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乾寧二年

“我想,如果給我五千兵馬,我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客廳門檻前的符存審笑眯眯的說道。

李存煥眉頭輕輕皺起,不過很快就鬆弛下來,“德祥(符存審字)你準備怎麼做?”

符存審笑眯眯的走入客廳,來到大地圖上,指着某個地方說道:“女真人、室韋人,只需要付出一定的財富,我相信他們很樂意對契丹人拔出他們鋒利的彎刀。而在這個時候,主公的一萬大軍出現在營州,我相信痕德謹可汗哪怕再不想,他也不得不讓出這塊土地。”

“德祥真乃吾之李衛公(李靖)!”李存煥絲毫不吝惜他對符存審的誇張。“不過我哪裡來一萬人馬?”

符存審笑着說道:“主公當真是身在局中,看不清周圍的情況了。只需要命令士兵多帶旗幟,騎兵換上不同的衣服經常出動,別說一萬人,就算兩萬三萬也有可能。不過我認爲一萬人馬最好了,既比較合符常理,又不容易被發現。”

“符存審聽令!”李存煥臉色猛然一變,肅然的看着符存審說道。

符存審立刻單膝下跪,聲如洪鐘的應道:“末將在!“

李存煥從腰間拿出一面虎符,再在書檯上快速簽發了一份文書,拿過來給符存審說道:“我任命你爲盧龍觀察使,帶領五千忠孝軍巡視北疆。”

“末將遵命!”符存審和李存煥二人都流露出一抹只可意會的微笑。

耶律阿保機走過來,開口說道:“那麼我看來也得準備出使了!”

李存煥略帶歉意的開口說道:“阿保機,辛苦你了!不過這次你作爲副使出行。”

“承良這次麻煩你親自走一趟,作爲正式出行,畢竟這次要正式些,這才讓那些草原人感到我們的誠心!”李存煥對一邊的長孫承良開口說道。

長孫承良笑着說道:“這個沒有關係,而且告訴主公一個不錯的消息,下官推薦的馮道已經到了涿州,明天應該可以來到幽州,只是希望主公派人來接待一下他。”

“這個你安排一個認識馮道的家人去城門口迎接他吧。接到他,直接送來節度使府。”李存煥笑着說道。

長孫承良見李存煥接待妥當,也笑着應道:“下官遵命!”

乾寧元年,冬,盧龍留後李存煥遣行軍司馬符存審爲觀察使巡視北疆,同年十一月,女真、室韋南掠契丹,符存審領兵萬人駐紮在盧龍和契丹的邊境。

契丹痕德謹可汗同月向盧龍乞盟,割遼東城,每歲(年)貢良馬五百、羊千頭。

同月,李存煥獲得朝廷聖旨,冊封爲盧龍節度使,授節鉞。李存孝當天被李存煥任命爲盧龍節度副使,也打消了挑撥李存煥和李存孝關係的陰謀家某些想法。

十二月,李克用以符存審、周德威二人家屬換回李存信、蓋寓和一千被俘沙陀人。不過天下也知道,河東盧龍交惡已經成爲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不過到了乾寧二年二月,盧龍剛剛完成春耕的時候,在南方卻傳來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消息。義勝節度使董昌稱帝。

這個簡直就是讓所有人都傻了眼的舉動,當時董昌是天下對朝廷供奉最多的藩鎮。這個供奉其實不過是當時藩鎮給朝廷一個面子罷了。好像盧龍、成德、魏博這些在中唐已經不服朝廷管理的藩鎮,一個銅板都沒有給朝廷。也就是今年李存煥即位,剛剛送了二百兩黃金給朝廷,這個數目已經是超過中唐以來所有盧龍節度使加起來給予朝廷的供奉。不過這個董昌卻是非常誠懇的給予了朝廷很多的供奉,當時朝廷財政方面對董昌的供奉可是有不少的依賴。所以董昌當時在世人眼睛,雖然傻大,但也是唐皇室最忠誠的節度使。

不過大概也因爲如此,董昌在請求唐昭宗冊封他爲越王遭到拒絕,他就瘋狂起來了。居然自稱皇帝,國號大越羅平,自稱“聖人”,還用黃金鑄璽。

不過這一切對於李存煥而言卻沒有什麼特別,因爲在李存煥看來,董昌就是一個傻冒,論地盤,他沒有朱溫大,論實力他沒有李克用厲害,論當地威望,他沒有在兩個月前在壽州打敗數萬汴兵的楊行密高。論大義,他沒有唐昭宗來的高。這樣白癡的節度使,如果不死,李存煥都懷疑南方的節度使都是不是傻了。

不過現在李存煥最重要的是討伐盧彥威,這個殺了李匡籌的義昌節度使。不過李存煥並沒有莽撞行事,一方面他的軍隊還沒有訓練完成,第二方面剛剛大戰,而現在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李存煥準備秋收的時候帶兵南下,一方面可以就食於敵,第二個方面也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李存煥派了心腹陳長風前往長安,上表朝廷討伐盧彥威。當然,爲了博取朝廷的好感,特別是現在董昌叛亂,朝廷的錢袋子肯定萎縮了不少。陳長風帶去的還有五百兩黃金,相當於五十萬錢。李存煥相信朝廷一定會對於這個供奉感到非常的滿意。

不過在所有人的目光注意到南方的時候,另外一個更加大的風暴在關中出現。河中節度使王重盈病逝,河中兵馬擁立其侄行軍司馬王珂爲河中節度使。不過邠寧節度使王行瑜卻不肯,他不但扶持王重盈之子王琪對抗王珂,還派出他的弟弟王行約進攻河中。

朱溫也公開支持王琪,上表朝廷中就有一段這麼寫,“珂本吾家蒼頭,不應爲嗣。”其中蒼頭的意思就是奴僕。朱溫也就是說王珂不過是我家裡的奴僕,那裡能夠成爲繼承人呢!

不過面對這麼多的壓迫,王珂並沒有害怕,實際上皆因他有一個大靠山,他是李克用的女婿。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乾寧這個年號並沒有給唐昭宗一絲安寧。即使是白癡也看的出關中風雨欲來的情況。

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221章 金泉關第173章 少女的勸解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104章 定計第337章 海戰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97章 議兵第266章 ‘騎絕’謝彥章VS王茂章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72章 迷惘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84章 雁門關第31章 宿麥第38章 契丹人來襲(7)第57章 伏擊(下)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57章 伏擊(下)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18章 滅國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68章 選兵第18章 襲營(下)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236章 誰言平盧無大將?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249章 誰言風塵便無奇女子第99章 交談第327章 破局(上)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279章第130章 楊師厚第79章 風起雲涌(4)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25章 新羅國滅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20章 困局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93章 渤海求和第208章 全國爲上(上)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336章 出海第314章 河中事變(中)第306章 朝天子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56章 伏擊(中)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81章 火藥(下)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0章 困局第68章 選兵第19章 戰神李存孝第130章 楊師厚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44章 火燒土狼山(下)第13章 書房議事(下)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62章 滑輪長弓第210章 解心結第29章 下馬威第316章 危局第166章 李罕之叛,河東危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95章 李存審第237章 李克用欲議和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237章 李克用欲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