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閱兵儀式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休養,鍾進衛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了崇禎皇帝的面前。

其實他的身體在兩天前就已經恢復完全了,但因爲阿奇懷孕,他就又給自己休了兩天假,才重新投入中興大明的偉大事業中。

“鍾師傅,沒想到建虜竟然派使者前去遊說日本,妄圖讓日本出兵東南沿海。”崇禎皇帝有點意外地給鍾進衛說道。

“哦,是出使日本的使者回來了?”鍾進衛一聽,也很是詫異。

雖然在原先的歷史上,並沒有建虜聯合日本這回事。但他並沒有把握,是不是因爲自己的出現,會改變了什麼。

崇禎皇帝點點頭道:“是的,還多虧了他隨機應變,火燒建虜使館,把建虜都給殺了,使得日本沒有了退路,才隨使者一起前來大明朝貢。”

鍾進衛聽了,有點吃驚,連忙問道:“這個使者是誰,這麼厲害?”

他記憶中好像就東漢的班超有這麼做過,然後其英勇果斷的事蹟一直流傳了下來。

“他姓孫,名傳庭,字伯雅,代州鎮武衛人。”崇禎皇帝知道說什麼官名,對鍾進衛來說,並不有助於他印象,因此就直接把孫傳庭的基本信息給介紹了下。

▪TTkan▪¢O

“啊,原來是他,怪不得。”鍾進衛一聽,他自然是知道是誰。孫傳庭在後世的歷史上,也算是有名氣的一人。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回答,便知道了一些信息,他確認道:“鍾師傅,可是你家鄉聞名之人。”

鍾進衛點點頭,笑着道:“是的,陛下。既然是他,按照臣家鄉的風評,他能做出這些事情來也不算奇怪。”

崇禎皇帝一聽,心中欣喜,自己又發現了一個鐘師傅遺漏的人才。

“陛下,他們是何時到的京師,現在在哪裡?”鍾進衛問崇禎皇帝了。

“昨日剛到,正在使館中休息。可惜錯過了前些天的獻俘儀式,否則足以震懾那些日本人,再不敢與建虜聯繫。”崇禎皇帝先答了鍾進衛的問題,然後遺憾地說道。

鍾進衛聽了,笑着對崇禎皇帝道:“陛下,這有何難!讓人陪着他們先在京師逛幾天,聽聽民間的討論,他們自然能知道我大明對虜戰事的勝利。”

崇禎皇帝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有點懷疑地搖搖頭道:“那他們會不會懷疑民間誇張,不可信呢?”

“怎麼會,讓他們看看那些俘虜和代善等人的首級不就可以證明了。”鍾進衛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誰知崇禎皇帝搖搖頭,他和溫體仁等內閣成員在昨日討論的時候,有說到過。他給鍾進衛說道:“這個還不足以證明,因爲日本人並不認識那些人。”

鍾進衛一聽,覺得小日本偏激,聽了民間略帶誇張的說法,再看一些陌生的某某某,可能真是會有懷疑,那就不如來直接的。

想到這裡,他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要不這樣,臣搞個閱兵儀式,震懾下他們。”

“閱兵儀式?”崇禎皇帝一聽,有點不是很明白,連忙問道。

於是,鍾進衛把後世的閱兵儀式給崇禎皇帝介紹了一遍,然後補充道:“也不需要很正式,只需要給臣幾天時間訓練下,把目前京營的軍威展現出來就可以了。”

這下崇禎皇帝反而沉吟了,他過了一會才說道:“鍾師傅,這麼做會不會大費周章了?”

有關這點,鍾進衛剛纔已經想到了,他回答道:“陛下,臣以爲這麼做,還是有必要的。因爲這關係到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事,是否順利的問題。”

崇禎皇帝一聽,大爲好奇,連忙問道:“怎麼會呢?”

“陛下,藩王宗室封建海外,必然要經過日本附近的海域。如果他們不對大明真正的臣服,畏懼大明的戰力。到時候騷擾大明南來北往的船隻,就是件極其頭疼的事情。”鍾進衛面色變得莊重,認真地給崇禎皇帝分析道。

經鍾進衛這麼一說,崇禎皇帝也意識到了這點。在之前討論北美航線的時候,其實也有想到過。也因此,纔派出了孫傳庭去探日本國王的態度。

只是因爲連番對虜戰事的勝利,崇禎皇帝等人又忽略了日本對北美航線潛在的威脅而已。

“陛下,只有震懾住了日本人,纔可以避免以後出現麻煩事了之後,不得不採取的對日戰事。”鍾進衛見崇禎皇帝沒有馬上說話,就再次說道。

崇禎皇帝見鍾進衛好像誤會了,就對他說道:“朕知道,剛纔只是想起來了,這事以前議過。”

鍾進衛點點頭,忽然又有點惋惜地說道:“可惜現在大明的實力還不夠強大,否則根本不需要什麼閱兵儀式來震懾小日本。就讓他去騷擾北美航線,然後以此爲藉口,出兵滅了小日本纔是最穩妥的途徑。”

崇禎皇帝聽了笑笑,真有那麼一天也不錯。以前大明對日本也算是不錯,卻換來了倭寇爲禍,還有萬曆年間的朝鮮戰事。像這樣的國家,直接滅了也沒什麼心理負擔。

只是可惜現在不行,因爲滅國這種戰事,並不是簡單地打幾仗就能成功的事情。這個道理,作爲君王的崇禎帝,還是明白的。

“好,朕就依了鍾師傅。日本使者那邊,朕會讓禮部安排。只等鍾師傅安排好了閱兵儀式,再讓那些日本使者見識下天朝軍威。”崇禎皇帝拍板下結論道。

此時的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經過一些年之後,大明最終還是出兵了日本。

於是,鍾進衛就領旨準備着手去準備閱兵儀式。此時的小日本剛剛結束在那幾個小島上打打殺殺,並沒有見過多少世面。

鍾進衛不會把這次的閱兵儀式搞得和後世那麼標準、隆重,只需要京營展現出強軍的氣勢就成。

關於這點,鍾進衛沒有一點擔心。因爲京營原本就是大明勤王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都是上過戰場,經歷過生死的。甚至死營和新軍都是經過殘酷戰事或者多次勝利的薰陶,更是和一般精銳不可同日而語。

當鍾進衛剛出殿門之時,忽然想起自己和盧象升商量好的事情,就是如何預防建虜反撲的措施,這點還得事先和崇禎皇帝通個氣才行。於是,他又返身重新進入了文華殿。

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223章 贖罪銀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789章 睡吧乖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751章 我來了第254章 白杆軍第62章 義捐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22章 攻守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457章 殺神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53章 集中供應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1章 相遇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367章 洪承疇第42章 交易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715章 追債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16章 陽謀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561章 找到了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380章 張縛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746章 天津衛第29章 餉銀(1)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308章 要自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8章 貨幣戰爭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26章 闖侯府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99章 過揚州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