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殿前試

真央殿上,五名被舉薦上來的候選人垂首排在中間,兩邊各站着幾位朝中重臣,太子立於殿前,一臉興奮地來回打量着那幾人……這陣勢,快趕得上欽點狀元的殿試了。只不過,殿試是皇帝挑棟樑,這次是太子挑伴讀。

皇帝高坐龍椅之上,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濟:“幾位愛卿,朕今日身體倦乏,此次爲淵兒甄選輔學一事,就倚仗你們多多費心了。”

幾位大臣連忙應允:“臣等定當竭盡所能,陛下務必保重龍體啊。”

皇帝頷首:“有諸位愛卿在,朕是放心的。”說罷便要離去休息,臨行前特意叮嚀了一聲:“選出來後,太傅領他到天錦殿來一趟,讓朕見見。”

太傅躬身:“臣遵旨。”

天子召見,足以看出此人今後受重視的程度,那幾名候選人聽到這番話,不由得精神一震——若被選上,絕對是前程似錦,當下暗暗發誓,一定要全力表現,讓太子和諸位大臣見識到自己的才學能力。

夏淵饒有興致地看他們一個個或緊張或自負的模樣,只覺得如同看猴戲一般好玩。不過倒是有一個人不太尋常,在他目光掃過去的時候,那人微微擡眼,對他笑了笑。

這是個頗無禮的舉動,可那句“放肆”到了嘴邊,夏淵就是說不出來。

那抹極淺淡的笑意裡,沒有討好,沒有諂媚,不夾帶任何多餘的感情,好像那人只是因爲見到了他,就自然而然地眼帶欣喜,看得他心神一蕩。

夏淵怔忡了下,覺得這雙眼有點熟悉,但又半點想不起來在哪見過……

算了,想不起來就不想了吧。收回目光,他輕咳一聲,負手端起架子:“那我們這就開始吧,誰先來表演一個?”

表、表演?

當下所有人都是一噎,表演什麼?他們不是來比拼學問的嗎?

“快點啊,本王可沒那麼多功夫跟你們耗。”夏淵催促道,“昨日新收了只會說話的鳥兒,還在外面候着,等本王好好調|教呢,你們有什麼絕活,趕緊的展示出來啊。”

衆人的臉色都不大好看。這太子、這太子把他們當演雜耍的戲班子了?!

就連荊鴻的笑容也轉變成了苦笑——

方纔他看這太子的模樣,面如冠玉,眼神靈動,分明是聰穎好學之相,還以爲外界那些傳言過於誇大,心下有所寬慰,豈料他一開口,全然是一副不學無術、玩物喪志的樣子。

一旁的老臣們嘆息搖頭,顯是見慣了太子這種作派,神情多有無奈。

“嘖,怎地還不開始?”夏淵見這羣人沒反應,很是不耐煩,從袖裡掏出一根樹棍,那是晨間逗鳥時折的杏花枝,在衆人面前來回點了一圈,指着站在左側第一位的那人道,“就你吧,你先來,快點快點。”

那人乃是京城頗負盛名的大才子陸敏之,見過些大世面,突然被點到名也不顯慌張,收斂起方纔被看輕的不滿,俯首行禮道:“承蒙太子殿下垂青,那草民就獻醜了,就以此情此景賦詩一首吧。”

“賦詩?”夏淵興趣缺缺,“就這麼會兒功夫,你能作首詩出來?”

陸才子自謙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詩,草民這等雕蟲小計,算不得什麼。”陸才子嘴上說“算不得什麼”,神情卻頗爲自得。

“哦。”夏淵點點頭,“曹子建是誰?”

“……”陸才子給噎住了,一時不知該怎麼接話,“曹、曹子建就是曹植,就是……就是曹操的……”

“哪兒來那麼多操操操的。”太子懶得聽他扯這些有的沒的,“快作你的詩吧。”

“是、是。”陸才子額角滲汗,幸好他還算有點真本事,詩句倒是張口就來——

真央殿中試儒生,有幸爲君選賢能。

聖顏顧盼拈花笑,雲光浮過萬山橫。

此詩不能說是絕贊佳句,但勝在構思奇巧:第二句中的“有幸”通“有杏”,暗喻太子殿下剛剛那一指,便是手中杏枝爲他選了賢能,有自薦之意。而後兩句中,更是化用了佛法中“拈花一笑萬山橫”的典故,將太子孩子氣的舉動修飾出了高深寓意。

有幾位老臣聽後捋須點頭,很欣賞他的玲瓏心思,只可惜……

“唔唔,不錯不錯。”夏淵敷衍地拍拍手,“下一個!”

恁是這位陸才子的詩句再精巧,他拍的馬屁太子殿下沒聽懂,終究無濟於事。夏淵壓根不知道什麼“有杏”什麼“拈花”什麼“萬山橫”,所謂對牛彈琴,大抵就是這樣。

第二人名叫馬德懷,是育英書院馬院長的獨子,據說自幼聰明伶俐,被譽爲神童,五人之中,就數他年紀與太子最相近。

馬德懷少年得志,原本屯了一肚子鬥詩拼詞的句子,現下一見苗頭不對,立刻吸取了陸敏之的教訓,決定換個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才華,詩詞聽不懂,故事總能聽懂吧。

“太子殿下,不如讓草民給您說個故事吧。”

“哎這個好,本王就愛聽故事。”夏淵一下來了精神。

馬德懷心中大喜,連忙侃侃道來:“話說在華晉疆域與塞外交接之地,有一處邊荒,塞外人稱之爲甌脫。那裡窮山惡水,到處是匪患流民,路過那裡的商隊經常被打劫,附近的百姓甚至沒有足夠的糧食果腹……”

剛說到這裡,夏淵打斷他:“沒糧食吃,那幹嘛不吃肉?”

“呃……這個……”馬德懷給這問題問了個措手不及,心裡大罵太子白癡,臉上亦露出些許鄙夷——這太子,根本絲毫不知百姓疾苦。

太傅早已習慣這等驚人之語,輕咳一聲,示意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夏淵平時常被太傅打手心,是有些畏懼他的,見太傅發話,便不再追問:“你接着說吧。”

馬德懷清清嗓子,繼續說道:“可是,就在這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來往於邊境的運糧官家中卻出現了許多碩鼠,再後來,人們發現邊境刺史的家中還有更多更肥的碩鼠,於是有好事者偷偷潛入兩家府中……”

夏淵再次打斷了他:“所以說啊,既然有那麼多碩鼠,那爲什麼百姓不吃碩鼠肉?你這故事說得根本毫無道理嘛。”

“這……碩、碩鼠肉……”馬德懷真給問住了,完全不知該如何接下去。

“不好玩不好玩,下一個。”太子揮手打發。

第三個是馮僕射的門生吳滄海,吳滄海張口道:“殿殿殿……殿下,不才不……不善言辭,這是不才最最最最近新著的《定定……定國策》,請您過……過目。”

夏淵接過那本書,學着他道:“什麼定定……定國策,本本本王看……看。”

說罷翻開第一頁開始裝模作樣地朗讀起來:“安安安……安邦之計在在在於……仁……爲君君……者,胸懷……懷……”結結巴巴戲弄了幾句,遇上不認得的字,夏淵乾脆丟開書本,哈哈大笑,直把那“不善言辭”的吳滄海臊得滿臉通紅,恨不得立時暈厥過去。

豈料他還沒暈,旁邊王廷尉家的小少爺先暈了過去。王少爺臉色蒼白,蜷在地上不住抽搐,太傅趕忙叫侍衛來將他帶去診治,殊不知那王少爺之前是得過父親囑咐的:要是那太子當真如傳聞中那般愚笨,趁早裝病脫身,免得站錯了邊,到時受牽連。

眼下王少爺是看透了,這太子簡直就是灘扶不上牆的爛泥,輔佐他絕不會有什麼出息。於是一番鬧劇過後,只剩下了默然站在一邊的荊鴻。

太子看夠了戲,側身望他:“就差你啦,你有什麼絕活麼?”

荊鴻哂然:“草民沒什麼特別擅長的,就唱首打油歌給殿下聽吧。”

夏淵此時站得有點累了,索性坐在了大殿的臺階,手中的杏花枝百無聊賴地戳着地面,還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你便。”

荊鴻手上閒閒打着拍子,當真隨便唱了起來:

十載別離鳳凰兒,白玉手板落盤螭。

莫道從來蔭數國……莫道從來蔭數國……

剛唱兩句他就似忘了詞,眉眼一轉,瞥見那根快給太子戳爛的樹枝,徑自胡編下去:

莫道從來蔭數國,直用東南一小枝。

他日公子出南皮,駿馬翩翩西北馳……

唱到這句,他上前蹲身拿過太子的杏花枝,作了個策馬揚鞭的手勢。那模樣有些滑稽,與他的書生外表着實不符,卻又隱隱透出一股自然蕭殺之氣。

太子被他逗樂了,便沒在意荊鴻逾矩的舉動,他少年心性,對騎馬打仗之事十分感興趣,加上不知爲何,他對那“白玉手板”的說辭有些在意,心中竟隱約有塊玉板的模糊形狀浮現,因此這幾句唱詞倒是聽了進去。

一旁的太傅卻是哭笑不得,他萬萬沒料到,平日裡管教自己甚嚴的愛徒居然還有如此不羈的一面,而且是在這大殿之上。再看他對待小太子的態度,似是有意親近,太傅不禁暗忖,莫不是鴻兒他……真心想進這東宮?

此時荊鴻已唱到最後一闕,他聲音清澈蒼然,身姿挺拔,一唱一頓,架勢煞是好看,然而又忘了詞:“誰言丈夫無意氣……誰言丈夫無意氣……”

太子拍腿取笑他:“你這人,怎地這麼笨?這幾句詞都記不住嗎?”

荊鴻也不着惱,淡淡笑着,翻手將那樹枝平舉在額前,垂首唱出最後一句:“誰言丈夫無意氣,雛鳳初鳴會有時。”

殿上衆人俱是一怔。

在荊鴻唱出這最後一句時,忽然從他袖口中飛出一隻五彩斑斕的鳥兒,停歇在他手中的杏花枝上,那鳥兒啞着嗓子學舌:“雛鳳初鳴會有時。雛鳳初鳴會有時。”

這句話,太子聽懂了。

他知道自己頭腦不太靈光,他也知道,自己坐上這個太子的位子,有多少人不服,又有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話。

就連他自己也常常想,父皇六個兒子,爲什麼偏偏選了他?

自登上太子之位,幾乎每晚他都會被噩夢驚醒。他夢見自己被兄弟殺害,被權臣逼宮,那揮之不去的不安和恐懼,終日籠罩着他。

但此刻有這樣一個人告訴他:雛鳳初鳴會有時。

這個人,大概是除了死去的母后以外,唯一對他有所期待的人吧。

夏淵收斂起玩鬧姿態,仰頭看着他道:“這是我昨日纔得到的會說話的鳥兒,它怎麼會在你的袖子裡?你會變戲法嗎?”

荊鴻搖頭,將樹枝連同鳥兒一併獻給他:“戲法,草民略知一二。說到底,還是這鳥兒有靈性,懂得擇木而棲。”

夏淵逗了逗鳥,哼唱起了方纔那首歌——

十載別離鳳凰兒,白玉手板落盤螭。

莫道從來蔭數國,直用東南一小枝。

他日公子出南皮,駿馬翩翩西北馳。

誰言丈夫無意氣,雛鳳初鳴會有時。【注】

這一段,夏淵竟大半都記住了,他對面前這人端起架子,卻眉眼含笑:“你這人,笨是笨了點,卻有意思得緊。”

“承蒙殿下誇獎。”

“你叫什麼?”

“回殿下,草民荊鴻。”

後世對這君臣二人的初識,有諸多猜想,這場太子輔學的選拔考試,被人們傳頌得神乎其神,有說太子“大智若愚”,有說荊鴻“袖裡乾坤”,就連那隻名叫“狗腿子”的鸚鵡也被傳成了鳳凰靈鳥。

其實一切都再簡單不過。

在夏淵看來,荊鴻是那五人中唯一一個不賣弄自己的文采,只一心引導他、相信他、爲他着想的人。而對荊鴻來說,夏淵是他此生唯一未能償還的債,他無法逃脫,也甘願領受。

【注】:南北朝 庾信《楊柳歌》改編。

不知怎麼的,太傅突然有種嫁兒子的錯覺。

第55章 忘川人第26章 習難改第6章 永不忘第43章 結案了第14章 碧心亭(下)第18章 遙相望第2章 望宮檐第59章 武鬥會第30章 葫蘆貓第11章 噬心計(上)第21章 春報喜第62章 箭無回(下)第14章 碧心亭(下)第44章 靈鴉兒第36章 心中刺第57章 他來了第36章 心中刺第81章 軍心亂第7章 代受罰第12章 噬心計(下)第3章 殿前試第64章 水中仙第2章 望宮檐第75章 無悔義第25章 狼來了第58章 醋罈子第23章 臂上瘡第47章 收賄賂第49章 天雨粟第77章 叫師父第3章 殿前試第80章 戰望(下)第65章 三人繭第27章 許一諾第56章 長針眼第23章 臂上瘡第47章 收賄賂第69章 破陣子第59章 武鬥會第9章 學秘籍第66章 斷罪監第72章 買命錢第41章 千華寺(上)第75章 無悔義第76章 踹兒子第72章 買命錢第28章 真受傷第54章 雙王亂(下)第31章 喜當爹(上)第55章 忘川人第34章 滿月宴(下)第5章 朽木雕第45章 渡陳倉第40章 賢內助第16章 癡與傻第19章 貴妃變第68章 一線差第10章 夢中人第71章 大祭禮第12章 噬心計(下)第55章 忘川人第20章 花燭夜第12章 噬心計(下)第27章 許一諾第68章 一線差第82章 反間計第1章 長夜思第42章 千華寺(下)第27章 許一諾第26章 習難改第24章 縛虎牢第27章 許一諾第80章 戰望(下)第57章 他來了第44章 靈鴉兒第58章 醋罈子第30章 葫蘆貓第18章 遙相望第23章 臂上瘡第27章 許一諾第10章 夢中人第77章 叫師父第43章 結案了第41章 千華寺(上)第60章 箭無回(上)第19章 貴妃變第24章 縛虎牢第45章 渡陳倉第57章 他來了第64章 水中仙第15章 風流子第77章 叫師父第69章 破陣子第51章 驍騎將第6章 永不忘第63章 少年遊第26章 習難改第82章 反間計第54章 雙王亂(下)第65章 三人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