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

有關大明宗室問題的思考,鍾進衛在開封府聽聞了相關事情後就在做了。

他在路上的時候也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但卻不知道在大明的環境裡提出來,會不會不適合,畢竟自己的這個解決方法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這個唐王,確實是犯了忌諱。不過卻也剛好是個引子,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皇上聽聽。

至於這個唐王,自己又不熟悉,鍾進衛並不想單獨的討論他。如果崇禎皇帝聽取了自己的建議,自然也會對唐王有個處理的。

這個唐王,如果有人跟鍾進衛說就是後世歷史上的隆武帝,則他一定會聽說過。

在南明的歷史上,只有這個隆武帝的作爲還有點樣子。他生活檢點,宮中沒有什麼寵妃,只有皇后曾氏。他用抗戰派,收李自成農民軍餘部,一度收復了安徽旌德、寧國等失地。只是最後被鄭芝龍給坑了,這也是他自己沒有直系軍隊的原因。

但在這個位面上,因爲蝴蝶效應,唐王朱聿鍵提前就藩,也提前出兵勤王,纔有了鍾進衛一回到京師就見到的這個事情。

“陛下,臣在路上親眼見到和聽聞了一些事情,和此有關,臣請單獨奏對。”鍾進衛從凳子上站起來,躬身請示道。

內閣輔臣們一聽,不會是哪裡的宗室又出什麼問題了吧。要單獨奏對,難道事情還不小?

這些人雖然有點八卦,但在官場混了多年,又是七老八十之人,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該知道的事知道,不該知道的事還是不知道的好。

因此,內閣輔臣中並沒有人站出來責問鍾進衛,爲什麼不當他們的面奏對。

崇禎皇帝則沒有多想,鍾師傅既然提出了這個要求,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於是,他對內閣首輔溫體仁道:“朕好久沒見鍾師傅了,正好趁機一敘。溫卿,你們先回去議下馬指揮使的賞賜吧。”

溫體仁聞言領頭站了起來,躬身對崇禎皇帝一禮:“是,陛下。”

鍾進衛看着內閣輔臣們在溫體仁的帶領下,依次退出文華殿後,又見殿內還有宮女內侍,就又?就又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有些事情可能會涉及到臣的家鄉。”

崇禎皇帝心領神會,就又讓內侍宮女都退了出去,只留下一個王承恩在身邊服侍。

他有點好奇,不知道鍾師傅如此行事,到底會說出一番和宗室相關的什麼話來。

而鍾進衛見殿內只有他們三人了,也不讓崇禎皇帝久等,馬上開口奏道:“陛下,臣在陝北大柏油堡見到了落魄如乞丐般的宗室,在開封府知道了大明宗室的具體情況。因此臣想到一些事情,說給陛下聽聽。”

“鍾師傅請說。”崇禎皇帝點點頭,認真聽着鍾進衛的言語。

他自然也知道大明宗室的現狀,只是不知道鍾師傅想說哪方面。

“陛下,都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朝在所有的王朝中,算是最長的王朝之一了吧?”鍾進衛注視着崇禎皇帝說道。

崇禎皇帝聽得一怔,怎麼鍾師傅跟自己談起這個來了。

“鍾師傅,這話是何意思?”崇禎皇帝想起自己剛見鍾進衛時,他就跟自己說大明也即將滅亡之事。

難道說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你鍾師傅如何幫朕,都逃脫不了這個王朝的宿命?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臉上顯出了一種沉重。

“陛下,臣是想和陛下討論下這王朝興衰的原因,從而讓大明如何避免或者減緩這種因果循環,有一點淺薄的見解想說給陛下聽聽。”

鍾進衛自然見到了崇禎皇帝臉色的變化,不過他也不擔心,因爲這事雖然敏感,但自己說的話都是有利於大明朱氏王朝的。

王承恩低着頭瞄向鍾進衛,心想也只有中興侯可以在皇上面前說着肆無忌憚的話。

“哦,鍾師傅請說。”

“陛下,每個王朝的末期,多半是民不聊生的局面。唐太宗曾經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大部分百姓居無定所,食不果腹,那麼動亂也將發生。而後一些人趁機作亂,或者外族入侵,朝廷都將無還手之力,改朝換代就是必然的結局。”

鍾進衛的話雖不全面,但其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末世王朝的一個現象。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點了點頭,心裡有點不舒服,這些話好像就在說現在的大明,因爲西北、中原地區的旱災,遼東的建虜都是比較符合這兩點的。

“那麼爲什麼王朝末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或者說爲什麼歷代王朝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鍾進衛的聲音不大,問出了每個有想法的皇帝都會去思考的問題。

崇禎皇帝又聽到了鍾師傅特有的問答式的討論,他知道鍾師傅心中怕是有答案或者說有解決方法,心中一喜,配合着問道:“爲什麼?”

“歸根結底是土地兼併問題,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如果一個王朝在這方面解決的不錯,那麼它的延續就會比較長,而如果沒有認真對待這點,則很可能就變成了一個短命的王朝。就本朝來說,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了。”

鍾進衛在說這些的時候,神情也是嚴肅,因爲這本身就是一個嚴肅的話題。

崇禎皇帝沒有說話,只是他臉上的表情告訴鍾進衛,他非常關心這點。

“臣從京師出發,向西到陝北榆林,然後從河南到河北一圈過來,發現大明目前的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基本都集中到了官僚鄉紳和宗室的手中。就開封來說,當地有一句話說中州地半入藩府,由此可見一般。普通老百姓則沒有多少田地,卻承擔着很重的賦稅。這個問題最好要給予解決才行。”

“鍾師傅,該怎麼解決呢?”崇禎皇帝稍微伸長了一點脖子,盯着鍾進衛,急切地問道。

有關鍾進衛在前面說得這些,崇禎皇帝心中隱隱也是知道的,只是他毫無解決方法。因此鍾進衛這麼一說,他就趕緊問了。因爲他知道,鍾師傅有解決方法。

“陛下,現在朝廷還需要官僚鄉紳管理着大明,陛下現在離不開他們。因此要解決他們手中的土地兼併問題,暫時還不可行。”

“哪...”崇禎皇帝疑惑了,說了這麼多,結果說暫不可行,這是什麼意思?

“陛下,藩王手中的土地和衆多的官莊、商鋪,這些也都不交賦稅,而且朝廷每年還要發給他們巨量的歲祿,這些都是目前大明的一個巨大負擔,也是影響王朝興衰的一個宗室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臣有一個解決方法供陛下參考。”

鍾進衛說到這裡,看了眼王承恩道:“臣建議陛下,不妨考慮下臣的建議。”

崇禎皇帝明白心急喝不得熱豆腐,現在鍾師傅能解決一件是一件,他連忙問道:“鍾師傅快說下,是何建議?”

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3章 早朝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51章 打賭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647章 空城計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9章 餉銀(1)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334章 不擺譜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567章 煩惱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84章 封賞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746章 天津衛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784章 封賞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300章 宣傳第292章 會師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86章 理想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1章 親近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34章 鼠疫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631章 授勳第715章 追債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9章 指點江山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73章 汰兵插曲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72章 比對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314章 賭約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282章 官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