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燈下黑

文華殿內的大臣都蹭了一頓飯,然後才各自回去幹活。

鍾進衛出了紫禁城後,並沒有馬上回京營去。他對跟在身後的護衛道:“走,去玻璃研究所看看。”

他其實已經忙得忘記了玻璃鏡子的事情,這次在賜宴的時候,崇禎皇帝想了起來,讓內侍去皇后處拿了一面鏡子出來給鍾進衛看,他纔想起玻璃鏡子一事。

鍾進衛開始以爲是玻璃研究所終於造出來了,當即大喜過望。

可沒想到崇禎皇帝卻告訴他,這是葡萄牙人在上次賠罪時送得貢品,還說這鏡子堪比黃金。

崇禎皇帝特意讓王承恩查了下,這價格雖然有所誇張,但其實相差也不多了。

現在大明境內只有極少一點鏡子,都是這些西洋人帶來的。因爲比銅鏡清晰很多,一下成爲大明有錢人中極爲搶手的東西。

當然了,這東西現在在大明還極爲稀少,只有廣東和京師一帶的大富豪纔有可能擁有。

崇禎皇帝眼巴巴地看着鍾進衛,希望他過去玻璃研究所看看,到底那邊這麼久還沒研製出鏡子的原因是什麼,看他是否能夠解決。

因爲這次不用鍾進衛說,他也知道鏡子一旦研究出來,將又會是大明的一大經濟支柱。

在去玻璃研究所的路上,鍾進衛看到京師的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不由感嘆,上至國家,下到百姓,皆離不開一個錢字。

想到這裡,他忽然腦中出現了一個投資的機會。不由心中暗道,官員其實壓根就不用貪腐,只要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事先佈局,都能有數不盡的錢用。

在古代這個時候,又有誰會來追究這個呢!

因此,到了玻璃研究所門口,周圍沒什麼其他外人的時候,鍾進衛對圍在身邊的護衛們道:“你們手中要有餘錢的,可以去天津早點買地,蓋些商鋪什麼的。”

他這麼說,也算是給這些盡心保護自己的護衛們一份回饋。

鍾進衛的話,這些護衛都是當聖旨看待的。雖然他們沒頭沒腦地聽到鍾進衛來了這麼一句,但在愣了一下後便明白了過來,一股狂喜從心底涌起。

至於餘錢不餘錢的,那只是一種說法。跟在中興侯身邊,戰功都立了好多次,賞賜自然不少。而且,就是再沒錢,不是還有銀行可以貸款麼!

“多謝侯爺!”

鍾進衛就沒管他們了,翻身下馬往研究所門口而去。

研究所的門房已聽到動靜,出來一看,連忙迎上去。

研究所繫統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中興侯。因爲這一套東西,都是在中興侯的建議和指點下搞出來的。

鍾進衛直接來到研發玻璃鏡子的作坊,此時作坊內的匠人都已迎了出來。

鍾進衛沒等他們行禮,直接就問領頭的工匠胡廣道:“玻璃鏡子怎麼還沒研發出來?”

胡廣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身材高大。聽到中興侯一見面就問出了這個問題,人都好似低了一分,吶吶地回道:“侯爺,小人們正在進行各種試驗,還需要時間。”

鍾進衛也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偷懶,不說監督的事情,光是其他研究所研發出來的產品大賣之後,所得到的分紅,都能讓這些研究所的人眼紅而努力工作。

因此,他也沒有進一步責怪他們,從懷中掏出了一塊巴掌大的物件道:“這是西洋人進貢的貢品,你們拿去看看,看有什麼啓發沒有?”

胡廣一聽,定睛一看,發現自己的臉清晰地出現在了中興侯的手掌中。

原來鍾進衛向崇禎皇帝把鏡子討要了過來,給研究所帶過來作爲樣品參考之用。

胡廣小心翼翼地從侯爺手中接過,然後當場看了起來。

其他工匠也都伸着頭,想看看他們一直努力要做出來的玻璃鏡子到底是什麼樣的。

鍾進衛正想讓胡廣一會再看時,只聽他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地“啊”聲,然後伸手一掌拍到自己的腦門上。

這動靜實在是大,嚇得顧百川等人馬上閃身擋到鍾進衛前面,以爲出了什麼事情。

其中有兩個番役,甚至已經抽刀在手,準備撲向胡廣。

一見中興侯護衛們的動靜,胡廣反應過來,連忙解釋道:“侯爺,侯爺,小人知道怎麼做這鏡子了?”

這話一出口,宛如施了定身法一般,把準備撲向胡廣的兩個番役定了身,原來是一場誤會。

鍾進衛撥開護衛,臉色微喜,看着胡廣道:“怎麼,這麼快就看出來怎麼做了?”

胡廣的臉沒有驚喜,而是一臉的懊惱之色,他給鍾進衛解釋道:“侯爺,小人,小人真是燈下黑啊!”

“哦,爲何這麼說?”鍾進衛很是好奇地問道。

胡廣先是看了下自己的同僚,然後馬上給鍾進衛解釋道:“看這鏡子,必然是用了錫汞齊所制。雖然小人們一開始就想到了,但卻沒有去試這種法子,反而一個勁地去試驗其他方法了。”

鍾進衛聽得奇怪,連忙問道:“這是爲何?”

胡廣苦笑着回答:“侯爺說過這玻璃鏡子照人非常之清晰,比之銅鏡的效果要好百倍。因此小人在第一時間內便排除了這錫汞齊法來製作玻璃鏡子。”

接着胡廣就給鍾進衛詳細說了這個原因,讓他大爲感嘆,這可真是燈下黑。

原來,唐以前的青銅鏡上面,都有鍍錫汞齊,清晰度更高。也就是說,在很早以前,華夏民族就已經掌握了錫汞齊制鏡法。

但從宋開始,因爲種種原因,青銅鏡的材料發生了變化,變成了高錫青銅鏡。

如果往高錫青銅鏡上鍍錫汞齊,本已屬多餘,並且其結果必然會將本來可以實用的銅鏡鍍成了既不能實用、又沒有欣賞價值的廢品。除了當廢料回爐熔鍊外,再不可能有其它用途。

因此,在自身反光率原本就很好的高錫青銅鏡表面再鍍錫汞齊,純屬多餘.一羣瞭解錫汞齊製法的匠人才會放着這個法子不用,去試驗其他法子了。

現在看到西洋人進貢的樣品,便一下醒悟了過來。

不管胡廣等人走了多少彎路,現在能做出來就是好事。鍾進衛便不再耽擱他們,讓他們去試驗錫汞齊製法做玻璃鏡子去。

不久之後,大明就多了一樣賺錢利器。讓崇禎皇帝、溫體仁以及畢自嚴等人高興地合不攏嘴。他們的印象中進一步加深了這麼一個想法:中興侯一出馬,錢財滾滾來!

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9章 餉銀(1)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67章 煩惱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713章 燈下黑第2章 相識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247章 思海戰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95章 心肝疼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51章 我來了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82章 突變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23章 贖罪銀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4章 輿論之論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57章 貨幣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6章 難眠之夜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6章 面聖第516章 陽謀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279章 殺奴第360章 災情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67章 訣別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33章 甦醒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137章 得意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