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0章 戰時經濟

共和軍收服吉林長春一帶,並且在海宋大撤退的時候殲滅俘虜了海宋56312的戰果公佈出來,這已經是海宋在任迪手上丟掉的第四個集團軍建制了。帶上游擊戰的損失,保守估計海宋永久戰鬥減員,到達了18萬,這樣的失敗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面前,都是傷筋動骨的大敗。但世界上也只有一個國家能(呆膠布)。

然而遭遇到這種失敗,正常國家領導決策層,在思考佔領利弊後,就開始考慮放棄這場損耗超過預算的戰爭,但是海宋的領導人眼光就跟蔣公一樣深邃,很明顯就看準了自己未來五十年的競爭對手就在這裡。並沒有臨陣換將,豪氣的將十幾萬部隊留給一位元老當戰場歷練的學費。

當雪過天晴後,湛藍的天空上一發火箭彈從天空俯衝而下,撞擊在厚厚的瀋陽城牆上,只崩掉了幾片覆蓋着冰層的磚塊,意味着共和軍對海宋的攻勢只能到此爲止了。因爲的沒有重炮,單靠火箭彈打攻堅戰,已經不切實際了。瀋陽這座城市是吳家軍鎮守東北修建的大本營,說這座城市爲要塞型城市不爲過。

火箭炮,輕型迫擊炮,打一打步兵,崩一下碉堡房子還差不多,真正要對付這種城牆厚一兩米的鋼筋水泥結構。必須要用重炮來攻堅,或者用大運載的飛機用航彈轟炸。然而現在這些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問題,共和國現在沒能力製造讓大型戰爭機械動起來的動力機械。面對如此堅硬的城牆,以及一系列防禦結構建築,任迪只能說老子要燃氣輪機牽引卡車,要坦克,要戰機。

至於土木工事坑道爆破,現在東北凍土層幾鐵鍬下來,根本就挖不動。至於坦克,任迪嘗試過製造,無論是活塞還是燃氣輪發動機,都嘗試鑄造過,然而這個東西塞到鋼鐵殼子中組成的戰車,形成一個整體的時候就體現出脆弱。

岩石比我們的皮膚堅硬,從地上隨便拿起一塊石頭,我們都無法握碎(說砂岩的死一邊去),然而一個薄一毫米的石片,我們可以輕易的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個小石片捏成粉末,並不是我們的手指上的皮膚比岩石硬,切碎的岩石,而是我們手指上的施加了岩石石片不可承受的力。鋼鐵也是如此,如果是一整塊直徑一分米的鐵棒,自然是可以承受大量的衝擊力,但是發動機這個無數細小鋼鐵零件承受是燃油爆炸的力量,輸出的力量是數噸中的鋼鐵機械,推動這麼大機械的力量相當於與輸出能量的發動機而言,就像我們的手指對一個石片用力捏一樣。

任迪的戰車生產實驗非常失敗,發動機零件各種碎,變速齒輪上的齒各種崩。如果這樣的坦克上戰場的話,算了,這個罪還是別上了。

當然大規模機械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石油。論石油,在哈爾濱西北部大約150公里的地方,着名的大慶就在這裡。大慶油井的位置恰恰在共和軍的大後方。目前的科技也剛剛好可以開採。嗯,不過剛好可以開採罷了。

這個時代的東北還是太荒涼的一點,怎麼說呢,海參崴現在依然還是小漁村。海宋有了佐世保,釜山等一系列天然不凍港,根本沒有在黑龍江以北冰原海岸邊開闢港口城市的興趣,至於大明,大連旅順等港口在手,東北的女真野人威脅消除後,在東北等於天然無敵狀態。海參崴開港口沒有經濟效益。

港口如此,鐵路也是如此,東北的鐵路全部集中在環渤海瀋陽一帶,至於哈爾濱伊春黑龍江流域見不到工業的痕跡。就連長春的鐵路,在1700年中也只是停留在大明的閣老的案桌上並沒有變成現實。整個東北四千萬人口,大約有兩千五百萬在環渤海一帶的遼寧。遼寧一帶也是吳家煤鐵工業的重要基地。鞍山和撫順這兩個地方一鐵一煤正好給他湊到一塊去了。當然這塊煤鐵最後是海宋提供技術和技術工人,以及核心零部件開起來的工廠。整個東北瀋陽這一塊區域的工業產值囊括了整個東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於北邊除了黑龍江小興安嶺的煤礦業,什麼工業都沒有。

佔據了遼寧,有了鋼鐵基地和軍工廠的支持,以及發達的道路網,從北邊而來的共和軍缺乏重武器基本上就是很難打了。要打也只能從邊邊角角開始。

任迪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嗯還是算了,還是鐵路線修通了後再說吧。至於現在任迪在構建自己的煤鐵基地。任迪現在控制的大片土地並非一無是處,二十一世紀糧食生產數據有這樣的數據,遼寧糧食產量約350億斤。吉林2011年數據是650億斤,至於黑龍江省糧食產量全國第一爲850億斤左右。當然這個級別的糧食產量現在不指望可以達到,但是可以看得出東北亞大陸上,西邊大興安嶺,東邊小興安嶺,北邊大興安嶺,囊括的這塊門字型土地的潛力。這片土地的潛力大明帝國沒有能力開發出來。海宋也只能靠着港口暫時滲透到遼寧。

戰時體制並非只是爲了打仗,同時也是經濟建設,數百萬勞動力在廣袤的從事工農業生產,糧食種植,煤礦開採。整個東北工農政府就像一臺機械一樣運轉。現在東北的北邊可不是以黑龍江爲界限,具體地理位置應該是以外興安嶺爲界限。至於毛子,現在還在和土耳其死掐呢,根本不敢來東方找茬,找茬的部隊都給雲辰和在伊犁那邊收拾了。

黑龍江南岸沒有鐵礦,但是在黑龍江下游北岸,有就是任迪位面中國地圖大公雞的雞嘴上面猶太自治州那個小小地方蘊含着是十億噸儲量的鐵礦,和黑龍江南岸小興安嶺上的煤礦對應。這就是在其中間的伊春設置鋼鐵廠的原因。

糧食煤鐵,再加上北上遷徙的人口。這就是任迪目前的戰略,而這種戰略下,任迪根本不想打乃木希典的那種肉彈克堅城的戰術。軍隊消耗多了必然要從生產人口那裡補充,未來有的是鋼鐵重炮,大片的土地有待開發,大量的機械可以在任迪的天賦下速度形成。同時還有整個中國關內支援,這個支援只要集通線一旦開通二十萬軍隊即可以進入東北作戰。

當長春收服後戰線重新被壓縮到吉林和遼寧邊界後,雙方再次到達了僵持階段,雖然從領土上來看共和軍將海宋的遠征軍壓倒了東北一角。

趙衛國現在將臨時政府遷到了鄭州。東北戰役某種程度上已經牽扯到了整個國家的發展,當長春收復後,共和臨時政府一片興奮中,趙衛國向着東北發了詢問電報:“戰爭近期內有沒有可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任迪很明確的表示:“現在只能做到這個地步,具體大城市攻堅戰,還有等國家工業力量跟上。”

東北戰役一日不結束,說明渤海灣的不安全性,北平首都戰略位置就不安全。趙衛國的這一封電報好像是提醒了任迪,任迪立刻發回來幾十封點電報,要機械零件,要熟練工人,要醫生,要農業技術人員,要礦產技術人員林林總總一大堆。趙衛國看到這一大堆雪片般各種告急口吻的電報,哭笑不得,明明開始佔據上風,搞的跟明日就要滅亡一樣。

但是想了一下東北的戰略位置,趙衛國咬着牙,將任迪要的東西都給了,1706年元月和三月,共和國向東北支援了十五萬各類型人才。以及客觀的礦山機械,爲了監督集通線的進度趙衛國也在九江坐不住了,直接將臨時政府定在鄭州,然後隔三岔五的監督集通線的建設。

新生的共和國和海宋之間的較量已經是總體戰的地步。而現在下半個冬天,東北上的戰線詭異的平靜下來。遼瀋一帶區域戰事突然平靜下來。任迪這種忽冷忽熱的戰法令當時所有觀察家都大跌眼鏡。一時間海宋,南亞,東北亞列島,歐洲各大報紙開始猜測任迪的作戰風格到底是什麼樣子。自任迪出道以來,一系列戰役,有滑不溜秋的運動戰,有迅捷如雷的殲滅戰。以及剛剛在東北大地上剛猛姿態殲滅海宋兩個集團軍的狂放。似乎看不到任迪的具體作戰風格。這種多變,戰場魔術師,外界開始對任迪賦予這個稱號。

但是實際上,幾十年後,由於大量的人開始對任迪出回憶錄,才確切的明白了原因,任迪的出道以來軍隊指揮參謀團隊一直在變,而且這個團隊大部分不是科班出生,風格根本沒有被正統軍事教學套路化。而任迪在統帥過程中和整個指揮團隊的關係非常密切,非常善於察覺團隊中的一些軍事上的奇妙有益思想。並且通過軍隊實踐,迅速將成功經驗放大。

如果要論任迪的作戰風格,基本上就是有成功把握就上,看起來吃虧了,成功性不大,那就不約。當北良和常勝衝開始在冬季下半場保持防禦姿態,等了兩個月,在防禦建築上下了無數功夫,但就是沒有等到任迪的大部隊過來。寒風吹拂在遼寧大地上,除了安靜還安靜。

任迪現在在幹什麼?二十萬軍隊得到鍛鍊,利用冬天氣候和地形有效的消滅的大量的敵人,這在任迪的本本上是賺了的,當然海宋爲了減少消耗,將長春讓了出來,更是任迪意料之外的大賺。至於接下來消耗有生力量,在缺乏重火力條件下死磕,可以源源不斷運兵過來的海宋,這個貌似有點虧。

任迪現在的足跡遍佈黑龍江南北兩岸流域。沒有毛子在北邊礙事,漫步在東北大地上心裡那是倍兒爽。今個想挖哪地方礦就挖那地方礦,想在哪個地方修水壩就在哪個地方修水壩。整個黑龍江江運完全可以一體規劃。

劇烈的爆炸,在石灰山上響起,大片的石灰岩山體,前一秒還是剛棱有力。後一秒就和豆腐一樣寸寸碎裂。炸藥的力量將大山開拓下來。當然這裡任迪也作弊了,在山巒上走了一圈,軟化了部分山體結構材料,爆破的力量在這些軟化的山體上擴散的更廣,裂紋衍生的深度更深。

大量的石灰岩被運到石灰廠中,一個個石灰窯蒸汽的排列,冒着熱氣。在煤礦的燃燒高溫下,石灰石和其他材料變成了水泥。

在大慶區域,數十噸的鑽探機械被固定在黑土地上,朝着一千二百米一下掘進。

而伊春的鋼鐵廠十五個鋼鐵建築已經建成,這些聳立的建築外部似乎是各種腳手架模樣的鋼鐵結構,一個個巨大的金屬管道聯繫在上面,這是高爐,外部以鋼鐵結構爲爐殼,內部是耐火磚一個個管道是控制熱空氣進入的以及加入各種材料調節鍊鐵材料溫度的。鍊鐵工人可以通過旋轉管道上方向盤一樣的閘門,控制爐內反應。整個鋼鐵廠就像各種鋼鐵搭建的建築,絲毫沒有耐火磚紅磚裸露,這是一個非常先進的鋼鐵廠,設計標準是年產鋼鐵五十萬噸。其組成結構各種勻質鋼材加工,原本東北工農政權正常情況下是不具備的。但是任迪讓其具備了。現在已經可以爲東北黑龍江流域的鐵路建設提供鋼軌。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武器材料。

冬季本來是農閒的時刻,但是並沒有農閒下來,伊春到鶴崗五十公里的鐵路,一條條木頭枕木,一條條鋼軌,由從前線回來的軍隊和組織起來的羣衆快速鋪設。

至於伊春線大量的雪橇拉動的材料送到了鐵路路段。就像即時戰略的建設環節一樣,這一年黑龍江流域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市場資本調控生產難以想象的變化。這就是戰時經濟,不是以生活爲目的,而是以存活爲目的戰時經濟。

在這種經濟下,海宋與戰鬥的對象是東北共和軍控制的兩千萬人口。

第0299章 波濤第0078章 不死不休第0742章 強攻第0340章 戰爭的指標第0402章 演變的勝利第1115章 弱點十足的對手第0703章 根源力量第0966章 浮萍第0641章 廢物一代第0991章 安排第0483章 湖邊第0582章 戰和之變第0691章 起飛第1064章 三大定理第0096章 想做老闆的經濟學第0029章 整軍第0179章 問題重重第1024章 位面免疫第0155章 北美副本第0680章 前奏第0349章 蠱巢第0109章 令人無奈的海第1064章 三大定理第1010章 秦變第1073章 走向極端第1085章 人族的皇第0254章 人與神第0196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0206章 貴族問題第0755章 南柯現象第1107章 接觸第0252章 先行面對第0491章 攤牌第0791章 全世界的善第0904章 基因污染第0856章 偷雞不成第0348章 擡頭看天第1079章 量產艦推進第0925章 開鋒第1012章 中二對中二第0539章 開闢第0488章 收割第0618章 有意義的事情第0082章 管退神威第0971章 軍閥第0464章 決斷第1026章 忽略的準則第0043章 兇器第0341章 普世價值第0794章 攻和守第0208章 魔法轉折第0615章 新局勢第0960章 並不貧窮第0158章 人心惶惶第0923章 支線第0557章 動盪第0270章 舞劍第0826章 開門大吉第0906章 相互掠食第0541章 生命力與環境第0002章 這個冷門的世界第0508章 言和第0044章 地獄第0533章 到達與離場第1036章 艦隊出航第1011章 枷鎖的定義第0725章 陸沉第0797章 種下第0701章 伊甸園第0269章 冷靜的等待第0908章 內耗第0121章 陣營第0111章 思維碰撞之陸地第0027章 機械巨獸第0754章 繼任者第0402章 演變的勝利第0808章 裡應外合第0004章 軍法第1144章 新舊見面第0869章 入學第0149章 和平第0595章 破譯思維第0004章 軍法第0642章 終點起點第0022章 機械兵的新玩法第0490章 起風第0960章 並不貧窮第0917章 波及第0083章 戰友的作用第0724章 素質教育。第0054章 清算第1102章 文明接觸第0179章 問題重重第0320章 天上地下第0159章 嫌隙第0828章 入世第0271章 加速之名第0611章 送出第0707章 新進化第0508章 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