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各有心思

明軍夜不收剛和建虜探馬一接觸,馬上就退回了山海關。

山海關前總兵朱梅、副總兵徐敷奏聞報發現大量建虜探馬,立刻來到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箭樓觀察建虜情況。

關前已有三三兩兩的建虜,成羣結隊出現。不過建虜探馬沒有像在三屯營一樣,逼近城牆。而是在射程之外或呼嘯奔馳,或停駐嘹望。

這些建虜探馬都是百戰餘生的人,有的甚至曾經參加過攻打山海關的戰事,所以不敢拿自己的命來試探山海關守將的膽量。

此時,天色已晚,落日的餘暉只留在西邊的天際。朱梅和徐敷奏向遠處看了半天,仍然沒看到建虜前鋒的蹤跡。

徐敷奏是袁崇煥的親信,因此在山海關,一直以他爲首。但自從袁崇煥被捕下獄之後,他的態度迅速改變,主動交好朱梅。

只聽徐敷奏問朱梅道:“朱大帥,您看這是建虜的小股探馬前來騷擾還是大舉來襲?”

朱梅沒有回頭看徐敷奏,皺着眉頭一直眺望遠方。想看清楚到底建虜來了多少人,但此時的天色已讓他看不清遠景。

過了一會,仍然一無所獲,朱梅嘆了口氣,然後對徐敷奏道:“本帥也看不出來,可惜沒有那望遠鏡,否則視線之內,建虜無處遁形。”

大約十年前,由德國人鄧玉函帶了第一具望遠鏡到大明。四年前,湯若望和李祖白率先翻譯了《望遠鏡》一書介紹瞭望遠鏡的使用,原理,構造和製作方法。

大明從這個時候,纔開始製造這原本神秘的望遠鏡。可惜受原料所限和熟手工匠稀缺,望遠鏡一直沒有普及。關寧軍中只有三具,袁崇煥,祖大壽和趙率教各得其一。

趙率教鎮守山海關的時候,朱梅有幸使用過趙手中的望遠鏡,因而纔有此一嘆。

徐敷奏的能力是有的,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跟着朱梅的語氣道:“可惜了那具望遠鏡,可惜了趙大帥啊!”

現在不是感嘆的時候,朱梅和徐敷奏兩人迅速屏蔽這個情緒,商量起目前的對策:“眼下只有嚴加防守,加大城牆和城內巡夜人數及火把數量,預防建虜夜間偷襲。不知道徐副總兵可還有其他補充?”

徐敷奏搖搖頭,然後道:“防守方面已無補充,這樣,今夜就由我來值守吧。按照以往建虜行進速度估計,建虜大軍到來,或許在明日。還得朱大帥養足了精神才能應付,如何?”

朱梅看看徐敷奏,瞭解他的心態變化,也不與他爲難,點點頭道:“那就有勞徐副總兵了,本帥回去安排城內巡防事宜。”

山海關方面對於建虜來襲,是早有準備的,兵員,糧草都充足,因此,朱梅和徐敷奏都不是很擔心。建虜連錦州,寧遠都沒能打得下來,何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呢。

果然,一夜無事,建虜連騷擾都沒有。但第二天一早,建虜前鋒到達山海關前,人數有七八千之衆,看旗號是建虜八大貝勒之一的多爾袞。

朱梅和徐敷奏就緊張起來了,看情況還真是大舉來犯,妄想打通關內外。不過,兩人也就緊張而已,以前在孫承宗手下時,山海關也打退過建虜的多次進攻。說到攻城,他們並不擅長。

多爾袞來到陣前,遠遠地眺望山海關。山海關並不大,但卻剛好卡在出關咽喉所在,並與山頂衍生下來的長城連成一體,一直到大海上。

山海關高達五丈少許,讓人望而生畏。關上錦旗林立,衆多明軍嚴陣以待,多少大金勇士曾經死在了山海關的那一面。

現在山海關的南面,又會有多少大金勇士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攻取這座關卡,多爾袞沒有一點底。

雖然連戰連勝,現在又有火炮助威,但多爾袞對於攻下山海關並不看好。只是他也不會說,皇太極風頭太盛,如此下去怕是以後沒有立足之地。

能看到皇太極去山海關前碰的頭破血流,是他喜聞樂見的。自己的才能不輸於他,差的只是資歷和年紀,終有一天,我多爾袞會爬上去的。

多爾袞是個聰明人,並沒有像那三大貝勒一樣明顯反對皇太極的專權,力量不夠強大之時,就得一直蟄伏,否則必會招來禍患,這道理他是懂的。否則當初,他和弟弟多鐸早就被他們聯手幹掉了。

多爾袞看了會山海關的情況,想了下自己的心思,然後就下令紮營等待建虜主力到來。山海關前,就讓皇太極來表演吧。

正月的北地天氣,天氣極冷,又無雨雪,官道地面凍得很硬,讓建虜的火炮車隊得以順利行進。

終於在第二天天色將黑之時,走完百餘里路,到達多爾袞給主力準備的大營中。

山海關的大戰一觸即發,氣氛極爲緊張。但在京師陶瓷廠,卻是一片喜慶。

燒製出水泥的陶瓷工匠和前來交流的琉璃工匠,鍊鐵工匠在鍾進衛和徐光啓的主持下,熱烈地交流中。

會場佈置在原本的陶瓷廠大堂,由鍾進衛佈置。他和徐光啓坐在上首八仙桌的兩邊,安貴義坐在鍾進衛一則的後面。

他們的左邊是陶瓷工匠,右邊是琉璃工匠和鍊鐵工匠。工匠們的面前都擺着一張長桌,放着一些點心和茶,鍾進衛對面的是書辦,負責登記一些交流結論。

開始的時候,工匠們不敢發言。但在鍾進衛的鼓勵下,這些天熟悉鍾進衛做事方式的陶瓷工匠開始發言,慢慢地帶動了對面的工匠,終於開始交流起來。

徐光啓已經升爲工部尚書,本來不習慣和底層的工匠們用這種交流方式。但誰讓這是鍾進衛的安排呢,所以只好陪同着。慢慢地,聽着底下兩邊工匠的交流,撓到了他的技術癢處,忍不住也插言發話。

話題從最初的如何提高溫度,到如何改進新式窯,生產不同產品的新式窯有什麼特點,以及選址需要什麼之類的各類話題,方方面面都討論了起來。

會議一直開到深夜才結束,工匠們向鍾進衛和徐光啓行禮退出大堂。負責記錄的書辦過來躬身把手中的記錄奉給鍾進衛,然後退下去休息。

鍾進衛接過來一看,眉毛一皺,標點符號還沒有推廣到這裡。鍾進衛就懶得看,把記錄轉給徐光啓,讓他來看。

徐光啓拿着厚厚的一堆記錄,沒想今天的討論結論這麼多,他馬上命人撥亮附近的燭火,當場看了起來。

鍾進衛對於這些事上的原則,只是把握方向,提提建議,具體的就讓他們這些古人去做。畢竟從實際操作上,他沒有一點經驗,比不得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和滿腹才華的徐光啓。

鍾進衛見徐光啓在那邊認真的看着,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坐了這麼久,屁股都坐麻了。忽然,他發現,工匠們面前的點心盤都空了,就啞然而笑起來。想想還是覺得現在物資太不豐富了,要是每家都不缺這個,盤子肯定不會空。

隨侍在鍾進衛后角的安貴義見鍾進衛一個人在來回走動,就過來湊熱鬧。

鍾進衛忽然發現這些天有點冷落他,就看看他,覺得這些天他出力也多,自己不在陶瓷廠的時候,都是他帶着工匠們在做事,還得協調陶瓷廠的物資,也不容易。

鍾進衛想了一會,對安貴義道:“安公公,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看中興伯怎麼說的,這是咱家份內之事。皇上把咱家派來協助中興伯,咱家就得把這份事情做好。”安貴義義正言辭地說道。

鍾進衛就當沒聽到他的客套話,現在無聊,等着徐光啓把記錄看完,就和安貴義聊聊吧。他走到剛纔工匠們坐的椅子上,坐下,然後對安貴義道:“安公公,來,這裡坐,我們聊聊天。”

安貴義對鍾進衛的性格已有了解,上回乾爹走之前又叮囑過他要服侍好中興伯。所以,他也不推託,按着鍾進衛的意思坐了,然後道:“不知中興伯想聊些什麼?”

“聊什麼,什麼都可以聊,聊人生,聊理想。”鍾進衛理所當然地道。

第87章 漱口第227章 兄弟情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88章 偷城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174章 影響第68章 老少合謀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649章 跳雷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72章 比對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789章 睡吧乖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156章 劉興祚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6章 再坑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4章 防禦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2章 相識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27章 薊州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788章 朕要了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74章 應對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789章 睡吧乖第17章 漢奸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866章 看稀奇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13章 遼東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8章 擔憂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