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臨安城破

但王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紇石烈志寧的敗退也只是誘餌而已。待宋軍主力上岸之後,他失去了水戰的優勢。而就在宋軍上岸之後,金軍大批騎兵卻從山坡背後衝殺了過來,而且竟然是“鐵浮圖”和“柺子馬”精銳部隊。

在背後是長江、面前是金軍鐵騎的情況下,王德表現出了視死如歸,英勇頑強的精神。和五萬部下一起,跟金軍鐵騎殊死搏鬥。只是雙方實力相差太大,讓這些訓練不足,裝備鬆懈的宋軍,與金軍最強悍的精銳騎兵在平原上作戰,實在跟自取滅亡沒什麼兩樣。

到了日落時,王德身中五箭戰死,五萬宋軍陣亡了四萬多,只有數千人在時俊和盛新的帶領下逃上水師船隻,成功撤回。

而他們這時也聽從了王德臨死前的建議,沒有直接回採石磯,而是沿長江逆行,到上游兩百多裡外的江州上岸,方逃過一劫。

與此同時,瓜州的金軍也在完顏亮親自率領下,向建康發起了進攻。此地的宋軍守將是李顯忠和魏勝。而在這裡,完顏亮沒有用任何詭計,直接就是發動了強攻。因爲他將火器搬上了戰艦。認爲可以憑藉此利器,正面擊潰宋軍水師。

不過完顏亮顯然高估了自己水軍的實力。他的精銳水師都由徐文和鍾子儀率領,從海上直奔臨安而去了。而建康至鎮江這一帶的水師是宋軍水師中最強的。因此在長江上的大戰中,魏勝大展雄風。領軍擊沉金軍多艘戰艦,金軍中多名將領溺水而亡,士兵和船隻損失嚴重。完顏亮在這裡遭受到了和原本歷史上1161年那次瓜州之戰同樣的失敗命運。

只是,歷史畢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宋軍雖然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勝利,卻已經只是迴光返照了。就在魏勝和李顯忠欣喜若狂之時,從臨安方向卻來了兩名太監,拿着聖旨。要他們立刻向金軍投降。

如果不是這名太監李顯忠曾見過,認得是宮中的總領太監王公公,他幾乎要以爲來者是金軍奸細了。

“王公公。怎麼會讓我們向金軍投降呢?我們可剛剛大勝啊!長江防線仍是堅不可摧,足以抵擋金軍南下的啊!”李顯忠一臉驚奇地問道。

王公公這時方嘆道:“你們這裡是守住了,可臨安卻已經被金軍攻破了!官家、太后。所有的文武大臣盡被金軍俘虜。所以,只有投降了!”

所有前來聽旨的將士皆驚魂未定。金軍不是還在長江北岸嗎?怎麼就攻破臨安了?王公公這才向他們講述了五天前在臨安發生的事。

原來,就在朝廷衆臣爲了是否同意完顏亮的條件,和金國是否簽定如此屈辱的條約之事爭得不開交時,臨安碼頭外卻突然出現了大批戰艦。

這些戰艦不但體積寵大,且全是車船,船上更裝備了炸彈及拋射器。且讓臨安軍民更爲膽戰心驚的是:這些戰艦上竟然掛的是全部是金國旗幟。

臨安的水師早在開戰後不久就調往鎮江至建康一線防守了。要不然魏勝和李顯忠也沒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大敗金軍。

可如此一來,卻讓臨安的水面防禦接近於零。完全無法抵抗金軍的登陸。

而金軍在杭州灣迅速登陸之後,趁着臨安城內一片慌亂,宋軍士兵沒有到達防守位置之時。猛攻城門。在他們採用了可拋射的瓦罐炸彈後,臨安城門便轟然倒塌了。

宋軍的士氣也隨着城門的轟開而降到了最低點,從海上突如其來的金軍已經讓他們不知所措,再加上金軍的火器讓城門形同虛設。更摧毀了他們抵抗的勇氣。

紹興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臨安城陷落。趙構這次沒有再跑掉。他雖然在臨安城內也挖掘了通往城外的秘密地道。但金軍卻因汴京城地道的事,對宋朝皇帝的逃跑思想早有提防。

指揮這次突襲行動的金軍將領徐文在圍困臨安後,便下令對城外三十里的地帶進行反覆搜索,並在各處要道安排了崗哨阻截。趙構和一班皇室成員、文武百官雖然從地道逃了出來,卻仍被金軍截住,全部作了俘虜。

此時徐文亦知道自己軍隊的主力還在長江北岸。自己雖然攻破了臨安城,但畢竟只有幾萬人,又要看守數萬俘虜,還要維持臨安城內的秩序,兵力嚴重不足。如果這時遇上附近州縣宋軍反撲,搞不好還會讓臨安失守。

於是,他一邊派信使稟報完顏亮,臨安已經拿下。另一邊便命令趙構傳旨給採石磯和建康的宋軍,要他們向金軍投降。

趙構爲了活命,自然是一一照辦。並命自己最寵信的兩位太監曹公公和王公公,分別去採石磯和建康宣旨。

王公公說完目前的情形之後,方一抹眼淚道:“李將軍、魏將軍,大宋已經亡了,官家投降了!諸位將軍已經盡到了最後的努力。朝廷亦不會再怪罪你們沒有死戰到最後一人了!眼下大勢已去,我等還是順應天命吧……”

“不行!決不能降!”魏勝立刻怒吼道。

他面紅耳赤道:“如果金國的皇帝是漢人,我魏勝也就認了,就當成是大宋天數已盡,改朝換代而已。但完顏亮這韃子皇帝卻是女真人。女真人這二十年來,侵我大宋,毀我家園,殺害我漢人百姓,在我中原大地犯下了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難書!我決不降金!”

“對!我們決不降金!”李顯忠和他身邊的一干宋軍將領也立刻響應道。

王公公見着這一幕,卻是有些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沒想到魏勝竟然不聽從皇帝的命令了。

“李將軍,眼下我們還有五萬多人,我想從海上進攻臨安的金軍數量應該不人太多。如果我們這五萬多人殺回去,說不定能殺金人一個措手不及。萬一能救回官家。豈不就可以扭轉局勢了嗎?”魏勝突然靈機一動,想了一條計策。

李顯忠微微一思量,便點了點頭道:“好!李某就舍了這七尺之軀,隨魏將軍拼一把了!就算長江防線失守了,我們如果能奪回臨安,大宋依然還有一線希望!”

兩人於是將目前的情況告知了部下,表示將率軍回返救臨安。而他們所屬的士兵大多也安家在臨安,絕大部分都願意隨同救援。

兩人商議之後,便留下千餘人,虛張聲勢,在長江南岸插上了許多旗幟。讓對岸金軍以爲宋軍仍在。然後留守的小部分士兵又日日駕船在江上巡弋,讓金軍摸不清楚狀況,不敢驀然進攻。

如果,情況真的這樣發展下去,魏勝倒是極有可能挽救大宋的命運。因爲在臨安的金軍只有五萬人,且他們的將領徐文和鍾子儀都是水軍統帥,對於守城並不擅長。這些金軍也全是水師官兵,真打起陸戰來還不及宋軍。

更何況臨安城內被俘的三萬宋軍還隨時有可能起來反抗。城中百姓也仍然心向大宋。如果真的發現宋軍援軍出現在城外,極有可能發動暴亂,打開城門迎援軍進城。說不定趙構便又能苟且偷生多年了。

不過,因爲一個人的決定,卻讓大宋的命運從此滑向了深淵。那個人便是紇石烈志寧。

紇石烈志寧在分三路過江,一舉擊敗王德後,他就得到了完顏亮在瓜州渡江作戰失敗的消息。

原本他的副將白彥敬建議其向東進攻建康至鎮江一線,以接應完顏亮過江。但紇石烈志寧卻道:“待陛下過了江,南朝皇帝聞知此事,豈有不跑之理?當年因趙構小兒逃到海上,才使四王爺‘搜山檢海’的抓捕計劃落空。讓宋朝又延續了二十餘年。如果此次我們又讓趙構跑掉,只怕再用二十年也未必能完全滅宋!”

白彥敬一想也是,於是便問道:“那依將軍之意,應當如何呢?”

紇石烈志寧一指地圖上的臨安道:“我們直接南下,以輕騎直奔臨安,中途的宜興、湖州等城池皆繞過。當我們的大隊騎兵出現在臨安城下時,宋軍的抵抗意志必將隨我軍的到來而崩潰。屆時,我們就是金國的第一大功臣了!”

不過,他也想到,不去策應一下完顏亮也的確說不過去。於是紇石烈志寧便讓白彥敬率五萬軍隊向東攻打建康,自己則和熟悉江南地形的漢軍將領孔彥舟、李成乖,率騎步軍十萬人,直撲臨安。

雖然從採石磯到臨安比從鎮江到臨安遠,但由於金軍多爲騎兵,因此紇石烈志寧的六萬騎兵反而比魏勝先進了臨安城。只有孔彥舟率領的四萬步軍還落在後面。

徐文和鍾子儀攻下臨安後,原本心中一直有些戰戰兢兢。畢竟自己只有五萬人,還多是水軍官兵,而臨安卻是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四周又全是宋朝的州府,雖然兵力不多,又都是戰鬥力低下的廂軍。但萬一集合起來,援救臨安,只怕自己也有手忙腳亂半天。他唯恐自己守不住,一直待得紇石烈志寧率六萬騎兵趕到後,才總算放了心。

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243章 混亂的臨安城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204章 神秘的鞏家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229章 行營左護軍的覆沒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25章 初次交手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778章 真相大白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70章 人質危機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157章 另類的救人方法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82章 定計報復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14章 論商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180章 宴會風情第326章 瓦罐炸彈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172章 戰後安排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756章 假途伐虢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10章 趙構召見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424章 兵分兩路第800章 大爆炸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79章 遇襲第704章 西姜口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