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談判開始

兀朮這對方起身向完顏稟作了一揖道:“陛下,這南朝之人奸滑之極,一邊遣使談判,一邊又大舉進攻我們,實乃可惡之極。但我大金乃禮儀之邦,兩國相爭,不斬來使,雖然彼對我不講信義,我等卻不能與之一般見識。依老臣之見,不如將這兩名使者叫回來,詳細詢問一番。看真若那範同所稱,系岳飛擅自行動,還是出自趙構小兒的授意!”

晃顏稟眉頭一蹙道:“皇叔,這事恐怕不會是岳飛擅自行動吧。他兒子都派來我國當使臣了。他就算想自個兒進攻我國,也不應該選他兒子在這裡的時候吧!那不是把他兒子送上來讓我們殺嗎?依我看,應該是宋室朝廷想玩陰招吧!”

完顏亮這時出列打圓場道:“微臣覺得:皇上和四皇叔均言之有禮!據微臣派往臨安的細作探知,那岳飛已和朝廷貌合心離,雖無藩鎮之名,卻已有藩鎮之實,聽調不聽宣。因此,他極有可能尚不知其子已被遣往我國談判,而仍按其原本計劃,大舉攻我!所以,不排除宋國皇帝想借刀殺人,讓岳雲死在我國,使我大金與岳飛激戰,他正好輾除岳飛這個藩鎮,同時還削弱了我金國的實力,讓我們無力南下!”

完顏稟一聽之下,也覺甚爲有禮,於是便從善如流道:“既有皇叔和亮弟求情,那便叫他們回來吧!”

當侍衛將範習和岳雲帶回來時,範同已嚇得背後全是冷汗。

完顏稟語氣嚴厲地質問道:“你們當真不知宋國主動進攻我國之事?”

範同剛剛從生死線上掙扎回來,魂不附體,連忙點頭稱是。並將責任全推在岳飛身上,稱是岳飛這武夫擅自行動,不顧宋金友好的大局。

岳雲一旁聽得心頭火起,當即便上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我覺得此事我方並不理虧!”

“哦?岳雲,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說這話!”完顏稟也不禁怒目而視道。

岳雲侃侃而談道:“第一,先違反協議的是貴國。三年前,我國便與貴國簽訂了《紹興和議》,貴國將河南、陝西之地歸還我國,雙方以黃河爲界。可僅過了半年,條約墨跡未乾,貴國便撕毀協議,派兵南下進攻我國。既然貴國做得初一,我國又爲何做不得十五?”

“第二,我國與貴國從前年發生戰爭以來,一直大小戰不斷,直到去年四月才簽訂了一年的停戰協議。而如今已是十月,停戰協議的有效期限已超過了半年了,既然停戰期已過,我國有軍隊進攻貴國恐怕也算不得違約吧?”

“此外,遼國已遣使來我國,要求與我國結盟共同進攻貴國,現在我我在上京與貴國談判,恐怕同時亦有一場談判在臨安進行。如果陛下非要追究我爹進攻貴國的行徑,那豈不是逼我國與遼國結盟嗎?”

岳雲話音一落,金國衆臣皆竊竊私語起來,完顏稟雖然有些昏庸,卻不代表他是傻子,自然聽出了岳雲所說之事極有可能就是事實。

但岳雲說話如此咄咄逼人,他身爲一國之君,卻感到有些下不了臺,於是便望向兀朮,用眼神向其求助。

兀朮原本半閉着雙眼,見狀方猛拍椅子把手,一雙虎目中露出些許佩服之色道:“好一個岳雲!果然口若懸河,把無理也說成有理了.”.”難怪連本王當初也會着了你的道!這次就算你這小兒過關好了!”

兀朮這麼一說,完顏稟也鬆了一口氣。範同自然也順驢下坡,稱他會立刻派人返回臨安,向本圍官家稟明此事,讓本國樞密院立刻下令,要岳飛退兵。

接着,完顏稟便宣佈有關兩國和談之事暫告一段落,開始廷議金國國內的一些事宜了。

此時,岳雲和範同作爲宋國使臣,自然便不方便留在大殿內旁聽了。當即便由宮內太監領其到旁邊偏廳休息。吃過午飯後。

唐括辯、徒單貞和邢具瞻三名金國禮部朝臣陪同他們一起,到了旁邊不遠處的太和殿,開始正式的談判了。

談判開始後,岳雲和範同便提出,以宋金靖康之難前的邊境爲界,兩國以兄弟相稱。這讓唐括辯、徒單貞和邢具瞻三人聽得瞠目結舌。不過他們很快便意識到,這是宋方獅子大開口,於是便反過來提出以長江爲界。於是,雙方便如商鋪買東西般開始討價還價。從上午談到下午,還是沒有達成共識。此時,範同提出以三年前的第一次紹興和議的邊界爲準,雙方以黃河爲界,而唐括辯則提出西段以大散關、秦嶺爲界,東段以淮河爲界。中段的蔡州、唐州歸金,鄧州歸宋。

知道後世第二次《紹興和議》內容的岳雲便猜到,這基本上就是金國的底線了,這個劃界辦法已經和歷史上第二次《紹興和議》的劃界差不多了。

只不過,讓他有些奇怪的是,剛纔怕得如此厲害,對金國如此恭順的範同,爲何現在又突然強硬起來了呢?

於是,在一次談判間隙,兩人一起上茅廁之時,岳雲方小心翼翼地問範同本方的談判底線。

範同這才一臉神秘地說道:“嶽將軍你放心好了,來之前官家已向我授意,我們只需一直談下去即可,但就是不能達成任何協議,等臨安方面再派信使來通知後,我們纔可決定是否妥協。”

“哦?”岳雲有些驚奇地問道:“官家的意思是……”

範同嘿嘿一笑,低聲道:“其實嶽將軍你之前在金鑾殿時和金國人說的,在臨安習時有一場談判,這原本就是真的。現在估計遼使也到了臨安了,官家的意思,看金國和遼國哪邊更可靠,給我大宋更多的好處,咱們就倒向哪邊!”

岳雲驀然心驚,他這才深深感覺到,趙構也不是完全受秦檜擺佈的,秦檜可是絕對支持和金國友好的,如果趙構完全聽秦檜的,他是絕不會讓金、遼兩場談判同時進行,並想從中漁利的。

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8章 初見張憲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354章 與李師師一起賞雪第56章 楊幺之妹第12章 糧食危機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133章 雲雍初會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90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424章 兵分兩路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730章 趙琢之死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158章 分兵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747章 魏勝請戰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40章 突襲(下)第575章 遇刺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469章 盧容之戰(上)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43章 行軍日誌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49章 秦家公子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81章 兇手是誰?第39章 突襲(中)第664章 法院斷案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60章 反擊第194章 約法三章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81章 翻雲覆雨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559章 遼軍奇襲的慘敗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781章 沙河之戰的序幕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