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快意恩仇

梁山和猿臂寨終於正式交鋒了,這一戰的結果又如何呢?

猿臂寨防守的重大缺陷是張家道口,那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吳用細心的很,堅決不從那條路上進攻。於是陳希真、**娘、祝永清三人用計,吳用一人雖能應對,但始終無法取得寸土之功。加上**娘亮出了自己的第三樣現代化武器——飛橋。

“甥女前日曾教水軍用捍水橐籥,可以伏居水底,姨夫已準用了。今就以此法變化,造成飛橋。此橋亦用黃牛皮做就。這橋若拆散了,軍士們身邊可以分帶;湊起來頃刻成一座浮橋,千軍萬馬任意可渡。用畢頃刻可以收拾,毫無形跡。”

猿臂寨軍渡河如履平地,吳用頓感進退失據,決意退軍。無奈宋江心急,吳用只好決定走張家道口,結果九陽神鍾發威,梁山連續被猿臂寨擒了八個弟兄。凌振炮轟九陽神鍾,居然火炮連連無故自爆。爲破九陽神鍾,公孫勝親自前去師父羅真人處求取玄黃吊掛,梁山暫時奈何不了猿臂寨,只好交出八十萬金珠換回八個弟兄了事。

梁山此戰輸在“技”不如人上,尤其是能攝魂魄的九陽神鍾。戰後不久,陳希真張家道口的長城完工,端的安如泰山,穩如磐石,威振山東,無人敢敵了。宋江只好轉移目標,將矛頭轉向了曹州。曹州蓋天錫借招安一案高升,新任知府居然就是林沖的大仇人高衙內。加上正巧有一位曹州好漢戴全遭高衙內陷害,前來投奔,願爲內應。於是梁山大軍殺奔曹州而來。

本來故事這樣敘述就可以了,而且戴全也並非是什麼能人猛將,不過炮灰一般的人物。俞萬春非要詳細敘述他的來歷,並且將他的身世敘述得十分不堪。父親就是一個騙子,戴全和他兄弟戴春不孝,兩人之間又不悌。戴全犯案的過程也十分的簡單,無非是挑唆了一個叫毛和尚的人殺了自己的一個仇人罷了。俞萬春不肯停筆,又花了兩回多的內容去敘述了戴春的故事,一個與梁山、與蕩寇完全不相干的跑題之作。

既然佔了這麼大的篇幅,即使完全跑題,我也不得不簡單交待一下。

大概是戴春看上了女子陰秀蘭,便求舊相識、混混紀二幫忙。不料,紀二認得那母女,那戶人家本來就是東京來的流娼。於是,紀二和陰婆設計,雖然最後還是把陰秀蘭嫁給了戴春作妾,卻趁機狠狠地敲了一筆。

不日,隔壁孫婆的兒子死了,陰秀蘭因此常常過去看望,便與孫婆混熟了,拜了“乾孃”。戴春回外宅,每每不見陰秀蘭,便多說了幾句。孫婆聽到後,居然記恨起了戴春。加上爲了貪些小財,便趁戴春外出之際,暗中給陰秀蘭和隔壁畫春宮圖的俊俏小生姚蓮峰搭線,於是兩人最終苟合。

不想曹州新任知府高衙內的幕僚富吉(富安的弟弟)與那陰婆有舊仇,一心想陷害陰婆。便託了一個相識,戴春舊日的一個幫閒烏阿有,攛掇戴春去捉姦。捉姦過程中,姦夫姚蓮峰摔下樓跌死,於是紀二、陰婆、孫婆、陰秀蘭全部收監。富安一心想訛詐戴春,威脅他窩頓流娼、誘姦殺奸,敲了他一筆後,又逼他供出了他哥哥戴全買兇殺人之事,收押了戴全的兒子戴默待。

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顯得十分的莫名其妙,戴全在這個故事中不過是被提到過兩次而已,所有的人物:戴春、紀二、陰婆、孫婆、陰秀蘭、烏阿有全都和整部小說無關,起於這個小故事、終於這個小故事。曹州被破後,戴全救出兒子戴默待,殺了紀明。俞萬春甚至爲這個小故事裡的所有人物作了結案:

看官,既然說到紀明,趁此將陰秀蘭案交代完結:那戴春是個花花蕩子,平日只曉得糟蹋身子,又因大暑天吃官司,日中奔走,受驚着急,一場大病死了;烏阿有後來因投親不遇,流落異地而亡;孫婆、陰婆、秀蘭,破曹州時亂中失散。城裡通判、知縣等官盡皆殉難。前案已完。

在富安陷害戴春等人的過程中,高衙內曾經出來斷案。他居然不能把富安教好的判詞完整複述下來,洋相百出。不過這個插曲只佔很小的部分,不可能是俞萬春寫這個小故事的主要目的。而且若要出高衙內的洋相,完全可以把斷案情節放到戴全身上。投奔梁山的人是戴全,寫戴全買兇殺人,高衙內、富安辦案從而與之結仇,最多半回書就能敘述清楚。俞萬春拉來那麼一幫子人幹什麼?

所以我產生了一個疑問,俞萬春寫這個長達兩回多、與主題不相干的故事幹什麼?引出一幫與主題不相干的人物又幹什麼?

我當然無法瞭解俞萬春的真實想法,也或者這段故事本來是後人所爲。總之,由於完全脫離主題,讀起來也十分的辛苦,邏輯關係好容易才弄得明白。只好靜下來冥思苦想,替俞萬春杜撰出一個他寫這段的理由:

水滸也好,其它古典小說也好,總少不了一些**、偷情、捉姦的成分,蕩寇志也不能免俗。借描寫姚蓮峰畫春宮圖,讓讀者過一過乾癮,從戰爭中走出來輕鬆一下也未嘗不可。

更重要的是,這段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形象均十分的猥瑣,甚至包括戴全、毛和尚和富安。回想整個事件,再聯繫一下水滸傳的原書,就會發現其實整個故事是將閻婆惜和潘金蓮事件合併後,並醜化了所有人物的形象改寫而成的。也就是說,俞萬春在用一種極其隱諱的手法諷刺宋江和武松。暗示了宋江和武松的所作所爲,不僅可以發生在任何猥瑣的人身上,而宋江和武松的所謂英雄事蹟,亦不過是買兇殺人、窩頓流娼、誘姦殺奸罷了。

宋江、林沖引軍攻打曹州,作內應的戴春義友張魁居然被擒。無奈之下,只好硬攻曹州。高衙內當然龜縮城中,全仗曹州兵馬都監樑橫一人支持。好在張魁雖然被捉,凌振在城中仍然布好**,攻城混亂之際,時遷將藥線點燃,城牆被轟塌、樑橫自刎,梁山遂得曹州。

林教頭終於活捉了大仇人高衙內!俞萬春這裡用了“慘烹”一詞,實際上,高衙內只捱了四刀便魂歸烏有了,林沖也沒有進一步折磨他的屍身。大恨已泄,做到這個地步其實就夠了。對比後來的欒廷玉剮孫立,雷將們的未免心胸太狹隘、性格太殘忍。俞萬春更狠,不在回目中寫“欒廷玉碎剮孫提轄”,卻暗中下了狠手。林沖不過是逞了幾刀之快,俞萬春卻用了“豹子頭慘烹高衙內”的回目,何意?

快意恩仇!林教頭在水滸傳中不能了卻的心結,畢竟在蕩寇志得以抒懷。俞萬春下筆雖然依舊不爽,但畢竟讓讀者暢快了一次。

亮相武將:

樑橫,曹州都監,使槍

軍A武S智B情B名B

戰林沖一百餘合,鬥林沖、劉唐、杜遷聯手不倒,標準的S武力。

高衙內(高世德),東京人

軍C武C智C情C名C

三無產品,不作評價。

斬將擒將記錄:

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第十一回(上) 混江龍智取洞庭山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二十七、天下無賊十二、雷將統領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十二、雷將統領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二十八、忽來道人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二、陳氏父女二十二、匹夫之勇二十三、臂膀盡失十五、另類戰爭二十七、天下無賊一、開篇氣勢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二、陳氏父女十九、虎入羊羣二、陳氏父女五、忠義強盜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九回(下) 鳳翔府九紋龍除名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八、又見招安二十三、臂膀盡失四、奸寇勾結二十五、氣憤填膺四、奸寇勾結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四、奸寇勾結二十五、氣憤填膺十四、三打兗州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四、奸寇勾結十、仙道民團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二十二、匹夫之勇二、陳氏父女三、天生死敵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二十、如鯁在喉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二十五、氣憤填膺三、天生死敵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三、天生死敵二十七、天下無賊二十五、氣憤填膺五、忠義強盜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十、仙道民團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二、陳氏父女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四、奸寇勾結十八、神來一筆十二、雷將統領二十五、氣憤填膺五、忠義強盜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十一、勝敗無憑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二十二、匹夫之勇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十二、雷將統領二十七、天下無賊三、天生死敵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十、仙道民團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二十五、氣憤填膺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十、仙道民團十一、勝敗無憑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二十、如鯁在喉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二十五、氣憤填膺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二十八、忽來道人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