔重用他了。

一些善於專營的宣撫司官員和軍中將領立刻上門看望、安慰岳雲,他們均深知,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的效果好。現在岳雲被貶爲縣令,正是拉攏感情的好機會。一時之間,嶽府倒是門庭若市。

在下達了任命之後,衆人就紛紛上任了,但岳雲卻還呆在府內沒有去陽薪縣。不爲別的,就因爲他現在成了光桿了。總不可能就這樣單槍匹馬去上任吧。

岳雲便立刻去宣撫司找李若虛要人。李若虛也深知讓岳雲一個人去陽薪太不現實。只是現在宣撫司和行營後護軍內實在抽不出人手了,李若虛給了岳雲一個特權,允許他從其他地方調一文一武兩人前往,作爲他的縣丞和縣尉。

岳雲這時腦海裡立刻便想起了兩人。那就是現在在信陽的劉一寧和陸文龍,這兩人可謂是優秀的內政專家和統兵將領。讓他們窩在信陽那裡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倒不如調來自己身邊方便。

不過李若虛一聽,卻是有些爲難。因爲這兩人都是州府的官員,讓他們去縣城任職,豈不成了降職?

岳雲卻是毫不理會,要求宣撫司以自己的名義給這兩人發一封邀請函,說自己需要他們協助去陽薪縣,但如果他們在信陽工作繁忙,走不開身,可以拒絕。宣撫司將另派他人前往。

他打的主意是,看這兩人肯來不,如果真來了,那說明他們不是貪戀權勢之人,而是重情重義之人,今後對陸文龍和劉一寧也將以兄弟相待。如若不肯來,那自己也就把他們當成是一個普通的官員和將領就行了。

李若虛還沒猜出岳雲的這些花花腸子,只道他喜歡用原來身邊的老人。於是也不以爲然,吩咐自己的師爺撰寫文書,發往信陽。

讓岳雲十分驚喜的是,半月之後,陸文龍和劉一寧兩人就騎馬回來向他報道了。而且陸文龍還帶了五十名他精心訓練的騎兵一同前來協助,以岳雲的眼光,自然看出這些都是精銳之士。除了戰場經驗可能不如背嵬軍外,軍容軍威、說話舉止均表現出優秀的訓練水平。

三人相見。自然分外親熱,岳雲還在爲將他們從州府調去縣城而面現愧色之時。劉一寧卻一臉感激地搶先說道:“大公子。下官和陸將軍聽聞大公子被貶爲縣令的消息後,就想前往相助,只是信陽的事務尚未移交出去,暫時抽不開身。八天前接到宣撫司的公函之後,我和陸將軍就馬上將手中的工作和官印交於張大人,前來向公子報道。如若不是公子對下官青睞有加,只怕下官現在還在縣裡當個不得意的主薄。公子的提拔之恩,知遇之恩,一寧沒齒難忘,還望公子千萬不要認爲對不起我們!”

陸文龍這時也上前行了一禮,激動地說道:“大公子,陸某在軍中一直鬱郁不得志,雖立功無數,但闖下的禍事更多。所以歷任上司均視陸某爲洪水猛獸。唯有大公子對陸某,卻是信任有加,放手讓陸某施展拳腳。所以陸某在來時路上已經下定決心,今後就跟隨大公子左右好了!還望大公子勿要嫌棄陸某是個闖禍包就行了!”

岳雲聽聞兩人的話後,深受感動,重重地拍了一下兩人肩膀道:“好兄弟!只要我岳雲將來有出頭一天,絕不虧待兩位兄弟!”

三人又寒喧了一陣後,便一起前往宣撫司領取官印和任命公函,準備去陽薪上任。

不過他們剛剛走進宣撫司的大門,就見虞允文正急匆匆地往外走去。

岳雲正想開口問話時,虞允文卻一臉惶急地搶先說道:“大公子,我正打算去找你呢。沒想到你卻已經來了。”

“哦?出了什麼事呢?連你都這樣着急?”岳雲見虞允文都一臉急色,便料知有大事發生了。

第51章 壽宴開始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512章 再遇黃秀麗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36章 動之以情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80章 險象環生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611章 招搖撞騙的岳雲第13章 四處借糧第76章 預談判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199章 憂傷的誤會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74章 重返楚州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9章 撤軍危機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0章 突襲(下)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587章 兩拔宋使第615章 對簿公堂(中)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594章 建康的風波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8章 初見張憲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718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上)第68章 真假金使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196章 李雨柔來了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34章 錦囊妙計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458章 危險時刻第90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第688章 騷擾戰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43章 行軍日誌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樹第538章 遼軍攻四川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235章 葫蘆谷之戰(四)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749章 兩面夾擊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345章 迎戰會議第778章 真相大白第52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