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和平演變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在場的其他大臣一聽鍾進衛說他有主意,並且是滿足溫體仁所說的兵不血刃的法子,不由得都頗爲吃驚。

“鍾師傅,有何妙策,快快說來!”崇禎皇帝連忙驚喜地說道。

鍾進衛這計策其實是根據目前的形勢,參考後世的一些見聞所得出來的。只聽他回答崇禎皇帝道:“和平演變!”

“啊!什麼和平演變?”崇禎皇帝沒聽明白,連忙追問道。

從這個名字上看,好像是不用流血戰鬥,但後面那演變一詞,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不管溫體仁也好,還是孫承宗也罷,都看着鍾進衛,等待他回答崇禎皇帝的問話。

只聽鍾進衛回答道:“陛下,和平演變就是鼓動蒙古百姓、貴族等各階層的人,自願要求成爲我大明的一員,歸附我大明而不再以蒙古藩屬國存在。”

溫體仁一聽,有點失望,他先評價道:“興國公,如此重大之事,那是靠動動嘴皮子,就能鼓動他們歸附我大明的!”

崇禎皇帝也是微微點頭,附和溫體仁的看法道:“是啊,鍾師傅,這法子恐怕不行!”

一邊的孫承宗就直接說自己的看法了:“或者就趁蒙古各族軍隊外出之時,直接讓幾個邊鎮出軍,滅了蒙古算了。臣相信整編後的軍隊,實力已是今非昔比,完全有此能力。”

溫體仁聽了,連忙搖頭反對道:“不妥不妥,發動戰事,存在變數太大,還是要穩妥點爲好。”

正當他們準備再想辦法之時,鍾進衛卻在那邊微笑着說話道:“先聽我分析完,再來評估這和平演變到底行不行吧!”

一聽鍾進衛說這話,瞭解他的幾個人不由得從剛纔的失望又轉爲驚喜。其中崇禎皇帝連忙道:“對對對,鍾師傅快快說說你的具體做法!”

鍾進衛見一衆人都盯着自己,卻也不慌不忙地講解道:“這幾年蒙古人得惠於和我大明的貿易,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一些貴族更是沉迷於享受我大明的奢華事物,並樂此不疲。”

“而蒙古諸部,又沒有一個雄才大略,威望服衆的人統領。雖說有名義上的林丹汗,當然現在已沒了,並且他們各自爲政,其實就是一盤散沙而已。”

他說得這些是目前蒙古草原上客觀存在的事實,文華殿內的所有大佬都是知道的,因此沒有人出聲提問。

鍾進衛在那邊繼續分析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失去了目前的這種生活方式,這種享受,必然會有所抱怨,會要求恢復到這種生活狀態中來。”

溫體仁聽了,眉頭一皺,他猜測道:“興國公,你的意思是朝廷斷了這貿易,讓他們來求我大明?”

崇禎皇帝一聽溫體仁的猜測,和自己所想差不多。於是,他也發表自己的看法道:“這樣不妥,很可能會讓蒙古諸部對大明心生怨恨,從而聯合起來對付我大明。”

以前俺答汗入侵京畿之地,直逼京師,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在重新得到朝廷許諾,重開邊市之後,纔算安份下來。

孫承宗卻是有底氣之人,他大着嗓門說道:“那就還是一句話,出兵剿滅了他們便是。”

邊軍就是在他手裡整編完成,他見證了邊軍整編前後的變化,心中的自信是所有人中最強的。

溫體仁側身對他身後的孫承宗搖頭道:“現在以藩王封建北美之事爲大,不到萬不得已,不宜重啓兵事。”

鍾進衛對於這些大佬喜歡打斷自己的說話,發表他們的看法很是無語。現在聽他們又準備扯到兵事上去,就連忙說道:“如果我大明有正當而合理的理由把目前這種貿易給降了,並不是關閉邊市,只要讓他們感覺生活品質沒有那麼好,就可以了。”

“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們遇到這種情況,必然會尋求恢復之前生活模式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只要我大明再加以正確引導,和平演變未必就不可能!”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眼裡只剩下一個鐘進衛了。只見他盯着鍾進衛連忙追問道:“鍾師傅,那用什麼正當而合理的理由?”

溫體仁和孫承宗也停止了說話,看着鍾進衛。

“陛下,科爾沁族已經歸附我大明。科爾伯所在駐地,興建的科爾沁城已經基本修建完成。因此,我大明完全可以把邊貿重點傾斜向科爾沁城。這點不管到哪裡,都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鍾進衛微笑着提醒道。

崇禎皇帝一聽,才記起這麼一檔事,當即高興地說道:“好好好,鍾師傅不說,朕都差點忘記科爾沁族了!”

溫體仁和孫承宗也都點頭,大明所管轄的草原部族,本來就應該要扶持纔對。這麼一來,未歸附大明的草原部族也挑不出刺來。

當然了,如果有一個雄才大略的草原之王,或者大明的軍力很弱,就可以用拳頭說話,可惜現在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鍾進衛則繼續說道:“如此一來,蒙古各部族會有各自的想法。此時我大明再派出蒙古族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役,或者直接讓科爾沁族能說會道之士,前去草原散播歸附我大明的好處。有科爾沁族作爲榜樣,鼓動草原諸部來歸,這種可能性就比較大了。或者還會剩下少量頑固不想歸附的,到時候可以再做對策,或再分化或直接出兵都是可以的。”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在鍾進衛說完之後,他便轉頭問溫體仁和孫承宗等人道:“諸位愛卿,你們以爲鍾師傅所言之策如何?”

這計策並不能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但對於把蒙古納入版圖之事,大明也不着急。因此溫體仁等人也點頭表示同意,可以試試,不行再說。

於是,崇禎皇帝便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此策乃你所出,就由你來負責實施吧!”

“是,陛下。”鍾進衛答應一聲,遠程遙控,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了。

崇禎皇帝又轉頭吩咐王承恩道:“東廠在此事上,要積極配合!”

就算崇禎皇帝不說,王承恩也不敢不配合興國公的工作。因此,他連忙答應了下來。

他們誰也沒想到,半個月後,蒙古草原又傳來了消息,使得鍾進衛這和平演變之策變得更爲順利了。

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223章 贖罪銀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539章 戰後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42章 交易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8章 擔憂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48章 教育部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22章 攻守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91章 捨命相救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790章 大賞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606章 懦夫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6章 東廠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826章 兩份銀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151章 期盼第33章 甦醒第30章 餉銀(2)第121章 徐光啓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28章 浩劫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593章 殺明軍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751章 我來了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3章 榮譽榜第95章 脫險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56章 劉興祚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101章 論鹽政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48章 結賬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2章 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