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緊追不捨

岳雲在湍急的河水中飄流着,河水浸泡着傷口,讓他感覺很是疼痛……不過好在雖然被河水往下游衝了很遠,卻總算離對岸是越來越近了……

“終於上岸了!”經過一番掙扎,岳雲游到了對岸,踏上實地的感覺真好。

對於在這荒野中辨別方向他早已駕輕就熟。望了一下太陽,他掉頭向南方直奔而去。緊追不捨的金兵雖然已經拋在河對岸了,但又安知他們沒有渡河追來,還是儘快想辦法和嶽雷他們匯合,才能真正安全。

而這時,完顏銀鈴已經率軍從那已經腐朽的木橋上通過,但讓她和三百餘金軍騎兵始料不及的是,這木橋由於年久失修,在大約一百多名騎兵縱馬躍過之後,竟然轟隆一聲跨塌了,將其餘兩百餘名金軍留在了對岸。

先前那名漢軍校尉也還未過河,見到此景也是焦急萬分。

不過他急切之中倒是靈機一動,記了起來,於是大聲呼道:“公主,你們就先留在那裡別動,我記得往下游三十里處有一渡口,那裡應該有船可以渡河!”

見完顏銀鈴點頭同意後,他便帶着還未過河的兩百餘名騎兵向下遊渡口飛速奔去。

而已經隨同完顏銀鈴過河的侍衛隊長卻依然放心不下,他可深知銀鈴公主能安安心心等在岸邊纔是怪事。於是便不停地和她說話,以分散她的注意力。

不過很可惜的是,沒過多久,完顏銀鈴便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影正在緩緩移動。她當即便嬌俏一笑,露出潔白的貝齒,驚喜道:“你們看!那裡有個人正在走路,我們過去看看那人是不是岳雲吧!”

說罷,便立刻拍馬向那人影處奔了過去。

那侍衛隊長無奈,只得率衆跟着她追了上去。

岳雲高一腳低一腳地在山中奔走着,過河之後,行了十餘里便是一處山嶺,他立刻便鑽入了山中。雖然暫時撇下了追兵,但他已迷失了路途,只能按着太陽的方向朝南奔去。

當他在一處半山腰的密林中坐下來休息時,全身骨頭像要散開似的,不但內心一片混亂,肉體更是疲憊不堪。

身上多處傷口滲出血水,疼痛難耐,那種虎落平陽被女欺的感覺,的確讓他有些意志消沉。

若非這岳雲的身體素質實在太好,換個普通人,這一刻就要支撐不下去了。

他卻知這時是逃亡的最緊要關頭。如果能順利翻過這道山嶺,就可以安全了,金軍的騎兵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無所顧忌地繼續向南追下去,畢竟他們還要保住汴京不失的。

“這完顏銀鈴是何許人?貌似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名字。”岳雲腦中思索着。

雖然他現在疲累不已,但卻不敢倒下睡覺,那完顏銀鈴既已率軍追了上來,又知他才泅渡河,必然在附近全力搜尋他,而這座不知名的山嶺也定會是他們搜索的重點地方。假若他在此刻睡了過去,醒來時恐已落入敵人手上。

岳雲咬緊牙關,提起精神,待恢復了一點氣力後,便站了起來,以絕強的意志驅策疲倦的身心,繼續向南逃亡。

他專揀人跡罕至的山間險嶺攀爬翻越,不走那些日常道路,以避開敵人的搜索。否則,那些金軍依足跡跟來,他重傷之下,又怎能逃得過敵人。

到入黑後,他在一棵大樹上用布條將自己綁在樹幹上,以免掉落下去。他這時已感覺全身疼痛,連指頭都欠了移動的能力。

片刻之後,他便沉沉睡去,醒來時已是晨光熹微了。

耳際首先傳來流水飛瀉的“轟隆”聲,其中夾雜着蟬嗚鳥唱,四周一片寧謐。岳雲睜眼坐了起來,只見在左下方有一道瀑布由高崖上奔瀉而下,旁邊的水潭受到瀑布衝擊,白浪翻滾如雪,十分壯觀。當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岳雲再環顧四周,只見四周羣峰環伺,奇巖異石,數之不盡,各種孤藤野樹盤恨錯節,奇異景色層出不窮。

岳雲不禁嘖嘖稱奇,暗歎在後世的華北一帶,可再難看到此般景色了。

就在岳雲準備下樹繼續逃亡之時,卻突然聽到耳邊傳來一陣腳步聲,讓他立刻不敢再動,發出任何聲響了。

片刻之後,只見大約百餘名頭裹青布,身着雜色皁衣,山賊打扮的精壯漢子緩緩從林內走出。

一名身着青色勁裝的彪形大漢嗡聲嗡氣地說道:“大當家,聽說大軍已經南撤了,害得咱們又空歡喜了一場。”

在他身旁的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精瘦漢子,長得雖然賊眉鼠眼,形象猥瑣,但眉宇中卻透露出一股英氣,爲他的形象添分不少。

那被稱爲大當家的精瘦漢子嘆道:“原本我準備去太行山投靠樑興大哥的,但在數月前又接到牛大哥的密信,要我在此守候,爲大軍渡黃河刺探情報,可誰料……這一等下去,居然等來了大軍撤退的消息!唉……”

那彪形大漢聽聞之後,也是神情黯然,於是便問道:“大當家,如今我等該如何呢?是北上投靠樑大哥,還是南下回大宋呢?”

“這……”那大當家沉思了片刻之後,方語氣堅定地說道:“朝廷向來懼怕金人,我等在路上遇上幾名百姓,皆言岳家軍南撤乃是因朝廷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其撤退所致,與其南返受那朝廷的鳥氣,我等還不如北上投奔樑大哥,縱使戰死也好過做那貪生怕死的儒夫!”

“好!大當家,你說怎麼幹就怎麼幹吧!”

“那我們這就向北去吧!”

“……”

衆山賊頓時被大當家的話激發起了鬥志,均豪情滿懷地吼叫着。

聽到這裡,岳雲已經將情形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這些人一定是岳飛之前派人聯絡的抗金義軍。

岳飛在此次北伐前,便命原活動在金軍佔領區的抗金義軍首領樑興回太行山去聯絡舊部,在金軍背後搗亂和刺探情報,配合大軍作戰。

樑興的舊部大多都是些落草爲寇的山賊,這大當家恐怕也就是其中的一支。

讀過《宋史》的岳雲很清楚,樑興當初之所以能在金軍後方搞得風生水起,跟兀朮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南侵上不無關係,金軍主力長期在陝西、河南、淮河一線,樑興在山西、河北一帶面臨的大多隻是一些地方守備部隊,自然應付起來比較輕鬆。

而在岳飛南撤之後,宋金之間簽訂了新的《紹興和約》,兩國偃旗息鼓之後,兀朮便將金軍主力調轉剿滅後方的抗金義軍。不得不承認,兀朮的確不愧爲這個時代的絕世名將,在他的指揮進攻下,樑興僅僅堅持了一年就戰敗身死。爾後,北方的抗金起義基本都被金國撲滅。

這時,那大當家卻欣喜道:“既然大家都贊同投奔樑大哥,那咱們就往太行山去吧!”

說罷,他就準備率衆離開這樹林。

既然知道這夥山賊是抗金義軍,是友非敵,岳雲自然不忍心看到他們按原來的歷史發展,走上一條戰敗身死的道路。

他立刻便從樹上跳了下來,大聲說道:“諸位兄弟且慢……”

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33章 誤導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12章 糧食危機第30章 破城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168章 決戰小商河(九)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243章 混亂的臨安城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95章 美女與玉佩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76章 預談判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49章 秦家公子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12章 糧食危機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9章 撤軍危機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43章 行軍日誌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569章 趙構現身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79章 遇襲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218章 風雨欲來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55章 冤家路窄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718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上)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802章 中京事變第538章 遼軍攻四川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229章 行營左護軍的覆沒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573章 帝王心術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819章 愛恨情仇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702章 岳雲到了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47章 參加壽宴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802章 中京事變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803章 遼國女帝第149章 一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