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

宋應星一聽,走到稍微裡側的一個地方,蹲下身子拉開一塊地上的木板,然後對鍾進衛說道:“侯爺,今年收穫的所有蕃薯都在這裡了。農業研究所根據侯爺和徐尚書的指點,已初步摸到這種作物的習性,明年再試種一年,當會有更多產量。”

鍾進衛在宋應星說話的時候,就已走過去看了。他對蕃薯的期望非常高,一見地窖裡蕃薯的量,有點失望,蕃薯的產量並沒有他想象得那麼多。

不過鍾進衛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對宋應星道:“不錯,這蕃薯關係到我大明救災之用,一定要多研究,爭取最大的產量!”

“是,侯爺,下官一定全力以赴!”宋應星站起來,認真地點頭答應道。

宋應星身後的一個手下在一邊見兩位大佬不再關注地窖裡的蕃薯,就主動上前重新蓋上了木板。

鍾進衛站那,左右四顧,希望還能看到一些特別的東西,不過沒有發現。

宋應星一見,猜出了鍾進衛的意思,他又走向另外一邊的一個櫃子,一邊拉開櫃門一邊說道:“侯爺,這裡有一種新作物,由地方上送到農業研究所的。”

鍾進衛有點好奇,走過去一看,吃驚地道:“玉米?”

宋應星笑着道:“侯爺好見識,正是玉米!不過因爲送來的晚,研究所還沒有展開試種。但據地方上所說,這種玉米要求溫暖多雨。好處是生長週期短,除這玉米之外,其杆也可食用解渴。”

現在正是小冰河時期,溫度比其他時期要低,而且北方多幹旱。

鍾進衛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按照宋應星這麼說得話,目前北方的乾旱重災區還推廣不了這種作物了。

他記得後世生活條件艱苦的時候,全靠蕃薯、玉米渡過來的。鍾進衛小時候的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天天吃玉米糊。

“讓研究所多多研究,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話,就在溫暖多雨的地方推廣種植。”鍾進衛沒有辦法,唯有如此建議道。

“是,侯爺。”宋應星點頭答應道。

蕃薯、玉米遠比調味品辣椒要重要得多,但偏偏這兩種主要作物的產量達不到預期要求,讓鍾進衛有點失望。

他看着宋應星,帶着一絲希望問道:“地方上還送來什麼特別的作物麼?”

“有,還有一種類似蕃薯的作物,只是帶有毒性,很是遺憾!”宋應星一邊說一邊又往另外一側的木櫃子走去。

鍾進衛一聽,有點好奇,類似蕃薯的作物,哪是什麼東西?

等宋應星拉開櫃門之時,鍾進衛已快步走到他身邊,仔細瞧過去。

“土豆!”鍾進衛一見,失聲驚呼道。

宋應星一聽,不由說道:“侯爺認識啊!”

“當然,這是好東西啊!怎麼會有毒呢?”鍾進衛理所當然地說道。

要是後世的人不知道土豆,那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鍾進衛也對自己有點無語,怎麼就忘記土豆了呢!

宋應星並不是很知情,沒法回答鍾進衛的問題,他只好對鍾進衛道:“下官也不是很清楚,地方上的人是這麼說的。要不等下官讓人研究一番,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剛做完表態,就見鍾進衛一拍腦袋,恍然大悟地道:“我知道了,肯定是吃了長芽的土豆!”

土豆只要稍微不注意,放久一點時間後,表皮變青,然後長芽。這個時候土豆就帶毒性。雖然這毒性不是很厲害,但人要吃了自然不會好過。

宋應星聽鍾進衛一解釋,當即大喜地道:“侯爺的意思,只要這土豆不長芽,就沒事?”

鍾進衛沒有點頭,臉一下變得很嚴肅,轉身對李老四道:“我有點不確定,你挑幾塊沒長芽的土豆回去。侯爺我今晚要烤土豆,再炒個醋溜土豆絲,嗯,以身試毒一下!”

宋應星開始還被鍾進衛的臉色嚇了,以爲自己沒猜對中興侯的意思。接着就聽到了鍾進衛的這番話,不由地笑了起來,侯爺還真會開玩笑!

“侯爺,土豆既然不是之前以爲的有毒作物,那明年是否可以往地方上推廣了?”宋應星真誠地徵求鍾進衛意見。

“當然,難道你還想自個藏着吃?不過話說回來,土豆確實是種有營養的好東西。”

鍾進衛的話中,有新鮮的詞彙。宋應星聽得不是很明白,但這不妨礙他理解中興侯的意思是對他肯定的答覆。

“對了,你除了留下足夠的種子之外,其他的都收拾好,我去向皇上推薦下,介紹幾種吃法。有皇上帶頭,到時候這些作物推廣的力度就會大大提高。而且好處還不少!”

鍾進衛說着說着,忽然覺得這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他看宋應星睜大眼睛看着自己,就解釋道:“世上再沒有比皇上給這些作物代言,有更強大的廣告效應了!說不定那些王公貴族、土豪富商會搶着去種。只要種植的人更多,種植的地域更廣,就越能找到更佳的種植方法。”

宋應星聽得連連點頭,侯爺真是說啥懂啥,什麼東西到了侯爺手中都能有更好的主意!

鍾進衛自然不知道宋應星在暗自誇他,繼續總結道:“農業這東西,還是由京師農業研究所彙總各地信息,然後再由各地來試驗地好。畢竟各種作物對氣候、土壤等的要求都不一樣。”

“是,是,是,今後就按侯爺說得做。”宋應星連聲答應道。

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就算鍾進衛不說,等時間久了後,自然會有人想到。關鍵的是,要及時推廣開來才行。

現在有了崇禎皇帝來做代言人,就極大地促進了推廣的進程。

在歷史上,這些農作物在明末時都已傳入大明,只是大部分處於自發種植摸索狀態。

因此到了滿清時期,才遍及全國。加上那個時候,因爲戰爭,因爲滿清的屠殺,人口大量減少,反倒成全了什麼“康乾盛世”的名聲。真是讓人感到惋惜,如果明末就推廣開了這些作物,說不定就不再是明末了!

因爲土豆的發現和推廣方案的想法,讓鍾進衛的心情一下好了很多,對成立農業研究所帶來的成果也感到滿意。

他一邊在宋應星的引導下往外走,一邊隨口問宋應星道:“其他研究所有什麼大的成果麼?”

宋應星一邊走,一邊回答道:“算有吧,侯爺說得那個蒸汽機做出來了。”

鍾進衛一聽,嚇了一跳,當即抓住宋應星的肩膀,驚喜地問道:“真的?”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蒸汽機竟然這麼快做出來了!

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597章 勝利者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391章 海蘭珠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45章 銀子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812章 宗族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111章 水泥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0章 軍需官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93章 以一敵四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649章 跳雷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06章 御廚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8章 浩劫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7章 變故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60章 冰棍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28章 浩劫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609章 殺手鐗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810章 吃西瓜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4章 汰兵歸去第645章 這一年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826章 兩份銀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751章 我來了第377章 叮囑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47章 鄭成功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74章 影響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13章 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