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軍需官

“軍需官的條件是比較苛刻,就目前來講,全國挑一些,應該還是能挑出來,但誠如兩位大人所說的,推廣全國軍隊的話,顯然不可能有那麼多現成的。那麼既然沒有那麼多現成的,那爲什麼我們自己不培養呢?”

幾個人一聽,是啊,爲什麼不自己培養呢?之前崇禎皇帝,包括經歷和經驗豐富的溫體仁和孫承宗都沒有想到的原因是:他們下意識的把軍需官歸爲武官一類。在明朝都是世襲的,不管是兵丁還是將領,哪有主動去培養武官的道理。現在還有不少總兵級別的武將都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的,更何況是低於總兵好多級的軍需官呢。

“但朝廷培養武官,在本朝尚未有先例。怕是與祖制不符。”孫承宗首先開口說道。

一旁的溫體仁也跟着點點頭。

打破傳統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能用的,會遇到很多守舊人員的反對,孫承宗怕崇禎皇帝不知道輕重,首先點出了這點。

鍾進衛一聽,也不說話,拿眼睛看向上面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知道鍾進衛看自己的意思,就是要自己表態,以前鍾進衛跟自己說過幫自己中興大明,會有很多祖制的東西要打破。現在就是一個了。

再想想軍隊的腐敗,關外未開化的建虜在衆多勤王軍的包圍中,如入無人之境,以致關內的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也迫使自己下勤王詔。再要不革新軍隊系統的話,建虜多來幾次,朕這個位置都很難說還能坐多久了。

崇禎皇帝深深的體會到軍制革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所以用力堅定的點了點頭:“孫師傅不必擔心,等我們把這個革新之策完善好之後,朕有決心實施之。”

孫承宗和溫體仁都不是因循守舊之人,只是擔心這軍制革新會損及很多人的利益,拿祖制說話。如果沒有聖上堅定的支持,再好的策略革新,都是難以推行的。獻策之人,還會變爲衆矢之的。

崇禎皇帝對孫承宗說完後,看向鍾進衛,道:“鍾先生,如何培養軍需官,可有良策?”

“陛下,對於軍需官的種種要求,兩位大人剛纔已經提出了,既然要求已經提出來了,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

孫承宗和溫體仁都微微點頭。

“首先,必須有一定的身體基礎,能跟上軍隊行軍作戰,則軍需官膽子要大,也需要操練,只是不以操練殺敵爲目的,而是強身健體。”

鍾進衛說的興起,也不管身體沒有完全恢復,站了起來,伸出左手的一個指頭道。

“其次,軍需官的本職職位是分配軍需,則應懂算術,會記賬。這些前提首先就是要求識字。”鍾進衛伸出左手的第二個指頭。

“第三,軍需官還需做思想教育工作,則必須能說會道,有一定口才才能勝任。”鍾進衛伸出左手的第三個指頭。

“第四,軍需官做的思想工作主要是面對士卒,所以必須能和士卒打成一片,不能高高在上,視士卒爲卑賤之人。所以軍需官還應有與士卒同甘共苦的精神,士卒纔會聽從,敬佩,由此的思想教育效果也會更好。”鍾進衛伸出左手的第四個指頭。

“第五,軍需官必須忠於陛下,忠於朝廷,奉公守法,公正廉明才行。”鍾進衛伸出左手最後一個卷着的大拇指。

鍾進衛在兩位大人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對於軍需官的具體要求。然後他晃了晃伸着五個指頭的左手,然後又握成拳,重新伸出三個指頭。

“總結來說,其實一共是三點:身體素質,所需技能和思想教育。不知大家是否認可。”

崇禎皇帝和孫承宗,溫體仁都點點頭,連站邊上的王承恩都不自覺得點了點頭。

“所以,我們可以開設一個學校,就是學堂,招收各類學生,可以是來自軍隊的士卒,或民間的秀才這類知識份子,或者是普通百姓,哪怕是賤籍的百姓都沒問題,只要其能通過入學考試,就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讓所有的人競爭上崗,每過多少時間進行一次考試,如果通過,則符合了我們的條件,可以使用,考試不通過,繼續學習,三次不過,則不再具備學習資格,成本太高。”

整個主敬殿內只有鍾進衛一個人的聲音,侃侃而談,透着一股自信。

“不識字的怕不行吧?”溫體仁發言了。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說道:“溫大人,我以爲只要其有忠君報國之心,能說會道,善於溝通,則學習算術,記賬都不是難題。”

人心是最難測的,誰都可以口頭說忠君報國,但實際上又有誰能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大家其實都知道這點,但明面還必須得提。

“另外,由於目前的士卒基本上是不識字的,所以編寫一些通俗易懂的歌曲,讓軍需官教給士卒傳唱,會有非常好的效果。歌曲麼,反映忠君愛國,保家衛國爲主。或者再把軍紀也編寫進去。”

“戚大帥當年有編過曲子,不錯,鍾先生見識廣博。”孫承宗聽到這裡讚揚道。

呵,那是,我比你們多四百多年的見識呢。鍾進衛在心底暗暗的說道。

說到士卒,鍾進衛想起了點什麼,接着說道:“陛下,其實,不但軍需官,將領需要識字,連士卒最好也識字。”

這話一說,幾個人都面面相覷。士卒都識字,那朝那代都沒有過的事情啊。

崇禎皇帝透着好奇,問道:“鍾先生,此言何解?”

“讀書,識字,明事理啊。如果士卒都明事理了,就不會盲從。心懷叵測之人,就是有鼓動煽動,最底層的士卒也會分辨其心好壞。”

鍾進衛見幾個人好像並不是非常贊同的樣子,就繼續說道:“比如現在當兵吃糧,有奶便是娘,暫時沒有糧草就要鬧事。這就是不識字,大老粗的表現。如果明事理了,則會多考慮鬧事的後果,也更知道忠君愛國的道理。”

鍾進衛話不停歇:“還有,偵察兵,哦,現在是夜不收,偵察敵情的時候,如果讀書過的,更容易計算分析敵情,然後將有效情報,更準確的傳達回來吧。”

崇禎皇帝,孫承宗和溫體仁都陷入了沉思,鍾進衛不管他們,自己說着:“士卒識字,就會多讀書,就能多長見識,遇到緊急情況,比如戰場混亂,無法接受到上級指令,也不大會慌亂,多一份勝算。”

最後,鍾進衛做了總結:“就是士卒如果能讀書識字,則那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麼情況下該怎麼選擇,都能比不識字的士卒更容易正確的做出選擇。”

崇禎皇帝想着鍾進衛所說的話,腦海中想着:如果真的連士卒都識字的話,連唐宗宋祖都會驚的目瞪口呆吧。

“這太聳人聽聞了,讀書乃讀書人之特權,如讓士卒都讀書的話,怕讀書人不會同意。”溫體仁提醒道。

“溫大人,這沒什麼聳人聽聞的,這個只會是趨勢,自古以來,讀書人也是從不讀書過來的,士卒也是人,憑什麼不能讀書了。”鍾進衛反問道。

孫承宗倒不管這些,雖然他是文臣,但他更多的是待在軍伍中。他問道:“士卒如此之多,如何讓其讀書識字?”

鍾進衛又轉頭看向孫承宗:“可讓軍需官在訓練打仗之餘教士卒讀書識字,不要求士卒能吟詩作對,只需識字就成。”

崇禎皇帝倒是不反對士卒識字,都是朕的子民,現在的這些讀書人都讀成孔方兄了,利慾薰心,朕遲早要治治他們,但如果讓士卒讀書識字,那額外需要多少紙筆,多少錢啊。於是說道:“朕暫時沒有餘錢給士卒買筆買紙讓其讀書識字啊!”

鍾進衛笑着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不用擔心,費不了多少錢的。當年岳飛嶽武穆傳說中也是家境貧寒,是在沙盤上用樹枝練習寫字的。”

停了停,然後又得意的問崇禎皇帝道:“陛下,可記得我以前搞出來的那塊黑板麼?”

崇禎皇帝想起鍾進衛以前把一塊木板塗成黑色用來寫字的情形,於是,點了點頭。

溫體仁在一旁反倒恍然大悟了,知道這個東西可以用上。

“有了這個黑板,就不需要紙了,上面可以寫字,然後擦掉再寫,反覆利用。士卒練字,可以在地上反覆寫字擦掉,節約了紙張。而且有了這個黑板,一個軍需官可以同時教很多的士卒一起讀書識字,都沒有問題。”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說,才發現原來那塊黑板有那麼大的用處,能省不少錢啊,不由連連點頭,好東西啊。

“而且,大塊黑板如果難以攜帶,可以讓士卒自己背一塊小黑板,方方正正的一塊。平時如果沒有遇到沙地泥地比較鬆軟的地方,就可以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休整紮營時候一起讀書識字的時候,又可以把小黑板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大黑板,讓軍需官來教。”

幾個人又都點頭,鍾進衛忽然想起士卒背小黑板上戰場的情景,好像還有一個功效,不由開着玩笑道:“小黑板臨敵之際,還能當個小盾牌用,擋擋箭呢。”

這話說的在場的幾個人都笑了,這也太誇張了。

既然是這種學習方法,那些既得利益的讀書人怕也是無處反對了,還是可以的。

說了這麼久,孫承宗忽然想起鍾進衛還是沒有說到軍需官如何晉身,以何晉身,一軍之中,如有兩首,如何號令全軍的解決方法,只是回答了第一個問題而已。於是,孫承宗把話題拉了回來,問這個的解決方法。

鍾進衛這時纔想起,怎麼一下扯那麼多了,好,那就說這個問題吧。

週末多趕了章,下午下班後再更新一章。這裡感謝下默默投紅票的書友,謝謝!

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70章 苦啊第790章 大賞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75章 汰兵完成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32章 開民智第855章 僱傭兵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84章 封賞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13章 遼東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37章 標點符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48章 鳥銃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87章 漱口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746章 天津衛第407章 肉鬆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323章 死營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62章 兵變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1章 親近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214章 萬人敵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67章 洪承疇第26章 再坑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382章 菸草第810章 吃西瓜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91章 海蘭珠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126章 闖侯府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23章 勤王詔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179章 兵書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544章 威脅信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348章 要翻盤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0章 軍需官第580章 漢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