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

“什麼?難道紅河州出什麼大事了?”岳雲一聽,嚇了一大跳。

他這時不得不一臉歉意地望着趙瀅兒道:“瀅兒,爲夫先去處理一下政事,待處理完了就再來看你!”

趙瀅兒忙道:“夫君,你只管去吧!瀅兒這裡有這麼多侍女和下人照顧,沒事的!”

岳雲走出房間,和楊興一起,並肩向自己的書房走去。邊走邊急忙問道:“楊興,究竟陸游在紅河州幹了何等事?竟會讓張擇端彈劾他?”

楊興搖了搖頭道:“我也不是很清楚。貌似是有去紅河州做生意的商人回來後,向張大人反映了陸大人在紅河州的一些作法,讓張大人十分氣憤。”

“哦。”岳雲知道再多問也無濟於事,便打算到了書房後直接問張擇端算了。

他一走進書房,張擇端便迎上前來,吹鬍子瞪眼道:“大都督,陸游這傢伙在紅河州弄得天怒人怨,百姓逃亡者甚衆,連起碼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您可得把這傢伙革職查辦才行啊!”

“啊!他幹了些什麼了?”岳雲一聽,也嚇了一大跳。

這時,張擇端方氣呼呼地講述起來。

原來,陸游到了紅河州後,首先就推行了一個“自由放行”的措施。

他宣佈:紅河州已經正式成爲大宋海外都護府的一個直轄州,將遵照海外都護府的規定。進行管理。如果有不服海外都護府管制的。仍然想當安南國民的。他也不予強求爲難。作爲紅河州知府,本着好生之德,州政府允許他們變賣家產,南渡紅河,回到紅河以南的安南國去生活,同時,每人還發五兩銀子的路費。

該措施宣佈之日起三個月爲“自由放行”階段,紅河州許出不許進,只准安南人離開,但不準進來。而漢人則可以商人身份自由進出。安南人若想以商人身份進出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按人頭,每人預先交一千兩銀子保證金。

當然,陸游還是不敢明目膽說安南人必須交一千兩銀子保證金。而是說的所有商人必須交納。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漢人有十兩銀子便可進入,另外九百九十兩銀子可以打個欠條先欠着,所以實際上成了漢人可以隨便進出紅河州,而安南人出去了就回不來了。

畢竟沒多少人願意交一千兩銀子的保證金,而且還是按人頭算的。陸游在實際操作中,更是是將商人帶的僕役、車伕、苦力都全算作人頭。這樣一來,不要說貧窮的安南人,就算是那些大戶們也沒幾個交得起。

於是,那些對岳家軍佔領極爲不滿的人,就立刻決定離開了紅河州。南渡紅河去了安南。而其實的人則在觀望,他們對被佔領很不滿,卻又捨不得這裡的家產,便詢問州府如何進行管理。

陸游便發佈了第二條公告,即宣佈三個月的“自由放行”結束後,所有還在紅河州的原安南民衆將被視爲海外都護府的百姓。但由於此地新附,暴亂甚多,因此需要進行軍事管制。

至於如何進行軍事管制,陸游也一併公佈了措施:那就是將紅河州劃分爲海防、下龍、宣光、諒山、北江等二十五縣。軍事管制期間,各縣百姓需在駐軍的“保護”下。由各縣府衙安排工作,統一勞動。食物、衣服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均實行配給制。由縣府衙統一發放,不得自由買賣。同時,民衆每十戶爲一甲,每十甲爲一保。每十保爲一鄉,實行保甲制度。十戶之間要互相監督。以防有叛亂份子出沒,如果本戶中有叛亂份子而沒有向駐軍舉報,將全戶處斬。連坐的其他戶,如果舉報成功,將得到被舉報戶財產的一半以作獎勵。

當然,陸游也同時宣佈,軍事管制只是一種必要手段,不會一直無限期推行下去。如果該縣每個季度發生的抗稅、叛亂、械鬥次數低於五次,且每次規模不多於十人,就被視爲“良好縣”,連續一年都是“良好縣”,就將解除軍事管制,開放商品買賣,允許民衆自由活動。成爲和海外都護府下屬的臺灣、呂宋、琉球三州一般無二的“正常縣”,並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但如果再度在三個月內發生五次以上叛亂事件,則又將進入軍事管制階段。

對紅河州的安南民衆來說,一條路是可以拿五兩銀子的遣散費到南邊的安南國開始新的生活,另一條路則要在大宋軍隊的刀槍下,如同犯人一般在軍事管制下戰戰兢兢地過日子。

那些對被佔領極爲不滿的熱血份子也頭腦冷靜了下來。他們雖然想振臂高呼,號召民衆起來造反,但代價卻是要擔上全家人的生命。因此,除了極少數冥頑不化之徒,都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條路。在家人的性命面前,他們還是果斷放棄了當民族英雄的機會,而選擇了去自己崇敬的祖國安南生活了。

只不過,這些反抗分子一過了紅河,再想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好歹紅河也是一條湍急的大河,想游回來可沒那麼容易,而紅河兩岸的碼頭又被岳家軍全部控制住,所有南岸的船隻都收繳了。

同時河上還有戰艦巡航,北岸亦建了大批哨所防止偷渡。那些想帶領戰士到紅河州來打游擊的安南愛國之士根本就進不來。

雖然陸游給了南遷的安南人五兩銀子作路費,但這點錢卻只夠他們三個月的生活費。如果想要過上以前的舒適生活,則必須變賣家產田宅方可成行。

但在這麼多人都同時拋售的時候,賣的價格不免太低。根本不足以彌補損失。因此,那些中立派在思考了很長時間後,大部分還是選擇留在了紅河州繼續生活。

至於那些嚮往大宋,認爲在海外都護府治理下,會生活得更好的親宋派安南人,自然更不會離開了。而陸游也深知大棒加胡蘿蔔的並用。並非一味高壓,對於奉公守法,老實勞動交稅的安南人,他自然也十分客氣。

如果按照紅河州各縣府衙的安排,老老實實勞動的安南人。所得的報酬並不比他們以前低。甚至因海外都護府直接管理後,在遇到天災瘟疫之時,州政府比安南統治時期救濟百姓還幹得更好一些。

在陸游花費了一百萬兩左右白銀,送走二十餘萬對海外都護府不滿的危險分子後,紅河州政府不但從這些離開者那裡,低價購買到大量的土地和田宅,而且管理起來也輕鬆多了。甚至有些縣令還覺得比管理臺灣和呂宋的縣份還容易。

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當一千人中有兩三百人對政府極度不滿時,就像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一樣,只要有一顆火星濺進去就能引發爆炸。而且一旦出現暴動叛亂,就很容易蔓延開來,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但是若一千人中只有不到七八個人對政府極度不滿,而其他的人則都還能忍受的話,就算這幾人製造出一些零星的暴動,也難以形成燎原之勢。再加上保甲制度的實施,重獎告密者,又有駐軍一直嚴加戒備,留下來的一小部分“愛國義士”又豈能動搖大局?

聽到這裡,岳雲不禁納悶了。這說明陸游乾得很好啊!怎麼張擇端還要彈劾他?

張擇端見岳雲不明所以,方提醒道:“大都督,陸游他強令百姓連坐,使得大批百姓逃亡,且強迫百姓必須按他的指示勞動,這完全是把他們當成犯人啊!這樣的人怎可爲官啊?理應將他革職查辦,另選賢能上任!”

岳雲不禁哭笑不得,這陸游他正打算重用呢。怎麼能查辦?查辦了他誰去替自己平定紅河州的局勢?

不過張擇端身居海外都護府最高通判一職,主管訴訟,從朱仙鎮以來,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賣力工作。又不能寒了他的心。而且陸游的這些方法,的確也非常殘酷,動不動就誅連全家。雖然在岳雲看來,對於叛亂份子斬草除根是必須的。但張擇端這種連金軍都想去感化的老學究,如何會接受這樣的血腥統治方法啊?他和一幫文人還想的是用聖人之道,儒家學說去感化安南蠻夷呢。

岳雲思量了片刻,摸了摸下巴道:“這個……張大人。我們也不能只聽一面之辭啊?還是得到實地去看看才行……而且,陸游身居一州知府,在我海外都護府也算是高官了。對他的處置要慎重啊!”

張擇端一想也是,總不能聽幾個商人的話就不經調查把一州知府免職吧。於是便拱手道:“都督大人,老朽願意去一趟紅河州,瞭解那裡的實際情況。看陸游究竟爲何要用如此殘酷的手段對待紅河百姓!”

“嗯,派人調查是肯定的。只是您老歲數這麼大了,還去那裡,只怕……”岳雲有些擔心道。

“不怕!老朽身子骨還硬朗着呢。去趟紅河州沒問題!”張澤端氣呼呼地說道。

無奈之下,岳雲只得同意了他的要求,答應派他去紅河州調查當地的情況。

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734章 是否稱帝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57章 船上驚變第34章 錦囊妙計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241章 葫蘆谷之戰(十)第381章 翻雲覆雨第832章 岳飛病逝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22章 作戰會議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478章 監察部的籌備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87章 善後事宜第69章 翻手覆雲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57章 船上驚變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決定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832章 岳飛病逝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492章 誓師北伐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820章 漢遼合併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694章 秦熺見駕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98章 競拍秀麗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