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

吳用語驚四座,衆好漢紛紛交口稱讚。吳用道:“話雖是如此,但萬事總有個天時、地利、人和,不能隨意指派。諸位兄弟心儀哪路,都說來聽聽。”李逵道:“反正俺只和公明哥哥一路,別的不去管。”吳用笑道:“鐵牛自然和公明哥哥同去淮西。此路兇險,我和公孫先生也得同去。”李逵道:“你這牛鼻子偏偏跟俺一路,實在掃興。”衆人都大笑。喪門神鮑旭道:“我只和鐵牛哥哥做一路殺。”錦毛虎燕順、摩雲金翅歐鵬道:“我等亦願隨公明哥哥。”浪裡白條張順道:“張順也願跟着公明哥哥。”宋江道:“戴宗、黃信兩位兄弟,想必是也在我這路了?”吳用點頭,卻道:“都隨了公明哥哥,還要我這計做什麼。哪位兄弟願往他路?”

只見醜郡馬宣贊問道:“軍師,梁山被陷之後,據說兄弟們的家小是死的死,逃的逃,故主之遺腹子關鈴也生死不明。末將心念幼主,願走山東一路,以便藉機找尋。”昔日關勝部將井木犴郝思文、聖水將軍單廷珪、神火將軍魏定國也願同往。吳用道:“山東一路,兇險更勝淮西。我教樊瑞先生與你們同去,萬險之時也好脫身。”四將稱謝。是爲山東一路。

混江龍李俊上前道:“江南一帶,我總是地頭廝熟些,便是我去罷。”催命判官李立道:“我願和李俊哥哥一路。”吳用點頭,道:“此路張橫兄弟原本也去得,只是我不忍他兄弟分別,張橫兄弟便去淮西,江南一路還是由穆弘兄弟前去相助李俊兄弟。”沒遮攔穆弘、船火兒張橫上前領命。是爲江南一路。

九紋龍史進道:“如此便是我去關西。若論起來,朱軍師,李師父也去得。”打虎將李忠道:“好。我便和大郎一路。”朱武道:“想我當年和大郎在少華山風光一時,雖已事隔多年,總有些人脈在那裡,或可藉此起家。”吳用喜道:“如此此路何用十年立業!” 是爲關西一路。

吳用道:“洞庭一路,是我梁山未來根本。若立洞庭,不得不依靠水軍,三阮可願前去?”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都道願去。赤發鬼劉唐道:“既是阮氏三雄前往洞庭,我劉唐也願前去。”吳用自思:洞庭一路立業爲主、不用廝殺,須得一冷靜沉穩之人主持大局。赤發鬼莽撞,還是留在自己身邊爲上。遂道:“淮西早晚和朝廷開戰,我還要用你廝殺。” 劉唐道:“軍師既然如此看重我,我便和公明哥哥作一路了。”吳用道:“朱仝、裴宣聽令。你二人也去洞庭一路,如何?”二人應允。插翅虎雷橫道:“既然朱都頭南去,我也願去洞庭。”吳用點頭,道:“張青夫婦也去。“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孃也接了令。吳用續道:“洞庭一路,乃是重中之重,若基業初成,水上由三阮統領,陸上由朱、雷二都頭統領,裴宣兄弟專管一切政事,張青夫婦則在外打聽聲息。若遇大事,必先由衆人共同相商,方可決斷。”衆人允諾。是爲洞庭一路。

於是衆好漢兵分五路如下:

淮西路:宋江、吳用、公孫勝、戴宗、劉唐、李逵、張橫、張順、黃信、燕順、歐鵬、鮑旭;

山東路:樊瑞、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

關西路:史進、朱武、李忠;

江南路:李俊、穆弘、李立;

洞庭路:裴宣、朱仝、雷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張青、孫二孃。

九月十二日一早,山東路樊瑞五人先和衆人在梅山話別,由廣武山先抵河北,於懷州附近入了太行山,先按下不提。

其他衆人則分成數股,繼續西行,卻不敢在大路行走,只得穿山越嶺,沿梅山、嵩諸山、玉仙山、嵩山主峰、到了少室山。再往西便是王慶所佔的西京了,所以宋江一路別了衆人,先入西京,見了守將龔端、奚勝後,便擇日在楚軍的護送下,去南豐見王慶去了。

其餘三路沿北邙山、二崤山一路西行,到了澠池。關西一路於此作別,經由陝州,再過了潼關,已是華山山麓了。其餘兩路則沿熊耳山南行,經由白亭鎮,輾轉到了武當山。轉向東南,沿谷山、伏龍山、石樑山、章山,南下江陵府,已是洞庭湖畔了。江南一路則由此分手,沿江東下,順風順水到了江南。

花開七朵,不得不各表一枝,總之都是宣和三年末、四年初之事,看官只管牢記話頭便是。

話說盧俊義別了梁山衆兄弟,獨自一人折返汴京北面的元陽谷,與周侗等人相會。不料九月十二日,衆人如約齊集谷中時,許貫忠卻遲遲未至。

衆人不敢久留此地。燕青道:“不如由我留在此地探查?”盧俊義道:“也好。不過如今官軍已經勢如瘋虎,小乙萬事小心。“周侗道:“俊義你有何打算?”盧俊義道:“恩師武功蓋世,徒兒自然放心。衆師弟們並未露面,也自然無事。只是徒兒不得不和恩師作別了。”岳飛道:“師兄何出此言?與我等作一處隱居,豈不美哉!”盧俊義嘆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終是朝廷要犯,決計不能再連累大家了。我意欲北上,經由太行山,前往燕雲十六州,就此離開宋境。”岳飛道:“師兄難道要去遼邦?”盧俊義道:“如非這樣,怎能保得終生太平。燕雲十六州雖屬遼邦,終是漢人聚集之地,去也無妨。”周侗道:“也罷。這亦是一條出路。”

這時盧俊義向周侗跪倒,道:“只是弟子不能侍奉恩師終老,該當死罪。”說罷鄭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周侗受了盧俊義的大禮,道:“人生在世,有聚終有散,豈有不分別的?這裡有三本我手書的武術圖譜。俊義,你武藝大開大闔,實是天下一等一的戰將。這本圖譜裡都是我近年來所悟得的槍法、刀法,可助你武藝更上層樓。我前日曾傳過你一套心法,務必夜夜勤習不輟,三年後,便可去修習這本圖譜後面的內功心法。你已年近四旬,武藝上縱然再有進展,氣力上也必然會漸漸衰竭。若有此內功爲輔翼,則可保氣力延年不衰,如爲師一樣。”盧俊義含淚拜謝師恩,接了圖譜。

周侗對燕青道:“小乙。你雖非我名正言順的徒弟,但我一貫視爲己徒。你武藝輕靈精巧,實是天下一等一的刺客。我也爲你備下了一本圖譜,上有我燕行、縮骨、龜息三法,你若潛心研習,五年內便可有小成。”又對盧、嶽二人道:“俊義、鵬舉,此三法乃我畢生武藝精華所聚,非是不願傳於你等,實在是個人根骨不同,只能傳與小乙。”盧俊義、岳飛都道:“因材施教,理應如此。”燕青跪倒拜謝道:“恩師在上,請受小乙四拜。”

周侗又對燕青道:“貫忠不在此處,他武藝落落瀟灑,實是天下一等一的劍客。我也給他一本圖譜,上有我昔日偶然從西域、西夏一帶得來的精妙劍術。這裡有一把軟劍,柔可繞指。你以後見到貫忠,把圖譜、軟劍給他,讓他依法練習。”燕青應允。

周侗道:“俗話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我等皆非世俗之人,何必拘泥於那些虛禮。”盧俊義、燕青點頭。岳飛拿了自己的兵器,對盧俊義道:“師兄,你我一別,也不知何時再見。這是我五年前,在瀝泉山取水時,偶然得到的瀝泉神矛,今願贈與師兄作爲紀念。”盧俊義謝過岳飛,接了那矛,下場舞了一圈,對此矛讚歎不已。

於是周侗帶了岳飛、王貴、湯懷、張顯回大名府內黃縣。盧俊義、燕青主僕也暫時作別,盧俊義渡黃河北上太行,燕青則留在東京附近,打探許貫忠的消息。

先說周侗回到內黃縣。他終是年近八旬之人,前日出入天牢、大鬧法場,看似易如反掌,實則重重損耗了真元,從此身體便每況愈下。宣和四年,一日因跑馬染了風寒,痰涌而終。葬於瀝泉山下,行年七十九歲,岳飛等人俱痛哭不已。

再說盧俊義,渡了黃河,入了太行山,穿山越嶺,一路北行。不覺間,已到了河北相州的隆慮山,那岳飛的原籍,便是在這相州轄下的湯陰。此時已近十月,好在連日都是晴天,還算和暖。這日正值正午時分,盧俊義見隆慮山南坡日頭正足,便去坡上曬暖。他這些日裡疲於奔命,十分辛苦,躺了些許時候,竟不覺沉沉睡去。

約莫睡了大半個時辰,盧俊義只覺臉上有異,倏然驚醒,出了一身熱汗。見一隻肥兔從他身邊奔過,停在三丈餘遠的草叢之中。盧俊義嘆道:“不想我已成驚弓之鳥。”心中一動,又笑道:“你今日撞上我,卻只好算倒黴了。”他射蟲蟻用的弓箭打在了包袱裡,遂摸到了那枝瀝泉神矛,調理了氣息。突然晴空霹靂般的大喝了一聲,卷地飛起,持矛向那隻肥兔刺來。那兔被他的氣勢所懾,顯已下破了膽,加上盧俊義動作更勝脫兔,被他一矛刺了個透明窟窿,超生去了。

盧俊義取矛刺兔,一氣呵成,心下正暗自喝采,不遠處早傳來擊掌之聲。一人稽首而出,道:“員外武藝更勝從前,令人讚歎。”盧俊義見那人時,竟是於梅山分別不足一月的梁山好漢混世魔王樊瑞。

本回死亡人物:周侗。

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二十一、冷箭天火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二十四、回光一擊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五、忠義強盜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二十、如鯁在喉二十、如鯁在喉十六、賣友求生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二十七、天下無賊十、仙道民團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二十五、氣憤填膺十一、勝敗無憑二十三、臂膀盡失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十、仙道民團九、快意恩仇二十三、臂膀盡失二十、如鯁在喉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七、武聖傳人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十二、雷將統領三、天生死敵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十四、三打兗州二十四、回光一擊十三、沂蒙條約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十四、三打兗州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二十四、回光一擊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一、開篇氣勢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二十四、回光一擊十二、雷將統領二十二、匹夫之勇十四、三打兗州二十、如鯁在喉四、奸寇勾結二十五、氣憤填膺二十六、英雄末路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二、陳氏父女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九、快意恩仇十三、沂蒙條約五、忠義強盜二十七、天下無賊十三、沂蒙條約十八、神來一筆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十八、忽來道人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十一、勝敗無憑第四回(下) 女諸葛智布天羅網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八、又見招安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一、開篇氣勢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二十四、回光一擊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九回(下) 鳳翔府九紋龍除名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第四回(下) 女諸葛智布天羅網二十、如鯁在喉二十、如鯁在喉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六、萬年永清十一、勝敗無憑十一、勝敗無憑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二十二、匹夫之勇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二十八、忽來道人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