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

“大將軍!某家也願爲先鋒!”楊師厚這頭剛求戰,那邊高思繼已經急不及待的跟隨其後。其實高思繼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知道。

他高思繼自問武藝高強,實際上他的武藝也高強,殘唐五代第四條好漢啊!武力值還用說的嗎?但是投降了李存煥,沒有過幾天好日子。還被人捅脊樑骨,雖然沒有人當着他面子上說,但他還是知道已經有部分人在背後暗暗稱呼他爲三姓家奴。

(高思繼先是李匡威的下屬,再投靠李克用,到之前投降李存煥,雖然三人姓氏一樣,但勢力不同,固稱之爲三姓也沒有錯。)

因爲不受待見,高思繼一直都潛伏着,到了後來不久才被李存煥賞識起他的驍勇。結果立下的第一件功勞就是救駕和掀翻錦衣衛都指揮使陳長火和他的家族。段子堯和龐孔明這些老人派和陳長火關係不錯,自然對高思繼不待見了。

而周德威和符存審這些河東派,對於高思繼也不怎麼待見。結果高思繼現在唯有爭取出位,死死的抱緊李存煥的大腿。

李存孝聞言也躍躍欲試,不過他到底是顧忌自己的身份,自家現在好歹也是個節度副使,居然淪落到給符存審當先鋒,也太沒有面子了吧!

“不用了!先鋒官的人選我已經想好了!”李存煥淡淡然的搖搖頭,語氣堅決的說道。

“誰!”楊師厚有些不忿的開口問道。

“大膽!”沙桉克走前一步,手撫腰間唐刀,怒斥道。

楊師厚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太過失禮了,連忙雙膝下跪,“下官失禮,求大將軍恕罪!”

“起來吧!”李存煥深深的看了楊師厚一眼,“下次注意一點!”

“是!”楊師厚慌忙應道。

李存煥這才點點頭,開口說道:“先鋒官就由東方憲擔任吧!”

東方憲在李匡籌時代就已經是盧龍有名的驍將,不過自從李匡籌死了後,就表現的非常低調,輕易不離開府邸。李存煥不說,衆人都幾乎忘記了這位‘前朝’元老,不過衆人也有些奇怪李存煥爲什麼會用東方憲。

要知道李存煥雖然名義上繼承了李匡籌的位置,但他手下重臣,又有那個是李匡籌時代的重臣?這固然有李匡籌時代的重臣幾乎死光光了。但更多的是李存煥一種可以的隔離,減少他們對盧龍的影響力,加強自己嫡系的勢力。

這種心知肚明的事情,大家雖然沒有可以交談過,但還是知道的。但不知道爲什麼李存煥忽然提拔起這位李匡籌時代僅存的元老。難道風要變了?

李存煥提出這個任命的時候就估計到手下的人的想法,笑了笑,開口說道:“我準備讓東方憲爲建安州兵馬使。”

哦!到了這個時候衆人才明白,李存煥這樣做,也可以說是流放,也可以說是安撫李匡籌舊人的心。建安州交通新羅、渤海、安東,未來可以預見這將是一個油水不錯的地方。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遠離政治中心幽州,以後無論是東方憲本人還是他的子孫,想要富貴容易,但想要重新走入盧龍政治中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公你好像忽略了一件事情!”一邊一直沉默不語的韓夢殷猛然開口說道。

“哦?”李存煥臉露疑色的看着韓夢殷。

韓夢殷立刻正襟危坐,該表現的時候得表現,“黑衣軍去了安東作戰,固然可以有一定的力量奪取建安州,但是如果南下作戰,沒有了黑衣軍!主公手中就沒有騎軍了!於戰不利。”

韓夢殷如此一說,還關注着先鋒官到東方憲上的問題的衆人立刻反應過來了。李存煥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是太過大力發展騎軍,李存煥的王牌部隊忠孝軍,人數已經達到一萬五千人了,但其中只有一千人的輕騎兵。

破軍都倒是不錯,一人一匹畜生,不過卻不全是馬,大部分都是馬騾,也就是由馬生下來的騾子(驢生的叫驢騾),大體上繼承了馬的特點,體型比馬略小,脾氣有點暴躁而善解人意。最重要的是力量、耐力方面比驢子和馬都大。唯一不太好的就是使用壽命只有二十年。不過也適合破軍都使用,畢竟破軍都是重裝步兵,以騾子來到強大的負重和耐力能力,非常適合破軍都使用。甚至在必要時候也可以騎着馬騾急行軍,畢竟馬騾也繼承了一些馬的特點,速度上雖然不如真正的馬,也也比驢快多了。

再說盧龍其他地方,那就是地方軍了。李存煥這些年來一直壓制着地方軍的發展,在防禦上更多的是實現團練兵制度。當初團練兵被李存煥設定的性質是民兵,不過時間上已經有人暗暗將自己稱呼爲河北府兵。

皆因他們和府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府兵免稅而自備武器,而他們也免稅,不過是免一半,而且每個月也有少量補貼。武器方面雖然也是自備,不過卻得到附近軍器署購買制式武器,不過很遺憾他們都還是步兵。

地方軍更加不要說了,自從李存煥鎖住了他們的錢袋子後,加上他們的作用更多變成了守城,兵馬雖然精銳了,但更多的是步兵。

結果到了這個時候衆人才猛然發現,貌似李存煥現在手下除了李存孝手中的飛虎軍外,沒有一支規模超過一千人的騎兵部隊。

當然李存煥如果將各地的騎兵組合起來,也應該也有五六千騎左右,但這需要一個磨合的時間,而現在時間上又不允許。

就在衆人暗暗着急的時候,李存煥卻自信的一笑,開口說道:“這個簡單!”

“這還簡單?你是白癡啊!”衆人心中都忍不住冒出這個念頭,幾個脾氣衝動的幾乎將這話說出口來。

PS:那啥,多謝各段時間的打賞,對於白雪之鞋童,木木表示感謝!嘻!嘻!不過對於你的遭遇也深表遺憾,今天三更補償!那啥,各位有推薦票嗎?

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243章 朱延壽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131章 一馬換將第19章 戰神李存孝第104章 定計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89章 降兵暴動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51章 黑衣軍第53章 攤丁入畝第223章 熊津城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24章 任縣大戰(3)第195章 進貢(下)第182章 渤海來使第135章 聶夷中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133章 飛錢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46章 李陸結盟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62章 滑輪長弓第274章 什一抽殺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115章 關中亂(1)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284章 雁門關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350章 滑州第156章 濟水之戰?破軍都進攻!再進攻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116章 關中亂(2)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218章 滅國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61章 英格蘭長弓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318章 周本第216章 楊師厚的堅持第135章 聶夷中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109章 韓夢殷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7章 黃龍崗(中)第156章 濟水之戰?破軍都進攻!再進攻第44章 火燒土狼山(下)第56章 伏擊(中)第308章 收朱瑾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31章 宿麥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10章 解心結第349章 對峙第161章 改革軍制第93章 盧龍留後第300章 李克用的動作第312章 出征 坐鎮人選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5章 兵行險着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28章 破局(中)第326章 天下大勢第312章 出征 坐鎮人選第220章 城破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92章 撕開長槍方陣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118章 關中亂(4)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