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關中亂(1)

符道昭聞言,笑着解釋道:“這個皇帝小兒當真是年輕氣盛,大唐現在都變成了春秋時候的東周了,卻還在試圖復興大唐。你看前幾年打李克用,卻被李克用大敗。現在又在試圖恢復關中的勢力。那麼你說首當其衝是那個人?”

李茂貞聞言,眼睛一亮,開口說道:“沒有錯!現在如果那皇帝小兒想復興唐皇室,那麼就得掌控潼關。掌控了潼關不但可以掌控關中通往中原的道路,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稅收,要知道那韓建能夠重建被黃巢摧毀的華州,都是靠潼關收取過關稅,還有從哪些進貢朝廷的供奉那裡抽一部分,否則他韓建那裡有本錢重建華州啊!”

符道昭笑着接口說道:“所以我說,韓建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着那皇帝小兒奪取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基業。”

李茂貞用力一點頭說道:“還是昭兒聰明!如此就按昭兒的話來到辦吧!”

乾寧二年,六月,李茂貞聯合王行瑜、韓建,合三鎮之兵馬進軍長安。

清君側,這個名號,彷彿成爲了所有以下犯上的軍閥首要名義。從漢景帝削藩,七個藩王以‘清君側’爲名,再到最近最著名的顛覆大唐根基的安祿山,都是以清君側爲名叛亂的。

而李茂貞和王行瑜、韓建三人也是如此,韓建自東面發兵,王行瑜自北面發兵,李茂貞自西面發兵。三家出兵人數不多,不過卻都是精銳士兵,都是身邊的牙兵。

當消息傳到長安,長安當即大亂,唐昭宗也怕了。他連忙派人找來重臣韋昭度和李磎、崔胤、崔昭緯等來商議。

等韋昭度和李磎等人來到,不用唐昭宗發問,他們也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不用唐昭宗發問,相國韋昭度已經開口。“陛下,現在國家蒙受災難,唯有召天下諸侯入關清剿叛逆!”

同樣是相國的崔胤卻連忙擺擺手開口說道:“不可!”

“愛卿有何見解?”現在唐昭宗已經慌了心神,也顧不上天家應有的威嚴了,一臉哀求的看着崔胤。

崔胤開口說道:“陛下,現在長安城中有多少兵馬?不過是兩萬剛剛入伍半年的神策軍罷了!這如何抵擋三鎮之兵,等到天下諸侯的支援?以我所見,三家節度使不過是圖謀些金銀財寶罷了。陛下可以慢慢安撫三家,徐徐圖之,等待神策軍訓練完畢,便是陛下中興之時!”

崔胤的話充滿煽動性,唐昭宗聽的也忍不住滿臉激動。

不過另外一個相國韋昭度卻不是這麼看,他冷哼一聲,用充滿譏諷的口氣開口說道:“崔相國說的倒輕鬆,如何安撫三家節度使啊?莫非以尚書令之官位?”

尚書令乃是唐太宗登基前擔任的官職,正因爲如此,從唐太宗時代開始就沒有人敢擔任尚書令這個職位了。爲此在尚書令下加設左右僕射之職,代替尚書令行使尚書令的權力。所以擔任尚書令,這裡也有一個暗示對方想當皇帝的意思。

而韋昭度之所以這麼說,並非一時氣憤無意識的說出來,皆因在不久前王行瑜派人求尚書令一職,唐昭宗就召集衆相國商議。當時韋昭度就進言:“當初太宗由此即位,後來的再也沒有臣子再次擔任這個職務。當初郭(子儀)令公立下平定安史之亂如此大的功勞,朝廷授予郭令公尚書令之職。郭令公都堅定的不接受,何況他王行瑜呢?”

宰相李磎也力挺韋昭度,於是唐昭宗改封王行瑜爲尚父。

聽到這話唐昭宗本來激動的臉色立刻變的慌慌張張了,唐昭宗是一個有作爲的少年。他既不信佛也不信道,同時也不貪圖女色,貪圖享樂。他最大的願望的是中興大唐,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大唐在他手中終結。所以一聽韋昭度這充滿暗示的話,他心中立刻變的非常驚恐和矛盾。

“陛下!不可!”宰相崔昭緯連忙走前一步,雙膝下跪,以頭觸地,臉帶驚恐的說道。“陛下,如何可以和李茂貞、王行瑜等狼虎對敵,最後恐怕會釀成漢末曹操的境況!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耐一下,先安撫了三鎮,再徐徐圖之方爲上策!”

崔胤也開口說道:“陛下!俗話說的好,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陛下三思啊!”

“陛下,不可妥協啊!王行瑜等圖的乃尚書令之位啊!陛下三思!”韋昭度和李磎二人也雙膝下跪,以頭觸地,聲音中充滿誠懇和哀求。

“讓我好好想想!”唐昭宗滿臉矛盾痛苦的雙手按着頭的兩側,節奏有些凌亂的按摩太陽穴。

韋昭度和崔昭緯等人沒有辦法了,這幫子重臣唯有告退。

等所有人都告退了,唐昭宗長呼一口氣,對着身邊侍候自己的張泰喃喃道:“小張子,你說我該怎麼辦?”

張泰雖然被唐昭宗稱呼小張子,不過他一點也不小,他已經五十有三,從唐懿宗時代已經入宮了,算上唐昭宗這一代,張泰已經是侍奉大唐三代天子。不過他並不像其他宦官那麼驕橫,而且對大唐忠心耿耿,所以他也是唐昭宗在宮中少數可以信任的宦官之一。

張泰低着頭,開口說道:“奴才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替陛下做事,政事方面奴才不敢議。”

唐昭宗有些無奈的說道:“小張子,說吧!我信任你!”

張泰沉吟片刻,開口說道:“陛下,剛纔韋(昭度)相國所言太過書生意氣了。”

唐昭宗眉頭皺了皺,開口說道:“那按你說,朕應該聽從崔愛卿他們的建議了?”

“非也!”張泰搖搖頭開口說道,“崔胤暗通宣武朱溫,崔昭緯暗通邠州王行瑜,這些陛下也不是不知道。”

“但二人到底是國家重臣!”唐昭宗對於二人還是比較信任的。

張泰聞言,心中不由暗暗嘆息一聲,但他知道唐昭宗對於宦官還是非常警惕的,不好勸說,唯有回到正題說道:“……”

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2章 書房議事(上)第18章 襲營(下)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95章 進貢(下)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2章 書房議事(上)第95章 李存審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335章 水師第290章 桑乾河大戰初戰第55章 伏擊(上)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31章 宿麥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112章 韓夢殷第163章 海鶻船第328章 破局(中)第64章 板甲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3章 義子第306章 朝天子第51章 黑衣軍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238章 美人計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284章 雁門關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6章 黃龍崗(上)第327章 破局(上)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97章 議兵第62章 滑輪長弓第173章 少女的勸解第89章 降兵暴動第64章 板甲第136章 微服私訪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279章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12章 韓夢殷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129章 宴會文鬥(下)第223章 熊津城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132章 棉花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257章 詭異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21章 金泉關第28章 檀州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37章 海戰第314章 河中事變(中)第11章 賞賜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128章 宴會文鬥(上)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第230章 亂局初現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35章 聶夷中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79章 風起雲涌(4)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59章 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