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

原來,岳雲離開之後,真臘王以爲有機可趁,便不聽西斯其的勸告,集中全部主力向吳哥城外的宋軍發動了反攻。但他沒有預料到的是,岳雲雖然離開了,卻是沒有帶走一兵一卒。而且陸文龍、關鈴、牛通、魏勝、阮成武、蘇利因等悍將皆在。

這一仗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經過吳哥城外的大決戰,真臘軍主力被全殲,士兵戰死及被俘者達八萬之衆,真臘王在西斯其的保護下,狼狽逃竄,逃往西部靠近斛羅的邊境地區。

陸文龍這時率軍奮起直追,追擊過程中七戰七捷,打得真臘軍落花流水。真臘王無奈之下,只得接受了西斯其的建議,派遣使者進入西部的斛羅,向斛羅王求援。

而斛羅王接到他的請求後,也是十分重視。連忙召集了衆臣商量。而斛羅的大臣們也形成了兩派意見。一派認爲宋國的野心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不救真臘,待他們滅亡真臘之後,下一個進攻矛頭必然是斛羅。

而另一派則認爲,就算斛羅出兵,也挽救不了真臘。如果因此讓宋軍有了進攻斛羅的藉口,反倒不妙,應該對其置之不理。

這兩派人的分析都有一些道理。斛羅王也覺難以決斷。在再三躊躇之後,他方採取了折中的方法,即開放邊境,讓真臘軍逃入斛羅境內,並設立軍營安置,以爲屏障。如果宋軍在佔領真臘之後又繼續進攻斛羅,便可讓真臘軍爲前驅。抵擋宋軍。

如果宋軍並沒有繼續進攻,也不過損耗一些糧食供真臘軍食用而已。對於斛羅來說,他們國內的糧食產量原本就很高,並不存在糧食短缺問題。不然後世的泰國米也不會大量出口了。

只不過,讓斛羅王和真臘王皆有些意外的是,宋軍在攻佔真臘全境後,卻停了下來,並沒有趁勢攻入斛羅境內。只是在邊境上開始修築柵欄、堡壘等設施,隔絕兩國邊境,以防真臘軍派小股部隊滲透過來。

此時陸游已經在真臘國內找挑選了一個真臘王的遠房子侄,此人在政治立場上。一向以親宋而著稱,夫人還是一位漢人商人的女兒。陸游便立此人爲新的真臘王。這位新真臘王上臺後,便將其叔叔定性爲“僞王”,將逃往斛羅的原真臘軍定性爲“叛軍”。西斯其被定性爲“叛軍頭目”。

同時,他亦在大宋南洋都督府的幫助下,開始建立以維護國內秩序爲主的真臘軍。由於新真臘軍的待遇極高,且只需維護一下國內秩序即可,並不需要他們去前線和“叛軍”打仗。因此真臘國內願意報名參軍的人不少。但陸游對於招兵的要求卻卡得比較嚴,除了必須是親近大宋,對漢人有好感之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漢語說得好。以方便與訓練軍官交流。一時之間,真臘國內倒是掀起了學習漢語熱。

在真臘國內稍微穩定之後。新真臘王和大宋南洋都督府一起,共同向斛羅派出使者交涉。要他們交出“真臘僞王”,並不得收留“真臘叛軍”。

這下斛羅王可犯了難了,不答應吧,怕得罪大宋。而且目前看來,他們似乎並沒有要進攻斛羅的意思。不然在邊境上就不會以修築防禦設施爲主,應該是打通道路,準備進攻了。

但是如果答應,把真臘王和逃進來的真臘軍隊交出去,卻又會讓自己背上背信棄義,出賣盟友的罵名。斛羅國內也有很多大臣和將領反對這樣做。認爲宋人不可靠,稱萬一前腳答應宋軍的要求,把盟友出賣了,後腳宋軍就殺進來了,到時咋辦?

斛羅王一想也有道理,好在宋國來的使者也沒有逼他馬上表態,於是他就以此事需要考慮爲名。讓宋國使者在驛館先住下來。

不過,卻不知道有誰散佈謠言,稱斛羅已經同意了將真臘王及他下屬的軍隊交給宋軍。真臘王派在城裡的探子得知此事後,雖然拿不準是不是真的。但本着小心謹慎的考慮,還是派人通報了真臘王。、

真臘王得知情報後,亦是不敢大意,急忙召集衆將商議。會上衆將都有些一籌莫展。畢竟現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而一向以對敵強硬著稱的西斯其卻建議,以其束手待斃,不如放手一搏,乾脆先發兵消滅監視他們的斛羅軍,再率軍攻入斛羅國都。來個鳩佔鵲巢。如果能夠佔領斛羅,便可重建真臘國,再與宋軍一戰。真臘軍雖然打不過宋軍,但對於久未經戰陣的斛羅軍,卻還是有很強優勢的。

他這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真臘和斛羅兩國民衆原本就語言、風俗相近,歷史上兩國也多次分分合合,民衆對於改朝換代並沒有多大牴觸。所以不用擔心民衆的反應。只要真臘王上臺後,不橫徵暴斂,應該就能穩定下國內局勢。

真臘王考慮了一下,特別是西斯其爲其比較了一下斛羅軍和宋軍的戰鬥力後,終於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

於是,當天晚上,真臘王便以發現邊境宋軍有異常舉動爲由,邀請斛羅軍邊境部隊的統帥來其大營商量禦敵之事,卻趁機將其捕獲斬首。

隨即,西斯其便以宋軍發動了進攻,需要統一指揮爲由,拿着斛羅軍統帥的兵符,接管了其屬下部隊的指揮權。

然後,他也學陸游的方法,在邊境地區找了一個斛羅王的遠房堂弟,謊稱斛羅國都發生了內亂,斛羅王被叛軍挾持了,需要“除奸臣、清君側”,然後大舉進攻斛羅國都。

斛羅王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怒,連忙派兵迎敵。但斛羅軍在倉皇之下,並沒有作好戰鬥準備。加上他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仗了,在作戰經驗上也大不如真臘軍,頓時連戰連敗。

眼看這真臘軍就要打進斛羅國都了,斛羅王終於不得不接受了宋軍使者的提議,發出了國書,邀請大宋南洋都督府和新真臘王派軍隊進入斛羅平叛。

而早已蓄勢待發的宋軍則趁機攻入了斛羅,攆着真臘軍的尾巴,勢如破竹般攻佔了斛羅大片土地。

在得知斛羅王果然向宋軍求援,且宋軍也果然發起進攻後,真臘王及其屬下衆將均暗自慶幸,認爲自己有先見之明。

面對前有斛羅軍,後有宋軍的不利局面。真臘軍從上到下均一致認爲,柿子要挑軟的捏。眼下同時面對兩個敵人,自然應該先打倒弱的那個,再回過身來與強的敵人戰鬥。

而宋軍這時卻不知爲何,突然一反之前的猛衝猛打,而是緩緩推進,一路上多以收編失散的斛羅軍,安撫當地百姓爲主,並對外宣稱,軍隊連續作戰,士卒疲憊不堪,需要休整。

這下,斛羅王是又驚又怒,連續派了三次使者向陸文龍交涉,卻都無果。無奈之下,他亦是隻好硬着頭皮,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真臘軍戰鬥。

而真臘王見宋軍沒有步步緊逼,亦是心中一寬。隨即便決定抓住此良機,爭取一戰擊潰斛羅軍。並對屬下士兵許下承諾,一旦攻破斛羅國都,允許他們大肆搶掠。

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真臘軍看到如此美妙的前景,自然是三軍用命,捨生忘死地攻城。同時,真臘軍亦採取了西斯其的建議,即只要是願意加入真臘軍陣營的,不管以前是否斛羅軍,都進行收編,同時又四處抓壯丁,以擴充兵力。

德昭二年十月初五,斛羅國都被真臘軍攻破,斛羅王自焚而死,真臘王索性廢了他立的傀儡,自立爲帝。

真臘軍在城中四處搶掠,姦淫燒殺,無惡不作,激起了斛羅人的強烈反抗。雖然之前他們對於誰當國王無所謂,可對於軍紀極差的真臘軍卻是反感之極。

而就在這時,一直休養生息的宋軍卻終於發起了猛攻,真臘軍原本就沒留多少人防禦宋軍,經過一段時間休整之後,宋軍的體力和糧草彈藥都得到了恢復補充。重新煥然一新,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於是,真臘軍連戰連敗,一潰千里。而他們又因軍紀敗壞,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持,根本無法打游擊,只能狼狽逃竄。

真臘王無奈,只得繼續向西逃往蒲甘邊境,準備故伎重演,逃入蒲甘境內,企圖東山再起。

但已經見識過斛羅王下場的蒲甘國王,怎麼敢再去重蹈覆轍?他立刻派出重兵把守邊境,待真臘王的殘兵敗將進入自己國境時,先假意同意接收,然後伏兵四起,將其全部拿下,並移交給了後面追來的宋軍。

陸文龍大大稱讚了一番蒲甘國王的義舉,並表示兩國之間可以長期保持友好關係。他很清楚,現在宋軍已是強弩之末,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再攻下蒲甘。況且真臘、斛羅等地也需要時間消化,才能納入南洋都督府的統治。

所以,在和蒲甘王國劃定了邊境,並約定彼此都不接受對方國家過來的叛軍之後,方率軍回到了斛羅國都。

至此,南洋戰爭基本全線停火,告一段落。。。)

第775章 紅貓的奸計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833章 大結局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483章 勢如破竹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4章 百姓請願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264章 別院廝殺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452章 糾結的李家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41章 楚州之戰的尾聲第273章 殿試(上)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145章 伏擊(上)第457章 潛進風波亭第645章 賢內助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5章 爲民出頭第79章 遇襲第87章 善後事宜第368章 席間比武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821章 國號中華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274章 殿試(中)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84章 臨安來人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445章 臺海大戰(下)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193章 真實的陸文龍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833章 大結局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694章 秦熺見駕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354章 與李師師一起賞雪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688章 騷擾戰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樹第704章 西姜口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615章 對簿公堂(中)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86章 黃龍府第50章 懲治秦熺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726章 岳雲醒來了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