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占城的垂死掙扎

不過,事情的發展還是讓他們有些出乎意料,闍耶跋摩退入長山之中後,並沒有消極保守,一味固守。相反,他卻在阮成文的建議下,四處出擊。

他們選定的攻擊目標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從來不進攻城池,哪怕是縣城也不進攻。因爲阮成文深知以占城軍的實力,去進攻有火槍火炮,又有堅固城牆的城池,純粹是送死。

所以他們只打擊宋軍的運輸車隊,攻擊那些認同了宋軍統治的村莊和山寨。有時候,查明宋軍只有小股兵力駐守的情況下。占城軍也會攻擊一些沒有城牆的鎮子。而對於那些積極配合宋軍的占城官吏和百姓,他們是採取了十分殘酷的手段,一律予以處斬,甚至全家斬盡殺絕,以威攝占城民衆不得與宋軍合作。

這樣一來,占城境內,各地民衆皆人人自危,對於宋軍的進駐和管理多有牴觸,就連一些打算順應形勢,歸順大宋的占城人也不禁猶豫不決起來。

看着眼見就能將佔城納入大宋統治了,卻在最後一步卡住了。宋軍將領不禁焦急不已。他們都深知,如果不能將佔城國王闍耶跋摩擒獲或者殺死,一舉消滅占城最後一股抵抗力量。隨着時間的推移,宋軍將在占城陷入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陸游、陸文龍和李寶這三名高級將領更清楚,岳雲已經制定了兩年後開始北伐中原,收復河山的計劃。如果到時占城還未安定下來,將會嚴重拖延大宋北伐的計劃。

到了如今,這拔除占城最後據點的事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儘快想辦法解決了。岳雲亦是下令點齊三萬最精銳的宋軍。抵達離長山最近的一處縣城藩朗駐紮……藩朗縣府衙,現在已經改爲了臨時的前線指揮所。岳雲召集了所有宋軍將領,以及歸附的占城軍將領,舉行臨戰前的會議。

“諸位,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長山的各處進出山口已經有我們大軍扼守,成敗於否,在此一役,此戰若能戰而勝之,便能消除隱患。讓占城全境得以享受安寧與和平。不知諸位將軍對進山剿滅闍耶跋摩有何良策呢?”岳雲開門見山地說道。

衆將皆面面相覷,這闍耶跋摩派出來部隊全是小股部隊,打了就跑,只按着百姓及小村鎮下手。不要說宋軍主力部隊。就是一支千把人的部隊都不會去打,一直繞着走。這樣如何跟他們正面對決啊!

這時,一位占城將領卻是朗聲說道:“漢王。末將倒有幾條建議,不知可否提出?”

岳雲向他望去,見是一名四十餘歲,頭髮微白的中年武將,穿着剛剛發的黑色新占城軍鎧甲,這新鎧甲樣式和宋軍的鎧甲已經差不多了。只是胸前的胸牌不一樣。

他認得此人是原占城國的國都城守蘇利因,因其夫人是漢人女子。所以在宋佔開戰之後,就被免了職,甚至還被占城國王闍耶跋摩抓到監獄裡關了一段時間。直到宋軍攻陷占城國都後,纔將他放了出來。

蘇得因精通漢語,對大宋及漢人亦是十分認同,經歷這一事件後,他更是幾乎把自己當成了漢人。是以成爲留用的十餘名占城武將之一。

岳雲於是精神一振道:“蘇將軍,你只管言來!只要當真管用,嶽某一定採用!”

蘇利因受了鼓勵,心中亦是一喜,忙道:“漢王,昔年我占城國內伍王叛亂時,朝廷曾派出十萬大軍進攻,也奈何不了潛入長山中,受到蠻族支持的叛軍。這是爲何呢?是戰力不如他們麼?其實不是,只是他們盤踞的長山之地,天生奇險,而且諸險關山寨之間相互呼應、互相支援,朝廷大軍不得其門而入,明明兵力佔優。在那陣般的山中,不能一展所長,反而處處受制,這才招致失敗。自闍耶跋摩率軍退入長山中後,末將亦在冥思苦想,終於想出幾條計策。請漢王參詳,看看能否用得上。”

岳雲目光閃爍,心中亦是微驚道:“蘇將軍只管說來!”

蘇利因沉吟着道:“第一,我們應組織長山附近的占城百姓,以及漢人移民自發組織護衛隊。他們不僅熟悉長山地形、熟悉長山蠻族的情況,而且都曾受過近段時間闍耶跋摩派兵燒殺搶掠之害,若是有大軍支持。必能踊躍參加。有這些本地人協助,我大軍便可以減少迷路、受到霧瘴毒疫的危險,而闍耶跋摩利用地利的優勢就可以減少一半。”

岳雲聽聞之後,亦是頻頻點頭道:“蘇將軍此計甚妙,嶽某當會依此辦理。”

蘇利因這時又道:“據末將近段時間派人打聽查看,發現那些在長山外圍及山中前沿遺留在各處村寨中的一些老弱病殘,婦孺兒童,則有很多是闍耶跋摩的眼線,大軍一有什麼動靜,他們便會向山上通報,並且還是不是往山內偷運糧草。使闍耶跋摩不但消息靈通,還能不斷得到補給。如要徹底擊敗他,就得斷其耳目及可能得到的補給途徑……讓他們徹底失去情報上的優勢!”

他說到斷其耳目時聲音特別凝重,眼中還閃過一道寒光,在座的衆將都聽出其中的血腥味道,均心中不由一凜。他們沒想到占城的將領比自己還心狠一些。

其實,如果單從軍事上的角度看,蘇利因的方案並沒有錯,而且也有人也想到過。只是感覺這樣一來,豈不是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那和大宋一貫的謙和仁義相違背。

“不錯!有這些人在大軍眼皮子底下爲敵人通風報信、輸運糧草,敵軍又是據險而守,山中錢糧不缺,守上十年八年簡直都不成問題。難怪原來的伍王能一直守到其病死爲止!”陸游點了點頭,他十分贊同蘇利因的主張。

他在紅河州時,有一個“陸屠夫”的名頭。自然不至於在冷酷無情的血腥戰場妄談“仁義”,就算要講仁義,那也是對同胞而言。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長山蠻族中的老弱婦孺等於是闍耶跋摩的斥侯和給養兵,自然不能把他們當成無辜百姓來看待。

岳雲心中默記下了這一條,然後不動聲色地說道:“蘇將軍請直管說下去。”

蘇利因心中一陣高興,忙又說道:“此外,闍耶跋摩藏身之處乃是山中唯一的城池大叻。那裡地勢險要、山高林密,刀槍威力不大、火炮難以奏效,而且一路上有不少山寨關隘阻擋,十分難以靠近。不過,末將雖然一直擔任國都城守,沒怎麼出去打過仗,但也知道山中樹林密佈,如果多用火攻,或者毒煙,則拿下沿途關隘和山寨,必能事半功倍,可奏奇效。”

岳雲心中也不禁有些欣慰,看來這蘇利因也是一員智將啊。昔年占城的伍王逃入長山之中,十萬占城軍進攻皆不能取勝。如今他只領着三萬兵,雖然有火槍之利,但要想攻克這些險要據點,也的確艱難無比。而放火燒山,以煙火破敵,則要容易得多了。至少這樣做會不會造成山中占城蠻族大量死傷,今後他們在山中生活會不會艱難,那根本不是陸游考慮的問題。

蘇利因見岳雲連連點頭,一臉欣喜的神色,也不禁大受鼓舞,又說道:“最後一點便是,我軍裝備精良,人數又多於闍耶跋摩的軍隊。長山一帶山路崎嶇,任憑多少人上山,也只能緩緩而行,不如分路進發,各個擊破,小寨易攻者先取之,大寨難攻者則後取之,將其孤立之後,再行總攻。也就易破了。”

岳雲聽罷微笑着說道:“蘇將軍此言妙哉!嶽某亦正有此意,此外,吾觀闍耶跋摩據險而守,又佔據各處關卡要隘,自以爲可高枕無憂,卻未曾想到,下屬臣子未必個個肯陪他在山中當蠻子。我們可想辦法收買其部下,許其高官厚祿,誘其獻關設降……”

這時,他又走到地圖前,一指那上面的大紅圈道:“我們要徹底擊敗闍耶跋摩,需破大叻城;而欲破大叻城,則必破德蘭城;若要破德蘭城,又需先破其外圍七道關隘,先清外圍村寨,破除七道關隘和諸處山寨,採取步步爲營,緊逼合圍,壓縮其生存空間的辦法。促使其兵力最後只能退到大叻城附近集中,屆時,方可逼其決戰!”

蘇利因聽聞之後,亦連忙走到地圖旁邊觀察,細細思量之後,才悚然動容道:“漢王高見,二十年前我占城朝廷向大叻用兵,自進入長山山中後,便常腹背受敵,處處受制,正是未能採取先清外圍,再圖中心的計策,以至始終處於蠻族內外夾攻之下,結果爲防蠻族軍隊兩面夾擊,最後不得不退兵……漢王這一招真乃妙計啊!”rq

@!!

第3章 巡視軍營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26章 守城部署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436章 離別前的纏綿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420章 田獵舞會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483章 勢如破竹第84章 臨安來人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728章 宴會的異常情況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116章 斷後重任第821章 國號中華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481章 黃金兩年的發展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565章 “性賄賂”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754章 曼德勒攻防戰(五)第157章 另類的救人方法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4章 百姓請願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491章 老臣出馬第638章 德蘭之戰(下)第109章 聯絡遼國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730章 趙琢之死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384章 與趙瀅兒的談判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73章 定址琉球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131章 完顏雍的決策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78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720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下)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490章 傳國玉璽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