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應景了

第118章 太應景了

關於那首詩,沈毅並沒有怎麼放在心裡。

他帶着許復,在秦淮河畔轉了一大圈,最後甚至在秦淮河畔一家掛名“江都燒餅”的小攤前買了兩個燒餅,兩個燒餅足足花了沈毅十五文錢。

這個價格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煎餅果子最初出現在江都時候的價格。

一方面是因爲是這玩意兒剛出現在建康沒多久,還有些新奇,第二是因爲秦淮河畔的這些小吃攤位頗爲金貴,在這裡擺攤,是要給衙門口的老爺們交錢的,因此價格當然要貴一些,不然沒有辦法回本。

沈毅啃了幾口這個煎餅之後,回頭看了看許復,笑着說道:“小許,看來這建康城裡的能人也不少,這煎餅不比咱們弄的難吃,甚至還要更香一些。”

許復也吃了半個餅了,他看向沈毅,也點頭說道:“公子說得對,這煎餅的確比咱們在江都弄得像樣些。”

沈毅又啃了兩口,跟許復找了個地方坐下,然後靜靜的說道:“吃食這東西,最多也就足夠咱們餬口,即便做大了,也只能是小生意,你這兩年上上心就好,兩年之後就不要把心思放在這上面了。”

許復坐在沈毅旁邊,低眉道:“公子,你先前讓我去打聽建康城裡有名的醫館,我已經打聽了,建康城醫館很多,大多都在北城,也就是皇城邊上,公子住的晉王府附近,就有三四家醫館,都是從太醫館退下來的老太醫開的。”

說到這裡,許復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公子,成藥這東西,雖然是好生意,不過我私下裡也想過,有一天咱們的成藥鋪開起來了,生意不好倒還罷了,如果生意好,一定會遭來嫉恨,讓人想要抹黑成藥,再容易不過了。”

他緩緩說道:“我在村裡送藥,死了人尚且捱打,咱們要是拿來賣,死了人…”

沈七郎又啃了口餅,含糊不清的說道:“所以咱們纔要來建康。”

“咱們賣的藥,老百姓信不過,如果是太醫認可的藥呢?”

“太醫認可的不行,那就太醫正。”

沈七嚥下了嘴裡的餅,繼續說道:“只要想辦法,生意總能做成的,再說了…”

沈大公子瀟灑一笑:“成藥這東西,只是我的一個嘗試,做成自然是好,做不成咱們就換別的發財門路,這世道大了去了,沒有堵死的門路。”

成藥成方這個想法,古往今來肯定是有人想到過的,但是那些前輩們沒有做成,沈毅也未必能做的成,不過這東西總要試一試,萬一成了,沈毅就可以飛快的積攢原始資本。

有了錢,再加上他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見識,想要幹什麼生意都不是什麼問題。

沈毅站了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然後指着眼前繁華的秦淮河,開始給許復畫大餅。

“小許,總有一天,這秦淮河上的姑娘,都要叫你一聲許大官人!”

聽到了這句話之後,站在沈毅身後的許復,先是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搖頭。

“我不想其他的,能爲公子做點事,便心滿意足了。”

………………

沈毅的詩…或者說杜參的詩,在建康城裡傳播的很快。

畢竟這首詩,對於現在的大陳來說,實在是…太應景了。

春風不知玉顏改,依舊歡歌繞畫舫。

簡直就是爲現在的建康城量身定製的詩句。

因爲這首詩很應景,再加上是在上元詩會上念出來,以及杜參本人的名氣,這首詩在上元詩會的第二天,就差不多傳遍了建康城。

相當於是上了建康的“熱搜第一”。

秦淮河畔一些投機的青樓楚館,已經開始編排這首詩的曲子,準備蹭個熱度,當個小曲兒來唱了。

這樣的強度之下,這首詩自然很快傳到了朝廷諸公的耳中,面對這首稍稍有些誅心的詩,官場上的反應有些不太一樣。

如果是在幾年前,乃至於一年前楊敬宗楊相國當政的時候,建康城裡出了這種詩,那麼作者多半會被以“誹謗朝廷”“誹謗君上”的名義逮起來,扔進建康府大牢裡好好享受享受。

但是現在,龜派已經開始勢弱了。

雖然楊相國在朝廷裡依舊擁有非常恐怖的影響力,但是在皇帝即將親政的前提下,這些龜派的人就沒有了從前的囂張氣焰。

不少朝臣看到這首詩,雖然不至於拍手叫好,但是也難免會生出一些憤懣之心。

但是楊相還在,這些“強硬派”的朝臣又不敢太過跳腳。

於是乎,朝廷裡的諸公們,對於這首詩異常默契的選擇了不聞不問。

而皇宮裡的皇帝陛下,也不是聾子瞎子,建康城裡出了一首“名詩”,而且是有關時政的名詩,自然會落在這位天子的耳中。

事實上,皇帝陛下見到了這首詩之後,先是愣了半晌,然後坐在了龍椅上,臉色有些發紅。

甚至,心裡有些惱火。

因爲建康如今這個局面,是他們李家人,或者說是他的父祖們一手造成的,如今這首詩明裡暗裡嘲諷時政,就是明裡暗裡在嘲諷他的父祖們。

這對於一位皇帝來說,是不太好忍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首詩裡寫的內容,可以說是句句屬實。

於是乎,皇帝陛下一個人盯着這四句詩看了小半個時辰,然後才緩緩揮手:“高明。”

高明,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也是看着皇帝長大的大伴。

皇帝陛下還在東宮的時候,就是這位高大伴在東宮看着長大的,後來那位十歲的太子殿下入主朝廷,高大伴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陳國的大太監。

聽到了皇帝的呼喚之後,這位只有三十五六歲的大太監連忙從一旁邁着小碎步走了出來,然後跪在了皇帝面前,叩首道:“奴婢在。”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回陛下。”

高太監恭敬低頭:“是昨天晚上上元節的時候,建康人士杜參,在秦淮河上元詩會上念出來的,這個杜參是洪德三年的舉人,目前還沒有中進士。”

說到這裡,高太監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據杜參自己說,這首詩不是他寫的,是他在秦淮河畔聽來的,杜參此人頗有詩才,奴婢猜想,他應該是怕擔責任,才把這首詩推脫到路人身上。”

“去查清楚。”

皇帝陛下淡淡的說道:“然後把詳細情況報到朕這裡來。”

高太監深深低頭:“奴婢明白”。

……

於是乎,在正月十七的凌晨,杜舉人還在家中安睡的時候,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敲響了杜家的院門。

杜家人打開院門,就看到自家門口站了四個壯漢,當先一個漢子手持腰牌,聲音冷漠。

“內衛辦案。”

“杜舉人在家否?”

(本章完)

第497章 斷頭飯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250章 新宅與新事第468章 省裡來人第1016章 步步緊逼第331章 讓他折騰去第1311章 遇敵皆殺!第1章 魂斷公堂第237章 互相被需要第563章 納妃第311章 怕上面誤會!第660章 新巡撫與舊巡撫第1078章 兩個莽子第168章 深夜的書信第356章 這事沒完!第1274章 齊人太多了!第814章 互噴的結果第1381章 拜託沈卿了!第1006章 等老傢伙蹬腿第334章 久別重逢第1273章 多管齊下第843章 兄弟父子第1179章 鮮血塗裝的火炮第687章 餅哥的算計第676章 沈滑頭第741章 腳踹齊使第1262章 帶他見我第298章 精神內耗的皇帝第779章 實打實的好處第1339章 束鹿第1157章 兵臨城下第1398章 言決天下事第586章 西湖鬧劇第1051章 攻略第889章 割地求和第613章 程藩臺的大計劃第109章 出發,建康城!第1140章 當朝彈劾!(中秋快樂)第682章 懸棺何時入土第172章 搖人了!第490章 母子交鋒第753章 沈大欽差第1019章 啃肉計劃第28章 趙公子第584章 臨安府之行第687章 餅哥的算計第463章 重視第709章 沈子常第501章 懷疑的種子第141章 鋪面打砸事件!第1015章 燕事映照在淮河第87章 三七才子(第一更!)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1147章 天下無敵第614章 長刀高高擡起第932章 掌門人第167章 新東西第13章 縣尊的苦惱第134章 本錢第420章 惱羞成怒第83章 敢不敢要!第279章 升官了!第937章 兇險(補)第236章 乾淨的邸報司!第343章 國家柱石第1359章 老闆大氣!第1399章 地位極尊第68章 秋天的縣試第21章 以父事之第399章 陰陽怪氣!第1225章 纏鬥第278章 臉皮厚吃個夠第524章 他鄉遇先生第241章 立志出鄉關!第111章 晉王府第357章 以退爲進第535章 火裡逃生第75章 又蠢又酷的局第692章 牢不可破的枷鎖第1311章 遇敵皆殺!第1366章 故人陸續凋零第269章 皇帝到了第1278章 奪門!第1339章 束鹿第839章 臣謀與君謀第1384章 神交已久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36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30章 沈司正的業務第1161章 投機第568章 洪德朝第一寵妃第566章 皇帝的新餅第875章 算人心第1252章 朱裡真鐵騎第170章 光明磊落第651章 有空來坐第1360章 大太監的下場第410章 糜爛的衛所第68章 秋天的縣試第951章 監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