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掌控局勢

正沒奈何的劉光世回頭一看,連忙向見了救星一樣,迎上前去急切道:“幾位大人,現在山越人大兵壓來,士兵又因欠餉不肯出戰,這可如何是好啊?你們可有良策教我?”

虞允文和李寶對視了一眼,方齊齊拱手道:“劉將軍,如果能夠想辦法借到錢,將欠餉補發,自然就能驅使士兵出戰了!”

“借錢?向誰借錢啊?”劉光世迎天長嘆道。

劉一寧這時卻微微一笑道:“劉將軍莫非忘了?嶽夫人背後可是家纏萬貫的李家。莫說幾百貫欠餉,就是幾千貫欠餉也給得起!”

劉光世聽聞之後,卻是目光閃爍。他望了一下正緩緩逼近的山越人,心中卻是難下決斷。開口找李雨柔借錢是不難,只是這一借之後,必然就將仰其鼻息過日子。既然島上的兵丁、官員薪餉都由嶽夫人來發,那別人會聽誰的自然不言而喻。他這個臺灣留守哪還有什麼威信了?

這時,步諒卻上前一步,對劉光世躬身說道:“劉將軍,我覺得可以找嶽夫人借錢!這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哦?真前(步諒的字),你也這樣認爲?”劉光世聽後,倒是微微有些驚奇。

步諒依舊是面色平靜地回答道:“劉將軍,屬下想借一步說話!”

劉光世一臉疑惑地跟着步諒到了十餘丈外的一棵樹下,方問道:“真前,究竟有何事相告?”

步諒望了仍在遠處的虞允文幾人。方悄聲說道:“將軍,你覺得投靠秦相就一定保險嗎?”

劉光世聽聞之後,面色微變,然後說道:“真前,你跟隨我多年,我什麼事都不瞞你!不錯,我是想投靠秦相。因爲這是我唯一翻身的機會了。我可不想就這樣在兵部當個閒職過一輩子!眼下秦相權傾朝野,且他支持的琢皇子也極有可能成爲皇儲,我亦是耗盡蓄財才搭上了秦熺這條關係的。不然也爭取不到臺灣留守這個差事。雖然此處僅是一荒島,但秦熺已經答應我,過兩年等臺灣局勢穩定後就調我回朝任職!”

步諒這時搖頭輕嘆道:“劉將軍。我覺得這樣做未必妥當啊!眼下支持眘皇子的人亦不在少數,官家對於立誰爲皇儲也未有定論。琢殿下雖得秦相一派支持,卻也未必能當上皇儲……”

他頓了一下後又接着說道:“其實現在討論皇儲問題爲時過早,官家對於武將干涉立儲之事甚爲忌憚,五年前岳飛就因上書建議立儲之事讓官家對其甚爲不滿。且官家才三十多歲,離過世還早着呢。眼下最關鍵的是:秦相他能一直這樣掌控朝政嗎?”

劉光世聽罷臉色頓變,疑惑道:“官家對秦相一直信任有加,朝中大臣大半都是秦相一派之人,莫非真前你擔心秦相會失寵不成?”

步諒苦笑道:“秦相失不失寵其實已不重要,關鍵是在於秦相年歲已過六旬。官家又不大理朝政,現朝中政事全交由秦相處理,秦相的身子骨還能堅持多久可是個大問題。如果秦相一旦過世。您說官家會讓誰爲相呢?秦相之子秦熺可否鬥得過岳雲?”

步諒這一番話頓時讓劉光世如夢初醒。秦熺雖爲秦檜之子,卻一直未能爲朝廷立寸功。且又貪花好色,十足一個紈絝子弟。而岳雲卻是文武雙全。戰功赫赫,又有急智,就連官家也對其能力稱讚有加。眼下有秦檜在,亦不能拿岳雲如何。

一旦秦檜過世,在無人可用之時,官家十有八九會讓張浚繼續擔任宰相的。

俗話說得好。樹倒猢猻散。秦檜一死,秦黨必然冰消雲散,這年頭牆頭草原本就甚多,肯定一大批人就會又投向張浚。而秦熺的能力不如岳雲,在沒有秦檜壓制的情況下,岳雲必然嶄露頭角,他才二十三歲就已是從三品的禮部侍郎了。再往上升,拜相封候,位極人臣亦是大有可能。劉光世頓時便意識到,自己還真不能吊死在秦檜一棵樹上。

步諒這時又若有深意地說道:“這臺灣不過是一個鳥不生蛋的荒島,島上不過幾萬百姓,還有幾萬山越人經常劫掠。將軍反正也是當兩年留守過渡一下。何必和岳雲的那些老部下爲難呢?依我看,不如將人事、財政、軍事等諸項權利交還給虞允文、劉一寧、嶽夫人、陸文龍等人。大家都各得其所,相信他們也不會再爲難大人。所有的困難也都會迎刃而解!”

劉光世聽聞之後,終於有些動心,不過他卻還是有些擔憂道:“可如果朝廷和秦相派人來巡察,我又如何是好呢?”

步諒嘴角含笑道:“山越人來攻,將軍率軍迎敵,大發神威,力挽狂瀾擊潰山越人。且治理臺灣期間,善待百姓,撫輯流亡,獎勵工商,盡牧守之責,使治下百姓百姓安居樂業,政績卓著。朝廷只會升職獎賞將軍。而秦相更會認爲將軍才華出衆,短期內就讓臺灣民衆歸心,消除了嶽將軍的影響。亦會提拔重用將軍。將軍何懼之有?”

劉光世這時心中也明白過來,步諒只怕早就投靠了岳雲,這番話定是有人教他說的,自己對他如此知根知底,還不知道他這個大老粗肚子裡有多少墨水嗎?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自己想辦法早點應付眼前的危機纔是迫在眉睫之事。他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一咬牙道:“好!真前,就麻煩你去通知虞大人、李統制和嶽夫人,我劉光世久病在身,臺灣諸事繁多,身體已不堪重負,現將財政權重新交還給嶽夫人,地方行政之事交由劉大人決斷即可,軍隊之事由李統制和陸統制自行處理。但他們須得保證上繳朝廷的錢糧不得短缺!”

此刻,岳雲率領大宋艦隊已經離開了琉球羣島數日,空中海鷗漸漸多了,這是附近有陸地或海島的徵兆,距九州島已經很近了。

九州島是薩摩藩的大本營。在藤源忠通的勸說下,岳雲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想再去找薩摩藩的麻煩。而是下令艦隊直接向瀨戶內海開去,準備前往京都。只不過,他和藤源忠通都沒想到,他們沒去惹人,別人卻找上門來了。

“嶽將軍、藤源大人,前方發現大批戰艦,看旗號似乎是關東源氏和薩摩藩的!”艦隊行至九州島附近的鹿兒島水域,坐在桅杆上的觀察哨便報告道。

正在藤源忠通的座船甲板上下棋的岳雲和藤源忠通均大吃一驚。兩人連忙向海上望去,只見前方黑壓壓的大批戰艦正向自己襲來。粗略一望,起碼有兩百餘艘戰艦,數量是他們的五倍左右。

藤源忠通神色憂慮地望了片刻,方扼腕長嘆道:“嶽將軍,這些全是關東源氏的戰艦,其中也有一些是薩摩藩的。看來他們定是得知了我們要前往京都,對他們不利的事。所以前來攔截……只是我來大宋極其秘密,關東和薩摩藩的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岳雲打量了一下前方正一窩蜂涌過來的敵艦,冷哼了一聲,然後下令道:“傳我命令:升帆!搶佔上風位置,所有艦隻進入戰備狀態,做好開炮的準備!”

“開炮?”藤源忠通聽見這個名詞愣了一下,不過前面那個“進入戰備狀態”他卻是聽得一清二楚。

他立刻嚇了一大跳,連忙拉住岳雲的手道:“嶽將軍,你該不會是要和他們硬拼吧?敵艦可有兩百多艘啊!我們兩個人的艦隻加起來才五十艘。其中還有十來艘是沒有戰鬥力的商船,如何打得過他們啊?依下官之前,不如掉頭繞個大圈,然後向四國島行去!那裡可是我們關西的地盤了。敵艦全是帆船,不象我們多數都是車船,應該追不上我們的。”

岳雲聽聞之後,卻是信心百倍地說道:“藤源兄莫慌,你叫你的船隻躲在我們後面吧!我讓你看看,我如何用三十多艘戰艦就擊敗他們的!”

他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爲這些戰艦全是換裝了新型風帆、裝備了陳規研製的火炮的新式戰艦。之前他們作過測試,這些戰艦的速度比一般的車船快五成,比帆船快一倍,而在摒棄那些“瓦罐炸彈”,換裝火炮後,炮彈射程已達兩百丈,比過去提高了一倍多。所以岳雲纔有信心擊敗敵人。

而且他也打算正好藉此戰立威,震撼一下日本的大名們,讓他們都不敢再輕視自己。以後到了京都,說話也有分量一些。

藤源忠通卻是絲毫不信岳雲能用三十多艘戰艦擊敗兩百多艘敵艦,他思量了片刻,便喚自己的一名親兵過來,吩咐他派一艘速度快的小船去伊勢,到關西平氏的大本營討救兵。(……)

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襲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180章 宴會風情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30章 破城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34章 錦囊妙計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527章 彭澤之戰(四)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98章 競拍秀麗第387章 難以善了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40章 突襲(下)第68章 真假金使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61章 逆轉第357章 薩摩藩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158章 分兵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706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上)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273章 殿試(上)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743章 解決南洋問題的機會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25章 初次交手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189章 爾虞我詐第72章 二女相爭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673章 北伐前的準備第194章 約法三章第598章 皇宮劇變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78章 趙構的陰謀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29章 突襲泗州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36章 動之以情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