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日本問題

岳雲顯然也想過這個問題,他沉吟了片刻後,方說道:“其實我對幾位妻子的感情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但現在形勢需要瀅兒作皇后,那便讓她先作吧……不過,貌似皇后沒有規定只有一人吧,待局勢平穩之後,就讓月漓、雨柔、月兒、秀麗她們也成爲皇后!”

衆臣聽得瞠目結舌,皇后也可以幾人一起來當?

只不過岳雲似乎說的也有道理,貌似還真找不到什麼規矩說皇后只能由一人當的。只是,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雖然在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兩位皇后的時候,但那大多都是一位皇后死了後,另立一位皇后,可從來沒有活着的皇后也立幾位的道理。

但是,聯想到岳雲膽大包天的所作所爲,又有幾樣不匪夷所思的呢?思忖之後,衆臣也都只好默不作聲了。反正新朝才建立,規矩怎麼定,還不是岳雲說了算。

接下來,方開始朝會的最重要議題,那就是如何向日本發起進攻?

“月兒,你和文龍才遠征了日本回來,那邊的情況如何,給大夥兒說一說吧!”岳雲問道。

“陛下,這個……您應該稱我們是衆卿,而不是大夥兒,這樣顯得太不莊重,沒有九五之尊的威嚴!”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

衆人一看,只見是科技部部長陳規,也唯有他纔會這麼大膽,直接指出皇帝的不足。看來當年他在工部一直混得不如意,也是有道理的。

不過岳雲倒是對這位直言相讕的忠臣有很大的好感,事實上,如果沒有他和蘇永貴,只怕現在宋軍也還沒有把火槍火炮製造出來。他雖然沒有建立什麼戰功,但岳雲和軍中的一干將領都認爲,陳規的戰功其實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

岳雲有些哭笑不得,他忙乾咳了兩聲道:“這個,我……貌似應該說是朕了。和大家都這麼熟了,要一時改口還真有些不習慣,只有慢慢適應了。”

鞏月漓,李雨柔、楊月三女見夫君一副窘態,也是忍不住“噗哧”一笑。片刻之後。楊月方清了清嗓子說道:“夫君,妾身前月和陸將軍一起率遠征軍去日本……”

王童正好站在楊月身邊,這時忙小聲提醒道:“皇妃娘娘,您現在應該自稱臣妾。然後稱……皇上或者陛下了。”

楊月這才反應過來,她亦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剛纔笑夫君……不,是笑皇上呢,沒想到自己也適應不過來。”

她俏臉浮上一片紅暈,過了好一會兒。才定了定神道:“陛下,臣妾和陸將軍在兩月前,從山東趕回後,便率領遠征軍趕赴日本,而此刻,石見銀山已經陷落,臣妾與陸將軍商量之後,認爲不管日本國內如何打,保住這座銀礦爲我所有。方是最重要的事。於是,我軍主力便從美儂郡登陸,將安濃、邇摩、那賀、邑知、鹿足等五郡全部收復,完全佔領了石見國。期間,日本源氏的大軍也發起過幾次反撲。但見我軍兵力雄厚,幾次進攻皆被我軍擊潰,便也只得暫時放棄進攻石見。轉而向關西一帶發起猛攻……”

頓了一下後,楊月方正色道:“由於他們準備充分。且在關西平氏內部策動了大內氏和毛利氏兩位大名反水,所以目前進展較爲順利。不但京都已經完全由源氏控制,讓他們可以以天皇名義宣佈平氏爲叛逆,且還讓許多搖擺不定的中立大名投向了他們一邊。現在他們分爲南北兩路向平氏發起進攻,北路已經攻破奈良,正向神戶發起進攻;而南路亦在四國島登陸,頗有席捲全島之勢。如果我們不對其加以援手的話,估計平氏會在半年以內崩潰!”

王童聽罷便道:“既是如此,那我們便再組織軍隊去援救平氏吧,不然他們滅了之後,我們可就要單獨面對源氏了,少個幫手可不太好啊!”

他的話也得到了許多大臣的贊同,李雨柔、朱熹、陳規等人皆表態應該儘早再次出兵干涉日本戰事,前一次楊月和陸文龍的進攻,由於時間倉促,僅是隻收復了石見銀山,而沒有多餘的兵力擴大戰事。爾後由於得知臨安劇變,兩人擔心岳雲的安危,於是留下了兩萬軍隊駐守石見銀山,而主力則隨他們一起撤回了臨安。

如今臨安的局勢已經安定了下來,黃河沿岸的北方戰線也正在僵持階段。由於現在纔是正月,北方是白雪茫茫,大地冰封,極不利於以南方人爲主的漢軍作戰。而金軍目前主力也在遼東一帶和遼軍進行大戰,無瑕南下,正是出兵日本的大好時機。

不過,岳雲卻是向衆臣提出了一個問題道:“大家……呃,諸位愛卿,你們覺得,我們真的有必要救關西平氏嗎?”

“陛下,難道您認爲我們不應該救平氏嗎?如果平氏覆滅了,日本可就被源氏統一了,這樣,我們就將面對一個統一的日本,只怕就更難和他們打交道了。而且,平清盛和山本宏也他們,當年還救了臣妾呢。”李雨柔柳眉微微一蹙道。

女人總是心軟的動物,尤其是平清盛還救過她,李雨柔自然覺得見死不救有些說不過去。這段時間,平氏的使者可沒少來找她,希望她能說服岳雲出兵相救。

而朝中的幾位大臣也覺得,拉平氏一把,平氏必將感恩涕零,而且維持一個分裂相鬥的日本,豈不更符合大漢的利益嗎?大漢還可以兩面賣軍火,從中營利呢。

只有陸文龍和虞允文猜到了一點岳雲的想法,因爲他們深悉岳雲是一個對開疆闢土十分熱衷之人。不救平氏,難道是想一舉吞併日本,將其納入自己版圖嗎?

想到這裡,陸文龍於是有些疑惑地出列說道:“陛下,請恕臣冒昧,敢問陛下是不是想一勞永逸解決日本問題?”

岳雲微微一笑道:“不錯!眼下正是我們吞併日本的好機會。不然等日本的戰局出現變化,只怕就有些來不及了。”

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82章 定計報復第43章 行軍日誌第64章 海上之盟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70章 人質危機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39章 突襲(中)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318章 秦檜來探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424章 兵分兩路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527章 彭澤之戰(四)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23章 定計(上)第233章 葫蘆谷之戰(二)第637章 德蘭之戰(中)第79章 遇襲第26章 守城部署第754章 曼德勒攻防戰(五)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116章 斷後重任第345章 迎戰會議第463章 英雄和才女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184章 月漓來了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645章 賢內助第74章 重返楚州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56章 棘手的耶律普速完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820章 漢遼合併第98章 競拍秀麗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368章 席間比武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180章 宴會風情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409章 遼軍出擊第49章 秦家公子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615章 對簿公堂(中)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235章 葫蘆谷之戰(四)第458章 危險時刻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345章 迎戰會議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314章 遇刺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478章 監察部的籌備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