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

“允文,你說說看,如何應對此危局?”岳雲目光閃爍道。

“我國爲了北伐,已經準備了整整三年,其間,無數民衆捐錢捐糧,無數熱血男兒爲了收復國土,驅逐金賊,不措拋家棄子,參軍入伍,絲毫不顧他們這一去,便極有可能埋骨異鄉,魂歸大地……既然,這樣規模的北伐戰爭,免不了有人會犧牲,也必須有人去犧牲。那麼,做出犧牲的人爲什麼一定要是我軍忠勇的士兵呢?”虞允文侃侃而談道。

岳雲、李若虛、陸游等人立刻便反應了過來,虞允文是想說什麼。其實這道理他們不是沒有想過,只是都不敢提出來而已。

韓彥直還懵懵懂懂地問道:“虞軍師,你能不能說得明白一點?我聽了還是很糊塗呢。”

虞允文嘆了一口氣道:“我的意思,既然必須有人要犧牲,那麼,從最有利於戰爭勝利的角度講,當然是犧牲金軍故意留給我們的這些老弱病殘,婦孺兒童了!他們這些人中,是否暗藏金軍奸細,是否心向金國,皆不得而知。爲了讓這些人吃飽飯,卻要我大宋的熱血將士餓肚子,恐怕並非讓北伐勝利的最佳選擇吧……”

衆將頓時面色微變,虞允文就差直接說不管百姓,大軍只管向前進就行了。

“這怎麼行呢?百姓可是我們保護的對象,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的糧食、兵員、金錢,皆是從百姓中而來,如何能拋棄他們,只管自己呢?”張力立刻就反對道。

虞允文聽聞之後,卻是反駁道:“張將軍此言差矣。對我軍作出貢獻的是荊襄、四川、江南、嶺南、臺灣等地的百姓,而非中原一帶的百姓。這些百姓雖然也交了稅。也交了糧,甚至派人蔘了軍。可那是給金國作了貢獻,而非我們大宋!”

張力漲紅着臉說道:“可那是他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怎麼說他們以前也是我大宋子民,我們軍人未能保護好他們,讓他們家鄉淪陷,成了金人的奴僕……我們北伐的目的就是爲了解救淪陷區的百姓,如果置他們於不顧,見死不救。那和金賊有什麼區別呢?”

張力和虞允文一開了頭,在座的文臣武將們也紛紛加入戰團,各抒己見。

陸游、郭宇、代毅等人站在虞允文一方,支持暫且不顧百姓。全力進攻的策略。在他們看來。如果這些百姓是青壯年,還有資助的必要。可金軍留下的全是老弱病殘,肩不能挑。貨不能抗,連種田都很勉強,這樣的人完全是大軍的累贅。可以放棄。

而李若虛、韓彥直、杜永三人卻認爲,上天有浩生之德。一個人降臨到世上都應該有生存的權利。北伐原本就是爲了收復河山,解救被女真貴族欺壓的漢族百姓。如果將他們棄之於不顧,不免與北伐的初衷背道而馳。至於只救青壯年。不救老弱婦孺的作法,更是勢利冷血之極。北伐軍是衛。是護民軍,可不是一支冷血的軍隊,怎麼能見死不救?

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大家皆把目光望向了岳雲,希望他能作出定奪。

岳雲輕嘆了一口氣,從內心來說,他也是不想放棄這些百姓的。但如果大軍一直就這樣停滯不前,卻也是極爲不利的。四十多萬大軍駐紮在前線,每天的開銷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不用說三倍於這個數量的百姓。

而且士氣總是一鼓作氣的,這樣走走停停,然後讓士兵天天干的都是幫百姓修築房屋,興修水利,建設營寨這種事情。再有激情的士兵也會意志消沉。

在這樣此消彼漲之下,金軍卻是蓄勢待發。等自己部隊的士氣和糧食都下降到一個臨界點時,金軍大舉進攻。那麼,迎接自己的,就將是一場慘敗了。

想到這裡,岳雲起身正色道:“諸位,本王其實最近也在衡量得失,究竟應該如此取捨?其實,虞允文說的那句話很對。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想要收復河山,直搗黃龍,哪有不付出代價的?想要面面俱到,最後的結果便是顧此失彼。而究竟如何取捨,關鍵是看我們的目標是什麼?以及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所作出的犧牲是否值得?本王問大家一句:如果爲了收復北方淪陷的國土,要你們犧牲自己的生命,你們可否願意?”

“願意!”

“男兒活在世上,就是爲了報國爲民,何懼一死?”

“是啊!誰能一直活着啊?人生在世幾十年,誰無一死?人頭落地,不過碗大個疤而已!”

衆將紛紛表態,表示不怕死,願意和金賊血戰到底,就連李若虛、陸游、虞允文等三位文臣也是如此。

“那如果我漢人中,有人怕死,不肯爲北伐作出犧牲,該當如何呢?”岳雲眼中露出了冷峻的目光,環顧四周道。

“這種人留在世上有何用?不過又是一個趙構和秦檜之流,當人人得而誅之!”張力、韓彥直等人齊聲說道。

李若虛聽到這裡,卻是面色微變,他猜到岳雲要作出什麼決定了。

“好!大家意見這麼統一。本王倒是放了心了!”岳雲沉聲道:“現在,我決定。給光復區的百姓發一個月的糧食,讓他們自己作出決擇。心向大宋的,可以南下到江南、荊襄一帶,由當地官府進行安置。不願意南下的,可留在原地,也可北上進入金國佔領區,悉聽尊便!我東路軍五日後繼續北伐!”

陸游、郭宇、代毅三人一聽,頓時興高采烈起來,而張力、韓彥直、杜永卻是微微有些錯愕。不過聯想到岳雲剛纔的一番解釋,倒也不能不接受這種安排。

這時,岳雲目光掃向了虞允文和李若虛。柔聲道:“二位軍師,請把我的決定告訴家父和循禮,希望他們也能按此方案,繼續北伐!否則,當我軍陷入糧食和士氣的雙重危機之時,金軍重兵壓進,則我軍必敗!”

虞允文和李若虛慌忙起身,作了一揖道:“謹遵漢王命令!”

不過,他們嘴上雖然答應了,卻對於能否說服張憲和岳飛,心中無數。rq

第513章 清風茶樓第16章 傳奇孝子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樹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22章 作戰會議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573章 帝王心術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84章 臨安來人第656章 棘手的耶律普速完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21章 戰爭來臨第71章 留下金使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41章 楚州之戰的尾聲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683章 宋金大海戰(一)第457章 潛進風波亭第53章 舌戰金使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14章 論商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346章 海盜雲集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94章 全能太守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241章 葫蘆谷之戰(十)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768章 德州光復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78章 莫耶谷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80章 險象環生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72章 二女相爭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527章 彭澤之戰(四)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