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藩王會議(4)

崇禎皇帝的話音剛落,唐王搶先在其他宗室之前開口了:“陛下,宗室就蕃海外,可以帶多少人走?”

這個問題很重要,其他原本想開口說話的宗室都靜了下來,洗耳恭聽答案。

不過崇禎皇帝沒有開口,而是大明內閣首輔溫體仁出聲回答了:“藩王宗室就蕃海外之事,朝廷有詳加考慮過。你們的問題,由本官來回答。”

他說到這裡,看向唐王道:“朝廷已有決策,各藩王就蕃海外,可以帶走一千王府護衛及其家屬,然後自行招募大明百姓作爲臣民,能招到多少算多少,都可以帶走。”

“不能由朝廷強制藩王府所屬百姓一起走麼?”福王世子插話問道。

現在是關係到藩王就蕃海外的切身利益,就是再膽小的宗室也會開口討價還價了。

福王世子的話音一落,有好幾個藩王出聲附和。

溫體仁任由他們說話,畢竟他們爲自身爭取利益的做法可以理解。

他等了一會,見場面靜下來了才說道:“現在大明是多事之秋,遼東建虜猖獗;西南土司動亂平息未久,又已蠢蠢欲動;秦地流賊才平息未久;大明各地災害頻發,百萬災民嗷嗷待哺。如此情勢下,若是強制百姓遷移,勢必爲引發動亂,朝廷不能這麼做。”

“那我們怕是招不到多少百姓吧?”唐王順勢嘆道。

這大明的百姓對於剛去北美開拓疆土的藩王來說,那是多多益善。因此唐王的感嘆又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錯了,現在大明的局勢正是你們就蕃海外、能招到最多百姓的最佳時機。”溫體仁的聲音不是很響,在藩王宗室們聽來,卻是響亮異常。

“爲何?”唐王馬上接口道。

溫體仁心中暗讚一聲託真得好用,不至於跑偏話題,順着事先考慮的方面說事:“朝廷雖已盡力救災,但終歸能力有限,以致饑民遍地。說句有損朝廷臉面的話,那些災民大半處於餓死的邊緣。這個時候,如果你們能拿出一口吃的,許他們以美好前景,必然能以最少的代價帶走最多的百姓。”

藩王宗室們一聽,覺得也是,要不是天災不斷,大明百姓好好地能在本土過日子,想讓他們前往美洲開荒,有多少人會去還真不好說。

可現在這個情況,待在大明本土很可能餓死,那還不如吃喝有保證的情況下,前往北美混個出身。

“首輔說得是,本王可以許那些百姓到達美洲後,人人都有田地,是本王的一等臣民,表現好的還可以當本王的官員。本王就不信了,那些饑民會不樂意去!”唐王適時說出了他的對策,也是說給別的藩王一個參考。

這個原本他是不會說的,但中興侯有交代過,沒辦法,只能把這些措施公佈出來。

有聰明的藩王宗室已經想到這點了,順帶着鄙視下朝廷。自己無能解決不了災民,就讓他們幫着把災民給解決了。

同時他們也佩服那個想出這個把他們封建海外方法的人,這可是個一石二鳥,不,是一石多鳥之計啊。

福王世子是算比較積極參與就蕃北美的年輕人,他也已想到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此搶着問道:“那前往北美的船隻怕是要不少,這個怎麼辦?”

唐王聽了看了他一眼,心中不由得嘀咕,自己正想問得問題被他問了,難不成他也是事先被中興侯找過的人?

溫體仁轉頭看向福王世子,回答他道:“各藩王自身須得解決一千護衛及其家屬的船隻,朝廷幫你們出運送百姓的船。”

“爲什麼,難道不能都給解決麼?”另外一個宗室忍不住開口反問了,都打算把錢多投入一點到招收災民的計劃中了,現在這船也要自己出的話,豈不是就會少招好多災民。

溫體仁並沒有被問得不高興,依舊保持着之前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地態度道:“因爲這些船隻是最基本的,你們到了北美后,也將要一直使用。朝廷沒有能力送你們這些船隻,畢竟一個藩王的船不多,可所有藩王的船加起來,就是一個大數目了。”

說到這裡,溫體仁又似安慰他們道:“有一點你們可以放心,就是招再多的百姓,朝廷都會咬牙出相應的船隻保證你們能運送到北美。”

不大聰明的藩王宗室被溫體仁的保證給嚇到了,這所有藩王的百姓一加起來,肯定又是一個大數目了。這得要多少船,難怪說朝廷無力提供所有人員的船。

而那些聰明的藩王宗室自然心中有數,朝廷所出的船隻絕不會太多。因爲他們肯定不是一起就蕃,並且運災民的船隻還可以反覆利用。

鍾進衛在這時忽然開口了,因爲他臨時想到一件事情。只聽他說道:“提醒一句,如果各位王爺覺得錢不夠用的話,可以去大明的各家銀行借貸。”

藩王宗室們一聽,對啊,這是個好主意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如此一來,就有錢能多招些人了。想到這裡,不少人都對鍾進衛投以感激地目光。

崇禎皇帝在上面看了鍾進衛一眼,心想這點事先還真沒想到。讓鍾師傅出席這次議事,真能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在之後的日子裡,藩王宗室們果然紛紛向大明爲民銀行以及其他銀行申請就蕃貸款。許以藩國內的資源或者商業貿易權等爲抵押,讓各大銀行都快把自己的老底都貸空了。不得不提高存款利息,已吸引更多的個人資金,同時也算是給大明百姓間接造福了。

最後各家銀行在資金又不夠用的情況下,在鍾進衛的建議下,大明皇家銀行降低準備金率,並允許各家銀行向其貸款,以致大明九思寶鈔開始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

因爲需求的緊張,各行業生產力的暴增,紙鈔流通向各地甚至海外,這些原因又保證了紙鈔始終緊缺,因此並不會貶值,也爲最終大明走向信用金融體系邁出了一大步。

另外,崇禎皇帝下的一道聖旨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就是各藩國必須允許開設大明皇家分行。

現在人和船的事情問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唐王又開始問另外一個問題了:“往北美的航線如此之長,如果保證各藩國順利前往北美,要知道我們有不少人的,我們不希望好不容易招到的百姓死在了路上。”

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8章 擔憂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8章 擔憂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07章 肉鬆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334章 不擺譜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168章 銀行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336章 袁可立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567章 煩惱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78章 思念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103章 開中法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48章 吐血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94章 陷阱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00章 宣傳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380章 張縛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20章 趙率教第576章 大灰狼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3章 集中供應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348章 要翻盤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89章 睡吧乖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10章 吃西瓜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67章 訣別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7章 將爺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391章 海蘭珠第829章 嚴打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