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級風暴

最先突破火力封鎖闖入UAC人機動陣列的是“風暴”5號機,也就是M博士稱之爲“超風暴”的技術流超級王牌定製版。

所謂“超風暴”其實就是超級風暴,相比於4號機四臂“風暴”,這架機體走的是極限提高機動能力的極端路線,是3號機的升級版,不但引擎功率更大,而且取消了感性人格不擅長的遠程武器,成爲一架純近戰格鬥型機體。

在目前風宇使用的三架“風暴”中,在沒有脈衝激勵或者“加速”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秒速剛好形成一個階梯,分別是1號機秒速400公里,3號機500公里和5號機的550公里。與之對應的是三臺定製引擎——AWE400H、AWE500N和AWE550F。

AWE這三個字母分別代表着Awaker、Windstorm和Engine,意思就是Awaker設計的“風暴”專用引擎。後面的數字代表該引擎提供的動力所能達到的極限秒速。

但是千萬別被這個數字所迷惑,以爲數字越大的引擎就一定越先進。其實除了AWE400H的規格略小,另外兩具引擎的基本框架是一樣的。H代表的是重載高出力引擎,N代表的常規引擎,F代表的是高頻引擎。

如果把1號機所使用的AWE400H按照高頻引擎模式進行調試,其最高秒速能夠達到500公里。但是考慮到風宇本體需要駕駛1號機作戰,而他的身體條件承受不了大於30個G的過載,所以M博士將1號機的專用引擎降速,同時提高了扭力,讓這架機體能夠有更強的出力,可以支持更多的武器。

已經在太美WH被擊墜的4號機也是同樣情況,通過引擎降速提高出力,使其能夠承受肩部掛架的額外動力需求。

然後3號機所使用的是沒有特殊調整的常規引擎,額定速度就是500公里/秒,扭力適中,在速度和出力之間處於一個平衡狀態。

而使用同一個引擎框架的5號機則對引擎進行了提速調整,但是相應的就要犧牲一些扭力,導致這架機體在力量方面不如同級別的其他機型。

正因爲如此,雖然“風暴”一系列的五架機體都採用了一樣的代號組,實際上性能和操控都有顯著區別。如果對機體的掌控能力不足,很容易會出現不適應的問題。

尤其是5號機,擁有比3號機更高的靈敏度,對駕駛者的操控能力要求更高。

比如一個同樣的操作,加大機體右側矢量噴口推力到100%,3號機會得到一個每秒1.5公里的橫向位移加速度,而5號機則是2公里。同時因爲加大了側方推力,腳底主噴口的出力就會相應減少一定比例,導致縱向失速,而兩架機體的失速比例是不同的。

兩項變化疊加,經過同樣的操作之後,3號機和5號機的

飛行線路出現了明顯的偏離。這就導致習慣於3號機移動速度的感性人格很容易出現誤判,從而引發不必要的失誤。

之前在新美洲星系作戰的時候,感性人格一直沒什麼信心駕馭這架擁有超級機動能力的5號機,平常只敢在模擬器上面練習。直到先後擊敗了“宙斯”、“星雲”和“海洋”三位超級王牌之後,他終於累積了足夠的自信,開始駕駛“超風暴”投入實戰。

剛進入新亞洲星系,爲李星妍報仇的那場戰鬥本質上並不能算是一場戰鬥,而只是感性人格的單方面屠殺。所以這場DT2大會戰纔算是“超風暴”的正式首秀,之前在太亞WH充其量只能算是5號機“發佈會”。

作爲首秀之戰,感性人格讓UAC的機師們深刻體會到了“超風暴”的恐怖之處。從5號機突入機動陣列開始,就是一場毫無還手之力的大屠殺。

相比於四代MS量產型200公里的秒速,5號機的極限速度已經幾近於對方的三倍,而在機動性能中更加重要的兩個指標——變向能力和提速能力更是不止三倍。

當5號機在MS的陣列當中穿梭的時候,呈現在UAC機師們的主監控屏上的畫面就是一閃而逝的影子。眼神稍微差一點的機師甚至無法從面積有限的監控屏上找到“超風暴”的身影,這樣還怎麼能夠與之戰鬥?

5號機究竟有多快?這樣說吧,舊時代古裝片中總喜歡玩的一個橋段就是兩名劍客擦肩而過,然後一方裝逼收劍一方不甘心地緩緩倒下。而“超風暴”此刻所展現出來的正是這樣的畫面,其一閃即逝的所過之處,再延時個一秒兩秒,一架架MS要麼突然被一刀兩斷,要麼就是發生動力爐核爆。

感性人格擊墜一支MS小隊所需要花費的時間還用不到5秒鐘。

5號機之所以會那麼高效,關鍵在於武器。感性人格使用的並非右手的189W超級合金軍刀,而是左手的粒子光刀。

合金軍刀雖然有不受R粒子盾阻擋的好處,但是在這種高速機動的混戰中對付數量衆多的量產型卻不怎麼好用。刀刃刺入對方機體之後,還必須花時間拔出,時間甚至比刺入用時更多。因爲拔刀的角度如果不對,很容易被對方機體殘骸卡住,甚至有可能拗斷合金軍刀。

而粒子光刀就不存在這種問題,只要對方沒有R粒子盾,能量刃通過能量灌注強行熔化並切開對方機體,不需要拔刀過程。最多也就是耗盡能量,導致劍刃消失不見而已。但是消失的劍刃基本上在離開對方機體的零點幾秒之內就能重新出現,並不影響下一次攻擊。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所有的近戰型高端機型都保留了左手的粒子光刀能量接口,就是爲了在面對量產型時能夠採用這種更高效的能量武器。

而且“超風暴”作爲超級機型,配備的粒子光刀肯

定不是量產型的凡品,而是借鑑了斬艦刀工藝的強化型粒子光刀,能量輸出效率提高到普通型號的150%。這把強化型粒子光刀一刀所過之處,四代MS量產型無不是一刀兩斷的下場,絕無倖免。

這種能量輸出強度,在面對一艘沒有張開R粒子護罩的戰艦時,甚至可以取代斬艦刀去切割戰艦裝甲板。只不過因爲其能量刃長度無法與斬艦刀相比,所以並不能傷及戰艦內部結構,僅能用做“破牆”之用。

5號機的所向披靡瞬間就把UAC人打懵了,整個機動陣列雖然有多達六個中隊的MS,短時間內被5號機擊墜的MS連零頭都算不上,但是士氣上所受的打擊卻是致命的。在UAC人眼中,這架水藍色機體就是死亡“風暴”,所過之處如同死亡降臨,根本沒有活口,只留下一片MS殘骸。

就在這一瞬間,原本還有聲有色的炮火矩陣亂套了。除了原先負責攻擊1號機的那部分火力,其他遠程攻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選擇,一部分思路比較清晰的機師選擇了轉移攻擊目標,開始加入對1號機的攻擊。而另一部分人機師卻還沒擺脫之前的慣性,還在繼續追着這兩架“風暴”進行攻擊,不但沒能給對方帶來威脅,反而加劇了己方陣列的混亂程度。

按理說,當“風暴”3號機和5號機進入機動陣列之後,UAC人的遠程火力應該向1號機集中,只分出一部分高機動型和重裝型去牽制這兩架水藍色超級機型。

這纔是最理智的應對方式。而且也只有這樣,UAC人才有機會擊墜1號機,扳回目前的劣勢。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東西,事實上就算5000發炮火全部集火1號機,以人性人格的能耐,還是能夠逼得開的。畢竟三倍的火力意味着三倍的覆蓋面積,也就是1.7倍直徑或者邊長,以超級機型的機動能力,威脅並不算大。

可惜UAC人的理智已經被兩架“風暴”毫髮無損的瘋狂突進給打亂了,艦隊指揮官一愣神的工夫,三分之二的炮火矩陣在沒有得到統一思想指導的情況下各自爲戰。真正轉移目標去攻擊1號機的還不到一半,大部分還在追着3號機和5號機打。

對於王牌以上的頂級機師來說,突入敵軍機動陣列之後,最喜歡的就是對方亂成一團,他們就能趁亂大開殺戒。對於實力已經達到技術流超級王牌層次的感性人格更是如此,他如魚得水地在對方的陣列當中撒歡,打爆的MS隨着時間推移不斷地增多,竟是把一小片區域打成了UAC人兵力的真空區域,再沒有一架完好的MS。

從遠處看去,水藍色的5號機就像處於舞臺燈光聚焦之下的最佳男主角一樣,所到之處永遠是所有目光的匯聚,身邊永遠沒有別的機體敢出來和他搶鏡。

這一刻,DT2的最佳男主角就是“超風暴”——超級風暴!

(本章完)

第五章 反擊開始第十九章 別了,機動軍第七十七章 替身演員第三十九章 第三板斧第十五章 出任理事第五十八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名爲宇宙的漆黑畫布第二十五章 不講道理第四十四章 護航艦隊第五十一章 記憶片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覺醒者法案第四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七十一章 不如歸去第三十九章 覺醒者第四十五章 最後的戰役第一百三十章 AN第三次隔離帶戰役第四十三章 凱旋而歸第五十八章 順手牽羊第五十三章 分身乏術第三十一章 王牌無敵第一章 NO大本營第十三章 被針對了第一百三十章 AN第三次隔離帶戰役第六十四章 意識之爭第二十章 引擎技術第二十九章 精神力駕駛系統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第十一章 再上征程第十一章 絕境反擊第十一章 MAII第七十七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十八章 遠航103光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天逆轉第八章 莫蘭蒂的抉擇第十三章 聚寶盆第三章 真真假假第七十一章 變數第八十二章 偷渡第十章 又見新亞洲號第二十九章 反擊時間第四十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九章 轉移陣地第三章 親自出馬第四十三章 瘋狂斬艦刀大家來猜猜第四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十四章 K型興奮劑第十二章 基美克2.0第四十四章 一線生機第三十四章 MS-102第十一章 深入淺出第十四章 此消彼長第五章 無可奈何第二十章 強突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星妍的遺贈第三章 超級4號機第十五章 靈光閃閃第十章 周武的推理第四十三章 再闖蟲洞第四十八章 無懈可擊第二章 RSWB第二十五章 行動準備第六章 莫蘭蒂第一百零四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六章 精神力成像第四十九章 死而無憾第一百六十三章 機神境界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敵雙遠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萊昂納多第四十九章 陽電子炮第五十七章 戰利品第四十九章 行動升級第三十章 王牌絕殺第十章 一箭雙鵰第四章 無解的死局第二十章 陰影戰術第五十章 龜縮不出第三十五章 不服不行機動戰士型號資料第九十章 風宇的堅持第五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5v2第一章 重臨天京第一百零九章 無解的“暴風號”第一百一十五章 洛雲曦的決心第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八十一章 挺進首都圈第八十一章 挺進首都圈第六十五章 主力艦?第五十五章 史詩級大戰第三十二章 倒塌第十九章 致命半小時第六章 幕後之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二理事第四章 遙望地京第四章 肆虐空港第三章 超級4號機第二十三章 技術流風宇第六十五章 “海嘯”