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決斷

張公慶怒吼一聲,準備給這個莽夫看看自己的厲害,拿着馬槊上去,和元行欽大戰作一團。

元行欽雖然厲害,但無奈之前又是受傷,又是大戰連連,早已經後力不繼,也就憑藉滿腔的彪悍殺到這裡。

和張公慶大戰三四個回合,張公慶瞧準機會,一馬槊擊飛元行欽的馬刀。不過他也見元行欽如此勇悍,不由愛才心起,策馬伸手探向元行欽,準備將元行欽生擒活捉。

元行欽低吼一聲,卻依舊不依不饒的,右手猛然探到左肩上,迅速的拔出那根穿透自己左肩的箭矢。張公慶心頭一驚,但已經沒有辦法回頭了,皆因雙方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但他本來探出的手改捉想元行欽的右臂,這次不求活捉元行欽了,只求攔住元行欽這次拼命一擊。

元行欽也不理會張公慶的阻攔,奮力低吼一聲。“殺!!!”滿是鮮血的手猛然撞快張公慶的手臂,往張公慶的左眼紮下去。

“啊!”張公慶慘叫一聲,墮下戰馬,不知死活。義武騎兵也顧不上元行欽了,連忙救起張公慶。但張公慶不知是死了,還是重傷昏『迷』。但失去了指揮的義武騎兵旋即就成了烏合之衆,加上主帥生死不明,軍心大『亂』。李存煥捉住機會,與浮橋上的鐵鷹都士兵前後夾擊,將本來包圍他的義武騎兵殺的大敗。

李存煥趁勢擴大戰果,五千白馬義從追擊,不但大敗張公慶帶來的兵馬,還俘虜了張公慶後續的三千義武軍。一路帶來白馬義從長驅直入,兵臨易州治所,易州城下。河北大地爲之震驚,從李存煥在幽州出發,到現在不過三天的時間。但李存煥已經兵臨城下,彷彿沒有遇到什麼阻擋一般。

王郜爲之大驚失『色』,據說聽到這個消息,王郜驚憤交加,居然暈了過去。幸好王郜年輕力壯,這纔沒有出現諸葛亮氣死周瑜這樣的事情。否則樂子就大了。

到了易州城下,李存煥這纔有時間接見元行欽,爲此李存煥大宴羣臣。一來慶功,而來也爲了表彰元行欽這次單騎救主。

待元行欽來到,宴會這纔開始。李存煥看到進入大帳的元行欽本來古銅『色』的臉『色』,現在淡的彷彿一張淺黃『色』的冥紙一般。不由心頭感動,這是元行欽受傷所致。元行欽之前已經受過傷,但依舊奮力來救自己,由不得李存煥不敢動啊!

不等元行欽行禮,李存煥已經激動的一手扶着元行欽,當着衆人的臉,高呼道:“富貴與卿共享!”

衆人不由大爲羨慕和妒忌,有李存煥這一句話,元行欽想不飛黃騰達都難。

旋即李存煥邀元行欽來到自己身邊坐下,元行欽卻畢恭畢敬的說道:“救殿下,不過是末將的本分,殿下剛纔的讚揚已經讓末將萬分不安,現在如何敢得如此殊榮呢!”

李存煥聞言更加高興,自古持寵驕橫的人數不勝數,但能夠像元行欽如此本分的人卻沒有多少個。李存煥一拍元行欽的肩膀,笑着說道:“鎮遠果然沒有說錯,待攻下易州後!爾當爲易州兵馬使!”

宴會上的衆人不由譁然,易州兵馬使這是多麼顯赫的官職啊!居然讓元行欽這個『毛』頭小子擔任了?兵馬使本來是刺史兼任或者下屬的一個武官,但在大秦國體制內,卻是同刺史一個品階,當然這也有李存煥將刺史軍政兩手捉的現狀改變的原因,從而提高兵馬使的地位。將之擡高到與刺史同等地位,使軍政分家。

而易州乃是上州,上州刺史乃是從三品官員,也就是易州兵馬使同樣是從三品的品階。而元行欽原來不過是一個臨時『性』官職的先鋒官,品階也是不入流的從七品下,而這類品階的官職,官場上的人俗稱爲濁官,簡單點說就是不入流。

現在一步就跨過了不知道多少道關卡,如此年輕就一舉成爲從三品的大員,日後成爲正一品,恐怕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當不得!”元行欽不由大驚失『色』,他可是知道自己的斤兩,坐到這個位置上,也不知道會被多少人妒忌死了。

“殿下,慎言!”在一邊的馮道也出言勸說,雖然沒有明確的說出來,但李存煥還是感覺到馮道對此事的反對之堅決。

李存煥沉『吟』片刻,也感覺自己這次的任命,似乎有些任『性』了。逐改口道:“既然如此,本王現在封元行欽爲鐵鷹都折衝都尉。”

李存煥這個折衝都尉地位雖然高了,但不過是正五品上的品階,比起易州兵馬使,明顯就讓人好接受不了。畢竟元行欽現在不過是十八歲,還是虛齡。憑藉的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戰績,不過是救了李存煥一命。往好的說,那是忠義之人,往壞的說,不過是匹夫之勇。

這個時候蔣英傑卻不顧宴會的環境,出來請戰,李存煥不由有些不喜了。不過他也知道蔣英傑的心思,湪水邊上大戰,第一次元行欽失敗了,可以說是準備不足。

但第二次蔣英傑上,那就是精挑細選出敢死之士,結果還是失敗了。這也可以理解爲地形限制,非將之過,不過蔣英傑明顯就比元行欽的過失要大了。更何況同樣失敗了的元行欽卻單騎救主,將功補過了。

雖然到了現在李存煥也沒有責怪過蔣英傑那次失敗,只是對蔣英傑說:“本王明白這完全是地利險阻的緣故,並非完全是你的過錯。但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這次你就受點委屈吧!”

在功勞簿上,給蔣英傑記了個小過,並且暫不處罰,給蔣英傑將功補過的機會。眼看元行欽不但將功補過,還官位高升,如何叫蔣英傑不着急呢?

“恐怕攻不下易州了!”樸景輝掀開帳篷的布簾,走進來,肅然道。

“樸景輝,你這是什麼意思啊!我大秦劍之所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你敢在諸將前如此說道!”感覺被削了面子的蔣英傑勃然大怒,站起來,對樸景輝指責道。

樸景輝也不理會蔣英傑的指責,他走徑直走到李存煥身邊,低聲稟報道:“殿下,王郜派人來了,表示願意與大秦結盟,貢絹五萬匹,谷十萬石犒勞盧龍軍。”

“王郜,還真大手筆啊!”李存煥不由自主『露』出一抹冷笑,王郜這次出手,也不知道是不是搬空了他老爸王處存留給他的所有庫存。

樸景輝往後看了一眼,只見馮保都快步走入大帳,樸景輝遲疑了下,開口說道:“剛剛得到消息,大同防禦使石善友出兵了。石善友盡起雲州、代州、應州、蔚州大軍,共計三萬人馬,直驅邊境,雖然還沒有越界,不過向盧龍宣戰之意已經明顯了。可以預計,太原府那邊已經也出兵了,否則石善友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憑藉三萬兵馬就悍然挑戰盧龍。”

“殿下。”馮保都快步來到李存煥面前,掃了樸景輝一眼,低聲稟報道:“李克用出兵了,親自率領三萬大軍從太原府出發。”

“殿下,我看答應王郜的條件吧!李克用已經出兵了,我們不能夠在這個時候給對方機會!”樸景輝沉聲說道。

“不!”馮道這個時候卻反對。

“等等再說!”李存煥眼見一好好的宴會就要變成商議軍事,立刻停下這次的談論,不過所有人在宴會上都心神恍惚。其中甚至包括李存煥,他飛快的琢磨着這次聚變中,自己應該處於怎麼樣的位置上。

李存煥無數次想按照周德威的建議,脫離這次的『亂』局,但他發現,不僅僅戰場上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在這次的聚變中,李存煥發現無論是他如何出招擺脫其帶來的影響。影響依舊無時無刻、無聲無息的影響這他所作出的一切決定。

就這樣,宴會有些不歡而散的結束。衆將剛剛離開,馮道、樸景輝這些重臣就已經轉過身來到李存煥的中軍大帳。

李存煥看了眼下方的人,蔣英傑、馮道、樸景輝和馮保都,一共四人。但李存煥發現居然沒有元行欽在,不由有些不滿了,對身邊的樸樂『射』問道:“行欽呢?他怎麼沒有來?”

樸樂『射』略微一怔,旋即反應過來,有些奇怪的看了李存煥一眼,應道:“元行欽不過是先鋒官,還沒有參加商議軍機大事的資格。需要等殿下你的正事任命下達了,元行欽纔有資格參與。”

“他怎麼……算了,你派人傳他過來吧!”李存煥本來想責罵,但想想,樸樂『射』這說的也是道理,自己一刻沒有簽發命令,那麼口頭上說了,元行欽還沒有升官,依舊是一個小小的先鋒官。李存煥也不好怪責樸樂『射』了。

“是!”樸樂『射』低頭應道,走到一邊,便對一名鐵鷹都士兵吩咐起來。

“馮道,你剛纔說反對答應王郜的要求,這是爲什麼?”李存煥安坐在主位上,手指彷彿無意識的把玩着手中青銅酒樽。

“回殿下的話!易州自古便是燕地西大門,自古中原取燕必取易州。殿下取得了易州,那將可以將戰火攔在盧龍腹地外。且易州險要,退可阻河東、宣武大軍入燕,進可威脅成德、雲州、蔚州。”馮道的話不如何激昂,但分析的條理清晰。

李存煥不置可否的點下頭,對樸景輝問道:“那樸卿,你的意見呢?爲什麼要選擇息兵呢?”

“臣只是想問問殿下現在有多少可用之兵!臣說的是可以外出作戰的!”樸景輝對李存煥拱手問道,神『色』淡然,沒有因爲馮道的話有一絲激動,也沒有一絲惶恐。

“五萬,最多不過五萬。去年東征士兵都疲憊,短時間內,他們都要好好休養,而其他軍隊還需要鎮守各方,所以最多不過是五萬兵馬。”李存煥答道。

樸景輝不亢不卑道:“既然如此,臣贊同與王郜議和。現在大秦不過五萬兵馬,兵力上太過緊張了。不能夠浪費在易州一地上,誰知道大秦其他地方不需要?三足鼎立是最鞏固的,但當三足交擊,發生的威力更加讓人畏懼。何況殿下的青銅火炮在雨天不能夠使用,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攻下易州,反而是將自身爲數不多的兵力,牽制在易州。殿下多教導我等,用兵如流水、練武,水止則死,則臭,人則厭之。練武在於多動,好靜則體弱,多動則體強。殿下如果將兵力都放在易州一地,這和水止、人好靜有什麼區別?”

“保都,你的意見呢?”李存煥想了一下,對一邊的馮保都問道。

馮保都聞言,不由感覺受寵若驚,李存煥對待他雖然不錯,還讓他參加這些商議軍機的大事,不過馮保都的身份更多的是一個情報人員,提供一些李存煥不太清楚或者忘記了的情報。所以馮保都非常謹慎,沉『吟』了很長時間。

在衆人都有些不耐煩的時候,馮保都這才慢騰騰的說道:“屬下建議,應該攻。易州的位置太過重要了,而且李克用現在不過是剛剛從太原府出兵,就憑石善友一個人在蔚州能夠蹦躂不了什麼大事出來。朱溫現在連黃河也沒有過。殿下如果把握好,可以在李克用和朱溫來到之前,攻下易州。”

“英傑,你看呢?”李存煥對於馮保都的意見也是不置可否,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錯。轉過頭來,對一直沉默不語的蔣英傑問道。

蔣英傑不由『露』出一抹苦笑,開口說道:“末將也非常糾結,攻易州好處大。不攻易州也有好處。但雙方誰比誰好,末將也不知道。”

“殿下,元行欽到。”一名鐵鷹都士兵走進中軍大帳,沉聲稟報道。

“傳!”李存煥一招手道。

“是!”鐵鷹都士兵應道。

沒有多長時間,元行欽已經走進來。不等元行欽行禮,李存煥已經一擡手道:“免禮。”

“謝殿下!”元行欽畢恭畢敬的謝道。

李存煥又是對元行欽發問,對於易州究竟是攻還是和,在一邊的馮保都則不時補充元行欽不知道,李存煥沒有說出來的情報。

元行欽聞言後,沉『吟』片刻,開口問道:“殿下,末將出身於卑微,承蒙殿下賞識。末將也不知道什麼大道理,也不知道什麼兵法。但末將卻想問殿下,殿下欲圖帝位否?”

“圖又如何,不圖又如何?”李存煥並沒有正面回答元行欽的話。說的話非常模糊。

“如果圖,那末將只知道逐鹿天下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圖,末將也沒有什麼,自然跟隨殿下步伐,縱使是萬死也不後悔。”元行欽的話很簡單,道理方面也是尋常民間盛傳的諺語,沒有什麼之乎者也,也沒有引經據典。

但李存煥聽了,卻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之前一直想保持實力,但現在正如元行欽所說的。爭霸天下,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蔣英傑!”李存煥一瞬間,整個人都變了,猶豫不再出現在他臉上,有的僅僅是果斷、霸氣,一切王者應有的氣勢。

“末將在!”蔣英傑不知道爲什麼,彷彿一瞬間找到了主心骨似的,說話的聲音也不知不覺中充滿底氣。

“我給你一千白馬義從,三千忠孝軍,你給我包圍易州,不得一兵一卒進出易州城。”李存煥從一邊的令牌筒中抽出一面令牌,朝蔣英傑拋下來,沉聲命令道。

“末將得令!務必讓易州被困死,不會讓一兵一卒進出易州城!”蔣英傑高聲應道。

“好!”李存煥抽出另外一面令牌,“元行欽,本王命你帶領兩千白馬義從三天內抵達定州北平縣,攻不下北平,你就自刎謝罪吧!”

“末將遵命!”元行欽眉頭都沒有皺一下,渾然沒有被李存煥嚴酷的軍令嚇到,反而滿臉都是神采奕奕。

李存煥喊道“樸景輝!馮保都!”

“臣(屬下)在!”樸景輝、馮保都二人站起來,拱手應道。

“在元行欽攻下北平後,立刻策反定州刺史。有了元行欽造勢,你們如果也不能夠策反對方,你們明白的了!”李存煥一反往日的和氣,命令中都充滿了一往無前的霸氣,不成功,便成仁!

“臣(下屬)遵命!”樸景輝和馮保都略微一怔,旋即斬釘截鐵的應道。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的後路,也沒有向李存煥求情。

“好!”李存煥滿意的點頭說道,“馮道,你來起草,讓幽州立刻派出一萬大軍到易州!”

“是!”馮道的聲音中不由自主帶上了幾分軍人才有的堅毅,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元行欽幾人剛纔的影響。

……

朱溫率領大軍行至鄆州壽張縣,葛從周便來求見。

“樑王殿下,末將這是來請戰!”葛從週一見面,便直接開門見山道。

“哦?”朱溫頗爲驚訝,不知道葛從周這是幹什麼。他原本已經計劃好,葛從周鎮守東南,讓保護他的側翼和防禦淮南,不知道爲什麼一向聽從軍令的葛從週會反對。

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97章 議兵第46章 李陸結盟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350章 滑州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鐵騎踏營(下)第24章 任縣大戰(3)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196章 平壤第59章 金礦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284章 雁門關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327章 破局(上)第104章 定計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8章 契丹人來襲(7)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292章 危局第337章 海戰第129章 宴會文鬥(下)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335章 水師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180章 火藥(上)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38章 美人計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75章 居庸關大戰(下)第176章 稻米第78章 風起雲涌(3)第171章 反戰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102章 乾寧二年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290章 桑乾河大戰初戰第44章 火燒土狼山(下)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99章 交談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181章 火藥(下)第93章 盧龍留後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37章 契丹人來襲(6)第55章 伏擊(上)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134章 整頓政務第315章 河中事變(下)第31章 宿麥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50章 耶律阿保機(下)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308章 收朱瑾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328章 破局(中)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51章 黑衣軍第92章 撕開長槍方陣第336章 出海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