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進抵襄陽

襄陽城東門,田師中全身披掛地站在城樓上,背後的黃色披風在秋風的吹拂下高高飄揚。

他仰望着遠方,心中不禁泛起別樣心思:這岳雲,咋會這麼湊巧來到襄陽呢?難道是岳飛聽到了什麼風聲,派他來察看?但北上東下之路自己都已封死,就算那牛皋真的逃掉了,回到朱仙鎮去求援,也不可能這麼快就過來啊。

在他身旁,正是自己的幕僚徐策。他亦是一臉憂色地說道:“田將軍,我們襄陽城外圍的哨卡幾乎都被岳雲的背嵬軍拔除了。看來他們是有備而來,決非只是看看前軍的老兄弟這麼簡單,我們還得早作應對才行啊!”

聽到徐策的話,田師中更是心神不寧。

數天前,他接到了秦檜的密信,要他立刻停止給行營後護軍供糧,出現什麼狀況秦檜稱會想辦法保他的。他亦知秦檜馬上就要對付岳飛,而在岳飛去職後,他作爲秦檜的最信賴的軍中大將,又已在湖北宣撫司防區熟悉了半年多,極有可能接替岳飛出任駐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一職。所以,他是打定主意緊抱秦檜的大腿,藉此機會上位。纔敢硬着頭皮拿下了湯懷。

但這岳雲身份可不一般,他雖然官階只是正七品的武顯大夫,但實職卻是背嵬軍統制,比自己這個前軍統領還高了整整一級。而且他還是岳飛的長子,在岳家軍中聲望極高,在擔任背嵬軍統制前,在前軍呆了六年,這襄陽城中的原七千士兵倒有大半與他認識。

如果自己想象對付湯懷和牛皋那樣叫士兵去和背嵬軍作戰,只怕那七千原本就是岳家軍的士兵馬上就會倒戈相向。

所以,在接見岳雲派來的信使後,對於岳雲稱自己從楚州押糧回朱仙鎮,經過蔡州時,想到襄陽離蔡州不遠,想順便繞道來看看前軍的老兄弟的說法,他心中便恐慌不已,本能地想拒絕。

不過,他卻又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畢竟岳雲十二歲時就跟張憲一起作戰。在他十六歲時,岳家軍單獨設立前軍,以張憲爲前軍統制,此時岳雲就是前軍十大統領之一。一直到去年年初,才以岳雲原先統率的一千人爲骨架,單設了背嵬軍,現在他要回來看看前軍的老兄弟。難道他田師中可以對岳雲說:“不准你來看?”

在沒奈何之下,田師中便只好開始準備迎接岳雲。

但他卻是嚴密封鎖了消息,除了自己的幾名心腹外,根本不告知任何人岳雲要來,然後又將原前軍的七千士兵由自己任命的軍官,分別帶到襄陽城周圍的四座衛城駐紮,並嚴加約束。以防有人去向岳雲告密生亂。

然後,田師中將自己從江淮帶過來的三千嫡系部隊駐守襄陽城內。尤其是四個城門處,更是佈下重兵。直到所有防禦戒備都完成,他才稍稍安了點心。

田師中手下的頭號心腹,也是他名義上的副將楊伯孫則侍立在他身旁,緊握住腰刀的刀柄,注視着前方。

這時,那遠方的地平線上泛起了一股由淡而濃的煙塵,並漸漸傳來了轟隆隆的馬蹄聲音,到了最後已經連成一片。這馬蹄聲是如此的聲勢浩大,讓大地都在微微顫抖!

城頭上的士兵臉上都露出了驚懼之色,不禁口中驚呼道:“來了!嶽公子的人馬來了!”

正在城頭上肅容等候的田師中臉色頓變,這岳雲究竟帶了多少人來?他回頭顧盼了一下身邊的部將,只見他的軍官們也同樣臉上浮現出憂慮的神色,他們之前在抓湯懷時可是沒少下狠手,到最後爲了徹底彈壓住湯懷帶的士兵,甚至動手殺了幾人。如果岳雲得知了此事,肯定會當場翻臉的。

這煙塵終於在城門前停住了,在城樓上衆人的面前出現了一杆藍色的大旗,藍底水波紋鑲邊,上面一個斗大的紅色“嶽”字,同時還豎着七八面彩色軍旗,隨風飄動。

田師中已經認出這就是背嵬軍的軍旗。同時,他也稍稍鬆了口氣。這彪人馬總共才三百餘騎,聲勢雖然浩大,卻還對自己構不成多大威脅。

而這羣人此刻正簇擁着一員白袍小將出現在他的面前。

田師中只在三個月前,岳家軍誓師北伐時見了岳雲一面,對他的映象並不太深刻。不過此時再次見到他,卻深感他的眼神卻比以前凌厲多了,只覺他望向自己的目光似乎一下就能將自己看穿,讓他有些不寒而噤。

他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三百餘騎士,只見都是人高馬大的健壯漢子,全身都披着黑盔黑甲,人人面容粗礪,眼神堅定。衣甲之上,全是百戰之後留下的痕跡,數百精銳之騎集合在一起,就象奔騰翻涌的波浪,直透入人心底。

他們就是岳家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背嵬軍。穎昌大捷、郾城大捷、朱仙鎮大捷,無不是他們衝在最前面,殺得金軍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直逼兀朮躲在汴京的高大城牆內作了縮頭烏龜,不敢出來。

也只有經過了這種鐵血洗禮的百戰之師,纔有這樣逼人的肅殺之氣,一出現,就奪人心神,威攝當場場!

田師中握着刀柄的手指不禁有些顫抖,望着這隻部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他身旁的部下同樣屏住了呼吸,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們是從張俊的行營中護軍調拔過來的。雖然也是經歷過多次戰鬥的部隊,但是面對着這支能正面擊潰金軍“鐵浮圖”和“柺子馬”的精銳之師,還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頭上的烈日仍在火辣辣的照射着,但田師中卻總覺心中有些涼嗖嗖的。

這岳雲,難道真的只存了看望前軍老兄弟的心思?不是另有所圖。

他的十幾個心腹嫡系軍官,已經不由自主的將長刀出鞘,以抵禦這股迫人的氣勢。

相形之下,他的副將楊伯孫倒還鎮定一些,他走到田師中身邊輕聲道:“田大人,這些背嵬軍全是騎兵,沒有帶長弓,更沒有帶雲梯,只要咱們城門緊閉,他們是攻不進來的!”

楊伯孫所說的,田師中何嘗不知道。他將原前軍的七千士兵分別遣往四座衛城,就存了此念。你岳雲不是要看老兄弟們嗎?可他們現在全在四所衛城的,你要看就去衛城慢慢看個夠吧。

時間過得似乎極短,又似乎極長,就在田師中還能勉強遏制住自已內心的恐慌,而他的部下們卻差不多都將兵刃拔出來的時候。城下的岳雲卻終於微微一笑,發話了:“田將軍,嶽某到襄陽來探望昔日的前軍老兄弟,爲何卻將城門緊閉呢?莫非不歡迎在下?”

這時,田師中一系的心腹軍官,倒都鬆了一口氣。岳雲可是個不苟言笑的武將,平時爲人向來心直口快,不擅心機。

他既這樣一臉和氣地說話,看來還真是隻來探望原來的前軍老兄弟的。或許也有示威震懾之意,畢竟咱們不是岳家軍的嫡系部隊,而是從他們向來不睦的張俊軍中調來的。但他只帶幾百騎來,卻顯然不是要對付自己這一干人的。背嵬軍雖然勇猛,但這三百騎難道還能和咱們三千人硬拼不成?

———————————————————————————————

請大家把推薦票票和收藏票投來吧!咱們雲哥兒急需推薦票才能智取襄陽啊—_—

第27章 攻城計劃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40章 突襲(下)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403章 二探浣衣院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79章 遇襲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517章 襲營之戰(上)第695章 秦熺獻計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331章 大獲全勝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145章 伏擊(上)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455章 酒樓混戰第403章 二探浣衣院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53章 舌戰金使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754章 曼德勒攻防戰(五)第9章 撤軍危機第235章 葫蘆谷之戰(四)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566章 德昭盟約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386章 黃龍府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208章 驛站驚變第223章 各方反應第783章 沙河之戰(中)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318章 秦檜來探第346章 海盜雲集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95章 美女與玉佩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53章 舌戰金使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655章 遼國公主來了第204章 神秘的鞏家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61章 逆轉第100章 襄陽驚變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493章 出兵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