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陳年往事

第56章 陳年往事

“想不出來?”

穎國公府內馬院裡,傅友德看着遲遲說不出答案的朱高煦,臉上的笑意幾乎藏不住了。

自從他教導朱高煦以來,這小子說什麼都能舉一反三,尤其是軍事上的一些問題。

到了今日,他總算是讓這小子吃癟了。

想到這裡,傅友德的心情難得高興了一會兒。

“請國公賜教……”朱高煦最後還是想不出來,只能請教傅友德。

“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傅友德賣了一個關子,然後才摸了摸長鬚:

“三句話……氣量恢宏、識人用人、手段雷霆。”

“嗯?”朱高煦一臉疑惑的看着傅友德,內心想法幾乎都寫在臉上了,因爲他覺得這三句話除了後兩句,前面那一句似乎和老朱半點沾不上。

瞧着他的表情,傅友德恨鐵不成鋼:“你小子就該丟到軍營,拉上戰場去走上三圈!”

“你覺得北虜當年沒有名將名臣嗎?韓宋、徐宋沒有嗎?張士誠的大周沒有嗎?陳友諒的大漢沒有嗎?”

“從脫脫、察罕帖木兒到趙普勝、丁普郎……他們手下的名臣名將不說多如牛毛,那也是足以割據一方的。”

“只是你看看,這些所謂的名臣名將都是個什麼下場?大多都死於其主之手,反觀陛下麾下諸將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我等當年歸順陛下,圖的就是一個安心,最少不至於像在其它人麾下時朝不保夕。”

傅友德說出來他的看法,儘管這不一定全對,但基本說對了大半。

“那藍玉……”朱高煦有幾分尷尬的開口,傅友德卻冷哼:“那傢伙死得其所!”

傅友德、馮勝與藍玉並不對付,畢竟在他們獨領一軍的時候,藍玉只不過是一個偏將。

“那廝不過仗着身份罷了!”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傅友德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可他畢竟打出了捕魚兒海大捷……”朱高煦還真沒關注藍玉,只記得他打了捕魚兒海大捷。

只是他不提這件事還好,他一提這件事,傅友德的臉色更黑了。

“伱自己回書房看看書就知道了,老夫乏了……”

傅友德轉身就走,朱高煦則是看着他的背影摸不着頭腦,只能往前院倒座房走去,想從傅友德的藏書裡找出答案。

只是傅友德的藏書數量很多,想要從中找出關於藍玉的消息簡直是難如登天。

“怎麼了?這般慌忙?”

關鍵時刻,傅忠的聲音在窗前響起,朱高煦也擡頭看去,苦着臉笑道:“姑父,你覺得藍玉打仗如何?”

“藍玉?”傅忠愣了愣,不明白朱高煦爲什麼提起一個已經被誅殺的人。

不過既然是朱高煦問的,傅忠還是略微思考後給出答案:“還不錯吧……”

“僅是還不錯?”朱高煦疑惑,但傅忠卻笑道:“你以爲呢?”

“他好歹也是國公啊……”朱高煦汗顏,傅忠卻搖搖頭:“做國公可不僅僅是軍功高就行的。”

“你瞧定遠侯王弼,他好歹也是捕魚兒海首功,可還不是個侯爵?”

“再說那瞿能,平定月魯帖木兒在前,平緬甸、暨東、川夷在後,如今卻只是一個都督,連個爵位都沒有。”

“這些人,你以爲他們軍功不夠高?”

傅忠給朱高煦上了一課,那便是即便在這種時代,個人能力再強也不一定能絕對的上位。

不過在他的話中,朱高煦更在意的是捕魚兒海之戰定遠侯王弼首功的事情。

“定遠侯王弼是捕魚兒海之戰的首功?”朱高煦疑惑詢問,傅忠見他真的不知道,只能爲其解釋了起來。

“那藍玉一開始在開平王手下任職,後來開平王娶了其姐姐,便開始對其委任一些容易授功的事情。”

“後來他在開平王手下漸漸累積戰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而後升任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不過恰巧此時開平王病逝,因此他一直在五軍都督府內辦事,督管軍需,待人也算平和。”

“洪武四年,他隨我父親出征四川,不過戰績並不亮眼。”

“倒是後來,因先太子娶妻常氏他得到舉薦,因此在幾個月後被徵調到北方,得以在中山王手下擔任先鋒官。”

“這次北征的結果你應該知道,那藍玉先出雁門關,並在野馬川遇到北虜遊騎,雙方追至亂山,倒是取得了小勝。”

“中山王見狀讓藍玉繼續追擊,藍玉追到土剌河遭遇那王保保,王保保佯敗後逃走,並親自率領小股人馬且戰且退,把藍玉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將賀宗哲率領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勞。”

“藍玉追擊太深未曾察覺,最後被那王保保與賀宗哲會合,於漠北成功伏擊我軍,至使我軍損失萬餘人。”

說到這裡,傅忠忍不住嘆氣:“若不是後來岐陽王(李文忠)橫擊大漠,恐怕中路軍數萬人馬要全軍覆沒。”

“不過即便如此,我軍精騎也損失不少,此後數年難以深入大漠。”

“至於那藍玉,回來後倒也並未受到懲罰,儘管他有冒進的嫌疑,但畢竟是中山王讓他追擊的,過錯也不能算在他身上,因此沒有升賞和懲處。”

“如此消停兩年,那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興和,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人。”

“洪武十一年,他又與黔國公一起征討西番的叛變動亂,次年大勝,班師還朝,被陛下冊封爲永昌侯。”

“後來十餘年,他隨我父親收復雲南,隨宋國公討伐納哈出,漸漸自大。”

“那捕魚兒海之戰的北伐前夕,本是宋國公要領兵北伐,卻不想藍玉與鄭國公常茂誣陷宋國公,致使宋國公被勒令回京。”

“宋國公一走,他倒是得了好處,北平兵馬皆由他接管,北伐之事也委託於他。”

“次年北伐開幕,他統帥十五萬兵馬北上,但由於搜尋未果,擔心遭遇北虜襲擊後路,因此準備班師回營。”

“倒是定遠侯王弼和長興侯耿炳文二人堅持繼續北上,並立下軍令狀,分別帶人突前搜索,這才找到了北虜大營。”

“只是可笑,這功勞本該是宋國公的,卻不想……”

傅忠沒有再說,只是搖了搖頭,而朱高煦也從他的講述中聽出了藍玉打仗的特點。

他打仗的特點就是勇,以戰術突擊堅決,給予對手壓力。

但是藍玉也有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很驕躁,氣度一般,不怎麼沉穩。

在傅忠口中,嶺北之戰之所以會被王保保收縮內線集中優勢兵力擊敗,藍玉作爲前鋒的冒進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或許在捕魚兒海之戰時的猶豫不決,便是因爲他想起了嶺北之戰。

如果不是王弼二人願意擔責,恐怕大明朝也就沒有這場大捷了。

這麼聽來,朱高煦算是知道了藍玉的水平。

或許與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馮勝、鄧愈等人遇到過的那些逆風天崩局,在極度劣勢的情況下需要統帥高強度發揮的戰局相比,藍玉的戰績並不算特別漂亮,但是和明初大部分將領相比,他的能力還是比較出衆的。

“如今軍中可有能勝過藍玉者?”

朱高煦好奇詢問,可傅忠聽到後卻搖了搖頭,並與他對視道:

“你在大教場待過,如今年輕一代的武官子弟如何,你難道不清楚?”

“如今存世者,能強過藍玉的便只有我父親與宋國公,能匹敵他的將領中,稍微年輕一些的,也只有已經去世的黔國公。”

“不過若是說日後能超過他的,我看你父親和西北的宋晟倒是有這個機會。”

傅忠提出了兩個名字,前者朱高煦閉着眼睛都能回想起那張黑臉,但是後者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那……”

“傳陛下口諭,召壽春駙馬傅忠、燕嫡次子煦入宮!”

朱高煦還想再問些東西,但此時院外突然響起了一道刺耳的聲音。

突如其來的口諭讓朱高煦與傅忠四目相對,二人都察覺到了這或許是朱元璋的又一個考校。

(本章完)

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479章 傳統手藝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90章 燕府三寶第488章 欣欣向榮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67章 調停諸國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47章 東宮名錄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14章 常鱗凡介第512章 物是人非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357章 朱家歡樂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110章 佈局成功第340章 青藏驛道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15章 武英殿中第355章 忘恩負義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505章 直掛長帆第411章 喜上加喜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第405章 怨種父子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44章 爲天子筆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519章 長治久安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81章 孝陵之上第42章 旁敲側擊第509章 判若兩人第53章 難成大器第380章 白手起家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500章 朱門父子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第424章 燕臺虎峪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第503章 洪熙之隆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92章 鳥盡弓藏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69章 爺孫和睦第534章 耕耘海外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175.第175章 睚眥必報第482章 狼子野心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127章 終抵吉林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62章 老丈難當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437章 江左恥辱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54章 洪武移民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10章 佈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