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欲仙欲死

“你先起來再說吧。”鍾進衛來大明快有一年時間了,仍然不習慣一個比自己年紀大的人跪在自己面前說話,就先對洪承疇說道。

洪承疇看看鐘進衛說得認真,反正自己的姿態也已經做了,就一臉感激之色地說道:“多謝侯爺。”

然後他才站了起來,面向鍾進衛,開始敘述他的事:“下官自從上任延綏巡撫之後,第一要務就是剿匪。各處山頭的盜匪還好說,急得是各路流賊。每到一地,便裹挾其地百姓,隊伍如同滾雪球般壯大。靠各地官府已無力剿滅,非要出動軍隊才行。可軍隊卻處於危險邊緣,無法開拔。”

洪承疇一個來自福建的巡撫,家窮且無顯赫家族的背景,遇到事情,自然會比一般人少好多解決事情的手段。因此,他要解決問題的難度,自然比一般人要大多了。

“邊軍欠餉的事麼?”鍾進衛打斷他的話問道。

“是,也不是。”洪承疇先故作玄虛了下,接下來才細細解釋道:“延綏之地的邊軍在之前的時侯,軍餉就剛夠軍士能活命而已。朝廷一拖軍餉,各路將領又不願把之前截留的錢糧拿出來救濟,遇到戰事,就把壓力傳到了下官這裡。”

“剋扣軍餉是麼?”鍾進衛見洪承疇說得隱晦,就直接點明道。

“侯爺英明!下官雖知道此事,但在此用人之際,卻不好發作。幸虧皇上在之前傳了聖旨下來,言明所欠軍餉不日即到。那些軍頭聽聞,就建議下官去找鄉紳墊支,只是其利息甚高。”

洪承疇說此事的時候,臉色頗有點無奈。沒有兵沒有糧,就只能受制於那些帶兵的兵頭。

“還有什麼麼?”鍾進衛問道。因爲他從洪承疇的話中知道,那些利息肯定是會被預先折算,那麼軍餉就不可能被足額發放了。

“延綏一地的邊軍欠餉約爲十五萬兩白銀,但那些鄉紳提前扣除利息後只得到五萬兩不到。所得銀兩不足支付軍隊的餉銀。無奈之下,只得挪用了楊總督下發的安撫降賊的糧餉。大軍才得以開拔,圍剿流賊。”

洪承疇在說挪用的時候,還是有點惶恐。雖然鍾進衛是他恩主,可他不瞭解鍾進衛是個什麼樣的人。

因此,他又補充了一句:“大軍不能開拔的話,何來降賊,因此下官思量再三,還是挪用了。”

“哦,這就是你洪剃頭外號的由來?”鍾進衛一聽,皺着眉頭問道。

洪承疇沒想中興侯知道他這個最近被流賊叫起來的外號,他無奈地解釋道:“侯爺高見,朝廷如若不加大賑災力度,光憑楊總督下發的一點錢糧也於事無補。與其放了那些流賊回去後重新造反,還不如就地解決爲上策。”

鍾進衛雖然不是很高興洪承疇採用這種無情的方式,可站在理智的角度上講,這種殺的方式也何嘗不是一個當時較好地省時省力的解決方法。

“流賊也是人,光殺有傷天和。你殺降賊,更會逼得那些流賊與朝廷死磕到底。以後你要多注意點,不要光想着一個殺字。我有一句話送給你。”鍾進衛雖然年紀比洪承疇要小,可他地位高,用這種教訓人的話語說洪承疇,帳內衆人也沒覺得不妥當。

“下官定當洗耳恭聽,還請侯爺訓示。”洪承疇很會做人,姿態放得很低。

“沒有絕望的環境,只有絕望的人。”鍾進衛看着洪承疇,語重心長地說道,而後又聯繫實際地給他解釋:“朝廷暫時撥不出錢糧,就對安撫降賊之路絕望而採用簡單的殺,這其實是你的思想問題。認真的想想,總會想到辦法的。明白麼?”

“下官受教了,下次定當時刻記得侯爺的教誨,用心替降賊找出一條活路。”洪承疇被鍾進衛說中了他的內心,老臉微紅,連忙答應鐘進衛道。

作爲一個沒有後臺、沒有勢力的光棍巡撫來說,殺降對他來講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其他方法也不是沒有,但要麼會非常費心力,要麼就是會得罪一批人,對他來講,都是不划算的。

“你知道就好,我記得你也是貧苦出身,應該明白貧窮老百姓的苦。你有才能,我希望你用在爲百姓造福上面。得罪人不怕,有我在朝中罩着你,除非我死了,否則不會讓別人因爲你爲百姓說話、辦事而降罪於你。”

鍾進衛根據洪承疇的歷史推斷,他可能就是因爲小時候受夠了窮日子,所以非常害怕回到童年的那種生活環境。現在當了官,不敢得罪人,做事就畏手畏腳,才能都用到了歪路上去了。

因此,他纔再三地告誡洪承疇,希望在自己的蝴蝶翅膀下,能有一個全新的洪承疇。

洪承疇在官場也學精了,察言觀色的本事已是爐火純青。他看得出來,中興侯是真誠地對他。

洪承疇的心中頓時涌起一陣感動,不再是之前那種應付的態度,真心誠意地道:“下官定不負侯爺的期望。”

鍾進衛點點頭,表示了下讚許,而後說道:“至於那些鄉紳趁機發帶血的財。我不會放過他們的,這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洪承疇一聽,有點擔心鍾進衛年少衝動,就提醒道:“侯爺,那些鄉紳雖是趁機賺錢,可行爲上卻無違背律法。如果侯爺您…”

鍾進衛對洪承疇搖搖手,打斷了他的話,然後微微一笑道:“你放心,我不會衝動的。按律法辦事,也能整得他們欲仙欲死。”

洪承疇聽鍾進衛隨口一個詞就是欲仙欲死,不由得一愣,心中對鍾進衛就有了個誤會,以爲他年少好色。

顧百川等人卻知道自從他們護衛鍾進衛以來,還沒見過侯爺要女人侍寢,一心撲在朝廷大事上。要說中興侯好色,打死他們都不信。可中興侯偏偏說出這麼一個比喻,讓他們也有點納悶,難道侯爺是個悶騷男?

鍾進衛自己說了屌絲話語,卻渾然沒有發覺,繼續說道:“待周邊環境穩定下來之後,以你的才智,整治那些將領應該不是難事。不過一定要注意分寸,目前還是要以穩爲主。陝西的自然災害還得有好多年,你要替朝廷安定陝西的局勢才行。”

洪承疇聽得有點麻木了,這中興侯的說話老是有出乎意料的地方。他就是再能夜觀天象,也不可能瞭解到幾年的氣候變化吧,洪承疇的腦中自動解釋爲中興侯的話帶了誇張。

他又從中興侯的話中瞭解到,自己怕是要在這裡幹好多年。不過他也不懼怕,在有中興侯這座靠山前,他已經在剿匪的過程中慢慢確立自己的權威,軍隊都讓他帶的比以前精銳好多了,以後環境穩定了,整治那些將領就更不在話下。

“侯爺放心,下官心中有數。”洪承疇抱拳回答道。

“好,那你前頭帶路,給那些鄉紳發軍餉去。”鍾進衛幽默了一句後,站了起來準備出發。

至於那些跟隨洪承疇過來拜見的將領,鍾進衛現在不打算見,等到了榆林再說。

因爲大柏油堡並不是很大,商隊都沒有卸貨,因此,軍隊一動,他們也跟着一起出發,一點時間都沒耽擱。

等到醉酒的守備趙志齊被手下喚醒,匆匆出城而來時,只吃到了大軍開拔所帶出的一鼻子灰。

鍾進衛的速度不算慢,匯合洪承疇的邊軍把大柏油堡拋到了身後。但建虜的探馬速度更快,正不惜馬力從關寧一線往盛京趕回去,有重要情報要稟告大汗。

第29章 餉銀(1)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11章 昏迷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0章 軍需官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486章 徐霞客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713章 燈下黑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151章 期盼第377章 叮囑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3章 遼東第52章 救災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767章 訣別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365章 收四小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731章 哥薩克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682章 突變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48章 結賬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624章 勳章第93章 以一敵四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75章 汰兵完成第96章 滅口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01章 論鹽政第762章 兵變第33章 甦醒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2章 相識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379章 李自成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54章 競拍第147章 數理化第34章 閻應芳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768章 突圍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55章 僱傭兵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09章 殺手鐗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539章 戰後第36章 監軍制度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3章 相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