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升爲次輔

李標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軍事一竅不通,但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方方面面卻甚是精通。

他聽崇禎皇帝和鍾進衛這麼一問一答,還能不知道他們倆的意思,根本就是敷衍自己。

鍾進衛罵的就是自己站在朝堂上的資格,現在崇禎皇帝竟然同意鍾進衛的觀點,只是責其語言粗俗而已,那不是暗喻自己不夠格當這個首輔麼。

於是,李標氣憤地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對政事已力不從心,還請陛下準老臣告老還鄉。”

崇禎皇帝一聽,正合心意。他已決定聽從鍾進衛的勸告,要把溫體仁提爲首輔,配合自己做好朝堂上的各項事宜。

但不可能李標一提告老還鄉,做皇帝的就馬上同意,總得給老臣一點臉面。

於是,崇禎皇帝和藹地勸道:“李閣老,朕看你正老當益壯,何言告老還鄉呢?”

“臣的身體臣自知,年老體衰,近來尤其不得動氣,一生氣,做事就心有餘而力不足。恐有負朝事,還是容臣告老還鄉吧。”

李標換句話就是說,你要是不讓我生氣,把礙眼的中興伯趕走,不攪和政事,最好還能治中興伯的罪,我就高興了,自然留下來就沒問題。

崇禎皇帝假裝沒聽明白李標話裡的意思,責備他道:“閣老,你是首輔,朝廷文臣第一人,豈能如此輕率就告老還鄉呢?”

鍾進衛對李標絲毫沒有好感,罵都罵了,聽到他說一生氣就心有餘而力不足,索性加把火,直接送他回家吧:“朝廷上煩心的事情天天有,很容易讓人生氣。閣老還是保重身體要緊。身體不行,對朝廷,對閣老自己都很不好。要還賴這裡不走,我都替您擔心身子。”

“你...”李標聽鍾進衛這麼一說,氣得說不出話來。

自己本來還只是想用辭職來壓崇禎皇帝,就算達不到自己的全部目的,崇禎皇帝爲了照顧老臣,總要有所表示。加上自己在內閣的盟友再幫着自己說說,就可以趁着臺階下了。

沒想中興伯順着自己的口氣一下把自己打死,要是再不走,就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

而且自己已經來回交鋒了這麼多回,平時相好的盟友,一句話的忙都不幫,看來都是想自己讓出這個首輔之位。這麼多人都想自己走,還留着幹嘛呢。

李標心灰意冷之下,再三,反覆,堅決的要求告老還鄉。

崇禎皇帝做足了禮數之後,就客氣的同意了李標的請求,準其告老還鄉。

誰也沒想到,今天來上朝,首輔之位就空了出來。閣臣們都暗自高興,自己的位置又順進了一位。

次輔成基命升爲首輔,心裡暗暗的道:自己一定不能像李標這樣蠢,主動提出辭職。敢用辭職來要挾皇上,也不看看是不是時候,目的沒達到,反而丟了官位。

他卻不知道,崇禎皇帝是下定決心要把溫體仁提爲首輔的。就算他不主動辭職,也會找機會讓他滾蛋的,除非他在滾蛋之前所做的事情,能讓崇禎皇帝滿意。

溫體仁升爲次輔,心裡當然是高興的,首輔的位置是每個文官的目標。只有到達了這個位置,纔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李標一下好像真的老了好多歲,意興闌珊地辭別皇帝離殿,雖說崇禎皇帝賞了些頭銜給他,但也沒首輔的實權好啊。文華殿內的大臣看着李標那蹣跚的背影,都默默無言。

等李標離開大殿,崇禎皇帝問底下臣子道:“諸位臣工,對於溫卿所奏之保密一事,可還有異議?”

有李標在前,沒人敢再觸黴頭,就是之前反對的成基命,也沒再說話。

崇禎皇帝見沒人再說話,就下結論道:“既然無人再有意見,溫卿,你來操辦此事,形成條例,昭告天下,讓所有文臣武將都知道此事。如若在保密事宜之內而有泄密者,嚴懲不貸!”

“臣遵旨!”溫體仁大聲的答應,彷彿在示威一般。

崇禎皇帝處理了這個事情,就轉向鍾進衛問道:“鍾師傅一早過來求見,是有何要事?”

鍾進衛有點把握不住在這個場合到底說不說,一時沒有回答。

崇禎皇帝見鍾進衛那樣子,心知有事難以當衆開口,就說道:“朕有點累了,先到後面主敬殿歇息下。諸位臣工,你們先忙你們的,朕隨後再過來和你們討論剩餘事宜。鍾師傅,你隨朕過來,朕有事要請教。”

崇禎皇帝分別交代了幾件事情,然後就擺駕主敬殿了。

殿內的文臣都是人精,誰不知道崇禎皇帝這只是找藉口。不過剛經歷了李標的事情,誰都不想多事,就假裝不清楚崇禎皇帝話裡的含義,各忙各的事情了。

崇禎皇帝來到主敬殿坐定之後,把宮女宦官全部遣了出去,然後問已跟過來的鐘進衛道:“鍾師傅,現在可以說了麼?”

鍾進衛感激地看看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昨日回府歇息,路遇保定侯府門口時,聽到了當初刺殺我的刺客聲音。”

鍾進衛詳詳細細地把昨天整個衝突過程都向崇禎皇帝講述了一遍,然後又說了東廠護衛所說的疑點,最後請求道:“臣請陛下派東廠番役調查此事,捉拿刺客。”

崇禎皇帝當然是知道東廠早已佈線在監控保定侯府,只是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就安慰鍾進衛道:“鍾師傅,朕昨日對你所言,東廠已發現主事之人的蛛絲馬跡,眼下正在暗訪之中。此事可還記得?”

鍾進衛點點頭:“記得。”昨天的事情,怎麼可能就忘了呢。

“東廠所懷疑的對象就是保定侯,當前正在監控取證中。鍾師傅請少安毋躁,相信東廠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就在這時,王承恩急匆匆入殿稟報。看到鍾進衛也在,邊上沒有其他人,就用略帶興奮地語氣稟告:“陛下,東廠已抓獲刺殺中興伯的刺客,就是當初指使馬賊刺殺中興伯之人。”

崇禎皇帝和鍾進衛一聽,都一怔,互相看看,然後再看向王承恩。還真巧,剛說這事,這事就有結果了。

崇禎皇帝又看看一臉關心的鐘進衛,然後對王承恩說道:“大伴,把詳情細細說來。”

王承恩笑着答道:“是,陛下。說起來,此事還多虧了中興伯。”

什麼,還多虧了我?鍾進衛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崇禎皇帝批評王承恩了:“大伴,別吊鐘師傅胃口了,把知道的情況先說了吧。”

“是,陛下。中興伯昨晚去保定侯府鬧了一陣,打草驚蛇,把蛇給引出洞了。因此被顧百川帶着的番役給抓了。”

鍾進衛沒想自己昨天那麼一鬧,還有這效果,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報應。

“所抓之人爲保定侯府家奴樑彪,經過連夜審訊,已招認其罪。”

王承恩把手中的一份供狀呈給崇禎皇帝,然後退回原來位置之後,繼續解說道:“保定侯得知中興伯向陛下建議按勤王軍之汰兵法汰京營,懷恨在心,出賞銀一萬兩,讓爲其做事的馬賊前去伏殺中興伯,樑彪就是操辦此事之人。”

崇禎皇帝接過供狀,並沒有細看,而是聽着王承恩解說。

聽到王承恩說到這裡,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問道:“保定侯已非京營提督,何以要殺了鍾師傅這麼嚴重?另則,他又是從何得知鍾師傅向朕進言呢?”

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5章 監軍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75章 汰兵完成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609章 殺手鐗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10章 吃西瓜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62章 義捐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8章 結賬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266章 屠城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72章 比對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88章 年夜飯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01章 論鹽政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88章 偷城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90章 大賞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606章 懦夫第623章 擔得起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81章 廢墟新棚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13章 遼東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101章 論鹽政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812章 宗族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