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敲山震虎

第39章 敲山震虎

“這燕嫡次子煦倒是還知道些兵法……”

宋國公府內,聽着下面的家丁傳來的前院消息,在後院書房的一名老者撫了撫自己的白鬚。

宋國公馮勝,如今的他已經六十有八。

他的身材不算高大,僅算中人之姿,而面容也因爲衰老而看不出年輕時的模樣。

那一頭白髮和臉部白鬚都在闡述他的老邁,而他原本以爲憑着老邁能安度晚年。

可事實證明,他賭錯了……

自從五年前他那女婿偷偷跑來與自己見面的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後,他的心就懸到了嗓子眼。

之後,朱元璋懲處朱橚,將其遷往雲南。

馮勝本以爲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朱元璋還是能明辨是非的。

可是,被遷移雲南的朱橚僅兩年時間就被批准返回開封,而需要承受朱元璋忌憚的人,則是成爲了自己。

“結親是你說的,你兒子犯錯,卻怪罪到我身上,若大哥還在,我何必如此……”

馮勝不敢說出口,只能在心底埋怨朱元璋,同時想起了自己壯年而逝的哥哥。

他很清楚,自己還能活多少年,取決於朱元璋的身體情況如何。

不管怎麼樣,朱元璋是不允許自己和傅友德活下來的。

在他死前,自己和傅友德必須死。

想到這裡,馮勝緩緩起身,步履蹣跚的往前院走去。

現在他很想知道,朱元璋爲什麼要派一個毛頭小子來監視自己。

他這麼做,絕對有他的用意,而自己必須搞清楚這點。

馮勝往前院走去,而朱高煦也在倒座房的窗前觀察前院。

只是在他觀察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了院牆外的腳步聲。

“內廷有旨,着宋國公馮勝接旨!”

忽的,一道刺耳的聲音響起,朱高煦下意識站了起來,而宋國公府門口也走進來了一隊太監。

朱高煦見狀走出屋內,宋國公府的家丁也連忙去通傳。

“殿下……”

在前院的太監看清了朱高煦的臉,隔着數步便作揖行禮。

“皇爺爺發的聖旨?”

朱高煦瞥了一眼太監手中託着的玉軸聖旨,心裡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臣馮勝……接旨!”

忽的,一道中氣十足,卻又帶着幾絲沙啞的聲音在前院響徹,所有人都看向了聲音傳來處。

在那裡,一個身着國公長衫的六旬老者正蹣跚走來,曾經如竹子一般挺拔的背部,隨着年紀增長而駝了下來。

他的長相很普通,與朱高煦在前世所見的一些公園老頭沒區別,但他的眼睛卻明亮有光,不同於同齡人的渾濁。

當着朱高煦和內廷太監的面,馮勝走到了他們跟前,並直接跪下,朝着聖旨行了五拜三叩之禮。

朱高煦清楚馮勝無罪,因此不由的有些內疚,側過身子避開了他的這一禮,並作揖回了一禮。

他的舉動被馮勝盡收眼底,然而相比較他,旁邊的內廷太監卻依照宮裡的要求,毫不避讓的接下了這一禮,並很不客氣的質問:

“宋國公,難道府上連香案都沒有嗎?”

“已經在準備,望公公稍等。”

曾經叱吒南北的宋國公馮勝,此刻卻如一小卒般向一個太監解釋。

這樣的情景讓朱高煦有些難受,只得將頭偏過去。

“算了,沒有就沒有吧。”

傳旨太監搖了搖頭,但依舊沒有讓馮勝起身,而是拉開聖旨,毫不留情的唱聲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天道以有餘補不足,人反其道乃以不足,奉有餘體天道者仁人也,以不足奉有餘者非仁人也,嗚呼……” 聖旨一開頭,朱高煦就驚出了一身冷汗,甚至已經聯想到了朱元璋會不會在今晚就賜死馮勝,畢竟以“天道”開頭的聖旨,哪怕是口諭抄錄,其嚴重性也足以讓人心驚。

朱高煦忍不住看了一眼馮勝,卻發現馮勝的眼神很是平淡,如一汪死水般。

在他看着馮勝的時候,傳旨太監也將聖旨內容給唸完了,其中並沒有要賜死馮勝的話。

但用白話文來說就是“福禍自招,你要小心了。”

可以說,這是很嚴重的警告。

朱高煦看向馮勝,不知道他聽沒聽懂,可是他從馮勝臉上看不到一點波瀾。

“臣馮勝,領旨……”

馮勝雙手接過聖旨,隨後緩緩起身。

因爲年紀大了,突然起身不免會有些頭暈,因此他的身體搖晃了一下。

這一幕看的朱高煦和他身後的家丁們心裡一緊,紛紛想要上前攙扶,但馮勝卻掙開了家丁們的攙扶,朱高煦見狀也停下了想要攙扶他的舉動。

“聖旨已經送到,那咱家便告辭了。”

傳旨太監對馮勝沒有太多尊敬,反倒是在說完話後對朱高煦畢恭畢敬的作揖,舔着笑臉獻媚道:“殿下,奴婢告退。”

“嗯……”朱高煦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但心底卻對這太監十分厭惡。

那太監見狀也帶着身後人走出了宋國公府,而宋國公馮勝也在接過聖旨後看了一眼朱高煦。

朱高煦感受到後,對着他拱手作揖,以晚輩的身份行了一禮。

不管馮勝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什麼,在朱高煦心裡,如果不是馮勝收復西北,平定遼東,那恐怕這幾塊漢地會晚幾年重歸漢家。

站在民族情感上來說,朱高煦對馮勝還是十分敬重的。

不過,馮勝沒有做出什麼迴應,只是在打量過他後轉身離去。

很快,朱高煦便看不到他的身影了,而他也在馮勝消失後返回了倒座房內。

也在他回到倒座房的時候,馮勝回到了後院的書房坐下,護送他回來的掌事不免不忿:

“國公,那閹奴也太不把您當回事了!”

“虎落平陽被犬欺,犬後站着真龍,伱我又能如何……”馮勝似乎沒有把剛纔的事情放在心上,輕飄飄的迴應一句後便將心思放到了朱高煦和剛纔的聖旨內容上。

“陛下的意思,是想讓我收斂點。”

馮勝鬆了一口氣,最少朱元璋還沒有下定決心要殺他。

舒緩這一口氣的同時,馮勝也想到了剛纔的朱高煦身上,不免對掌事詢問道:“你覺得那燕嫡次子煦如何?”

“那位倒是對國公您尊重……”掌事不假思索的回答,並深入迴應:

“我向那些兵卒打聽過,雖然這位只到百戶所內三日,但兵卒們都認爲這位給了他們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大抵是尊重吧。”馮勝一語中的。

他經歷了那麼多年,自然能看出什麼是裝出來的,什麼是真情實感的。

不過,朱高煦給出的那種尊重,給馮勝一種很少見的感覺。

好像在他那裡,他真正拋開了自己的身份,與他人平等相處。

這樣的感覺讓馮勝覺得十分荒唐,因爲在他七十多年的經歷看來,像朱高煦這樣的天生貴胄,即便再怎麼想着親近他人,但終歸會給人一種距離感。

可是就在馮勝眼前,朱高煦卻完美表現出了平易近人,不分貴賤的感覺。

這種感覺,倒是和曾經的朱元璋很像……

“……”想到這裡,馮勝腦中不由浮現出了至妙山下的那道身影。

至少在那個時候,他對所有人都十分真誠……

“呵呵……”馮勝忍不住笑了出來,因爲在回憶中他還是察覺出了朱元璋的不對勁。

在聯想到朱高煦後,馮勝大抵知道了朱元璋想要幹嘛。

他轉頭看向掌事,臉上難得露出笑意:

“明日你讓人收拾這書房裡的書去前院的倒座房,日後那燕嫡次子煦再來,便開放倒座房讓他讀書吧!”

(本章完)

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413章 狗咬狗第64章 募兵之論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32章 生擒元裔第357章 朱家歡樂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0章 父子相似第540章 衣錦還鄉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380章 白手起家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45章 爲朱氏孫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90章 皆爲利攘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7章 練兵爲強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362章 後事之師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71章 燕府勢大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376章 貪心不足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537章 蘇州遊行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343章第364章第18章 小子野望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13章 大樹營內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255.第255章 渡海登陸第12章 天下糜爛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93章 謹言慎行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第84章 帝王心性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53章 難成大器第548章 夜郎自大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544章 各有心思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46章 爲孫補償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544章 各有心思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356章 永樂二徵309.第309章 家庭和睦第337章 離經叛道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546章 愚蠢至極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第136章 奴母婢也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434章 皇明宗規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第43章 春和不和第101章 錢鈔事起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129章 百廢待興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543章 堯趨舜步304.第304章 苛捐雜稅第507章 亂雲飛渡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376章 貪心不足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118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