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

“文青?你不是去臨安了嗎?上訪的事有結果了?”岳雲一見此人,卻是驚喜交加地問道。他這才明白爲何岳飛會知道王童的事了,感情人家都回來報到了。

王童卻是苦笑着說道:“結果是有了,但卻並不是個好結果。三天前朝廷的使者就到了。我是趕在朝廷的使者到之前趕回來的,原本想先通知大公子您,讓您有個防備,但卻聽說你去楚州找韓元帥借糧還未歸。就只好直接告訴元帥了。”

“哦!沒事,這事告訴家父也是一樣的……對了,去臨安上訪之事究竟過程如何,最後官家是怎麼作的決定?”岳雲十分好奇地問道。

王童嘆了一口氣,將在臨安發生的事詳詳細細說了一遍。岳雲聽後眉頭微蹙,感覺事態的發展和自己當初預估的差不多,只是沒想到這趙構卻將皮球踢回給岳飛這裡了。

王童足足說了半個多時辰纔算說完,岳雲聽完後便有些不解地說道:“文青,我感覺情況並不糟啊!雖然官家將安置百姓這一麻煩事情交給了咱們,但撤退的期限卻寬限到了三個月,已經足以捱到秋收之後了,而且也拔了糧食和銀錢,這一結果雖然不算盡善盡美,但也還算可以接收的結果啊!”

王童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眉頭微皺道:“大公子,官家撥了糧食和銀錢之事倒是不假,只是數量卻是極少,糧食僅有五萬石,銀錢也只得十萬貫。這點東西不要說安置百姓了,就是維持一週的開支都成問題。”

“什麼?只有這麼一點?”岳雲聽到這個數字,可是大吃一驚。連韓世忠借出來的糧食都有十萬石,而朝廷才拔五萬石。

“是啊!大公子,不光糧食是杯水車薪,這點錢連修一萬人的房舍都成問題,而準備隨我們南返的百姓卻是二十多萬,這哪夠啊?”李若虛在一旁也不禁捻了捻鬍鬚,苦笑着說道。

“那這不是擺明了坑人嗎?我們完全可以不接受啊!咱們是什麼?是負責打仗的行營後護軍!這安置百姓可是朝廷和地方官的事啊!”岳雲一聽,急了。沒想到自己當初策劃的上訪之舉,竟然會攤上了這事。

“應祥,不接受是不成的!”張憲也搖了搖頭道:“宣旨時你不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那來宣旨的太監並不是在帥帳裡宣旨的,而是到朱仙鎮裡當着數萬百姓和幾千士兵的面宣旨的。當他對着聖旨唸到朝廷已經專門撥出一筆糧食和銀錢,由元帥負責安置百姓時,數萬百姓齊聲歡呼。先不要說不接聖旨原本就是大罪,在那種情況下,元帥就算有所質疑都會當成是別有用心,更不用說出言拒絕了。”

岳雲一聽,有些傻眼了。看來自己還是太小看這趙構和秦檜了。自己利用民意來挾持他們,他們也用民意來挾持岳家軍。自己之前想的計策真是偷雞不着蝕把米了。

這朝廷打的算盤也太精了。他們八成是算準:你岳家軍不是口口聲聲稱是愛護百姓、保護百姓的子弟兵嗎?那我就把安置百姓的事交給你岳飛了。幹得好是朝廷用人得當,幹得不好就是你岳飛辦事不力,正好追究責任。

當岳雲想透了這一點後,只覺後背冷汗直冒。

岳飛、李若虛、王童等人之前就討論過此事,所以深知其中的利害。

虞允文原本就機智過人,稍稍一動腦筋,也很快想通了這一層,神色頓時有些焦急和憂鬱。

“李參議,那可有辦法解決這事呢?”岳雲也急了,因爲上訪這事就是他搞出來的,本來只想讓朝廷多延些時日撤軍,結果沒想到反被朝廷將了一軍。

李若虛搖了搖頭道:“唉,此事太難辦了!如果錢糧充足,倒也不是不能安置好百姓,可現在什麼都缺,我們算了一下,如果要安置二十五萬百姓,糧食缺口高達一百萬石,修建供二十五萬人居住的房舍,費用更是高達三百五十萬貫以上,如果還要考慮到百姓過冬的衣物、以及大批採購石材、木料等建築材料可能導致漲價的因素,那差得就更遠了。不要說以我軍的財力,就是調動整個湖北京西路宣撫司的力量,都是無法辦到的。”

“那……那我們就只有束手待斃嗎?”岳雲心中已涼了半截。

他已猜到如果屆時出現糧食及物資短缺,這些百姓搞不好還會以爲岳飛中飽私囊,從中貪污了很多錢財,畢竟他們可是不清楚朝廷到底撥了多少錢糧的。而一旦在南返百姓出現饑荒、凍寒、疫病等意外情況,不僅會讓百姓對岳飛心生怨恨,秦檜一黨更會拿此大作文章,只怕到時岳飛還真的會提前去風波亭報到了。

岳飛此時也頗有些無奈地說道:“雲兒,眼下的確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我和若虛、王貴、循禮以及你新收的這位幕僚王童商量了一下,覺得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二十多萬百姓我們打算安置在襄陽六郡之地,這一帶在五年前曾被僞齊佔領,後雖被爲父奪回,但百姓卻大多流離失所,田地荒蕪,正好可以用來安置流民。眼下已是九月十八日了,亦可以開始秋收了,待秋收完畢後,新收割下來的糧食,再加上你從襄陽運回的糧食,應該足以支撐到年底了,至於如何修建房舍,以及補充不足部分的糧食,只有先回到襄陽了再想辦法了。”

岳雲暗道,這才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他更深深體會到了爲什麼歷史上南宋的幾次北伐都總是以失敗告終,不光是宋軍的戰鬥力不如金軍的問題,就算到了後來,宋軍的戰鬥力足以擊敗金軍了,但受限於後勤,也總無法擴大戰果。而且收復的地盤越多,需要安置的百姓數量和安置費用就越大。難怪趙構寧可年年送金國絹布和銀兩,以求安穩,卻再也不願北伐了。

在帥帳裡,衆人又商量了一陣後,岳飛方決定,於九月二十八日正式撤退。

岳飛將撤退的時間定在十天後,看似還有不少空隙,其實卻是相當緊張的,這十天內不但要搶着秋收,還要安排好撤退的路線、以及安排側翼護衛部隊、斷後軍等。

十五萬軍隊和二十五萬百姓,總人數已超過四十萬了,加上許多百姓是打算搬到南方後就不再回來的,所以他們便將家中能搬的東西都打算搬走。這又給撤退帶來了許多不便。岳雲看着許多百姓連家中桌子都要放在板車上帶走,實在苦笑不已。

他暗忖,這樣一隻帶着罈罈罐罐的搬家隊伍,走回襄陽不知何年何月去了。

岳雲望了望北方,在地平線上已可隱隱約約看得見汴京城的城牆了。這座十四年前被金軍攻破的大宋舊都,眼看就要回歸宋人的懷抱了,就又被大宋朝廷無情地拋棄了。

“唉,真不知道下一次再看到汴京會是多少年後了,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走女真人,收復中原……”岳雲不禁喃喃道。

犀利的秋風呼呼地吹起了他那銀白色的披風,岳雲回想着自己到這時代兩個月的歷程,不禁心下有些起疑:這兀朮在歷史上可是和岳飛齊名的大將啊!而且他現在還獨攬了金國的軍政大權,在行動上可不象岳飛那樣處處受制。但這兩個月來他似乎就一直龜縮在汴京城裡沒有動靜,這可實在有些反常啊。

這兀朮現在究竟在幹什麼呢?岳雲不禁心中琢磨着。

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398章 再見銀鈴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829章 秦檜被擒第98章 競拍秀麗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389章 岳飛北伐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13章 四處借糧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517章 襲營之戰(上)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61章 逆轉第354章 與李師師一起賞雪第21章 戰爭來臨第38章 突襲(上)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255章 比武開始第688章 騷擾戰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69章 翻手覆雲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4章 百姓請願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406章 到手了!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65章 岳雲的計策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562章 絕美的遼國公主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99章 東漂之女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424章 兵分兩路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688章 騷擾戰第420章 田獵舞會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310章 趙構召見第40章 突襲(下)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戰(六)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23章 定計(上)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756章 假途伐虢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294章 又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