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水土不服

“國公,已經到了廣州城,現在如何處理?”鄭芝龍望了下遠處的廣州城,然後向鍾進衛請示道。

鍾進衛聽了一笑,指了指身上的衣服道:“我們便裝而來,自然是不想暴露身份。現在雖然到了目的地,但我還是打算先微服私訪下。看看現在廣州市舶司的情況如何?看看傳說中的孫傳庭到底如何?”

鍾進衛雖然聽說了孫傳庭出使日本的事情,心中也是佩服其果敢,有智。但他一直沒有和孫傳庭面對面交流過,因此無法把握孫傳庭到底如何。

鄭芝龍等人聽鍾進衛的話,好像這個孫傳庭很了不起,不由得默記在心。

“走,先去廣州城找個客棧住下,再去市舶司附近逛逛,看看情況。”鍾進衛略帶一點興奮地說道。

微服私訪,扮豬吃虎這種小說中才有的情況,出現在自己身上,一路行來,感覺還不錯。

不過更主要的目的,還是微服私訪才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本來面目。就如同後世領導只有突擊檢查,才能知道下邊的情況到底如何。

而對於顧百川等人來說,只要國公安全有保證,他們就無所謂國公怎麼樣。反正他們跟着國公,遵從國公的命令就是。

鍾進衛並沒有進入廣州城,而是在城外找了一家大點的客棧住了進去。

廣州不愧是一座大城、古城,又是開埠所在,商業繁榮。哪怕是在這城外,這客棧的規模也不算小。裡面南來北往的客人很多,掌櫃和夥計比起北方來,要精明很多,表現在服務態度上,更是讓顧客舒服很多。

他們一見鍾進衛一行人錦衣駿馬,個個氣度不凡,便知道是豪客。

掌櫃親自迎了出來,熱情地招待鍾進衛一行人。

鍾進衛回到南方後,感覺有一種久別重逢的熟悉感,對這一切都充滿了好感。

他見掌櫃迎出來,便要了住宿,然後對掌櫃說道:“我有兩個夥計應該是不適應這南方的溼熱天氣,生病了。麻煩掌櫃找下醫術高明的醫生,診金不是問題。”

掌櫃一聽,連忙往裡喊小二,讓他去請醫生。然後給鍾進衛解釋道:“客官放心,這位胡醫生的醫術精湛,對於北方人到了南方水土不服的病例,很是擅長。”

掌櫃說完之後,一邊請鍾進衛進去,一邊又寬慰鍾進衛道:“客官放心好了,我們廣州這邊經常有北人南下做生意,初次來都會水土不服而生病。因此這些事情見多了,保證客官的夥計不會有事的。”

鍾進衛點點頭,笑着道:“這樣最好了。”剛說完,他忽然想起了一事。

於是,他就不再管這些雜事,自有護衛會處理。

鍾進衛徑直來到自己的房間,把剛纔所想到的事情記下來,寫成奏章,準備發去京師。

原來他剛纔得掌櫃提醒,忽然想起現在整編軍隊都是在北方。要是這南方有事,北兵南調的話,怕水土不服會是軍隊最大的敵人。

古代人因爲交通問題,一般都不怎麼遠行。更不用說,從北方邊軍所在的幾個省份,跑到最南邊的海邊這幾個省份。

尤其是北方軍隊從乾熱環境一下到了溼熱的環境,要想沒有非戰鬥減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搞不好這種非戰鬥減員纔是最大的減員。

而大明接下來的戰略目標,在南方也有重要的一塊,就是東南亞地區。

不管是交趾戰略,還是守護大明南方,必須要有一支精銳的南兵駐守在這邊才行。

因此,最好的對策便是在南邊也進行軍隊的整編,至少要整編出一支具有足夠威懾力的新軍出來。

不過這事不是很急,但卻需要去做。鍾進衛在奏章中把自己想到的事情做了詳細的分析,建議崇禎皇帝根據朝廷的實際情況進行決策。

忙完了這件事情後,已到午飯時間。

此時兩名生病的護衛已經由那胡醫生看過,留了一名護衛照顧。其他人則護衛着鍾進衛,去了客棧大堂用餐。

將近三十個人,五桌左右,一下佔據了大堂內的一角。

鍾進衛一邊用餐,一邊聽些八卦。希望能從這些旅客身上,瞭解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聽說朱尚書重病,有這樣的事情麼?”有一桌旅客好像是老鄉見老鄉,一番寒暄之後,便在一起用餐,一邊吃一邊聊天。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來時,這消息傳得到處都是。希望老天保佑,這只是一個謠言而已,否則大明有的亂了。”另外一人嘆了口氣,迴應道。

第一個人聽老鄉的消息,好像這消息已經是八九不離十,可以確定朱尚書生病了。便沒了心思吃飯,放下筷子對他老鄉訴苦道:“你看,我都進好了貨,不敢回去。就怕萬一朱尚書有個意外,一下就又亂起來了。”

這桌人隔壁的一桌,坐着幾個身材比較高大的旅客,聽他們議論的話題,其中一個漢子便轉過頭問道:“這位兄弟,你說的是哪個朱尚書,哪裡要亂了?我可是聽說建虜都被興國公滅了,現在天下太平着呢!”

放下筷子的那位聽隔壁桌問話,打量了下然後說道:“你是從北方過來的吧?我是貴州人士,說得是我那邊的事情,和你們沒關係。”

鍾進衛沒聽到自己想要聽的有關廣州本地相關的事情,反而聽到了大明西南的一些情況。心中微微失望,卻也豎着耳朵聽他們聊天。

看貴州這人垂頭喪氣的樣子,那個從北方來的旅客便安慰道:“沒事,要真有什麼亂子,朝廷新軍一到,必能平定。”

貴州這人對北方一事並不關心,因此也不清楚。他聽北方這人這麼一說,笑了一下表示感激,然後又搖頭道:“遠水解不了近渴啊!現在大明西南全靠朱尚書鎮着那些土司,就算如此,都有人蠢蠢欲動,不是很安份。”

那北方人對大明西南的事情也同樣不是很瞭解,他問清楚了情況,又開解過這個貴州人,便不再插嘴,自個吃飯了。

但鍾進衛在一邊聽了,倒是非常關心。見他們沒再議論,他就放下筷子插話了。

第656章 第一次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9章 汰兵得行第147章 數理化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819章 陳子壯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54章 競拍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597章 勝利者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43章 《甘薯疏》第865章 電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7章 變故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596章 城破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794章 鋼鐵廠第84章 相逢而泣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746章 天津衛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26章 再坑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40章 軍需官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88章 偷城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391章 海蘭珠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87章 漱口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57章 報應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43章 《甘薯疏》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11章 水泥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15章 持久戰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24章 防禦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31章 京師之戰第116章 陶瓷廠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825章 時間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