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必死之道

羅頌把三個學子留在殿外,一個人上殿把查詢的情況向路強稟報一遍。

路強聽了之後,並沒有馬上招三個學子上殿,面無表情地道:“去把今科的頭三甲全傳來”

轉頭對陶淵明道:“一會由你出題,重新考較他們的學識,嗯!那三個敢來告御狀的學子也一同考察,看看他們的學識是不是和膽子一樣大?”

聽了皇帝的話,羣臣似有所悟,看來皇帝今天不把這件事解決了,是不會罷休了

陶淵明躬身領命出去了。

公孫五樓偷眼看了看面無表情的皇帝,心中略定,因爲他已經問過兄長,知道考題賣的雖都是豪門子弟,這些子弟卻也都是幼讀詩書,即便考不出狀元的水平,想來也不會差到那去。

路強將陶淵明打發出去後,眼光又落在公孫五樓身上,隨手從龍書案上拿起一本奏摺,示意近侍把奏摺給公孫五樓送過去。

公孫五樓不明白皇帝爲什麼給他看奏摺,忙雙手恭恭敬敬地接過奏摺,打開只看了兩眼,雙手就情不自禁地抖了起來。

路強這時發話了:“朕在三天前就接到了這份東西,如果不發生今天的事,朕會當他是誣告,現在事情出來了,你可以把這件事給朕解釋一下嗎?”

原來這是一份有關公孫歸出賣考題,大肆斂財的密奏。

“陛、陛下,臣...”

極度緊張之下,公孫五樓的話都快說不出了,眼睛卻不由自主地向前面的謝望祖看過去。

謝望祖彷彿此事與他無關一般,眼睛看都不看公孫五樓一眼。

“傳旨,着封平提審公孫歸,朕就在這等着,朕要第一時間得到他的口供”

傳旨的人下去沒多大一會,去傳頭三甲的近侍回來了。

“回陛下,狀元和探花都不知所蹤,榜眼已經被帶至偏殿”

這句話成了壓倒公孫五樓的最後稻草,雙腿一軟就癱倒在地。

路強揮手命人將公孫五樓架出去,卻聽公孫五樓哀嚎道:“謝國丈救我...”

被公孫五樓喊出來,謝望祖當然不能再裝了,邁步而出,躬身道:“陛下,老臣知道陛下對此次科考的重視,所以一直親自看管考題,考試前一天晚上,公孫五樓曾去過我府,如果考題泄露一事屬實,想必就是那晚被他偷看去的”

路強知道這個老丈人難纏,若沒有真憑實據,也決不會動他的。

沉聲道:“這件事,朕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給天下學子一個交代,傳者鎖拿出逃的學子,另外告訴所有此次參加科考的學子,明日朕要親自監考,還他們一個清白”

說到這,路強站起身,語氣沉重地道:“國家開科取仕,是在爲國家選才,乃是國之大事,朕在這裡鄭重告訴你們,有膽敢借此斂財、培植黨羽者,朕決不寬宥,不論他是誰”

路強說完,甩袖而去,時間不大,趙永尖細的嗓音響了起來:“退朝...”

謝望祖神色沒什麼變化,混雜在羣臣中一同向外走去,彷彿沒注意到那些已經刻意與他保持了距離的臣僚們,眼神閃爍,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路強沒有去後宮,而是換身常服後,去了偏殿,那裡還在進行着一場小規模的考試

榜眼其實也是個豪門子弟,花重金買來考題,找槍手做出來之後,背熟抄在考卷上的。

眼見事態越鬧越大,他也不是不想跑,可朝廷的動作太快,以至於還沒等跑出客棧,就被請進宮來。

看着皇宮威嚴的氣勢,以及侍衛冰冷的眼神,這小子一下就把什麼都招了,現已經被侍衛帶走,交封平嚴審去了。

所以現在陶淵明考的其實只有三個人。除何長瑜外,另兩人都是他的好友,分別是來自潁川的荀瑁和泰山的羊睿之。

這三人可都是有真才實料的,尤其是潁川荀氏,乃是當世以文采出名的士族之一,之前的朝廷裡,幾乎都能看到荀氏的影子。

路強重返洛陽,雖說朝中士族沒什麼話語權,但並不妨礙荀氏年輕一代的報國之心。

也正是本着這個心思,三個好朋友才相約來參加科舉。

先前對於流傳考題外泄的事,起初三個人並不相信,直到那幾個他們認識、廢物般的紈絝考中頭三甲之後,他們才知道果然是有人作弊。

年輕人本就是一腔熱血,同時也對皇帝以才取仕的做法深表贊同,這才腦袋一熱,挺身站了出來。

路強從殿門進來後,並沒有打攪伏案而寫的三個人,同時示意陶淵明也不要出聲,靜靜地站在三個人身後,分別看了看三個人的字體,以及所寫內容。

陶淵明出的題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問題,而是讓他們就這次科考,寫一偏策論,談談他們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這個題目出的可以說深得路強滿意,這三個人還要參加明天的公試,今天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

路強推行策論已經有一年多,各地的學子對如何寫這東西,已經越來越有體會。

路強在三個人身後,看着他們寫的東西,也不由暗暗點頭,果然都能說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了。

尤其是那個叫何長瑜的年輕人,他在策論中寫道,元帝南渡,中原文化也一定程度地向南方偏移,北方在異族的統治下,不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文化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異族的影響,所以朝廷在開科取仕時,應注意南北文化差距,不要因此寒了北方學子的報國之心。

看了幾個學子寫的東西,路強鬱悶的心情,也稍稍有了好轉,他還有很多事要做,向陶淵明點頭示意後,又轉身走了出去。

三個學子並不知道皇帝剛剛來過,很快將策論寫好後,交到陶淵明手中。

從剛剛路強的態度中,陶淵明就知道,這三個學子已經被皇帝認可,步入官場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

看過他們寫的東西后,陶淵明也很滿意,遂笑着對三人道:“年輕人有些血性是好的,不過切記不要太沖動,以免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今次的事件,陛下已經過問,應該很快會有旨意下達,你們回去耐心等待吧!”

何長瑜小心地問道:“陛下不召見我們了?”

“呵呵

!陛下已經見過你們了,你們的運氣不錯,只要考試時的表現再好些,一定會被朝廷錄用的”

陶淵明是個謙謙君子,對三個年輕人也很喜愛,也就沒有瞞他們。

皇帝竟然來過了?

一時間三個年輕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是什麼心情了。

路強剛從偏殿出來,就有近侍過來輕聲稟報,謝國丈去了天牢。

謝望祖去天牢幹什麼?幾乎不用猜,路強就已經知道結果,而這個時候,封平也派人送來公孫歸的口供。

這份口供對路強來說,其實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他本就是要借這次事件除掉謝望祖,可以說即便沒有何長瑜幾個學子質疑考試結果,也會有其他人跳出來的。

路強傳旨封平,突審公孫五樓,不能給謝望祖殺人滅口的機會,同時傳招內閣成員議事。

其實這個時候王鎮惡、王誕、顏延之,三個人都沒有離開。

朝廷第一次開科取仕就出了這麼大丑聞,可謂是路強建朝之後的第一大案,他們的心情也同路強差不多,就是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解決這件事,將不良影響將至最低。

內閣成員辦公,有一個專門的小偏殿,路強徑直來到這裡,隨即一言不發地將公孫歸的供狀遞給王鎮惡,自行坐在書案後,等待幾位內閣大臣的意見。

王鎮惡打開看了看,隨即皺着眉頭將供狀遞給王誕。

片刻後,才小心地道:“陛下,公孫兄弟必須明正典刑,外面的學子剛剛退走,陛下可派人宣讀公孫兄弟的罪行,以安學子們之心”

王誕和顏延之看過供狀之後,都沒有說話,其實供狀上意見說的很清楚,考題是謝望祖給他們的。

可謝望祖是皇帝老丈人,集各種榮耀於一身,能把他牽扯進來嗎?所以說,將所有罪行都推在公孫兄弟身上,是最好的選擇。

路強冷冷地看了王鎮惡一眼,又看了看王誕和顏延之,道:“你們都是這意見?”

王誕善於揣摩路強的心思,一見路強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要壞,但這個時候卻也不得不爲謝望祖說話,要知道他也有個兄弟在這次事件中呢。

“陛下,謝國丈在金殿上已經申明考題如果泄露,就是公孫五樓私自竊取,所以臣覺得這件事與謝國丈並無多大關係,充其量也只是失職而已,陛下若處置過重,也是有損皇家顏面啊!”

顏延之嘴動了動,卻最終沒有說話,他是三閣臣之末,現在前兩位已經統一了口徑,他若再提出不同意見,豈不是自找沒趣。

王鎮惡和王誕不知道,他們的一番話更堅定了路強殺謝望祖之心。

“現在就穿一條褲子了,將來我兒能駕馭得了他們嗎?”

如果你喜歡《晉安大帝》話,請向您QQ羣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切記分享得多更新就越快哦!

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95章 歸宿第2章 原來如此第158章 萬里長城 萬里空第306章 棋局第14章 不平之夜第230章 揚州事件第7章 金殿之上第310章 大戰之前第266章 蕭牆第179章 太順利了第234章 仇池來人第221章 奇兵第97章 再來毒計第277章 出海第194章 鐵戰之死第313章 駕臨長安第304章 沒那麼容易第20章 夜色深深第126章 再添猛將第303章 中原鐵軍第61章 兵來將擋第74章 開始攻城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149章 東擋西殺第305章 父子第33章 簡單任務第62章 廣武將軍第124章 龍兄虎弟第193章 再戰潯陽第99章 水戰第316章 韓範第300章 現學現用第316章 韓範第320章 幫手第223章 條件第212章 劉毅伏誅第51章 拆夥第86章 一條大魚第108章 樂極生悲第225章 找茬來的第291章 烽火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286章 重甲建功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180章 報警第58章 志在斬首第192章 大風起兮第295章 歸宿第231章 應對之策第307章 老將出馬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186章 身份之議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78章 大戰之後第70章 兵臨城下第189章 劉裕的禮物第116章 人才第58章 志在斬首第114章 盧循用人第258章 輕裝上陣第82章 新問題第229章 一個月第206章 緋聞主角第30章 只是一刀第168章 王對王第65章 大兵壓境第60章 整頓江陵第209章 奸細第55章 改道江陵第13章 君君臣臣第33章 簡單任務第274章 火葬第288章 回家第138章 聰明人第325章 開戰第169章 義無反顧第306章 棋局第259章 滅燕正當時第79章 新皇旨意第178章 傳說第292章 又見魏軍第320章 幫手第300章 現學現用第125章 參見皇帝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7章 金殿之上第100章 大捷第251章 各有所第230章 揚州事件第260章 突入燕境第38章 救美第284章 如約而至第41章 暗夜圍殺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6章 新的一天第93章 江州攻略第55章 改道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