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定計(下)

(感謝雨葉淋朋友的打賞!)

虞允文正色道:“眼下已是深夜,金軍不善水戰,應不會趁夜渡河,但以防萬一,可命劉寶將軍率水軍駕駛小船於淮河上快速行進,一來絕金軍偷渡之念,二來可吸引金軍注意,爲我軍的偷渡作準備。”

“偷渡?你的意思是我們派一支部隊過淮河去?”韓世忠凝聲問道。

“是的!金軍的細作是昨日撤走的,他們尚不知嶽公子這五百騎兵到了楚州。而這五百騎軍正可作奇兵之用!我的意思是……”說罷,虞允文將他的計劃詳細說了出來。聽得大廳內的衆人個個目瞪口呆。

他話音一落,韓世忠就搖頭道:“太危險了!讓嶽賢侄去做這等事,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我不能同意!”

岳雲也是聽得心驚肉跳,他萬萬沒想到虞允文居然給自己安排了這樣一個危險的行動。但他卻不能不承認,這是目前形勢下唯一有可能扭轉局勢的辦法。而且,他原本也的確是最適合幹這件事的將領……

只是,岳雲可知道,自己並非歷史上那個衝鋒陷陣,勇猛殺敵的“贏官人”,而只是一個穿越來的都市小白領,雖然穿越來此也日日操練,但卻從未上陣殺敵。他可不認爲自己有那個勇氣和實力提槍上陣,勇猛衝鋒。雖然他面色未變,但心中已是在考慮如何才能推脫此事了。

虞允文倒是毫無所動,依舊平靜地說道:“在下只是依據我軍目前的情況,提出計劃,是否採用,還請韓元帥與諸位將軍決斷。但依在下看來,嶽公子曾率背嵬軍精騎在郾城一役中與金軍精銳部隊‘鐵浮圖’、‘柺子馬’正面交鋒並擊敗敵人,論武勇和衝擊力,當世堪稱強中之強。”

韓彥直雖然也知道虞允文說得有道理,但卻依然不甘地說道:“可這行動也太危險了,嶽大哥遠來是客,肯助我軍守城就已經難爲可貴了,怎能讓他再去幹此等危險之事,虞先生,這繞到敵後偷襲之事,還是讓我來吧!”

虞允文卻搖搖頭道:“韓少將軍,你的任務也一點不輕鬆,而且亦是計劃中的關鍵一着,而劉將軍、耿將軍,乃至韓元帥均有重擔在身,一環皆不可缺,故而此事非嶽公子去不可!”

虞允文話音一落,便扭頭望向了面色有些蒼白的岳雲,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而大廳中的韓家軍衆將領也都望向了岳雲,期待着他的回答。

岳雲暗暗叫苦,這纔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但他卻也無可奈何,在這種衆目睽睽之下,實在不好意思說不敢去。而且他亦深知,自己想考驗虞允文的能力,虞允文未必不想考驗自己是不是適合他效忠的主君。如果此時膽怯示弱,恐怕想招攬虞允文的事就將成一場空了。

想到這裡,岳雲只得上前一步,硬着頭皮說道:“虞先生的妙計的確讓岳雲驚歎。這繞到敵後偷襲金軍營地之事,岳雲接下了!一定竭盡全力,給予金軍重創。”

他也想通了,如果借不到糧,回去之後亦是一個死局,還不如干脆搏一把試試。

“好!不過嶽公子你手下的五百騎兵數量仍是偏少,騷擾或許可以,想要襲營卻嫌不夠。不知道韓元帥這裡能動用多少騎兵?”虞允文問道。

韓世忠一聽,卻是苦笑道:“我們韓家軍自然不能和岳家軍比,我們駐紮在江淮之地,此處水網密佈,不利騎兵作戰,且大宋歷來缺馬,一名騎兵所耗錢糧又是步兵的五倍以上,故我軍現在總共只有五百騎兵,眼下有兩百還患了疫病,故亦只有三百精壯可以出戰!”

“三百人也勉強夠了,就請韓元帥將這三百騎兵調拔給嶽公子,湊成八百之數,用劉寶將軍的水師船隻運至淮河北岸,向金軍背後的重鎮泗州發起偷襲,使金軍不得不分兵回救。”虞允文說道。

“行!彥直,你拿我的虎符出來,將騎兵營調拔到嶽賢侄屬下聽用!”韓世忠立刻應允道。

虞允文這時已經有些口乾舌燥,喝了兩口韓府婢女端來的涼茶後,方繼續說道:“另外,請韓少將軍率本部親兵前往張俊將軍處求援,向他陳明楚州失陷的危害後,張俊將軍應有三成可能派兵援救楚州。”

衆人一聽,都有些失望,說明危害也只有三成希望讓張俊出兵。那還何必派韓彥直去啊。

虞允文見了衆人反應,也猜到了他們在想什麼,微微一笑道:“以韓元帥和張俊將軍的關係,以及張俊將軍的個性,在下說有三成希望其實還是高估了。只是眼下情況緊急,哪怕只有一成希望也只有試試。”

韓彥直這時有些忍不住了,他不禁反對道:“虞先生,既然那張俊有極大可能不派兵援救,那我還何必去他那裡呢?不如安排我守城或者和嶽大哥一起偷襲金軍吧!張俊處隨便遣一信使通報即可。”

衆人聽後,也紛紛點頭,覺得韓彥直說得有理,爲了一支極大可能來不了的援兵,讓韓彥直這樣的勇將去白跑一趟實在不值。

虞允文卻是微微一笑,說道:“如若真的只遣一信使前往,那張俊則十成十不可能派援兵了,且在下的後着亦無法施行了,此後着還非得韓少將軍去才能成功!”

“什麼後着?還非得我去才行?”韓彥直驚奇地問道。

虞允文一臉神秘地說道:“還請韓少將軍讓下人拿一錦囊和文房四寶來!”

韓彥直滿腹孤疑地叫家僕送來了一個錦囊和筆墨紙硯,虞允文拿起毛筆,龍飛鳳舞地在一張宣紙上寫了一行字,然後將其摺疊起來,放入了錦囊之中。

他將這錦囊交到韓彥直手中,一臉鄭重地說道:“韓少將軍,如若張俊將軍同意發兵救楚州,那此事也就罷了。你就隨援兵回救楚州。但如若張俊將軍不同意發兵或者不予答覆,那韓少將軍就可速度拆開錦囊,依錦囊中的計策行事!”

岳雲見這虞允文也搞了一個錦囊妙計出來,不禁暗自好笑,心想他的習慣咋和諸葛亮差不多啊!如果真的將他招到旗下。一定給他做身白色長袍、再配個羽扇綸巾,讓他裝諸葛亮裝個夠。

虞允文卻不知岳雲已經在心中設計他的裝束了。他接着又道:“在下以爲,明日金軍必將渡河,現我水軍力量不足,加之淮河水淺,無力阻止金軍渡過淮河。所以,我軍應將兵力全部收縮進城內,依託城牆展開堅守。”

“什麼?全部縮進城內?那豈不是成了據守孤城?楚州東、西、兩端各有一衛城,這兩個衛城就這樣放棄了?”劉寶不滿地說道。而且他還想他的水軍發揮一下作用呢。

“是啊!留一支兵馬在城外豈不更好?萬一有事也好接應,讓金軍顧此失彼,不致於全部注意力放在攻城上,以減輕我軍守城壓力。”耿著亦不解地問道。

見衆將紛紛反對,虞允文卻也不生氣,仍是微微一笑,解釋道:“兩位將軍,如若我軍陣容齊整,仍是原來的三萬可戰士卒,倒是可以分據各衛城,形成掎角之勢。但現在我軍有戰鬥力的人不足五千之數,如果再分兵,守城的兵力將更捉襟見肘。且一旦城池被破,城外的部隊就算完好無損亦是無用。我軍如擺出一副死戰態勢,金軍見強攻一時難下,說不定會動念頭誘勸我軍投降,屆時我們假意委蛇,亦有可能多拖幾日,待援兵趕到、城中患病軍士好轉,或者嶽公子的偷襲成功。金軍都將不得不退。”

衆人聽聞之後,仔細一琢磨,也明白了其中道理,似乎眼下情形正是如此,此刻分兵,反而會得不償失。

韓世忠見這作戰會議也開得差不多了,便站起來厲聲喝道:“好了!虞先生智謀過人,我們得他相助,希望亦大了幾分!諸位想必對目前情況亦十分明白,我軍拼死一戰,方可在這岌岌可危之形勢下求得生機。此次守城,希望諸位齊心協力,給金狗迎頭痛擊!讓他們明白:咱楚州可不是他們想攻便能攻下的!”

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293章 磨刀赫赫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368章 席間比武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164章 決戰小商河(五)第100章 襄陽驚變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611章 招搖撞騙的岳雲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749章 兩面夾擊第371章 遼國東征了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326章 瓦罐炸彈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340章 得償所願第8章 初見張憲第730章 趙琢之死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800章 大爆炸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78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6章 傳奇孝子第27章 攻城計劃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71章 留下金使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779章 遼國援軍到了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688章 騷擾戰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371章 遼國東征了第138章 汴京之戰(五)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61章 逆轉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589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上)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789章 金國的崩潰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90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512章 再遇黃秀麗第98章 競拍秀麗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108章 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