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驕傲(一)

天還沒有大亮,只聽外面輕咳一聲,裴誼那惱人的聲音又鑽了進來:“陛下,該起了!”

趙桓聽到聲音,忽地就醒了。

左手流連着女人身上最嬌柔的存在,右手輕撫着滑膩的小腹,緩緩睜開眼睛,便看到一幅美人酣睡圖。左邊的是妹妹憐花,右邊的是姐姐惜花,她們是河西大捷勝利的產物,也是趙桓鍾愛的女人。昨晚,恁地瘋狂,姐姐一個人應付不來,索性把妹妹喚來,趙桓左擁右抱,享盡齊人之福,抵死纏綿,盡情瘋狂,直到三更天方纔罷休。惜花已經有了身孕,本來不應如此,下次再也不敢了。

轉眼之間,登基繼位已經十年,趙桓也到了可以自稱“老夫”的年齡,身邊的女人,也不能逃脫自然世界的法則,在不可遏制地變老。淑妃鄭慶雲,德妃何鳳玲,賢妃姜長金,把她們與這些年輕女子相比,簡直就是一件異常殘酷的事情,趙桓也想一碗水端平,但是,自己的手卻不聽使喚,想端平也難。最近趙桓注意到,德妃何鳳玲的眼睛裡的妒忌越發強烈了,有心想解勸一下,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女人多了,固然是豔福無限,卻也麻煩多多,想省心也是不能的!

趙桓剛一動彈,惜花就醒了。擡起白玉一般的手腕,揉揉會說話的眼睛,用雙掌輕輕一抹,就是一位神采飛揚的嬌俏女人了。

惜花悄聲問道:“官家該起了嗎?”

“你身子沉,再多睡一會兒吧!早膳就不在這裡用了!”趙桓揪一把美人的臉蛋,剛要起又被一個又暖又香的身子壓在了牀上。

“官家真是偏心,人家現在全身痠痛,就要不告而別?”豐滿的妹妹憐花騎在趙桓身上,雙手摟着男人的脖子,非常用力,趙桓頓時感覺到呼吸不那麼順暢了。

惜花臉紅撲撲地說道:“快下來,那麼大的人了,也不害羞嗎?”

任憑姐姐怎麼說,憐花就是不下來,還反駁道:“姐姐昨晚叫得並不比我聲小,那時候怎麼就不害羞呢?”

“要死了,說什麼呢?”

“嘻嘻,人家可有說錯?”

趙桓不能就這麼窩囊下去,虎軀一震,天子之氣噴薄而出,輕而易舉地將憐花降伏,空出一隻手來,揚手照着雪白的香臀,“啪啪啪”就是三掌!

“說,還敢不敢欺負朕了?”

“陛下饒命,臣妾再也不敢了!”

“說,還敢不敢欺負姐姐了?”

“陛下容稟,如果陛下常來欺負姐姐,哪還用臣妾來欺負了?”

趙桓哪有真打,喜歡還來不及,打了不是自己心疼?放了早已舉雙手投降,可憐兮兮的憐花,瞧她的樣子,恨不得永遠保持這個姿勢纔好呢!

憐花又貼上來,搖着夫君的肩膀,道:“官家,不要走,再睡一會兒好不好?你說啊,好不好嘛!”

“不行,朕會被罵爲無道昏君的!”

“哪個敢罵,殺了就是!”

趙桓瞧着她的樣子,真是可人,有心想再膩歪一會兒,想想還是算了。他下了牀,兩姐妹也跟着起了。伺候着更衣,洗臉,吃幾塊點心,這就要走了。憐花牽着男人的肩膀,道:“官家,臣妾再有幾天就來紅了,臣妾也想象姐姐一樣,爲官家生孩子。這兩天您再過來好不好?”

後宮的女人,哪個不想生個一男半女的,趙桓道:“好,朕記下了!”

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聽到這話,天真的憐花已經高興的不行,墊起腳尖香了一口,弄得趙桓心裡暖暖的,真是舒服!

早上,還是雷打不動的鍛鍊時間。他被岳雲、鄭七郎兩個小子打擊了無數次,早就絕了成爲一代高手的念頭,但是,越是年歲大了,就越要鍛鍊啊!過了三十歲,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睡眠質量急劇下降,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不管白天多累,一覺醒來,還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現在可不行了,就是不上朝,也是睡不着的。不知怎麼的,腦海中突然現出憐花的影子,劍舞得越發起勁了。

地方政事改革結束之後,趙桓將持續了一百多年的朝參制度廢棄,文官之六部寺監少卿以上,武官之軍團上護軍以上,五日一朝,亦稱“百官大起居”,罷常朝。不是百官大起居的日子,與宰執於垂拱殿議事,無一日不議政,改革朝參制度不是爲了享受,而是爲了革除不必要的形式,節省下時間,處理緊要的政務。

今日與宰執議事,知樞密院事何慄,率先遞上一封公文,道:“日前,劉琦於真臘國會晤真臘副王佈德,重申陛下派艦隊南下之意,真臘臣民並感皇帝厚恩,祝福陛下福壽萬年!這是劉琦託商隊轉回來的信函,請陛下過目!”

信中敘述了巡訪占城、真臘兩國的事情,並且將兩國土生土長,而大宋沒有的植物種子轉運回國。還有就是,占城國贈送了劉琦兩名美女,派人送回了吉婆港,請皇帝陛下聖裁。

趙桓看罷,將信放在桌子上,道:“劉琦說,占城人送了他兩名美女,不敢收,諸位愛卿說說,該怎麼辦啊?”

李綱道:“按照慣例,使者獲贈的禮物,回國之後,要呈送內侍省,由陛下裁奪。或賜還臣工,或收歸國有都是天子聖恩!至於女人,自有不同於普通禮物的地方,應該令其自行處理。”

張邦昌道:“李綱所言極是,臣附議!”

兩名宰相沒有不同意見,提議也與趙桓的想法合拍,自然准奏。

接下來,秦檜上奏,河西路靈州知州鄭億年屬下的一名公人,多次向州治屬縣官員勒索錢財,數量巨大,情節惡劣,已經查實。該公人已被流放交趾,御史彈劾知州鄭億年,請陛下聖裁。

趙桓還在沉吟,張浚又奏,臺灣知縣沈正聲衙內一名職級人吏,收受賄賂,曲法賣獄,釀成冤案;或爲富貴者之人打通關節、減免刑罪,而使貧弱者無辜蒙冤。刑部、大理寺共議,應將案犯明正典刑,以儆效尤。關於沈正聲的處理意見,福建路經略安撫使司認爲,應該罷官免職。

趙桓問道:“細細講講地方上這些公人、人吏如何區分,有何執掌。”

他也知道一些,之所以這樣問,是想徹底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張邦昌道:“本朝官職,州一級設知州、通判,縣設知縣、主簿等官,其下有文職屬官幕職、諸曹官,武臣監押、都監、巡檢等,及各種場務監當官。總體說來,正式官員定額不多,協助知州處理財務、行政、司法等政務的文臣屬官一般五六員,最多不超過九員,小一點的州僅置一二員,具體的文書行移、收支簿籍、倉庫管理、獄訟的輔助事務、官物押運等等,主要由大量公吏承擔。

這些屬官大致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是被列爲公人的衙前。又稱衙吏、衙職,或曰衙前職員、衙前將吏。第二類是人吏。主要由職級、手分、貼司、雜職及祗候典等組成,分佈於州院(州政府辦公衙門,錄事參軍掌州院庶務)、司理院(司理參軍衙門)、法司(司法參軍衙門)、使院(幕職官辦公廳,北宋末年改曰籤廳),其相關或附屬機構有書表司(簡稱書司)、勾院、客司、當直司、開拆司、諸案等。第三類是在衙前、人吏之下,是由散從官、院虞候、雜職等組成的奔走驅使,“追催公事”、督辦各種具體政務的吏人,以及主要從事倉場庫務的收支與管理的斗子、庫子,秤子、揀子、專知官等公人。”

“這些人都是個什麼身份?”趙桓基本弄清楚了一點,這些人就是在州縣下面,協助長官處理政事的官吏,與宋強記憶裡的這個級那個級的幹部差不多。

張邦昌接着說道:“神宗皇帝熙寧、元豐之前,州縣公吏多從佔有土地較多的主戶中輪差,同時也有不少是招募或民戶自願投充的。之後,多爲官府出錢招募或民戶自願投充成爲公吏的主要入役方式。據臣所知,現今公吏拿俸祿的不過半數左右,即使拿了俸祿,也很微薄,大多入不敷出!”

做事的人拿不到錢,誰還願安心辦差做事?人總要活着,這些人難免就要上下其手,利用一切機會撈錢了。想到這裡,趙桓道:“朕記得,近些年發生了很多這樣的事情,朝廷三令五申,還是不能禁絕。到底是什麼原因?”

李綱腰桿挺得很直,喝一口茶,道:“吏**多在本地當差,經營多年,新來的長官若是得罪了這些人,他們辦事就會故意拖延,並欺上瞞下,使上情不得下達,下情無由上達。州縣長官由於不熟悉當地情況,也奈何他不得。

本朝規定,知縣負責初審本縣所有案件,但其判決權僅限於杖責以下輕罪,流配以上要案均須報送州府審判。州級官府既受理屬縣上報的流配以上各類案件,也直接受理州治所在地及倚郭縣的各類案件。這樣一來,需要做的事情就很繁雜,官員若不能秉公執法,吏人就會貪贓舞弊。有的吏人爲了自己的利益,還會鼓動鼓動百姓捲入獄訟之中。這些都是露在表面上的東西,大家都明白的。”

秦檜輕輕頷首表示讚許,道:“相公說的透徹!吏人爲惡表現在財政方面,主要是多收強取,苛剝百姓,爲長官的違法枉支提供方便。他們大多苛斂百姓,不遵章辦事,在屬縣官吏到州府辦事時,反覆勒索錢物。知縣如果不拿錢,也許就見不到知州,辦不成事情。而今是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張浚則道:“這些人素質低下,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即使能力出衆之輩,也很少能得到升遷的機會,所以就……”

所以就開始撈錢了?

趙桓喃喃道:“這不是官弱吏強嗎?長此以往,我大宋不是要敗在這些蛀蟲手中?傳旨給吏部,拿一個章程出來。有這麼幾點,卿等需要留意:凡是辦差的,都要給俸祿,俸祿不能太低,朕寧肯自己省一些,也不能餓了辦事人的肚子。可以爲這些公吏設立品級,這樣也便於管理嘛!官員可以從德才兼備的公吏中產生,大學畢業的學生,恐怕也沒那麼多官給他們做,可以先從下級做起。半個月之後,朕要看到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鄭億年降三階留用本職,臺灣設州一事暫時放一放,沈正聲接着做他的知縣吧!”

“是,臣遵旨!”宰執們齊聲應道。

最後,李綱呈上來一尺厚的摺子,足有幾十本,道:“這些是摺子奏的都是一件事情,請陛下順應萬民所請,行封禪大典。”

趙桓拍着摺子道:“封禪?這可不是小事,宰執有何意見?”

李綱沉默不語,張邦昌也沒動靜,何慄道:“陛下功德赫赫,行封禪大典,正在其時!”

何慄早就看出自己不太得寵,所以抓緊時機,取悅於趙桓,趙桓看出了他的用心,更是不值其人。如果不是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且現在在軍事上要鎮之以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早就把他換掉了。

看其他幾個人的意思,似乎都不太贊成。

在高山之巔,將祭品安置於柴火上焚燒製造煙霧,於是乎煙走雲飛,直上蒼天,這是古人的祭天敬神、溝通天地的方式。此種祭天方式,從舜、禹時代傳至夏、商、周,被春秋時齊國的儒生們記錄下來,稱爲“封禪”。從此形成定製,帝王登山築壇祭天曰“封”,山南闢基祭地曰“禪”。

不是什麼樣的皇帝都可以封禪,要合乎條件: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也就是說,新王朝建立之後,必須等到坐穩天下,才具備封禪的基本資格。

自古以來,舉行過封禪大典的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以及本朝的真宗皇帝。除了武則天一人封禪嵩山,其餘的聖主明君都是封禪泰山。跟那些人比起來,趙桓想到自己的祖宗真宗皇帝搞的什麼神降天書,就會不由自主地臉紅。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只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再有就是搞了個“天書封禪”。簽訂盟約之後,真宗皇帝還欣喜了一陣子,不想被一心打擊寇準的王欽若,挖苦道:“城下之盟,有何可喜?”

寇準貶斥邊州,真宗也跟着鬱悶地一輩子,所以,就有了封禪,封禪的時候還得了天書。泰山之巔,昊天上帝會降什麼天書?雖然自己也搞了個鐵塔天書,那是爲了讓天下臣民相信,爲了普及科技,不得不僞託天書之名,正是有了天書出世纔會有接下來轟轟烈烈的研讀天書,纔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啊!能把騙人的事情搞得象真宗皇帝那樣,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了。

趙桓原來認爲,只有滅了金國才具備封禪的資格,但是,現在被這些人弄得心癢癢的,真想親自實踐一下呢!

看看宰執的表情,趙桓懶懶地說道:“這件事暫時放一放。沒有其他的事情,諸位愛卿可以退下了!”

“吾皇萬歲萬萬歲!”七位宰執退出大殿。

最近,除了九弟趙構的事情,一直都很順利,頗有那麼一點如沐春風的感覺。十年了,從來沒有這樣過,沒日沒夜地忙了十年,也該到了收穫的時候。下午,趙桓應樞密院都承旨、軍器署長官陳規的邀請,來到金明池,觀看墨問虛的火輪船試航。

在正門前下馬,陳規早就率領一干官員在迎候了:“臣恭迎皇帝陛下!”

趙桓含笑點頭,道:“都起來吧!這裡不是朝堂奏事,大家都可以自然些,朕出來也是想鬆泛鬆泛,太拘謹就沒意思了!朕把大財主給你們帶來了,能成功還好,如其不然,再要錢就困難嘍!”

戶部尚書張孝純一身整潔的便裝,臉上掛着慣常的苦笑,此人哭窮慣了,時間一長,便總是這副模樣。

陳規起身之際,有些氣喘,臉色也顯得很蒼白,趙桓關切地問道:“身子不舒服嗎?朕不是說過,你只要抓些大事就行,其它的儘可以交給手下去辦。朕還有許多大事要辦,你可不能撂挑子!”

陳規努力平復着呼吸,勉強笑一笑,道:“都是**病了,不要緊的。陛下天恩,臣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

望着這名任勞任怨的老臣,趙桓很是感動,拉起他的手,兩人一起向裡面行來。升正殿,望向浩渺的湖面。天氣很涼了,百木凋零,湖面上不時可見幾片落葉,冬天已經不遠了吧?

指揮官搖動紅旗,發出號令,不大的功夫,一艘千餘石的中型船隻,冒着滾滾黑煙,自遠方行來。就在正殿前,行駛了三個來回,一聲長鳴,忽地停下。船頭立着一人,正是蒸汽機的發明人墨問虛。

墨問虛望殿叩拜,高聲道:“火輪船試航完畢,請陛下聖訓!”

趙桓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動,起身前行幾步,扶着欄杆,道:“還能航行嗎?”

“能!”

趙桓大笑,也不顧別人,命令船隻靠過來,他要親自試試。

船舷兩側,安裝着車輪,蒸汽機拉動輪軸,車輪轉動起來,船隻也就可以向前行駛了。機器轟鳴,震得耳朵“嗡嗡”直響,趙桓大聲喊道:“速度可以達到多少?”

“不用風帆,一個時辰能行三十里!懸掛風帆的情形,還沒來得及試驗!”墨問虛答道。

趙桓道:“好,好啊!有了這個東西,有風無風都可以在海上航行,功德無量功德無量啊!”

墨問虛也不懂得謙虛幾句,只顧得傻笑。

上岸之後,趙桓朝張孝純問道:“愛卿怎麼看?”

張孝純道:“難道不可以造出在地上跑的車來?”

墨問虛回道:“可以的!只是車的體積很大,路面不平,不能長時間行走!把蒸汽機應用在船上,倒是沒有這些問題!”

是的,燒煤的車要有軌道才行;燒油的汽車,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趙桓雙手擊掌,似乎想到了什麼,道:“可以專門爲這種車修建道路,比如說給車裝上特殊的輪子,在鐵軌上行駛,不是就沒有問題了?”

墨問虛仔細想了想,喃喃道:“這樣當然好,技術上也能解決,但是……”

這個人哪樣都好,就是有點肉,趙桓、張孝純、陳規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但是怎樣?”

“但是,要花很多錢啊!”

張孝純被氣樂了,戲虐道:“錢,你花的錢還少嗎?”

墨問虛撓着腦袋,很不好意思,不過還是要分辯兩句:“我一直都是省着用的,這一次爲了趕在入冬前請陛下御覽,我從渾家那裡偷了兩千貫出來,她還不知道,要是知道就糟了!”

趙桓忍着笑,道:“知道了會怎樣?”

墨問虛想到了那個可怕的結果,臉色都變了,從裡往外冒涼氣,定了定神才道:“她掐我,比我娘還狠呀!”

趙桓大笑,扶着裴誼的肩膀,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爲了呼吸順暢,或者覺得這樣還不夠盡興,狠狠地砸了裴誼兩拳,這才舒爽。能直着腰說話了,趙桓指着張孝純道:“聽着沒,一定要給錢,否則我們大宋最偉大的發明家就要倒黴了。”

然後,趙桓又附到墨問虛的耳邊,道:“要不要朕下一道旨意,命令你的渾家不要再掐人?”

墨問虛連連搖頭:“不,不,不,切莫如此!她的法子多着呢,已經習慣了,還是算了吧!”

好一個已經習慣了,真是一個大智之人!

回宮的路上,趙桓還在笑。冷不防看到一隊異族人,朝都亭驛方向而去。隊伍中一輛彩車,拉車的兩匹駿馬甚是不凡,彩車佈置得極爲華麗,不知是哪國的使節!

與彩車擦身而過的時候,聽到車內響起一陣嫵媚的聲音!聲音柔柔的,軟軟的,如同一雙妙手在撩撥着心絃,突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呀,她的聲音竟與李李師師那麼相像,不知她的相貌又會如何?

第十章 飄蕩第十章 驚心(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二章 狼王上架公告第六章 家國(二)第一章 夜花(一)外篇 陽關曲(三)第八章 宋州(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六章 震動(二)第二章 春雨(八)第八章 無主(二)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和談(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八章 對壘(四)第九章 驕傲(二)外篇 望燕雲(一)第八章 臺灣外篇 高麗公(一)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奇襲(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六章 交趾(二)第一章 入夢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七章 光復(三)第一章 天道第一章 狼窩第五章 播種(二)第九章 倉惶(二)第六章 武尊第四章 都賽外篇 望燕雲(二)第七章 血光(七)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四章 升龍(六)第九章 天使(一)第十章 承極(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聖使第七章 光復(一)第九章 太歲(二)第五章 夢蝶第六章 交趾(四)第二章 視疾(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一章 蕭牆(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九章 太歲(四)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六章 會戰(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二章 狼王第八章 宋州(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一章 魂傷(三)第十二章 行獵第九章 逐鹿(二)第七章 灌溉(一)外篇 高麗公(四)外篇 陽關曲(五)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九章 天使(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五章 縱橫(四)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九章 聖使第三章 遠航(四)第八章 雪紅第十一章 流花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七章 戰火(四)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十章 決斷(一)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二章 上京第九章 驕傲(五)第四章 升龍(六)上架公告第十五章 天下第五章 縱橫(二)第一章 入夢第十四章 杭州外篇 破陣鉞(一)外篇 陽關曲(五)第八章 變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