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

令狐奉叫牢裡刑訊,主事的官兒家是隴地士族,仰慕張家的名望,雖然王命不可不遵,卻亦存心保全,因是張金父子所受之傷,皆是皮外傷,看起來嚇人,實際並未傷筋動骨。

兩人出了牢獄,在張渾家中休養數日,傷勢已有好轉。

這日,張渾來探望張金。

張金的尊臀受創最重,猶無法仰臥,伏牀正歇,見張渾入室,掙扎欲起。

張渾把他按住,溫聲說道:“趴好,趴好,別動了傷口。”

前時張金入獄,張渾沒有一言出救,是爲了本族的權勢;究其兩人的兄弟感情,還是很好的。張金父子出獄到他家中養傷以今,張渾延醫用藥,日常蔘湯進補,照顧得無微不至。

張金掩面羞慚,說道:“阿兄,我對不住咱家的列祖列宗,玷損了咱張家歷代的清譽!”

“這事不怪你。”

“阿兄,我聽僕隸說,你被大王免了大農,拜王國傅了?”

“誰多嘴多舌,告訴你的?”

“有無此事?”

“大農任重,公務繁累,大王拜我王國傅,我正可清閒一下了。”

張金說道:“因我之故,拖累阿兄!”咬牙切齒地道,“莘阿瓜此仇,我誓報之!”對張渾說道,“阿兄,好在內史宋公、治中氾公深重阿兄德望,假待時日,兄或有復起之日!”

“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好好的養傷,別的東西以後再說。”張渾看張金神色憔悴,多日沒有剃面,鬍子拉碴,沒了往時的風神玉姿,嘆道,“如你所言,我也許尚有再起之日。阿奴①,卻是苦了你了!養望數十載,一朝毀於豎子,前功盡付流水。”

別人不知張金心志,張渾豈會不知?

張金居家不仕,屢辭朝廷召闢,優遊林泉,而實非隱士,不過是以此邀名,望能如江左此前的那位名臣一樣,不仕則以,仕則登天。

卻辛辛苦苦養了幾十年的望,陰溝裡翻了船,一着不慎,被莘邇揪住小辮子,宣揚他勾結胡酋、圖謀作亂,可想而見,在民間的聲望必定大跌。

“阿兄,你知我素來性高,今居王都,思及獄內之辱,我如針氈刺背。王都,我不想待了,我想回家。”

“你傷勢未愈,豈可遠行?”

“王都到樂涫,數百里地,談不上遠行。我傷已漸好,伏車而行,盡能撐住。”

張渾勸阻再三,張金執意不改,沒奈何,只得從他。

張道將年輕,傷勢好得快,張金還只能臥牀,他已可下地慢慢走幾步了,乘車行路更沒問題。

於是,父子兩人次日啓程歸家。

駕的牛車,路上行駛甚慢,四月初八浴佛節這天,到了樂涫縣。

四月八日是釋迦摩尼的生日,又一說,釋迦摩尼的生日是在二月八日,佛教近年興盛,這兩個日子就都成了佛教徒的節日。二月八日,信徒們巡城圍繞;四月八日,擡着佛像遊行供奉。

於今海內,鮮卑人的魏國最爲崇佛,每到浴佛日,其都城之內,信徒們肩輿佛像,行於街道,和尚們拿着禪杖,成羣結隊,善男信女人山人海,個個手持鮮花;登高望之,如似花海。香菸似霧,梵樂動天,甚至魏主都親御門樓,臨觀散花。沿衢臨道,並有百戲表演,騰驤極鬧。

樂涫城中,沒有此時此刻的魏都之盛況,但出街的信徒也不少。

牛車上有篷子,張金父子命將篷簾拉下,掩住車內,拉出個小縫,向外窺觀。

入城門時,人還稀少,行不多遠,街上的人漸漸多起,有擡着小佛像轉行的僧侶、信徒,也有跟在他們後頭看熱鬧的百姓。

樂涫縣小,主幹道只有兩條,一個東西向,一個南北向,兩條幹道於城中心交匯。

到了此處,張金父子瞧見,二十餘人擡着一座兩人高的大佛像,剛從東邊來,正要經過街口,往北邊去。佛前燃香。約百餘信徒拿着鮮花,或散花於佛前鋪路,或持花舞蹈佛後。又有十餘個老老少少的和尚,穿着黑衣,舉着錫杖,唱着佛經,簇擁一人,走在佛像邊上。

被簇擁的那人,光個腦袋,亦黑衣持錫,約四十許,眉目清癯,身材矮瘦,步伐徐徐。

張金父子認得,此人便是道智。

道智半眯眼睛,嘴脣嚅動,雖因周邊太過吵鬧,聽不到他的聲音,也可猜出,必是在念經。他“夢授菩薩戒”的神奇,樂涫百姓早已盡知。圍觀的那些人,即使那不信佛的,前見佛像高大巍峨,繼見他莊嚴寶相,亦不覺肅然起敬。凡其經過處,道邊拜倒一片。

張金念念不忘報仇,這時心道:“道智這和尚有兩分能耐,我與他談玄論道,此人對佛經典籍頗有鑽研,非是浪得虛名。他自言夢中授戒,無論真假,愚民信之;且又郡府吏、卒裡頭,好些虔誠信佛的,想這道智,定爲彼輩心中神人。我要報仇,他沒準兒可成我的一個助力。”

具體怎麼用道智,張金尚無定算。

但既然道智對百姓小民、郡府的部分吏卒有着強大的影響力,那麼總歸有用上他的時候的。

張金斜身伸頭,覷看得久了,屁股大疼,瞧道智一行轉向北去,遂放下簾角,不去再看。

回到家中,張金父子進了屋裡。

張道將孝順,不顧自己的傷勢也還沒好,伺候張金躺下。

張金命小奴搬了個小榻過來,放在己牀邊上,叫張道將趴上歇息。

父子二人,聯榻趴話。

張金說道:“莘阿瓜迫害咱父子兩人,這個仇,一定得報。只是,他現有聖眷,而我家才被大王治罪,咱們不可輕舉妄動。我思得兩人,應是可以爲咱們所用,做個報仇的幫手。”

張道將與張金一樣,這些天無日不在想報仇之事,聽了張金的話,問道:“敢問阿父,是哪兩人?”

“一個是道智和尚,一個是氾丹。”

“這兩個人?”

“道智和尚,等我傷好,我有把握將他收服。氾丹那邊,你可去信一封,先探探他的口風。”

“氾公是酒泉太守,雖與莘阿瓜不和,怕是無用於建康吧?”

“只要能把他挑動,底下的事情就不用咱們再說,他自會求其父出馬。”

張道將喜道:“是了!還是阿父英明!”

氾丹的父親氾寬現爲牧府治中,掌諸郡政事,只要他有心,不愁找不到莘邇的錯處。

父子二人細謀復仇,門外進來一人,是張家的管事。

此人慌慌張張的,沒有通報就闖入屋內,張金待要發怒斥責,聞他說道:“大家!咱城外的塢堡被、被……。”

“被什麼?塢堡怎麼了?”

“被郡兵攻破了!”

“啊?”

……

《賀渾邪載記》:天璽四年,四月初八浴佛節,賀渾邪晝寢,夢佛撫頂,謀主牛子羽以爲王者兆也,邪據淮南,兵強,久懷不臣,遂稱天王;夷唐降臣王蒜宗族,送首江左,圖結盟好。

王蒜者,唐之貴臣。初,唐文帝爲宮女害,武帝嗣位,桓氏當權;蒜與桓氏有仇,畏誅,乃奔淮南,降賀渾邪。蒜仗族望而至唐室高位,貪賄無行,賀渾邪薄其爲人,不見者久之。

至是日稱王,邪言與左右:“吾當顯擢忠義,夷戮不臣,以伏天下。且王蒜自至淮南,佔奪鄉里田地,大引賓客,殘虐地方,不殺不足以平民怨。”於是召蒜。蒜知禍及,大飲致醉。既至於市,抱其外孫而泣。遂殺之,並其親屬姻親百餘人悉滅之,婦女伎妾班賜諸胡。

……

應該是下月一號上架。投資獲利的諸項中有上架一項,大家有意的可以做個投資,或補追投資了。求收藏,求推薦;感謝大佬的打賞。今天就一更了。

——

①,阿奴:時人習語,是表示一種親暱的稱呼,多用於長稱幼、尊稱卑,也用於平輩間。

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