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

歲月如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月。雖然寒風呼嘯,不過農民的心卻是灼熱的。皆因今年秋收,李存煥並沒有讓那些商人乘機打壓糧價格(注1)。而是根據今年糧食產量的調查,將糧價規定爲最低價格二十文錢一斗。

(注1:兩稅法,改變了租庸制,所有稅收改爲徵收金錢,分別爲夏稅和秋稅。本意是好的,但因爲需要兌換成爲金錢,商人乘機打壓,農民不得不賤賣穀物,最後變成勞民傷財。)

同時李存煥也建立平價倉,統一以二十文錢的價格收購糧食,願意來這裡賣的可以到這裡賣。不過李存煥也有規定,不收購三年以上陳糧,同時一旦發現有人在糧食裡面摻沙子泥土等物,立刻拉出去打三十軍棍。三十軍棍下來,恐怕一個月內不想下田工作,倒是讓不少流氓收斂了心頭那番歪念。

不過李存煥也防止官吏作怪,說這是三年以上的陳糧,或者栽贓加入泥沙,勒索農民錢糧。李存煥派出自己的親兵進行監督,同時邀請當地有德高望重、出身平民的人來到進行監督,確保農民的利益。

李存煥這一手,可是讓不少商人吃了虧,對李存煥恨的牙癢癢。不過檀州超過九成的人,也就是所有農民,他們都成爲了最擁戴李存煥的人羣。因爲李存煥他們今年都可以購置一匹半匹麻布用來製衣,能夠在今年入冬吃上一碗飽飯,能夠在不久的春節中購置數斤豬肉,過上他們有史以來最美滿的新年。

不過貌似,李存煥平靜的生活也到了終點了,秋收後,不甘安靜的劉仁恭被任命爲蔚州刺史。而蔚州也是河東對盧龍最適合的進攻跳板。

李匡壽也不是白癡,立刻派遣大將安石洹前往新州,並且任命安石洹爲新、武二州防禦使。果然沒有多長時間,劉仁恭就急不及待的調集人馬發動進攻了,一共有六千人馬。由劉仁恭麾下驍將劉雁郎率領前鋒。

安石洹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派人往幽州方向報信,另外一方面調集新、武二州精騎,合計四千幽州鐵騎。安石洹親自帶領幽州鐵騎向劉雁郎發起猛烈的進攻。劉雁郎因爲不敵安石洹,連兵馬也顧不上,在親兵的保護下連夜逃回蔚州。在半路的劉仁恭也因爲前鋒被破,連忙龜縮回蔚州。

這一仗可是讓安石洹吐氣揚眉了,去年他進攻成德,結果被劉仁恭、王鎔聯合王存處,將他打的大敗,幾乎連瀛州也丟了。今天他大敗劉雁郎,逼退劉仁恭,斬首三百餘級。可是將安石洹樂壞了,派人連夜快馬加鞭到幽州將捷報送到李匡壽的手上。

不過劉仁恭貌似並不甘心就如此算了,向雲州方向的石善友借兵三千,在十月下旬,再次發兵,再次合計馬步軍八千人,聲勢比上一次更加浩蕩。

不過最後還是被安石洹打敗,而且還被安石洹追到蔚州城下。最後石善友發兵支援蔚州,安石洹這才志得意滿的帶兵退回新州。

不過李存煥聽到這些消息總是感覺不踏實,安石洹這個人他知道,雖然有幾分才幹,但絕對沒有劉仁恭的魄力,劉仁恭即使被他打敗也沒有可能敗的那麼悽慘。李存煥雖然不解,但只能夠加緊對士兵的訓練,也幸虧過了秋收,各家各戶對於勞動力的需要沒有那麼強烈。

李存煥當即調集所有兵馬進行冬季軍事訓練,一共有八千團練兵、三千忠孝軍、一千五百黑衣軍、一千檀州兵、五百破軍都和三百捉生將。

這次軍事訓練,李存煥就連在礦山中鎮守的段子堯也沒有放過,調了過來參加訓練。

這次李存煥的軍事訓練以強調紀律爲主,急行軍爲次。紀律方面李存煥安排自己手底下的親兵進入基層,每天晚上宣傳編成歌謠的紀律。同時白天中有一半的訓練時間是在練習列隊的,李存煥也不教導他們什麼高深的陣法,他就簡簡單單的進行列隊。通過最簡單的事情,來到鑄造士兵服從命令的意志。

爲此,李存煥特意站在忠孝軍長槍方陣面前,下令忠孝軍前進。不過士兵在長槍距離李存煥不遠的時候,或者或者片刻,或者羈留。整個方陣變的凌亂不堪。

李存煥也不顧忌忠孝軍是自己的嫡系,當衆讓人重打這一營忠孝軍每人三十軍棍。

當下一次,李存煥再次站在長槍方陣前下令前進,所有士兵都機械性的前進,導致長槍幾乎將李存煥刺傷了。害的沙桉克冒了一額頭的冷汗,不過李存煥卻不以爲許,反而高興的笑了起來,對身邊的人說道:“我終於擁有一支鐵軍了!”

有了忠孝軍的榜樣在前面,本來有些懶散的其他部隊也收斂起來。各級軍官爲了升官發財,可是下了死力來到強調這紀律。皆因李存煥不久就說,這次軍事訓練後,將進行軍事演習,以部隊的素質來到決定軍官的能力。如果軍官沒有能力,當場降級,有才能的,當場升官。無論是出於升官的渴望,還是保住自己頭頂是烏紗帽,所有軍官都下了死力,嚴格按照李存煥教導的訓練方法訓練。

一旦有做錯,拳打腳踢還算輕鬆,每天軍營都不知道打斷多少根軍棍。一時之間軍營成了郎中眼中的聚寶盆。每天在這裡出售的金瘡藥,可是比在往常多了十倍八倍的。

李存煥這才發現自己軍隊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軍醫不足。事實上在春秋時期已經有軍醫的存在,到了唐朝軍醫更是成爲一名軍官,檢校病兒官,他手底下有數名醫匠,負責協同他一起治療傷病的士兵。

不過李存煥一直都不怎麼重視,現在發現居然入手不足,需要那些遊方郎中來到幫忙。不由讓李存煥反思自己的不足。當即李存煥下令,招募五十名醫匠、一百名學徒,當然開出的薪金也不錯,否則如何招募到人來。

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8章 襲營(下)第288章 論戰 阿薩德的評價第327章 破局(上)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290章 桑乾河大戰初戰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344章 絞肉機第19章 戰神李存孝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31章 宿麥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13章 書房議事(下)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29章 下馬威第103章 冷箭、毒藥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68章 選兵第4章 劉仁恭第328章 破局(中)第18章 襲營(下)第95章 李存審第48章 封賞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130章 楊師厚第53章 攤丁入畝第238章 美人計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02章 乾寧二年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137章 惡少第7章 黃龍崗(中)第94章 馮道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飛錢第274章 什一抽殺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08章 全國爲上(上)第284章 雁門關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327章 破局(上)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312章 出征 坐鎮人選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78章 風起雲涌(3)第136章 微服私訪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130章 楊師厚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54章 陰謀第92章 撕開長槍方陣第6章 黃龍崗(上)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315章 河中事變(下)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182章 渤海來使第236章 誰言平盧無大將?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82章 渤海來使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300章 李克用的動作第55章 伏擊(上)第301章 連環計第163章 海鶻船第88章 決戰前夕第7章 黃龍崗(中)第337章 海戰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227章 稱帝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