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沙河之戰的序幕

岳雲繼續說道:“所以,此事既是金軍的陰謀,先屠殺城中百姓,又使計誘使家父進軍,趁機挑起我們相鬥,好從中漁利。我們當不能作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理應先誅金賊,擒殺秦檜和紅貓等一干漢奸,爲燕京城內無辜死去的生靈報仇血恨!”

蕭斡裡刺亦爲之動容,不過他卻哂然一笑道:“岳雲,如果早點揭示這事情真相,倒也罷了。可如今我大遼國丈任公卻死於貴軍之手,這讓蕭某如何向陛下交代?況且,如今金國覆沒在即,天下即將兩分,聖上居南,我大遼居北。如果說聖上沒有一統天下,氣吞河山之志,只怕陛下自己也不會相信吧!江山萬里,當以鐵騎爭之,多說何益?當年金國滅我大遼,又滅大宋,幾時講過仁義道德?陛下勿須多言,我大遼自四川一敗之後,官兵上下皆想一雪前恥,今日既然有此機會,還望陛下賜教!”

岳雲本想說服他罷戰,然後放岳飛出城歸隊,同時亦把幽燕之地交還於遼軍。但見蕭斡裡刺如此不識擡舉,亦是動了真怒,不禁怒極反笑道:“看來……我們兩軍是免不了一戰了,既是如此,還請丞相渡河列陣,咱們堂堂一戰!”

現兩軍皆虎視眈眈,扼住要衝。遼軍若是渡河而戰,陣型必散。這樣一來,漢軍蓄力已久,排槍齊射之下,當可給遼軍重大殺傷,如此一來,遼軍可算是自棄地利,把先手讓給了漢軍。

不過岳雲的心思,蕭斡裡刺怎麼會想不到,他微微一笑道:“陛下遠來是客,幽燕之地向來是我大遼之地,還請陛下渡河一陣,某家可命遼軍暫退,替貴軍騰出地方!”

岳雲眉頭一皺道:“聽聞大遼騎兵縱橫西域,所向披糜。怎麼如今連過條河都不敢了?”

遼軍一聽,個個皆義憤填膺。但蕭斡裡刺卻是絲毫不爲所動,淡淡一笑道:“聽聞漢軍縱橫南洋,連滅十餘國。陛下更有‘贏官人’的美譽,想不到亦是不敢過河。可惜的是。我大遼陛下未來。他如果在此,想必敢先過河!”

蕭斡裡刺的話中帶刺,暗諷岳雲這位大漢皇帝,還沒有大遼的皇帝膽子大。

不過岳雲怎麼會受他激。他哈哈一笑道:“耶律夷列聽聞出戰之次,未有一次親自上陣殺敵的例子,蕭丞相竟然敢說他會親自率軍渡河?如果不是朕知道你確係大遼丞相,幾乎以爲你是在諷刺他了!”

蕭斡裡刺聽後,面色微變。暗自皺眉。

他聽漢軍兵發幽州之後,其實本想先過這條小河,然後背水一戰,可沒想到的是,漢軍和他們幾乎同時趕到,不得不以河爲界,多少讓人有些扼腕長嘆。

蕭斡裡刺不敢小窺漢軍,更不敢小窺岳雲,同時亦不想拿遼軍的性命去賭一把。

岳雲是皇帝。他犯了錯沒人能拿他怎樣。可他如果大敗而歸,耶律夷列就算不砍他的頭,責罰貶職卻是少不了的。雙方主將的地位也就決定了他們作戰時的心態,一個求穩,一個求進。

蕭斡裡刺身邊雖有蕭晉成和耶律長風等一干戰將。可眼下。除了僵持之外,他並無他法。不過,他亦有倚仗,那就是岳飛仍被自己團團包圍。且遼帝耶律夷列正率大軍趕往燕京,待這批援軍到後。優勢將在遼軍一方了。

岳雲似乎看透了他的打算,這時突然說道:“看來蕭丞相是不肯過河一戰了?”

蕭斡裡刺淡淡道:“難道陛下便肯嗎?如果陛下願率漢軍過河與我一戰,蕭某倒是歡迎之至。”

岳雲哈哈一笑道:“朕在與貴國談判之時,常聞普速完妹妹說遼軍驍勇善戰。對於普速完妹妹的話,朕是深信不疑,所以,朕自然是不敢過河一戰的。”

遼軍聽到這裡,均不由精神一振,就連蕭斡裡刺也露出了喜色,暗想天下聞名的“贏官人”岳雲都是如此說法,可算是莫大的榮譽。可歡喜之下,心中卻是有些氣餒,暗道岳雲不敢過來,可自己也不敢過去,算起來,還是隻是棋逢對手,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只不過,咱們兩軍都不敢過河,就這樣僵持下去也沒有意思。”岳雲目光掃視了一下遼軍衆將道:“如今雙軍對壘,大夥兒就這樣站着發呆,也太過枯燥了,不如來場熱身賽如何?”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眉頭一皺。

他知道岳雲向來詭計多端,外表一副人畜無欺的善良好人模樣,實則狡詐多計,他這樣說,必然暗設了什麼圈套等着自己去鑽,於是並不接話。

不過在他身旁,耶律長風卻已大聲喝道:“岳雲,你又有何等無恥的陰謀詭計,只管一一道來。我大遼勇士向來不懼南蠻的詭計!”

岳雲淡淡道:“朕就算有什麼陰謀詭計,也總比被金賊打得皇帝被擒,幾乎亡國滅種,遠遁西域的某國好!”

遼軍衆將頓時皆憤怒地咕噪起來,岳雲說的乃是遼國天祚帝被金軍擒住,成爲階下囚,耶律大石被迫遠遁西域之事。原本這在遼人心中,就是痛處。如今卻被岳雲揭了傷疤。

這下蕭斡裡刺不能不站出來辯駁了。他這算是見識到了岳雲的言辭犀利,甚至不遜他這個文官了。

“岳雲,你們也好不了多少,徽欽二宗不一樣的被金軍擒往上京,半壁江山淪陷!”蕭斡裡刺沉聲說道。

“對!你們的那些公主、皇妃什麼的,還被金狗放在上京浣衣院中當官妓……哈哈哈!至少我大遼的公主嬪妃們可沒遭受這樣的凌辱!”耶律長風突然想起來了這件事,立刻挖苦諷刺道。

漢軍聽罷,人人臉上皆是憤色。但岳雲卻是微笑着說道:“蕭將軍,你對這段歷史倒是記得挺清楚的。只不過,那是前宋的公主和嬪妃,關我大漢什麼事?咱大漢可只有滅其他國家的時候,卻從未被別國攻佔過土地。就連被你遼國侵佔的四川之地,不也被我們奪回了嗎?”

耶律長風一聽,頓時語塞,他下意識地認爲現在的南朝還是宋國。忘了現在已經改朝換代是漢國了。如今岳雲一席話,把他和宋朝撇得乾乾淨淨,倒的確不能用宋朝蒙受的恥辱來攻擊他了。

蕭斡裡刺這時不得不站出來息了這場口舌之爭,他沉聲道:“岳雲,若要逞口舌之利。便不需要我們弄這麼多人馬在此觀望。隨便遣幾個辯士在一旁坐着爭辯好了。尊敬的大漢國陛下,不知道你準備搞什麼熱身賽?”

岳雲這時淡然一笑道:“聽聞普速完妹妹說,遼軍將士皆勇猛無敵,個個以一當百……既然你我不肯現在開戰。不如各退三百丈,然後均派出一千兵士作戰。當作大戰之前的熱身賽,如何?”

他嘴上說得輕描淡寫,更是拉上了遼國公主耶律普速完這張虎皮,但多少有些挑釁之意。言外之意對其話不信。這種陣前挑釁,雙方各出一千兵士,聽起來倒是極爲公平,只要對手有些血性,不怕士氣低落,就由不得對手不接。

遼軍官兵聞之皆個個怒目而視。

他們聽到岳雲挑釁之後,心中怒火高漲,不少遼將紛紛上前,圍住蕭斡裡刺。要求請戰。

這些人都是遼軍的中堅武將,耶律大石的老部下,也是當年追隨耶律大石在西域開疆闢土的主力,就算是蕭斡裡刺也不敢完全駁他們的面子。

而岳雲隔河望見遼軍的涌動,眼睛卻是眯成了一條線。放下了心。

這隻遼軍的確勇猛,可他們的將領卻多少有些衝動。這一戰就算蕭斡裡刺這隻老狐狸看透了自己的想法,不想接下,可遼軍衆將卻絕對不會不接。

他們都是一羣熱血漢子。頭腦都很單純,可就是這種單純和熱血。纔是他們最大的漏洞和弱點。因爲衝動的武將,往往很多都是死於非命!想要打一場勝仗,要的不僅是勇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冷靜和智謀。

耶律長風當即便道:“丞相,末將請求帶人與漢狗一戰。”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卻是皺了下眉頭。

不等他再言,其餘遼軍將領也紛紛說道:“丞相,請批准末將出戰。”

而蕭晉成卻是遼軍衆將中最清醒的一個人。他隱隱約約覺得岳雲此舉必有深意,於是壓低聲音道:“丞相,漢人向來詭計多端,這岳雲聽聞用兵極善使詐,若是他以邀戰爲名。趁我軍後退之時,渡河進攻我等怎麼辦?淝水之戰就是前車之鑑啊!”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面色頓變。衆遼將大多還是不明,忙纏住兩人問淝水之戰是怎麼一回事。

蕭斡裡刺方耐心向衆遼將解釋:淝水之戰是在南北朝時期的一場重大戰役,當時北方的前秦發兵進攻南方的東晉。秦軍在淝水西岸佈陣,晉軍在淝水東岸佈陣,當時雙方皆無法渡河。

此時,東晉軍的主將謝玄便對秦軍統帥符堅說:“兩軍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秦軍肯移陣少卻,使我晉軍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

苻堅爲求對決,同意稍退以求決戰,沒想到晉軍趁秦軍後撤之際,出奇兵偷襲,又派內奸在秦軍中大呼謊言,稱秦軍已敗,導致秦軍士氣低落,尤其是在後方的士兵不知情由,狼狽逃竄。結果晉軍強渡淝水之後,趁勢進攻,秦軍立刻兵敗如山倒,數十萬大軍,逃回北方的不過千餘人。符堅在逃跑過程中,嚇得魂不附體,將沿途被風吹得呼呼作響的草木皆當成了晉兵,還由此催生了一個成語——草木皆兵。

所以,岳雲建議雙方都撤退,讓出一塊地方作戰,說不準也是用心險惡!誰敢擔保遼軍中就沒有漢軍的內奸?畢竟現在遼軍中的漢人士兵不在少數。

想到這裡。蕭斡裡刺不得不暗歎這個岳雲。每一句話都潛藏着陰謀,難怪公主殿下從臨安回來後,也說岳雲是她生平最大的勁敵。

要知道蕭斡裡刺雖然追隨耶律大石征戰萬里,卻多是當的軍師,很少親接硬戰,如今他雖求一戰,但對漢軍,尤其是岳雲,卻早有戒心。

要知道岳雲能從一偏僻海島臺灣起家,征服呂宋、琉球、並趁金國南侵之際揭竿而起,從嶺南、福建等地登陸,再進佔江南、荊襄、四川。並非只是運氣好而已。而是他一場場硬仗打下來,遇強更強,運籌帷幄,才連續擊敗了徒單合喜、劉琦、吳璘、耶律松山等敵人,纔有了今日的地位。

這幾年來,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漢軍戰鬥,卻也聽多了漢軍的鐵血戰績,兩下相較之下,蕭斡裡刺心知肚明漢軍或許近戰肉搏不如遼軍,但火器犀利,真打起來,遼軍示必會勝。因此,有些憂心忡忡。

耶律長風聽後卻搖頭道:“丞相多慮了。我軍可與那前秦軍不同,數百年前的秦軍兵無鬥士,根本不想與晉軍作戰。而我大遼軍士上下齊心,士氣如虹,漢軍若來攻,不如將計就計,上前掩殺,且兩軍混戰成一團,漢軍又如何敢萬炮齊轟?如此一來,說不定正是我軍擊敗漢軍的機會。”

蕭斡裡刺心想哪有如此簡單之事,但見羣情激奮,也不忍拂衆人之意。方微微點頭道:“既是如此,那世郎,你便選一千勇士和漢軍一戰吧。”

耶律長風聽後大喜,連忙謝過,下去點兵去了。

蕭斡裡刺又忙叫蕭晉成叫來,令其悄然退下,號令手下兵士退後扼住陣腳。

然後他這才揚聲道:“漢國陛下既然有此戰意,本相自當奉陪!”

他話音一落地,岳雲方道:“好!”

二人都是心知肚明。眼下一戰,看似人少。卻是鬥機心、鬥士氣、鬥勇猛。蕭斡裡刺若動用大軍與漢軍對戰。雖然兵力佔優,但漢軍亦是火器兇猛,並沒有太多的把握,可若說各遣一千勇士騎馬對戰,他卻不信強大的遼軍騎兵不能打敗儒弱的漢軍騎兵。

第87章 善後事宜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314章 遇刺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832章 岳飛病逝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24章 定計(下)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706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上)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3章 巡視軍營第832章 岳飛病逝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182章 局面難打開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47章 參加壽宴第655章 遼國公主來了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98章 競拍秀麗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78章 莫耶谷第72章 二女相爭第133章 雲雍初會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57章 船上驚變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84章 臨安來人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726章 岳雲醒來了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573章 帝王心術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14章 論商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691章 徐州難攻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33章 誤導第34章 錦囊妙計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109章 聯絡遼國第800章 大爆炸第363章 太宰府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108章 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