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理想

“大丈夫功名馬上取,滅建虜,鎮蒙古韃子,除海河之寇。還大明百姓一個安寧!”閻應元語氣和緩而又有力的說道。

看得出來,他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以前就有過考慮的。

有志氣,是大丈夫所爲。不過滅建虜,鎮蒙古,這個應該是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的。閻應元后面還有除海河之寇,這個倒是很少能聽到的。現在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陸地上。鍾進衛有點奇怪,就問閻應元道:“大舅子,滅建虜,鎮蒙古我理解,這個河海之寇怎麼解釋?”

“妹夫你不知,通州乃京杭大運河之北端。船隻南來北往,溝通有無。很多物資,包括糧食都是需要從南方運過來。比起陸運,載重,損耗都是大有優勢,因此河寇爲禍的話,影響甚大,通州都能感受到。”

閻應元給自己的妹夫繼續解釋道,“而通州通過北運河到達天津衛之後,走海河到大沽出海,也甚是方便。運河容量有限,大海卻是無限,要沒有海寇作祟,朝廷又開海禁,則百姓之福也。”

沒想到閻應元的眼光比一般人看得長遠啊!鍾進衛心裡暗贊一下,然後又考究他道:“那河海之寇該如何除之呢?”

“除河海寇之法各有不同,河寇多是弓箭相射,近了跳幫戰。比人數,比勇力。而海寇,因無地形之限制,猶如馬之於平原,故比遠程,比船速。”

“那你可知西洋之火炮,船隻之性能?”鍾進衛繼續問道,以後總歸是要跟洋鬼子打的,他想聽聽這位歷史名人的看法。

這下,閻應元沒有馬上回答,沉默了會,才道:“火炮之威,我已見識過,確實厲害。但西洋之船,還未有見過。”

閻應元是有點自憐,可惜自己從小苦學的一身箭術。雖然現在要讓他單挑火槍手,沒有絲毫壓力,但他還是看得出來的。以後肯定是火槍的天下。

鍾進衛大概瞭解了閻應元有關河海戰爭的認識,然後又問閻應元道:“那麼打建虜和蒙古韃子又該如何打呢?”

“當整頓軍隊,鼓舞士氣,各兵種相配備,糧草軍械無憂,則不管建虜還是蒙古韃子,都不是大明的對手。”閻應元毫不猶豫的答道。

“沒那麼容易吧?”“他們又不是三頭六臂之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多,選其精壯之士,組成軍隊,擇良將統之。必所向披靡。”閻應元說的很堅決,只是說完了之後,又嘆了口氣,低聲道:“只是這些東西知易行難,大明很難做到啊。”

鍾進衛知道閻應元說的是實情,而這點,其實很多有識之士都有認識到,但這樣的人太少,拖後腿的太多,以致很難改變現狀。

鍾進衛想了想,對閻應元道:“你先不要管能不能做的到,以後你準備走哪條路?”

“我想等這次擊退建虜之後,考考武進士看,以後就走這條以武報國之路。”有關這點,閻應元倒早有過考慮。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明末這個時期,就算你再有本事,武藝再是超羣,朝中沒人,或者手中沒錢,就別想能中武進士。

歷史沒有記錄是什麼原因,讓閻應元在崇禎初年一直默默無名,直到南明纔有一個典吏之職,鍾進衛估計,怕就是受到了種種不公吧。

現在,應該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爲他家的命運,由於鍾進衛的穿越,徹底的改變了!

“下一次武進士考試是什麼時候?”鍾進衛問道。

“崇禎四年。”閻應元記得很清楚,馬上出口答道。

鍾進衛想着,現在是崇禎二年末,還有一年多時間,似乎太久了點。自己可以直接舉薦他爲國效力,憑着在崇禎皇帝面前的影響,應該也能有個不錯的職位。但雖然自己這位大舅子的能力是足夠了,可別人不知道,要到時候說三道四,大舅子的名聲也不好聽。鍾進衛在後世的時候,也經常噴那些靠關係爬上去的人,而不會去考慮對方是否是有真本事的。

忽然,鍾進衛記起一事,就問閻應元道:“大舅子,白日說的射殺一個建虜韃子,是怎麼一回事?”

閻應元倒也沒有不好意思,只是有點遺憾地道:“前些日子韃子攻城,有個建虜重甲白甲兵攻上城頭,衆人不能敵,被我一箭射中眼睛。可惜屍首翻落城下,被他們搶回去了。因爲沒有首級,不能報功。但城裡百姓卻知此事爲真,因此對我也甚是客氣。”

鍾進衛聽了爲他可惜,要是拿到首級的話,不說升級之類的,就是銀子也有不少。

“你是當兵了,什麼職位?”

“沒,我只是由縣衙出面組織的民壯之一,也算是個頭目。”閻應元回道。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確實給了他不少實踐機會,也算經歷過了沙場。

鍾進衛在腦中過了一遍自己認識的人選,然後對閻應元道:“皇上面前我能說上話,但直接在皇上面前推薦的話,怕別人會對你說三道四,所以,我想把你推薦給另外一個人,你去他手下效力,有了功勞,我再保舉你去你想去的職位,怎麼樣?”

閻應元真是感慨,自己以前的時候,當上民壯首領之一,在縣尊面前留了名號,靠的是自己十幾年如一日的苦練。現在有了關係,一句話,就能把後面的路給定好了,上頭有人和沒人的區別真是大。

閻應元也不是迂腐之人,否則也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之名。當下答應下來,但卻還有一點顧慮,問道:“妹夫,是把我推薦給誰,有本事的人麼?”

閻應元之所以這樣問,只是覺得如果是把自己推薦給像通州總兵楊國棟這樣的人,還不如不去。聽到建虜的風聲都準備跑路的人,怎麼也不可能到他手下就有啥功勞可立,弄虛作假就非自己所願了。

鍾進衛明白閻應元的意思,笑了笑說道:“放心,這個人是文進士出身,但你未必打得過他。”

閻應元有點不信,不過並沒有出言反駁,心裡只是想妹夫是沒見過自己的一身本事而已。

鍾進衛見閻應元沒有說話,心知他在無聲的抗議。這事要換作一般人的話,確實難以讓人相信。可那人是萬中無一的怪胎。

“我知道你估計不服氣,等你見到了後,不妨跟他切磋切磋,你就知道了。你也可以放心,他是文武雙全的人,又愛民如子,與兵同甘共苦,深受兵民愛戴。你到他手下,會很舒服的。”

閻應元不禁有點好奇,那是什麼樣的人。現在還有這樣的人?就算嘉靖年間成神的戚繼光戚大帥,也只是世襲軍戶出身。妹夫說的這人還是文進士出身,自己還打不過他。閻應元是越想越好奇,越想越有非見一面的衝動。

“這位大人的尊姓大名是什麼?”閻應元最後還是沒有忍住不問。

“姓盧,名象升,字建鬥,號九臺。現任大名府知府兼按察使副使。”鍾進衛爽快的介紹了那個怪胎。

“這...,妹夫,你推薦我過去,能殺韃子?”閻應元有點迷惑,人家在大名府當知府呢,韃子在北邊,還挨不着啊。

“放心,韃子有的殺。他也組織勤王軍來到京師了。把一萬多人直接裁到八百多人。你去了後,要好好表現,爭取憑自己的本事脫穎而出。”鍾進衛解釋到後面,就叮囑起來了。

“那是,我閻某人,不是靠關係吃飯的!”閻應元斬釘截鐵地答道,話語裡還透着一絲被看輕的不滿。

“好,那你什麼時候能動身?”鍾進衛很欣賞這種自信,就又問閻應元的行程。

“妹夫什麼時候回京師,我就什麼時候跟你走好了。”閻應元的心中有一團火焰開始燃燒起來。

“我應該是後天回京師,不過馬上要過年,阿奇好不容易回來了,你們先一起過個團圓年。你先隨我回京師見過盧象升,就趕回通州過年如何?”

家裡有老母,妻子,幼兒,閻應元不能遠行,但現在妹子回來了,就有人照料,而且後面還有一箇中興伯爵在,也不怕家裡沒男人受人欺負。所以他才說隨時跟鍾進衛走,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也覺得有理,就答應回來過年。

前路已定,閻應元很是興奮,更是睡不着,當下和鍾進衛兩個又聊了起來,一直聊到天亮。

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58章 貨幣戰爭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34章 閻應芳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122章 溫育仁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126章 闖侯府第747章 鄭成功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9章 廠衛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6章 汰兵第810章 吃西瓜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1章 佈告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50章 死人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32章 開民智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7章 貨幣第865章 電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379章 李自成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3章 早朝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248章 鳥銃第47章 物價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2章 反腐第32章 反腐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88章 年夜飯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570章 苦啊第3章 相信(1)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7章 漢奸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01章 論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