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

走出皇宮之後,劉子羽卻沒有立刻上馬車,而是向王居正和何鑄作了個古怪的手勢,然後才上了馬車,向大街上行去。

馬車徐徐開動,王居正和何鑄的馬車也沒有回家,而是載着主人徑直向飄雪閣開去。

作爲臨安四大青樓之一的飄雪閣原本是吳健春的產業。但金軍南下時,吳貴妃、張貴妃等一干宮中嬪妃皆被好色的金國皇帝完顏亮抓走。吳健春自覺失了靠山,再在臨安混下去,不免有些心中不安。聽聞朝廷正大力開拓遠洋貿易,尤其是鼓勵海商探索前往大食、威尼斯、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英吉利等地的航線。便將飄雪閣掛牌出售。

而劉子羽則趁勢購下了這間青樓。除了利用其牟利外,還將這裡作爲自己等一干清流聚會商議的場所。

剛纔在皇宮門口的手勢,便是示意要何鑄和王居正一起去飄雪閣商議。

進入飄雪閣的大院後,王居正和何鑄才發現在院內的廣場上,已經停着數十輛馬車,看這些馬車的樣式和裝飾,都顯是大有身份地位之人。兩人不禁暗自心驚,看來劉子羽召集了不少人,必是要圖謀什麼大事了。

兩人下了馬車,立刻便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上來逢迎。隨即,便引着他們七轉八轉,到了一間很大的廳屋內。

現在這裡面正端坐着一名中年武將,他留着短鬚。身板硬朗,穿戴着一身鎧甲,正是前四川宣撫使吳璘。

而在這廳屋內還沒有別人,估計先到的那些人已經在和飄雪閣的姑娘們快活去了。

何鑄和王居正連忙上前和吳璘寒噤。心中暗忖,連吳璘也來了,看來劉子羽要準備進行什麼大事了。

觀察了一下四周後,何鑄方撫着鬍鬚說道:“早就聽說飄雪閣是個銷魂之處。而且還能日進斗金。難怪劉大人將所有家產變賣,也要湊足錢來買下這飄雪閣……果然眼光高明山明。”

“唉,當時末將也想買的。只是實在湊不足那麼多錢。現在何大人聽聞高居監察部長一職,想必比吳某一身閒暇好得多吧?”吳璘滿臉堆笑着寒暄道。

何鑄一聽,不禁苦笑着擺擺手道:“真是讓吳將軍見笑了。監察部的實權乃在副部長王童手裡,老夫不過是個擺設而已。”他苦笑着擺手道。

王居正亦是痛心疾首地說道:“老夫和何大人也就罷了,下官還真爲吳將軍不值。吳將軍好歹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論地位、論資歷皆不比那岳飛差。正是因有吳將軍在,才保得四川平安,讓金遼韃虜無法南下。可將軍這樣的有功之臣,竟然被岳雲棄之不用。反將自己的一干無才小人提拔重用。實在讓老夫爲將軍鳴不平啊!”

何鑄聽聞之後,連連點頭道:“這岳雲挾驅逐金人之功,入主臨安,依仗兵權。挾天子已令諸候,大權獨攬。假勤王之名,行董卓之事,胡亂修改祖宗之法,讓自己的一干親信心腹、妻子兄弟擔當要職。實乃國之禍害,不得不除啊!”

這兩人在吳璘面前一唱一合。吳璘卻是不動聲色,嘆息道:“可惜本將的兵馬已經全被岳雲收編,無能爲力了!”

王居正聽罷一愣,出言試探道:“吳將軍不是還帶了八百親兵過來嗎?聽說皆是一以當十,經過血戰歷練的精銳啊!”

吳璘眯起眼睛。卻是淡淡道:“以本將這點人馬,和岳雲在臨安的數萬大軍去火拼,無異於以卵擊石……”

王居正忙道:“吳將軍此話差矣,我等身受皇上厚恩,在此關鍵時候,怎能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呢?”

何鑄也一邊點頭,一邊憤然地說道:“嗯,說起來這幾個月,官家還真受了不少委屈。堂堂一國皇上,竟然被軟禁在皇宮之中。我等入仕十餘年的朝廷命官反而要聽從一幫武夫的指揮。若是放在從前,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王居正亦是乾咳了兩聲,假意勸道:“咳、咳!何大人還是看開些吧。現在可是亂世,亂世之中有兵就有權。皇上、朝廷都離不開武將的支持。自太祖朝以來,一直預防的藩鎮之亂,眼下算是漫延到中央朝廷來了。現在皇帝廢立,朝中決策,大臣職位,皆要那嶽逆點頭才行。實與當年三國時期的董卓、曹操無異啊!”

聽着兩人一唱一和,吳璘卻是依舊不動聲色。暗忖這幫文人想造岳雲的反,恐怕這輩子是不行了。岳雲這小賊做事心狠手辣,又手握重兵,有槍有炮。這些文人莫非想做詩罵死他嗎?

如果不是因爲自己在臨安全無根基,又深受岳雲一派之人忌憚,他纔不想來參予這趟混水呢。

等會看看吧,如果這幫人的確無法成氣,自己就趕快找個機會辭職閒暇在家算了,免得引起岳雲的疑心。吳璘心中想道。

於是,他微微一笑道:“不知道兩位大人是說的哪位官家?是當今聖上還是太上皇啊?”

“當然是被嶽逆稱爲的太上皇了!老夫及朝中一干大臣、武將,誰不是官家一手提拔而來的?”王居正一臉慷慨激昂地說道:“那趙琢只是嶽逆立的一個傀儡而已,之前當皇子時就只知提籠架鳥,鑽營青樓,哪裡關心過什麼軍國大事?這樣一個無能之輩,我等正會甘心擁他爲帝?”

何鑄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何某想,那嶽逆之所以能拋棄前嫌,力推此人爲帝,而不從太祖的後人中另選賢能爲帝。必是覺得,趙琢能聽其擺佈,不會反抗。以便他獨攬大權。所以,此軟弱無能之輩,怎配當我大宋皇帝?在何某心中,我大宋的皇帝,依然是高宗皇帝!”

這兩人說得是慷慨激昂之極,吳璘卻依然和他們打着哈哈,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不置可否,只說自己來此地只是和一干老友碰碰面,聊聊風花雪月之事,對於軍國大事,他已心灰意冷,不想再提。

就在王居正和何鑄打算再勸勸吳璘時,卻聽門外傳來劉子羽的聲音:“官家,這邊請!”

“什麼?官家來了?”門內三人皆是大驚失色。RQ

第42章 回到楚州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31章 各有算計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459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229章 行營左護軍的覆沒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25章 初次交手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261章 皇儲之爭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29章 突襲泗州第261章 皇儲之爭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戰(六)第469章 盧容之戰(上)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558章 九嶺鎮之戰(九)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611章 招搖撞騙的岳雲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832章 岳飛病逝第36章 動之以情第13章 四處借糧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109章 聯絡遼國第819章 愛恨情仇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99章 東漂之女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508章 大宋新體制的確立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655章 遼國公主來了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364章 薩摩藩的覆滅(上)第333章 楊月的心思第8章 初見張憲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478章 監察部的籌備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204章 神秘的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