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2

高個警察一把扶住門沿,冷冷地說:“請馬上收拾吧。門,就不必關了。”

葉雁痕無奈。其實她是想穩定一下情緒。本來,她住進這裡,就沒有帶什麼東西。東西都在車上。

“可是,我的車……”她終於軟了下來。

“這個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車就暫時存在賓館。”另一個皮膚較黑的警察說。

“好吧。”葉雁痕覺得此時說什麼都多餘,只得草草收拾了一下,跟着兩名警察下了樓。

“我想請問老船長,";12.21";海難發生後,除了**成立的事故調查組,警方也參與了調查。爲何時值今日,警方一直未明確表過態?”蕭邦問仍然端坐如鐘的蘇振海,並站起身來給他加了一杯水。

蘇振海說了聲“謝謝”,對蕭邦提的問題略一思忖,便道:“這件案子的發生地屬大港市轄區,主要由大港市公安局負責。你在大港時,曾接觸到靳峰副局長。當時,靳副局長就是主管這起案件的負責人。而據我所知,當你來大港重新調查此案時,靳副局長似乎也一直在關注,好像還救過你的命。”

你怎麼什麼都知道?蕭邦本想問這句話,但他還是忍住了。與德高望重的長者說話,他通常都很注意分寸。

“依蘇老船長看,靳副局長這個人,對海難的瞭解是不是很深入?”蕭邦說出這句話後,才發現是一句廢話。主管這起案子的公安局副局長,瞭解會不深入嗎?

但蘇振海的回答讓蕭邦吃了一驚。“對於這樣的案子,瞭解程度的深淺,並無本質區別。”蘇振海頓了頓,又補充說,“通常,這樣的案子,都是以專家的評定意見爲準,公安機關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靳峰這個人,是出了名的警探,更深諳爲官之道,在同輩的警察中出類拔萃。他這個人,紅黑兩道都是通家,再挑剔的領導都很難找出他的毛病。也許你不太瞭解大港這個城市。在解放前,大港是黑幫集聚之地,風頭蓋過瀋陽,民間的地下組織很有歷史。解放後,迫於壓力,地下組織收斂了不少,但仍然存在,社會治安一直處於起伏狀態。又由於是沿海城市,走私猖獗,大案要案發生了不少,只不過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而已。靳峰當過港城區公安分局局長,那段時間可謂風平浪靜,治安狀況良好。自調入市局任主管刑偵的副局長以後,連續破獲了幾起大案要案,使他聲名鵲起。總體來說,靳峰此人,並非浪得虛名之輩。由於他是雁痕的舅舅,我與他有過接觸,但沒有深交,總體感覺此人深藏不露。”

“蕭邦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蕭邦看着蘇老船長。

“蕭兄弟客氣,有話請直說。”蘇振海微微一笑。

“依您看,這個靳峰,是否也與";12.21";海難事故有關?”蕭邦問。

“請原諒,這不是我能回答的問題。”蘇振海皺了一下眉頭,“說真的,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但我這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講究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我清楚的事情,當然是知無不言。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特別的跡象能說明靳峰與這起海難有關,只不過他職責在身,參與過調查罷了。再說,調查已於兩年前結束,專家調查組已有定論,他即使有什麼疑慮,也不會犯這個傻,想出這個風頭。”

“但如果這起案件牽連出人命案子,我想他不會不管吧?”蕭邦說。

“這倒是。”蘇振海似乎沒想到這一層,“蕭兄弟要不提醒我,我還差點忽略了。是的,王建勳等人的死,靳峰是要管的。但我也有個問題問蕭兄弟:如果害死王建勳等人的主謀是靳峰不敢得罪的人呢?”

蕭邦一驚。什麼人靳峰不敢得罪?除非是他的頂頭上司!

他想了一下,終於說:“我想,老船長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不管是誰,如果觸犯了國法,都將受到制裁!”

這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話,人們聽多了早就見怪不怪。但這句話傳進蘇振海的耳朵裡,讓他感到了一種莊嚴。

“是的。”蘇振海接過話頭,“法律就是法律。任何國家如果沒有法律作保障,人民的權益就無法得到保護。可是,在現實中,的確有人逃過了法網,尤其是那些掌握權力的人。”

“我堅信,再大的權力,終究是大不過天理。或許,有的罪犯會一時僥倖逃脫法律的制裁,但終有落入法網的一天。這,取決於執法的力度,包括執法人員的責任感。”

“我想,如果蕭兄弟是執法人員,一定會讓不少犯罪分子頭疼。”蘇振海微微一笑,“但蕭兄弟公開的身份,好像只是一名記者。”

“我是什麼身份其實並不重要。”蕭邦嚴肅起來,“重要的是如果我打定主意做一件事情,除非死了,否則決不會回頭!”

這句話說得擲地有聲,坐在輪椅上的蘇振海哈哈大笑。笑畢,他才真誠地說:“蕭兄弟,我果然沒看錯人!事實上,你的性格與我非常相近。我也是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想查清楚";12.21";海難,不豁出性命,恐怕不行。現在,我已知道了蕭兄弟的決心,我也實言相告:雖然我拿不出什麼真憑實據,但我敢斷定,這起案子,與大港市高層有關。”

這本在蕭邦的意料之中。他想了想,輕聲問道:“您是說,靳峰的主管領導有嫌疑?”

蘇振海沉吟了一下,也低聲說:“蕭兄弟,今晚的話,只限我們兩個人知道。你我雖然素昧平生,但經過交流,我感覺你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和遵守諾言的人。說真的,我將你請到書房來,就是想與你單獨談。我敢保證,我們的談話內容,連海若我都不會讓她知道。”

蕭邦點點頭。他知道蘇老爺子對海若的感情。蘇老爺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表明,這是一次絕密的談話。

“蕭兄弟知不知道張連勤這個人?”蘇振海眨了眨眼睛,問。

“知道,但對他幾乎沒有瞭解。”蕭邦說,“張連勤目前是大港市委副書記,主管政法。”

“是的。”蘇振海說,“他到大港上任才一年多。以前,他是雲臺市副市長。”

“哦?”蕭邦警覺起來,“這麼說來,發生";12.21";海難的時候,張連勤並不在大港?”

“是的。”蘇振海說,“那時他是雲臺市主管經貿的副市長。";12.21";海難發生後,大港市主管交通的副市長被撤職了。張連勤先到大港接替了這個位置,不久就在換屆中當上了市委常委、主管政法的副書記。”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敘述,但言下之意似乎別有所指,蕭邦不能明說,便道:“看來,老船長對這位張書記熟悉得很啊。”

“豈止是熟悉!”蘇振海嘆了口氣,“他當年曾在我手下當過船員。那時,他剛從部隊復員,一無所有。這人非常刻苦,總比別人多幹些活,總是會討人喜歡。後來,我看他有培養前途,便送他上了學,學費都是我給交的。畢業後,我安排他在大港港務局工作,慢慢混了個幹部身份,後來就青雲直上,當了雲臺的副市長。要論本事,這個張連勤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比較出色的,是個當官的料,這幾年更是快成政治明星了。”

“恕我直言,”蕭邦直截了當地說,“是不是這位張書記有點忘恩負義?”

“忘恩負義?”蘇振海輕哼一聲,“忘恩負義之人,有幾個能成大氣候的?聰明的人,不僅不會忘恩負義,反而會到處打感恩這張牌。這個張連勤,一直到處宣揚我對他的恩德有如再生父母,每次提到我,都顯得很嚴肅。其實,我當年不過是看他這個人很聰明,能幹,幫了他一下而已。但他這些年,一有空就來看我,虛心求教,擺出一副永遠都是學生的樣子。他在雲臺工作的時候,不管大會小會,都要提到我,還專門帶領一幫幹部到我這裡來";取經";,他還向手下說,只要學到蘇老船長百分之一二,雲臺市的經濟建設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看,他這麼一整,簡直都把我當成神給供起來了。到大港上任之後,他也經常來電話問候,還三番五次請我當大港市政策諮詢顧問。我當然沒有答應,一則因爲年紀大了,當個政協委員就累得夠戧;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發現他並不像人們看到的那樣單純。”

“難道,";12.21";海難真的與他有關?”蕭邦突然問道。

“如果跟他無關,他爲什麼要派人來害我?”蘇振海眼裡突然有了怒意,“我這雙腿被致殘,就是拜他所賜!”

蕭邦一驚。這實在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