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

“什麼?這麼快就打起來了!?”這下岳雲可是又驚又喜了。歷史上並未出現的遼國東征西夏之戰,竟然真的出現了。這會對現在的歷史有多大的改變,讓人實在無法預料。

他立刻將懷中的鞏月漓抱了起來,放在旁邊的一張椅子上,然後凝聲問道:“月漓,究竟是怎麼回事?現在遼夏之間戰爭打得如何了?快說給我聽聽!”

從馬擴西行赴遼之日起,岳雲便讓鞏月漓往陝西派遣了密探,那裡臨近西夏,兩地民衆之間的邊貿來往,交易頻繁。他還特地讓鞏月漓吩咐情報人員,除了金軍的情報外,還要特別注意西夏和西遼的動靜。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立刻快馬回報。

鞏月漓伸出玉蔥般的白嫩纖手,輕撫了一下額旁的秀髮,淡笑道:“我也是昨天才收到情報的,消息從西夏傳到陝西,又從陝西傳到臨安,然後再從臨安傳到臺北……雖然已經用了最快速度,但也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現在我們得到的消息其實是五月底的情況……”

原來,在五月初時,耶律大石便親率大軍發起了對西夏的進攻。此時西夏的皇帝是才繼位的少年皇帝,叫做李仁孝,他是歷史上西夏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但他繼位時只有十六歲,現在也不過十八歲,西夏的朝政大權掌握在太后任洇雪和西平公、翔慶軍都統任得敬手中。

而需要說明的是:這位任得敬不但是西平公,還是國丈。他正是任洇雪的父親,掌握了西夏的所有大權。也就是說,現在西夏雖然名義上是李仁孝當皇帝,但他早已被架空,連宮中讓哪個侍衛當差都安排不了。

歷史上,李仁孝一直到1170年才藉助金國的力量除掉了任得敬,重掌西夏大權的。而現在。才只是1142年,李仁孝年紀幼小,身邊也沒有什麼親信。根本拿任得敬沒辦法。

任得敬其實也是一個能力頗強之人,原爲宋朝西安州通判。元德七年(1126年),夏出兵侵佔北宋西安州。敬獻其女於西夏崇宗李乾順。出降爲靜州防禦使。及其女於1138年被立爲皇后,升都統軍。西夏仁宗李仁孝即位當年(1139年),他率軍平定蕭合達叛亂,因功封西平公。

這個時候,任得敬便藉着西夏的老皇帝李乾順才死兩年,新皇帝李仁孝年幼,自己女兒又正好是太后的機會,一舉掌控了西夏朝政大權。只不過,他也纔剛剛掌權沒多久,朝中大臣也還沒有完全收服。還不敢作出後來的企圖篡位分國舉動。相反,他現在還處在掙威望的時候,對西夏可不是一般的負責任,耶律大石進攻西夏時,他正率領夏軍去撲滅威州和定州的農民起義。

不過任得敬卻不知。這場原本應該於1143年才爆發的起義之所以提前了一年,就是因爲有遼國在背後煽動引導的緣故。

於是,耶律大石就趁西夏主力在定州和威州之際,大舉進攻。半月之內就連破十餘州縣,兵鋒直抵西夏首都靈州城下。而在這裡,他們遭到了西夏軍的頑強抵抗。同時任得敬也將平叛之事交由其弟任得聰負責,自己率西夏軍主力回援。

而耶律大石早就算準此事,他在靈州南部的羅龐嶺埋伏下重兵,任得敬率軍氣喘吁吁地跑過來,正好一頭撞進埋伏圈。一番廝殺之後,西夏軍大敗,不過好在他們是本土作戰,地形熟悉,任得敬總算抄小路突圍回到了靈州,但主力卻已折損大半。

耶律大石頓時便派遼軍主力將靈州圍了個水泄不通。而西夏朝廷上下也萬衆一心,準備抵抗到底。靈州是西夏立國百餘年的首都,城牆高大,糧草兵器均十分充足,遼軍猛攻十餘日皆無進展。

耶律大石便轉變了策略,以一半兵力繼續圍困靈州,另一半兵力則分兵佔領西夏的其餘州縣,一來摧毀西夏各地的抵抗力量,二來爲遼軍收集糧草,以以戰養戰的方法,準備長期作戰。

這一下可就擊中了西夏的軟肋。西夏雖然皇族是党項族人,但國內大部分民衆卻是漢人,他們對党項族人的統治原本就不服,不然遼國也不會那麼容易煽動起農民起義了。而遼國雖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但對其統治的各民族比較友善,無論是奚族、渤海族、漢族都比較認同遼國。

所以二十年前北宋與金結盟,大舉進攻燕雲之地時,原以爲當地漢族會大力響應,結果卻是空歡喜一場。燕雲之地的漢人對宋軍的到來並不歡迎,他們反倒更喜歡在遼國治下生活。後來金軍南侵時,那麼容易就佔領了宋軍重兵佈防的燕京府,也跟此不無關係。

而西夏在遼國未被金滅亡前,就是遼國的屬國,其境內漢人自然知道契丹族對漢族的態度。且西夏的上一任皇帝崇宗李乾順,他娶的第一任皇后就是遼國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在西夏和遼國均極有名望,深得民間百姓和朝中士林學子好評。

李乾順即位後,爲了鞏固與遼國的關係,隨即向遼國請婚。貞觀五年(1105年),遼天祚帝封宗室女子耶律南仙爲成安公主,嫁李乾順爲皇后。耶律南仙於貞觀八年(1108)年4月生下一子,取名李仁愛,被李乾順立爲世子(太子)。 耶律南仙頗會處理西夏國君及其後妃的關係,與李乾順恩愛,與其他妃子也相處融洽。這在和親公主中是少見的。1124年,李乾順的愛妃曹賢妃生下一子,南仙請求取名爲李仁孝(既是後來的西夏仁宗),令保姆抱至自己宮中,撫摩愛之。由此可見她與其他妃子的親密關係。

其後。金國崛起,對西夏恩威並施。金國多次向遼發起進攻,先後攻克了遼國的中京、西京。在此情況下,耶律南仙對故鄉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之心,她積極努力,使得西夏多次出兵援助。太子李仁愛也主動請纓。

遼國元德二年(1120年),金軍向遼軍發起猛攻。遼朝將亡。天祚帝倉皇出逃,臨近西夏邊境,李乾順派人前去迎接。當時金太祖也派人進入夏國。向崇宗李乾順提出條件:若遼天祚帝入夏,望將他繳獲解金,金會割遼部分土地以作酬賞。乾順見遼大勢已去。權衡利弊之後,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將天祚帝“讓”給了金國。元德七年(1125年),遼天祚帝延熹被俘,遼朝滅亡。同年9月,太子李仁愛傷心遼國之滅,憂憤而死,年僅17歲。

同月, 耶律南仙傷愛子夭亡,憂祖國滅亡。憤李乾順無情。悲傷過度,絕食抗議而死。

也正因爲耶律南仙和李仁愛都死了,纔會論到任洇雪和李仁孝當西夏的太后和皇帝。所以,這一對母子上臺,自然就會繼續選擇投靠金國。而不是遼國。

其實,李乾順當時的選擇,從國家大局上來說,是沒有什麼錯的,算是審時度勢的結果。不過西夏的老百姓可就不這麼看了,他們對看起來較爲文明的遼國。映象遠遠好於“野蠻”的金國。而且遼國的公主又是西夏的上任皇后,他們總覺得遼國要經金國親近一些。

再加上西夏最近幾年因爲不敢到陝西打草谷(因爲那裡已經從宋國的地方變成了金國的地方),生怕觸怒金國,党項貴族的收入銳減,他們便加重了對漢族百姓的壓榨,引發了多次起義。

現在遼國已經大張旗鼓地打了過來,党項族的人還好說,他們是統治階層,肯定是要死抗到底的。從農奴翻身作主人,是人人都想的。但從主人的位置跌下來當農奴,卻是誰都不願意的。

只是,西夏國內的那些漢族士兵和官員可就不那麼想了,以於他們來說,被党項人統治恐怕還不如被契丹人統治,反正漢人自己的大宋是根本指望不上了。於是,在遼軍將領的誘降之下,投靠者甚重。遼國這次東征的副帥蕭斡裡刺很快就連下夏州、武州、定州等二十餘州縣,可以說大半個西夏都已經投降了。形勢一片大好。

“太好了!”岳雲聽到之後,也是心中甚喜。他立刻便問道:“那臨安朝廷那邊怎麼說?官家是否決定出兵北伐金國了呢?”

“還沒有呢,聽說朝廷還在討論之中。不過馬擴大人已經傳了消息回來,說他正和遼使往臨安趕回來,目前已經在吐蕃境內,估計下月能進入漢中。”鞏月漓搖了搖頭道。

岳雲唉嘆道:“眼下可是個大好機會啊!如果西夏得不到支援,估計必將被遼國滅掉,我們大宋此時北伐金國,便可拖住其軍力,讓其不能援助西夏。合遼宋兩國之內共同攻金,直搗黃龍便指日可待了。我真不知道這時官家還猶豫什麼?”

“是啊!連我一個女人也看得出來現在是個大好機會,就不知道官家和朝廷那些大臣們是怎麼想的。”鞏月漓也嘆了一口氣道。

這時,岳雲站了起來,他面色鄭重地說道:“我得回臨安一趟,一來把日本之行的事向官家彙報,作個了結。另外我也希望能盡一分力,和朝廷中那些主站的大臣們一起,爭取能說服官家同意北伐。”

鞏月漓聽聞之後,雖然有些捨不得他剛回來便又要離開,但亦知收復河山是岳雲的心願,而且她也是極力贊成北伐中原的。

就在她準備囑咐岳雲幾句時,又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對了,你之前要調查的那兩名書生已經查清身份了:他們是兩兄弟,哥哥叫陸武,弟弟叫陸游,皆是浙江紹興人氏,似乎讀過私塾……”

“什麼?陸游?”岳雲驚訝地大聲道。

“是的。兩名書生中,年輕點的那個是叫陸游,貌似十七歲了。怎麼?你認識?”鞏月漓奇道。她可記得自己相公似乎從沒到過紹興。

“哦,沒什麼。只是聽到這名字覺得有點古怪而已!”岳雲這時臉上表情方平靜了下來。但心中卻是依然驚奇不已。

沒想到陸游這位大才子,力主抗金的南宋詩人也被自己遇到了。他臨終前作的《示兒》一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是寫入了後世的語文課本的。

而且他還於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爲第一,當時秦檜的孫子秦壎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壎之前,又被秦檜將其除名。可謂也是和秦檜苦大仇深的主兒。

當然,現在的陸游還很年輕,連秀才都未考中,所以還是一介草民。有沒有後來展現的那麼多才華,還很難說。

岳雲心中盤算了一下,現在就重用他的話,只怕別人會不服。而且他也太年輕了些,將他提拔到重要綱位只怕有些拔苗助長了。

他想了一下,便對鞏月漓道:“月漓,你跟劉一寧說一下,看能不能在臺灣府下屬各縣中給他們兩兄弟安排一個差使鍛鍊一下,如果真有能力,再提拔重用!”

“哦?”鞏月漓聽後卻是一臉的驚異。自家相公一聽見別人名字就從百姓聘爲官府差員,只怕有些內幕吧。

“或許是他某個熟人朋友,想暗中給人家一點表現機會吧!”鞏月漓暗想道。

岳雲雖然想早點到臨安去,但臺灣的許多事情卻不能不處理。比如說去拜會一下劉光世,讚揚了他一番,同時送了他一些禮物,以寬其心。在一些重要場合露下臉,讓士兵和官員們知道他還經常會回來的,以保持影響力。同時和虞允文、劉一寧、薜源等人敲定了持續開發建設呂宋島的計劃,讓那裡成爲自己的第二個根據地。

把島上雜七雜八的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後續工作都安排妥當之後,岳雲才總算坐上了返回臨安的艦船。準備回朝覆命了!

第772章 漢奸紅貓第126章 韓常的對策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420章 田獵舞會第275章 殿試(下)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47章 參加壽宴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559章 遼軍奇襲的慘敗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638章 德蘭之戰(下)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93章 秦檜的詭計第120章 兀朮的佈置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637章 德蘭之戰(中)第310章 趙構召見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38章 突襲(上)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254章 生死狀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672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80章 險象環生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333章 楊月的心思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襲第189章 爾虞我詐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襲第84章 臨安來人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492章 誓師北伐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8章 初見張憲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389章 岳飛北伐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702章 岳雲到了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144章 說服義軍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