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

“那麼看來弓裔說的沒有錯了,那個李存煥真的盯上了朝鮮這塊土地,阿慈隆,你說該怎麼辦好?”甄萱低聲問道,對面的高句麗使者王建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坐山觀虎鬥!李存煥雖然來勢洶洶,但昔日隋煬帝來勢不洶洶嗎?難保不會因爲適應不了冬季的天氣大敗而歸。讓弓裔和李存煥死磕,弓裔實在扛不住,我們再出兵幫忙。朝鮮山地起伏,我們完全可以憑藉地利和唐軍周旋。如果弓裔敗了,我們更可以從熊州出兵,北取中原京!”阿慈隆露出一抹陰冷的微笑,喃喃道。

甄萱笑了笑,開口說道:“叔父所言正合我意!”

“咳!咳!”甄萱咳嗽兩聲,正襟危坐,開口說道:“王將軍,寡人和你也算是老朋友了,客套的話寡人也不想說了,議和可以,讓弓裔將之前戰爭俘虜的百濟勇士釋放回來,再支付二十萬石糧食。寡人就答應了這次的議和。終於和弓裔共同進攻大唐的軍隊,寡人乃大唐屬國,如何能幹這以下犯上的勾當呢!出兵一事就免提了!”

王建聞言幾乎想破口大罵,什麼寡人前寡人後的,什麼如何能幹這以下犯上的勾當。你甄萱也不是什麼好人,也不想想你這個百濟國王是怎麼樣得來的,還不是造新羅的反,犯上作亂得來的!現在倒說的正氣凜然。

不過王建沒有辦法,無奈的拱手說道:“國主剛纔所言二十萬石糧食恐不能答應,現正值冬季,糧食運輸不方便,這二十萬石糧食交付出來,恐怕我高句麗的士兵也要譁變。最多隻能夠交付二萬。”

阿慈隆皺着眉頭,剛準備替甄萱出頭反駁,甄萱卻一把按住阿慈隆的手,對王建開口說道:“二萬石就二萬石吧!”

王建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點點頭說道:“那麼多謝國主的體諒了!”不過王建心中依舊遺憾,甄萱終究看的終究不夠遠,不能夠明白這次李存煥進攻的目標。雖然並沒有對上李存煥,但王建已經感覺到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李存煥是想全面佔領朝鮮。沒有一絲妥協,沒有一絲猶豫,如果抱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恐怕會被李存煥逐個擊破。

王建現在唯有希望佛祖保佑甄萱能夠及時救援自家那個剛愎自用的主公弓裔了,想到這個王建不由露出一抹苦笑,從來都是打心裡不信神佛的自己,現在居然不由自主祈求起佛祖,這真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

“陛下,你怎麼放過這個好好剝削弓裔一番的機會?”阿慈隆不滿的問道,因爲百濟特殊的政治體系,貴族可以向國王發泄他們的不滿。如果國王不夠賢能,或者大肆損害貴族的利益,貴族還會共同出手,驅逐這名國王,另立一位王族爲國王。如果是在大唐,阿慈隆這樣的人物早就不知道被斬了多少顆頭顱了。

但百濟不同於大唐,所以甄萱卻不得不回答這種略微對他威嚴有些挑釁的質問,“弓裔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他很有才能,但這些年的勝利已經麻醉了他的心靈,矇蔽了他的眼睛。他已經開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到行事,不顧貴族和其他人的利益。如果我們爲了這十八萬石,那麼他一定會不顧一切的和我們戰鬥,甚至糾纏不清,最後只會便宜了那個叫李存煥的唐朝大將,我們可不能夠讓那個大唐人坐山觀虎鬥。”

阿慈隆恭敬的點下頭,略帶歉意的說道:“陛下英明,倒是我被利益矇蔽了眼睛!”

甄萱卻沒有在意阿慈隆的話,他在想李存煥這個人,他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居然會讓這個傢伙出兵朝鮮,他不知道爲什麼感到一絲威脅,這不是普通的威脅,這好像他當初第一次參加戰鬥,那場和海盜的作戰。那次他帶着五十人,對抗足足是他近乎兩倍人數的海盜,而且那還是他的第一戰。

…………

“德祥,平定了那些城池了嗎?”李存煥漫不經心的問道,左手落入棋罐中,捻起一枚白子凌厲的落在棋盤上。

剛剛進來的符存審露出一抹得色,開口說道:“已經平定了,他們那裡是什麼城池,不過是相當於我盧龍的一些小鎮罷了。用那些黃泥土混合上幾塊石頭就說是城池。我不過是讓人用大炮一轟,城門就開了。都按照大將軍你的指示做,凡是敢抵抗的一律斬殺,再從俘虜中挑選出頭目和刺頭,當衆斬殺,再頒佈均田令。經過大將軍你恩威並濟,這些高句麗人想叛亂也得三思而後行。”

“嗯!”李存煥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看着自己對面的對手耶律阿保機,笑着問道:“你的捉生將都派出去了嗎?”

“回大將軍話,都派出去了。不過還沒有發現弓裔的蹤跡,高句麗人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耶律阿保機語帶不屑的說道,同時手也沒有慢下來,從棋罐中捻起一枚黑子加強防禦,對抗李存煥白子的進逼。

“那是,和我們盧龍的精兵一比,簡直就是土狗和草原上最勇猛的狼王比較,我殺到了那些城池的城牆腳下,那些城主和高句麗土兵還懵懵懂懂的。”符存審笑呵呵的在一邊附和道,看樣子,平定叛亂讓他的心情非常不錯。

“馮保都!打探到弓裔的消息嗎?”李存煥不置可否的點下頭,對在一邊安坐的馮保都開口問道。

一身錦衣的馮保都有些侷促的說道:“大將軍,還沒有什麼發現,不過最新消息傳過來,據說弓裔在召集朔州和溟州的兵馬,準備在開春和大將軍一決生死!據說到時候將會召集到不下三十萬人的大軍!”

“白癡!”李存煥不屑的給弓裔下了個評價。不用錦衣衛打探,李存煥也可以想象到這三十萬大軍是一支怎麼樣的軍隊了。不過是一支略加訓練的農民罷了,這樣的軍隊對付一般二流部隊還不錯,但對付自己手下的鐵軍,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第329章 破局(下)第75章 居庸關大戰(下)第326章 天下大勢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3章 義子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14章 不歸路第19章 戰神李存孝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279章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176章 稻米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33章 飛錢第88章 決戰前夕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112章 韓夢殷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300章 李克用的動作第195章 進貢(下)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80章 火藥(上)第257章 詭異第252章 風雲變幻第90章 破後營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344章 絞肉機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99章 交談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197章 議兵第132章 棉花第173章 少女的勸解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61章 改革軍制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36章 微服私訪第69章 破軍都第61章 英格蘭長弓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329章 破局(下)第8章 黃龍崗(下)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314章 河中事變(中)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279章第281章 李嗣源反?李存勖出征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10章 鐵騎踏營(下)第237章 李克用欲議和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46章 李陸結盟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327章 破局(上)第223章 熊津城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142章 聚將議事第69章 破軍都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95章 李存審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30章 乙室活部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5章 兵行險着第13章 書房議事(下)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209章 全國爲上(下)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20章 困局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