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牴觸攻城

代善收兵回營之後,想召開軍事會議,再給蒙古諸部首領們分析下昌黎城防,給他們鼓鼓勁。

誰知沒有一個人過來報到,代善明白蒙古人怕是損失慘重,心中怨恨自己使勁逼着他們攻城的緣故。

反正昌黎城又不會跑,就給他們緩和一下情緒吧。今天的攻城傷亡落在了別人身上,代善自個去喝酒偷着樂了。

雖然防住了韃子的攻城,打贏了這一仗。但昌黎縣衙大堂上的議事氣氛,卻並不輕鬆。

不是說因爲傷亡有多慘重的緣故,恰恰相反,鄉兵們的死亡率並不高。這次攻城的蒙古韃子也真窮,好多射上城頭的箭支,其箭頭都是骨制的,射中鄉兵的土盔甲,並不會給鄉兵造成多少傷害。

大堂裡的這些人是目前昌黎縣城的主事之人,基本瞭解有關昌黎城的所有事項。

正是因爲如此,他們都知道城裡的物資,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都嚴重不足了。

韃子只需圍而不攻或者像今天一樣這麼高強度的攻城再來一次,昌黎城或早或晚的都要失陷。

雖然以小小昌黎縣城,在建虜的持續進攻下,抵擋了這麼多天,足以獲得崇高的榮譽。但現在大堂上的人,卻關心的是昌黎城的最終命運,因爲他們明白,這個纔是最重要的。

“縣尊,要不屬下今晚突圍試試,看能不能突出去求援軍?”守備石國柱打破了大堂的沉默,向昌黎縣令左應選請命。

左應選搖搖頭,不同意:“昌黎城還得抵禦城外韃子的攻城,少不得你。”

幾萬韃子在城外,四周有不少韃子的探馬散佈着,能活着衝出去的希望不大。左應選不想讓石國柱白白犧牲,留他在城裡的作用照樣很大,大堂裡一下又陷入了沉靜。

過了一會,萬人傑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左應選一抱拳道:“縣尊,要不學生去吧,城裡除了石守備,就只有我還有機會能去衝一衝了。”

左應選聽了後,想了一會,還是搖搖頭:“昌黎馬上就要進入艱苦的階段了,你要穩住城裡的民心、士氣,也走不得。”

出城是九死一生,萬人傑剛纔是鼓足了勇氣才毛遂自薦,被左應選一攔,又說得有道理,便沒再堅持,坐回了座位。

縣衙大堂上的衆人一時都無良策,只好再發掘昌黎城的潛力,堅持兩天看情況再下決心。

衆人散會回去的時候,都在心裡向滿天神佛祈禱,希望能出現奇蹟。

昌黎城外的蒙古諸部首領也在紛紛叫苦,攻城損失慘重,是這次進關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

此時的他們,已經確認上了皇太極的當,都在後悔莫及。打定主意再讓他們攻城的話,一定要推託,至少也要拉上金國軍隊一起攻城才行。

甚至有的部落首領在想着找藉口先回草原得了,反正搶到的東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夠花一段時間了。

不管戰爭的三方怎麼想,夜色還是一如既往地降臨了。

昌黎城和建虜大營基本沒有聲音,只有蒙古韃子的大營中不時響起傷兵壓抑地哭嚎哀叫聲,也幸虧是單獨一個傷兵營,否則在夜間鬧的其他營地出營嘯都是有可能的。

救援昌黎城的五千騎軍在一處離戰場不遠的偏僻之處安營紮寨,此時正在在中軍帳中開軍事會議。

鍾進衛爲勤王軍監軍,在這支騎軍中地位最高,因此坐在最中間,但主持會議的卻是關寧副將何可綱。

他首先向與會人員介紹夜不收返回的信息:昌黎城在白天扛住了韃子一次大規模的攻城,目前城內的百姓仍安然無恙。

軍中將領在出發後已經得知他們是去救援昌黎城的,現在知道了前線的情況,才明白何副將爲何不急着前進的原因。

鍾進衛卻是已知道這個消息,所以此時聽了何可綱的說明後,臉色波瀾不驚地坐在那裡。

然後何可綱又說了目前夜不收偵察到的敵軍情況:建虜的軍隊大概在一萬上下,蒙古韃子的軍隊在四萬左右。這些信息是在遠處觀察敵軍的營地規模和旗號得出來的,並不十分準確,只能說是一個大概值。

帳內衆將一聽有這麼多敵人,一下都沉默不語。這些將領中除了何可綱和曹文詔之外,其他人在出發前都是不知道的。

現在敵我人數相差懸殊,要說還能笑出來的不是神仙就是傻子,因此也怪不得這些將領沉默了。

何可綱早就預料到了這個情況,事先已經和鍾進衛以及曹文詔有過商量。因此,他宣佈了目前的情況後,就直接佈置任務,安排明天的戰事。

帳內衆將一聽不是讓他們去和韃子硬拼,心裡鬆了一口氣,紛紛領命。

等這些將領都退走之後,鍾進衛有點擔心道:“我們首戰貴在敵明我暗,出其不意。但現在還有一夜的時間,不會被建虜發現吧?”

曹文詔所領是前軍,夜不收都是他派出去的,聽鍾進衛相問,就回答道:“請監軍放心,事先末將都有吩咐過夜不收,不得讓韃子探馬發現,否則引向別處也不能暴露大軍所在。”

“監軍,韃子怕是也想不到我軍會過來,就一夜時間,應該沒問題的。”何可綱也安慰鍾進衛。

鍾進衛看這兩個名將都這麼說了,就不再擔心,回自己營帳去休息了。騎了一天的馬,也夠累的。

第二天一大早,代善就強行召開軍事會議,休息了一個晚上,該開工了。

代善一堅持,蒙古諸部首領就不敢不聽,不情不願地陸續過來開會。代善要用他們,也不計較他們的拖拉。

這些蒙古人進帳的時候,一個個都哭喪着臉。但代善彷彿沒有看到,親熱地向他們打招呼。

等人都到齊後,代善說話了:“昨日,你們打得很好,消耗了昌黎城大量的防禦物資,甚至還差點攻上了城頭,本貝勒很滿意。”

你怎麼不說我們的兒郎死了多少,拿了多少人命去填。各首領在心裡暗自詛咒讓他們損失嚴重的罪魁禍首代善,生兒子沒屁眼。

代善也沒期望他們能迴應自己的話,接着往下說道:“本貝勒可以拍胸脯向你們保證,今日一定可以攻下這小小昌黎城。”

蒙古首領們還是耷拉着腦袋,讓代善在那唱獨角戲。

“接下來,本貝勒開始分配任務。”代善見自己好言好語地沒人聽,就直接奔主題。

那些蒙古首領一聽,立刻像炸了鍋似的,紛紛向代善訴苦:“貝勒爺,我部落的雲梯都沒來及趕工呢,沒法打啊。”

“貝勒爺,只用雲梯攻城的傷亡太重了,能不能給些火炮用用啊?”

“我們部落損失太重了,傷了元氣,要不大金的勇士先上?”

“那是,大金的勇士向來天下無敵的,只要一攻城,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

代善聽來聽去,這些蒙古人不是找藉口不去,就是想拖着自己派兵去打,不由得火了,一拍桌子道:“幹什麼,幹什麼,以爲這裡是明國的衙門啊,鬧哄哄地像什麼樣子?”

見代善發火,大帳內就安靜下來了。

“要有其他攻城工具,那還會留昌黎給你們打。告訴你們,本貝勒手中連鋤頭鐵鍬都沒有,否則早就把昌黎城牆給挖塌了。”代善一怒之下不小心說漏了嘴。

蒙古首領們一聽,在心裡暗自道:“你們金國自己都攻不下來,還說昌黎如何的錢多,如何的好打,下次再也不信你們的鬼話了。”

就在這個時候,探馬來報發現明軍。

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24章 防禦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14章 趁機撈錢第8章 擔憂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7章 漢奸第2章 相識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16章 面聖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5章 監軍第829章 嚴打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96章 滅口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46章 天津衛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0章 通州路上第11章 昏迷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27章 兄弟情第148章 教育部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8章 老少合謀第25章 拖拖拖第292章 會師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74章 影響第334章 不擺譜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7章 將爺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85章 密謀第843章 回京第315章 立威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292章 會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55章 僱傭兵第704章 宣言第1章 相遇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806章 執着第659章 竟然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